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一维河网数学模型的荆江三口河口疏浚方案 被引量:4
1
作者 熊正伟 周紧东 +1 位作者 姜军 董亚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8,40,共9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以下荆江裁弯和葛洲坝工程截流为代表的一系列江湖演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荆江三口分流能力逐渐减小,断流现象不断加剧,在三峡水库蓄水及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的新水沙条件下,这一问题愈发突显。为此,围绕荆江三口河口...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以下荆江裁弯和葛洲坝工程截流为代表的一系列江湖演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荆江三口分流能力逐渐减小,断流现象不断加剧,在三峡水库蓄水及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的新水沙条件下,这一问题愈发突显。为此,围绕荆江三口河口段开展疏浚整治研究,通过拟定设计枯水流量及设计通航等级,结合三口河道横纵剖面形态确定设计疏浚基准线、底宽、边坡等参数并提出河口疏浚方案。通过构建一维河网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疏浚后的荆江干流及三口河道水沙输移过程,从而分析疏浚整治效果并得到推荐方案。结果表明:方案对荆江及荆南水系造成的防洪影响较小,并能保证三口河口段相应的设计通航条件。其中,松滋河东支的疏浚效果最为显著,其分流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断流现象得到有效解决;虎渡河由于受中河口处松东支水流顶托作用及下游南闸底板高程限制,其断流现象及分流能力的改善十分有限;藕池河由于受河口段下游长约30 km的逆坡河段阻流作用,其疏浚效果最不明显。建议松滋河可适时开展河口疏浚工程试点,虎渡河、藕池河则宜尽快开展全线综合整治等专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三口 疏浚整治 一维河网数字模型 水沙条件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