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网概化密度对河网水量水质模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挺峰 周锷 +1 位作者 崔广柏 王海兵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48,共3页
河网地区河道结构复杂,大小河道纵横交错,加上潮流的影响,流量和流向都是随时改变的。在对河网地区水量水质进行模拟时,一般要求对水系进行必要的概化处理。而河网概化密度的大小将对水量水质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当被概化河道水质特征... 河网地区河道结构复杂,大小河道纵横交错,加上潮流的影响,流量和流向都是随时改变的。在对河网地区水量水质进行模拟时,一般要求对水系进行必要的概化处理。而河网概化密度的大小将对水量水质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当被概化河道水质特征、纳污量悬殊较大时,模拟结果难以反映具体河道的实际情况;被概化河道水质模拟的偏差,还会造成概化河道下游的模拟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概化 河网概化密度 水量水质模型 点污染源 面污染源 锡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控河网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I.理论 被引量:34
2
作者 陈炼钢 施勇 +2 位作者 钱新 栾震宇 金秋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4-541,共8页
针对流域级闸控大型河网水环境日常管理的应用需求与实际特点,将资料适应性强的水文学方法与数据要求相对严苛的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相融合,构建了一维与二维嵌套、分块组合的闸控大型河网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DHQM(Hydrology,H... 针对流域级闸控大型河网水环境日常管理的应用需求与实际特点,将资料适应性强的水文学方法与数据要求相对严苛的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相融合,构建了一维与二维嵌套、分块组合的闸控大型河网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DHQM(Hydrology,Hydrodynamics,and Water Quality Model for Impounded Rivers)。模型由河道径流模拟、闸坝调度过程模拟、河道水质模拟、区间入流及入河污染负荷估算和水质预警实时校正等5个模块组成。模型可服务于水环境实时预警和调度,也可为闸坝水文环境效应的量化提供基础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利 水量水质耦合模拟 模型集成 多闸坝河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江海河河网地区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拟及引水方案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秀菊 丁凯森 杨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4,34,共4页
为分析南通市通州区新江海河地区不同引水方案下的水质改善效果,采用一维圣维南方程组和对流扩散方程,以水量模型和水质模型间流量、水位资料的信息传输廊道为媒介,构建水量水质耦合模型,通过控制南通闸引水量,模拟分析了不同引水方案... 为分析南通市通州区新江海河地区不同引水方案下的水质改善效果,采用一维圣维南方程组和对流扩散方程,以水量模型和水质模型间流量、水位资料的信息传输廊道为媒介,构建水量水质耦合模型,通过控制南通闸引水量,模拟分析了不同引水方案对新江海河各断面CODcr和氨氮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新江海河水动力条件不足,污染物本底浓度较高,导致工程引水对其水质改善效果有限,针对其水质污染特点,提出了加强控制污染物入河量的建议,为当地水利工程调度工作和改善新江海河水体水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模型 水质模拟 河网地区 联合调度 引水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SP5水质模型在平原河网区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唐迎洲 阮晓红 王文远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46,50,共5页
以平原河网区水环境为研究对象,选择了WASP5系统作为平原河网水质模拟的基本工具,针对WASP5系统自带的DYNHYD5水动力模型功能的局限性,以及平原河网水力调控系统复杂的特征,选择了具有产汇流模拟、闸坝控制模拟及河网水流模拟等功能的... 以平原河网区水环境为研究对象,选择了WASP5系统作为平原河网水质模拟的基本工具,针对WASP5系统自带的DYNHYD5水动力模型功能的局限性,以及平原河网水力调控系统复杂的特征,选择了具有产汇流模拟、闸坝控制模拟及河网水流模拟等功能的三级联解平原河网水动力模型。通过利用C++语言编程,实现了三级联解平原河网水动力模型与WASP5水质模型的耦合,使之可以应用于平原河网水环境的模拟。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引调水工程中去,模拟引调水工程中不同实施方案下的环境效益,为引调水工程实施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水环境 水动力模型 水质水量耦合模型 引调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量调度对平原河网能量影响分析
5
作者 田雪琪 王华 +2 位作者 曾一川 陈经纬 李家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0,共8页
平原河网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差,水质问题较为突出,为改善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状况,选取江苏省无锡市滨湖河网2018年洪季和枯季19个断面水文水质监测数据,基于MIKE21滨湖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及Python能量计算模型,探究能量耗散规律以及能量... 平原河网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差,水质问题较为突出,为改善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状况,选取江苏省无锡市滨湖河网2018年洪季和枯季19个断面水文水质监测数据,基于MIKE21滨湖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及Python能量计算模型,探究能量耗散规律以及能量、水质间的关系,并确定最佳调水流量区间。结果表明:滨湖河网水质浓度与河流能量显著负相关;一定调水流量的增加使得河流总能量随之上升,能量到达阈值后,随调水流量的上升,河流总能量呈降低趋势;在能量目标层面上优选引调水方案,能有效协调引调水过程中存在的异质性因素,确定逐日最佳调水流量区间及河网总能量最佳区间,提供流量优化调控方案,保障平原河网水动力与水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能量 水量调度 河网模型 最佳调水流量区间 时空分布 平原河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的宁波市主城区活水方案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汪惠 曾磊 +1 位作者 刘俊 尹文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2-105,共4页
针对城市化发展给平原河网地区带来的水动力不足与水质恶化问题,以宁波市主城区——海曙区为研究区,探究引清活水对河网水环境的改善效果。利用MIKE11构建一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模拟不同引水规模、引水口门布局及引水时段下流速变化及... 针对城市化发展给平原河网地区带来的水动力不足与水质恶化问题,以宁波市主城区——海曙区为研究区,探究引清活水对河网水环境的改善效果。利用MIKE11构建一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模拟不同引水规模、引水口门布局及引水时段下流速变化及污染物NH3-N和COD的改善情况,分析不同方案的活水效果。结果表明,引清活水可改善河网水环境,改善效果与引水规模、引水口门布局及引水时段均有关;综合水动力与水质的改善情况,当引水规模为27m3/s,以洪水湾节制闸、高桥泵站、邵家渡翻水站及沿山导流河节制闸联合调度引水,对河网进行间断活水时,海曙区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引清活水 水质水量耦合模型 水环境 宁波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水改善城市河网水质效果评估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振涛 滑磊 金倩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5-51,共7页
引水仍是目前改善城市河网水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引水对河网水质改善的整体效果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以杭州市江干区为例,构建了一维河网水质模型,模拟了不同的引水水量和水源水质方案下河网水质改善情况;利用水质改善率、... 引水仍是目前改善城市河网水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引水对河网水质改善的整体效果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以杭州市江干区为例,构建了一维河网水质模型,模拟了不同的引水水量和水源水质方案下河网水质改善情况;利用水质改善率、类别变化指数和浓度变化指数分析了引水对河网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引水水量对河网水质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随着引水水量的增大,河网水质改善幅度逐渐变小;水源水质的提升对河网水质提高有明显效果,且改善幅度随水质的提升而提高,是影响引水效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网 引水水量 河网水质模型 水质改善率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KE11模型在泗洪县城城区河网引水冲污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梓嘉 董增川 +3 位作者 樊孔明 张凯铭 胡昊 王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0-103,共4页
为构建和谐的泗洪县城区河网水系生态系统,有必要研究改善水系水环境的可行性技术方案。以泗洪县城区水系为例,利用MIKE11模型中的HD和AD模块构建了一维水动力模型及水质模型,分析了各种引水冲污工程措施调控对水系水量水质的影响,并利... 为构建和谐的泗洪县城区河网水系生态系统,有必要研究改善水系水环境的可行性技术方案。以泗洪县城区水系为例,利用MIKE11模型中的HD和AD模块构建了一维水动力模型及水质模型,分析了各种引水冲污工程措施调控对水系水量水质的影响,并利用水动力学模块对泗洪水文站实测水位、水质资料进行了率定,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泗洪县城区河网 水环境 MIKE11模型 水量水质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量调度对内秦淮河水质改善的效应评估 被引量:6
9
作者 夏琨 王华 +1 位作者 秦文浩 钱钧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2期74-78,110,共6页
为了分析论证内秦淮河现状引调水的效果和存在问题,采用MIKE11模型对河网进行概化,建立了一维河网数学模型。以枯水期为例,选取6个控制断面的氨氮浓度为水质评价指标,运用验证后的模型对内秦淮河现状引调水的效果进行模拟与计算。结果表... 为了分析论证内秦淮河现状引调水的效果和存在问题,采用MIKE11模型对河网进行概化,建立了一维河网数学模型。以枯水期为例,选取6个控制断面的氨氮浓度为水质评价指标,运用验证后的模型对内秦淮河现状引调水的效果进行模拟与计算。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内秦淮河水体污染较严重,水源地水质和引水流量达不到引水冲污的要求,需改善水源地水质,加大引水流量;每条引调水线路均存在引水盲区,引水冲污应采取4条线路联合引调水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秦淮河 水量调度 引水冲污 一维河网数学模型 水质改善效应 效应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水改善平原感潮河网水质效果评估 被引量:32
10
作者 许益新 李一平 +3 位作者 罗育池 余香英 蒋婧媛 罗凡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130,共7页
以张家港市三大水循环体系为例,构建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揭示了不同长江潮位与内河引水量的响应关系,不同引水量与河网水质改善效果、引水服务面积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长江高潮位的升高,内河引水量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当中... 以张家港市三大水循环体系为例,构建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揭示了不同长江潮位与内河引水量的响应关系,不同引水量与河网水质改善效果、引水服务面积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长江高潮位的升高,内河引水量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当中部水系引水量达到1.4×10^7m^3时,氨氮浓度改善率达到50%以上,浓度变化指数达到0.6以上,且整体提升了1个水质类别;引水服务面积随着引水量的增大呈现线性增长趋势,而单位引水量服务面积呈现对数函数下降趋势,其中东北部水系单位引水量服务面积最大,为0.352-0.891 km^2/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感潮河网 河网模型 水量 水质改善效果 引水服务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质的水资源调配模型及其解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松达 苏飞 夏梦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0-624,共5页
针对水库群-河网系统中水量水质的联合调配问题,以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河网环境需水和供水水质的不同要求,建立了水库群-河网水资源联合调配模型.通过水质模型计算河网达到不同目标功能水质的需水量,将... 针对水库群-河网系统中水量水质的联合调配问题,以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河网环境需水和供水水质的不同要求,建立了水库群-河网水资源联合调配模型.通过水质模型计算河网达到不同目标功能水质的需水量,将该需水量作为用水需求反馈给水库群系统进行水量水质协调优化.水质模型求解采用非线性迎风差分格式,水库群-河网模型迭代求解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对偶迭代技术.应用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可行有效,并已成为区域水量水质联合调配的重要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群-河网系统 水量水质模型 迎风差分格式 对偶迭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区调水改善水环境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王超 卫臻 +1 位作者 张磊 左剑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通过试验区河网原型调水实验研究,论证沿江平原河网区通过长江潮差引入优质的长江水,能有效增加河道的环境容量和水体自净能力,是迅速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综合治理措施之一.
关键词 平原河网 原型调水实验 水量水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太仓城区水环境原型调水实验研究及模型建立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刚 逄勇 崔广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4-37,共4页
为达到改善太仓城区水环境的目的,于2004年4月21日进行了调水实验。调水历时14 h,期间向城区调水21.8万m3。通过对监测点采样,得到水量、水质实测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符合太仓河网的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分析了从长江引水对太仓城区... 为达到改善太仓城区水环境的目的,于2004年4月21日进行了调水实验。调水历时14 h,期间向城区调水21.8万m3。通过对监测点采样,得到水量、水质实测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符合太仓河网的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分析了从长江引水对太仓城区水环境的改善程度。同时对不同引水方案情况下城区水环境改善效果,以及截污和清淤对水环境的影响做了分析。研究表明,引水只能短期改善水环境;要根治水环境,必须从源头抓起,进行截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引水 河网 水量水质模型 率定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太湖河道水质达标研究——以无锡新区伯渎港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炜 刘洋 +1 位作者 孙卫红 崔云霞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45,48,共4页
利用河网区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及水文、水质、污染源同步观测资料,推求了河道糙率及水质降解系数。通过建立的河网模型计算了不同水质、水量及污染源条件下伯渎港河COD、氨氮水质浓度,对伯渎港河的水质达标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使... 利用河网区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及水文、水质、污染源同步观测资料,推求了河道糙率及水质降解系数。通过建立的河网模型计算了不同水质、水量及污染源条件下伯渎港河COD、氨氮水质浓度,对伯渎港河的水质达标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使水质达标的工程措施。研究表明,边界水质条件对伯渎港水质达标影响很大,要根治水环境,必须从源头抓起,进行截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 伯渎港 水量水质模型 水质达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西湖总磷模型及其治理应用(Ⅱ)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曾萃 朱军政 +2 位作者 江影 吴芝瑛 徐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1-183,共3页
在杭州西湖总磷模型及其治理应用(Ⅰ)的研究基础上,再用平面二维水动力方程、对流扩散方程(其中考虑了底泥沉降及底泥释放同时发生的水与底泥双层介质的交换)数值解,对一个进出水口,引水量2000万t/a8个点浓度的平面分布进行了验证,并研... 在杭州西湖总磷模型及其治理应用(Ⅰ)的研究基础上,再用平面二维水动力方程、对流扩散方程(其中考虑了底泥沉降及底泥释放同时发生的水与底泥双层介质的交换)数值解,对一个进出水口,引水量2000万t/a8个点浓度的平面分布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多个进水、出水口的布局和引水增加后对西湖各水域水质改善程度。又用最新水质资料作了预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西湖 应用 治理 模型 总磷 对流扩散方程 水动力方程 平面二 双层介质 进出水口 平面分布 水质改善 水质资料 数值解 底泥 水量 验证 再用 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区闸控河段入河排污口水环境影响分析及优化调度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琦玉 杨道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6,共4页
受闸控影响,平原河网地区闸控河段水体流向不定,入河排污口排水不仅会对下游水体产生影响,也会一定程度地影响闸前乃至上游关联水体的水质。为此,选取苏南地区张家港市走马塘上某新建入河排污口为例,利用一维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分别模拟... 受闸控影响,平原河网地区闸控河段水体流向不定,入河排污口排水不仅会对下游水体产生影响,也会一定程度地影响闸前乃至上游关联水体的水质。为此,选取苏南地区张家港市走马塘上某新建入河排污口为例,利用一维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分别模拟拟建入河排污口尾水排放在张家港枢纽立交地涵现状运行工况和优化控制工况下对上游河网地区保护目标的水环境影响。通过对比各种方案计算结果,从避免对保护目标影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优化调度方案,为决策部门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控河段 一维河网水量水质模型 入河排污口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初期雨水污染的平原河网地区活水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成 顾春旭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75,共7页
以盐城市核心区为例,构建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在常态补水方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随初期雨水径流进入河道的污染物,分析初期雨水污染对活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水方案的水质改善效果与引水水质和污染物浓度分布有关;活水目标相同时,考... 以盐城市核心区为例,构建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在常态补水方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随初期雨水径流进入河道的污染物,分析初期雨水污染对活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水方案的水质改善效果与引水水质和污染物浓度分布有关;活水目标相同时,考虑初期雨水污染的活水时间较未考虑初期雨水污染的长;由于汇流时间不同,考虑初期雨水污染时,上游断面的污染物浓度峰值时刻和达标时间较下游断面有所推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初期雨水 活水补水 水量水质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质及水动力条件的滨江圩区最优活水方案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俪丹 高成 +2 位作者 陈妍清 暴瑞玲 陈旭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19,57,共5页
为探究考虑水质及水动力条件的滨江圩区最优活水方案,以滨江圩区南京团结圩为例,利用MIKE构建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在合理确定水动力及水质改善目标的基础上,依据活水水源、活水水量、活水点、达标活水历时、活水调度方式的变化... 为探究考虑水质及水动力条件的滨江圩区最优活水方案,以滨江圩区南京团结圩为例,利用MIKE构建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在合理确定水动力及水质改善目标的基础上,依据活水水源、活水水量、活水点、达标活水历时、活水调度方式的变化设计活水方案,分析各方案模拟结果比选最优活水方案。结果表明,同时调引长江水和高旺河水的最优引水规模是东侧各泵站均引水水量25m3/s,南侧各泵站均引水水量10m3/s,最优排水规模是北侧和西侧同时排水,排水规模分别为15、20m3/s,最优调度方式是边引边排。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河网优化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江圩区 活水 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 MI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污口设置对长江安徽段水质影响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臣臣 张鹏 宋刚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44,共4页
为分析排污口设置对长江安徽段水质的影响,构建二维非稳态模型,利用水质水量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及验证,选取COD、氨氮等指标,预测分析不利条件下排污口的两种排放工况(改造前、改造后)对周边水域的扩散范围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为分析排污口设置对长江安徽段水质的影响,构建二维非稳态模型,利用水质水量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及验证,选取COD、氨氮等指标,预测分析不利条件下排污口的两种排放工况(改造前、改造后)对周边水域的扩散范围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两种工况条件下,敏感目标水质均未受影响;改造后排放产生的污染带影响范围及浓度最大增量值均小于改造前,但均在相应功能区范围内;两种工况下总氮排放产生的污染带范围最大,其改造前最大污染带长2.134km、面积为0.265 6km^2,改造后最大污染带长2.085km,面积为0.244 5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排污口设置 水量水质模型 影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潮影响河段取水水源可靠性的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树锋 黄健东 张从联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1期54-58,75,共6页
为分析咸潮河段取水水源可靠性,通过建立潭江一维河网水质数学模型和实测资料分析结合的方法对银洲湖纸业基地潭江取水口布置进行探讨。一维河网水质数学模型采用上游设计枯水流量遭遇下游典型潮的计算方案,并在枯水期对取水口上下游河... 为分析咸潮河段取水水源可靠性,通过建立潭江一维河网水质数学模型和实测资料分析结合的方法对银洲湖纸业基地潭江取水口布置进行探讨。一维河网水质数学模型采用上游设计枯水流量遭遇下游典型潮的计算方案,并在枯水期对取水口上下游河段氯离子质量浓度进行了同步实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潭江取水口取水流量可靠,满足设计保证率取水要求,取水水质也基本满足要求,但在P=97%特枯年份受咸潮影响情况下会出现短时段氯离子超标现象。在采取一定取水风险的规避措施情况下,该取水口取水水源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潮河段 取水水源 一维河网水质数学模型 潭江 咸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