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梯级电站建设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陈黎明
李褆来
-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5期29-33,56,共6页
-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8BAB42B08
2009ZX07528-005-02)
+1 种基金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青年基金(Y510004)
江苏环境监测基金(1021)
-
文摘
采用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和水质数学模型,对梯级电站建设前后的CJ江干、支流的水质变化进行研究,预测CJ江2020年5个梯级电站建设后干流水质主要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梯级电站水库蓄水后各坝址处平均DO质量浓度将较建库前略有下降,BOD5和NH3-N的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TP质量浓度变化较小。
-
关键词
梯级电站
水质分析
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一维水质数学模型
-
Keywords
cascade hydro power station
water quality analysis
on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numerical model
one-dimensional water quality mathematical model
-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基于河道断面自净需水要求的自净补水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白露
肖娟
范肖予
谢洪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西省东山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局
-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64,108,共4页
-
基金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201436)
-
文摘
根据汾河干流污染较为严重的现状和污染物类型,以一维水质数学模型和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河流自净需水量的计算模型,据此计算出满足地面水环境质量目标的自净需水量,并根据年径流量的大小,进一步确定河道断面的自净补水量。结果表明,选取COD和NH3-N作为控制因子,计算的二坝和义棠断面自净需水量分别为2.97×10~8、5.53×10~8m^3,义棠断面自净需水量较大;自净补水主要发生在平水年和枯水年,丰水年的自净需水量基本满足要求,自净补水主要发生在一年的非汛期中;所得结果为汾河干流生态恢复和汾河水库的生态调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关键词
一维水质数学模型
河流自净需水量
河道断面自净补水量
汾河干流
-
Keywords
1-D water quality mathematical model
water requirement of river self-purification
water supplement of river self-purification of channel section
Fenhe River
-
分类号
TV8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咸潮影响河段取水水源可靠性的分析
被引量:9
- 3
-
-
作者
刘树锋
黄健东
张从联
-
机构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1期54-58,75,共6页
-
文摘
为分析咸潮河段取水水源可靠性,通过建立潭江一维河网水质数学模型和实测资料分析结合的方法对银洲湖纸业基地潭江取水口布置进行探讨。一维河网水质数学模型采用上游设计枯水流量遭遇下游典型潮的计算方案,并在枯水期对取水口上下游河段氯离子质量浓度进行了同步实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潭江取水口取水流量可靠,满足设计保证率取水要求,取水水质也基本满足要求,但在P=97%特枯年份受咸潮影响情况下会出现短时段氯离子超标现象。在采取一定取水风险的规避措施情况下,该取水口取水水源是可靠的。
-
关键词
咸潮河段
取水水源
一维河网水质数学模型
潭江
咸潮
-
Keywords
tidal reach
water intake source
one-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water quality in river network
Tanjiang River
salty tide
-
分类号
S273.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苕溪入湖污染物通量计算及区域污染物影响权重分析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杨柳
逄勇
王雪
-
机构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01-107,共7页
-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506-006-05)
-
文摘
为研究苕溪流域入太湖污染物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规律,在苕溪流域水文水质同步监测基础上建立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利用经率定验证的苕溪流域模型,结合枯水年P=90%(2003年型)、平水年P=50%(1995年型)、丰水年P=20%(1981年型)的水文资料以及2011年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资料,计算各典型年的入太湖污染物通量。通过出入区县交界断面河流通量的计算,进一步分析跨区域污染物影响的权重,为污染物溯源做铺垫。结果表明:1污染物因子COD、NH3-N、TP、TN的入湖通量丰水年依次为29111、1828、347、6712 t/a;平水年依次为21297、1248、272、6087 t/a;枯水年依次为14 243、898、187、407 8 t/a,各污染物因子丰水年和平水年的入湖通量较大,枯水年较小;2不同典型年各区县污染物因子对入湖通量影响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吴兴区(部分)、德清县(部分)、安吉县、临安市、余杭区(部分),对吴兴区的污染治理是苕溪流域入湖污染治理的关键所在。
-
关键词
苕溪流域
入太湖污染物
污染物通量
时空变化特征
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
污染治理
污染物因子
影响权重
-
Keywords
Tiaoxi Basin
Taihu Lake inflow pollutant
pollutant flux
characteristic of spatial and temporalvariation
on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and water quality model
pollution control
pollutant component
influence weight
-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