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一维水沙模型的多沙水库分期汛限水位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力 顾圣平 +2 位作者 李振 崔巍 肖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60,共5页
为提升多沙水库的发电效益、选择合适的分期汛限水位,应用一维非均匀流不饱和输沙模型,结合某多沙水库现行调度规程,模拟了该水库在多种拟定分期汛限水位方案下水流、泥沙等因素的长期变化过程,计算了各方案总库容、有效库容淤损率及多... 为提升多沙水库的发电效益、选择合适的分期汛限水位,应用一维非均匀流不饱和输沙模型,结合某多沙水库现行调度规程,模拟了该水库在多种拟定分期汛限水位方案下水流、泥沙等因素的长期变化过程,计算了各方案总库容、有效库容淤损率及多年平均发电量等指标,并综合考虑提升水库发电量和保证水库防洪安全方面目标对各方案进行比选,确定了该水库的最佳分期汛限水位方案。该方案可在一定的泥沙淤积水平年内提升水库的发电效益,并通过预泄调洪方式以保障其防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水库 泥沙淤积 分期汛限水位 方案 选择 一维水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水沙模型的水库冲沙方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戴文鸿 甘珑 +2 位作者 冯逸君 陶国武 贾国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7,共7页
在天然河流上修建水库,破坏了河流水沙原本相对平衡的状态。泥沙进入库区后发生落淤,从而导致水库淤积。在水库的实际运用中,冲沙措施被广泛用于减缓水库的淤积速率。然而,冲沙需要耗费水库较多的水量,影响了水库的综合效益,为此必须协... 在天然河流上修建水库,破坏了河流水沙原本相对平衡的状态。泥沙进入库区后发生落淤,从而导致水库淤积。在水库的实际运用中,冲沙措施被广泛用于减缓水库的淤积速率。然而,冲沙需要耗费水库较多的水量,影响了水库的综合效益,为此必须协调水库淤积与水库兴利效益之间的关系。在选定合理冲沙水位和冲沙流量范围的基础上,应用一维非均匀流不平衡输沙模型,结合某多沙水库现行调度规程,对多种拟定冲沙方案下该水库的冲沙过程进行长期模拟,计算各方案下水库多年平均淤积量和多年平均发电量等指标,据此选取合适的冲沙方案。结果表明,持续时间较长的低水位冲沙方式的冲沙效果相对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水库的淤积速率,同时发电量的损失也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水沙模型 多沙水库 冲沙方案 泥沙淤积 兴利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河道整治工程影响的一维水沙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周美蓉 夏军强 +1 位作者 邓珊珊 李志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1-580,共10页
在冲积河流上,各类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河床的演变过程.本文通过改进现有的一维水沙数学模型,重点研究护岸及护滩(底)这类限制河床进一步冲刷的整治工程对水沙输移及河床冲淤变形的影响.首先对固定断面的各节点采用特定... 在冲积河流上,各类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河床的演变过程.本文通过改进现有的一维水沙数学模型,重点研究护岸及护滩(底)这类限制河床进一步冲刷的整治工程对水沙输移及河床冲淤变形的影响.首先对固定断面的各节点采用特定的代码进行标记,以此区分河漫滩、有或无整治工程的主槽区域.然后对悬沙输移及河床冲淤变形模块进行改进:当断面发生淤积时,其形态调整不受整治工程的影响,淤积量将在整个断面上进行分配;当发生冲刷时,断面形态调整仅发生在未实施工程的位置或者受工程限制但形成了一定厚度淤积层的区域;在实施了整治工程且无法提供沙源的区域,河床冲刷则不会发生.最后长江中游荆江段2016年的模拟结果表明:考虑整治工程情况时,改进模型计算的河道冲刷量偏小且与实测值更为接近;河槽断面形态与实测结果也更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工程 一维水沙数学模型 悬沙输移 河床冲淤 长江中游 荆江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航道网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茅丽华 诸裕良 +1 位作者 严以新 贾良文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9-62,共4页
从复杂河网的数字化、可视化出发 ,对珠江三角洲航道潮流界、西江和北江航道沿程水位线等的动态演示 ,以及河道中断面水沙特征的可视化研究 ,使得分析复杂河网水沙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更简便、直观 .
关键词 河道断面 面元 节点 数字化 可视化 航道网 珠江三角洲 图形 图像 水沙特性 一维水沙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尾闾段一维耦合水沙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卓媛 夏军强 +1 位作者 周美蓉 万占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26-1737,共12页
小浪底水库于1999年运用以后,该河道经历了长时间持续冲刷过程.为掌握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尾闾段洪水演进特点及河床冲淤规律,采用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本研究首先采用浑水控制方程,建立了一维耦合水沙数学模型,并利... 小浪底水库于1999年运用以后,该河道经历了长时间持续冲刷过程.为掌握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尾闾段洪水演进特点及河床冲淤规律,采用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本研究首先采用浑水控制方程,建立了一维耦合水沙数学模型,并利用2003年利津-西河口段汛期实测水沙及汛前断面地形资料对该模型进行率定,计算的流量、水位及含沙量等过程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然后采用2015年利津-汊3段汛期实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水位与冲淤量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符合;最后基于2015年实测洪水过程,计算了若干组不同断面间距下的洪水演进及冲淤过程,分析了不同断面间距对沿程水位及河段冲淤量等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断面间距对水位计算结果影响较小,而对冲淤量计算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河段水沙及冲淤特性复杂的情况下,采用一维数学水沙模型计算时应考虑断面间距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演进 河床冲淤 一维数学水沙模型 黄河尾闾段 断面间距 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近河口段一维水沙数值模拟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昭华 陈飞 郭小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50,共7页
长江下游大通以下河道宽阔、支汊众多,同时受径流、潮流双重作用,水沙运动非恒定性强.基于以上特点,建立了长江下游大通至徐六径具有河网特点的一维非恒定流悬沙数学模型.经验证,模型能够反映径流、潮流双重来流、来沙条件下本河段内的... 长江下游大通以下河道宽阔、支汊众多,同时受径流、潮流双重作用,水沙运动非恒定性强.基于以上特点,建立了长江下游大通至徐六径具有河网特点的一维非恒定流悬沙数学模型.经验证,模型能够反映径流、潮流双重来流、来沙条件下本河段内的冲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非恒定流 一维水沙数学模型 径流 潮流 长江近口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蒙河段水沙变化数值模拟及灌区引水对河道水沙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会敏 胡亚伟 +1 位作者 侯爱中 黄福贵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5期41-46,共6页
利用非恒定水动力学水流泥沙方程,建立了黄河下河沿~头道拐河段一维水沙输移数学模型,分别采用1997-2002年和2003-2006年的黄河水文、泥沙等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运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1997-2006年宁蒙灌区引水对河道水沙变化的... 利用非恒定水动力学水流泥沙方程,建立了黄河下河沿~头道拐河段一维水沙输移数学模型,分别采用1997-2002年和2003-2006年的黄河水文、泥沙等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运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1997-2006年宁蒙灌区引水对河道水沙变化的影响,分析认为:宁蒙灌区每引水1亿m3,头道拐断面相应径流减少量0.69亿m3,每净引水1亿m3头道拐断面径流则减少1.02亿m3;相应输沙减少量分别为40.9万t和60.7万t;河道淤积变化量1 432万t。汛期引水对河道输沙变化的影响大于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汛期引水引起的头道拐断面径流减少量占引水期径流减少总量的50%,而相应的输沙减少量则占输沙减少总量的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灌区引水 减引比 宁蒙河段一维水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条件下河床冲淤平衡时间研究
8
作者 李乐诗 吴腾 +2 位作者 秦杰 曾睿 滕辉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2,共8页
河床冲淤平衡的研究多集中于平衡判定、平衡过程中的水沙变化等,而关于平衡时间的研究较为有限。以概化水槽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水沙模型研究清水条件下的河床冲淤平衡时间,分析清水条件下平衡时间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 河床冲淤平衡的研究多集中于平衡判定、平衡过程中的水沙变化等,而关于平衡时间的研究较为有限。以概化水槽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水沙模型研究清水条件下的河床冲淤平衡时间,分析清水条件下平衡时间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单宽流量的增加,平衡时间先下降,后趋于平稳;随着初始河床坡度增加,平衡时间单调减小。在中值粒径不变的情况下,平衡时间随泥沙分布标准差的增加逐渐增加。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河床平衡时间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选取合适的无量纲参数,拟合得到清水冲刷条件下平衡时间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时间 一维水沙模型 清水冲刷 动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勃湾水库排沙方式优化研究
9
作者 郭静怡 李晓英 李新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9-83,共5页
泥沙淤积问题一直是多沙水库需解决的难题,为延缓海勃湾水库淤积,构建了海勃湾水库一维水沙数学模型,通过对流量、含沙量及深泓线进行长期模拟,验证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对影响水库排沙速率的排沙时段、入库流量、入库含沙量、控... 泥沙淤积问题一直是多沙水库需解决的难题,为延缓海勃湾水库淤积,构建了海勃湾水库一维水沙数学模型,通过对流量、含沙量及深泓线进行长期模拟,验证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对影响水库排沙速率的排沙时段、入库流量、入库含沙量、控制水位进行分析,制定多种排沙方案,应用所构建的一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各方案多年淤积量,进而优选海勃湾水库的排沙方案。结果表明,不论是平枯水年还是丰水年,在相同的排沙起始流量和起始含沙量限制下,排沙水位越低,库区淤积量越少,水库的排沙效果越好;在相同的排沙水位限制下,排沙起始流量和起始含沙量越小,符合排沙条件的时间越长,库区淤积量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勃湾水库 一维水沙数学模型 排沙方案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河网泥沙输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冬 方红卫 +2 位作者 陈明洪 何国建 白静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6-481,共6页
推导了一种显式的河网泥沙输移递推计算方法,该方法在水动力学计算结果所确定的汊点类型基础上,直接计算每个河段中逐个节点的不平衡泥沙输沙过程以及悬沙和床沙的级配调整,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必须通过首末断面含沙量关系确定河网悬沙矩... 推导了一种显式的河网泥沙输移递推计算方法,该方法在水动力学计算结果所确定的汊点类型基础上,直接计算每个河段中逐个节点的不平衡泥沙输沙过程以及悬沙和床沙的级配调整,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必须通过首末断面含沙量关系确定河网悬沙矩阵求解的困难.将该泥沙输移模式的一维河网水沙数学模型,应用于长江三峡下游荆江-洞庭湖河网区域,并取得了较好的计算结果.在模型验证之后,进一步讨论了采用新的泥沙输移计算模式和原有泥沙输移计算模式在计算时间上和计算内容方面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河网水沙数学模型 汊点分沙模式 不平衡输沙 荆江-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方式的优化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彦 侯素珍 +3 位作者 杨飞 王平 胡恬 赖瑞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206,39,共6页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为多沙河流的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来水来沙情况的变化及对水库功能需求和对水库泥沙冲淤规律认识的深化,该运行方式亦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为此,针对不同的典型年份设定集中敞泄与分段敞泄的敞泄排...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为多沙河流的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来水来沙情况的变化及对水库功能需求和对水库泥沙冲淤规律认识的深化,该运行方式亦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为此,针对不同的典型年份设定集中敞泄与分段敞泄的敞泄排沙方案,采用一维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对选取的2018~2019年丰水少沙年和2014~2016年枯水少沙年设定12种控制运用方案进行模拟,比较各方案下库区冲淤变化的优劣,据此选取适合三门峡水库的控制运用方式。结果表明,2018~2019年分段敞泄方案的冲刷效果优于集中敞泄方案,即使在后汛期的控制水位抬高至310 m,也能达到较好的冲刷效果;2014~2016年分段敞泄方案虽优于集中敞泄方案,但其冲刷主要集中于2014年汛期,2015、2016年整体呈淤积状态,综合考虑建议枯水少沙年份水库采用“泥沙年际调节”运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水沙模型 控制运用方式 敞泄排沙 冲淤变化 三门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沙水库汛限水位实时动态控制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文鸿 冯逸君 +3 位作者 甘珑 周泽宇 谢谦城 丁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36,共6页
水库在汛期使用单一汛限水位有利于保障水库的防洪安全,却大大降低了调度的灵活性和发电效益。对于多沙水库,在进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研究时,也应对泥沙因素予以考虑。为制定合理的多沙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先采用预泄能力约束法... 水库在汛期使用单一汛限水位有利于保障水库的防洪安全,却大大降低了调度的灵活性和发电效益。对于多沙水库,在进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研究时,也应对泥沙因素予以考虑。为制定合理的多沙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先采用预泄能力约束法,基于一维非均匀流不平衡输沙模型,选定水库汛限水位分期动态控制的范围,而后依据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预蓄预泄的基本原理,拟定某多沙水库的汛限水位实时动态控制方案。结果表明:在保证防洪安全和冲沙调度的前提下,对水库实施汛期分期及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库的兴利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水库 实时动态控制 一维水沙模型 汛限水位 预蓄预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崔家营水库修建后坝下游河床冲刷预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铁蓉 杨芳丽 +1 位作者 白洋 吴亚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0,共3页
以崔家营航电枢纽为代表,运用一维非恒定非均匀泥沙数学模型预测了枢纽下游河道冲刷趋势,数学模型预测成果表明航电枢纽修建后坝下游河道最大累计冲刷量与河床冲刷厚度均不大。通过对丹江口水库建库前后下游河道来水来沙和河床观测资料... 以崔家营航电枢纽为代表,运用一维非恒定非均匀泥沙数学模型预测了枢纽下游河道冲刷趋势,数学模型预测成果表明航电枢纽修建后坝下游河道最大累计冲刷量与河床冲刷厚度均不大。通过对丹江口水库建库前后下游河道来水来沙和河床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由于丹江口水库运行后下游河道发生了长时段、长距离的冲刷侵蚀,河床已较丹江口水库建库前有较明显的下切和粗化。另外因枢纽抬高水位不大,枢纽的兴建不会导致坝下游河床发生较大幅度调整。数学模型计算成果,可以为航电枢纽相关方面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电枢纽 河床冲刷 一维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雅口枢纽坝下河道冲淤及水面线变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海晋 邴建平 +1 位作者 余明辉 汪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7-43,共7页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改变了汉江中下游水沙条件,梯级水库建设亦将改变河道边界条件。以汉江中游雅口至碾盘山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了梯级水库运行后的河床冲淤变化及其对水面线的影响...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改变了汉江中下游水沙条件,梯级水库建设亦将改变河道边界条件。以汉江中游雅口至碾盘山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了梯级水库运行后的河床冲淤变化及其对水面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碾盘山枢纽未建时,雅口枢纽坝下河道呈整体冲刷态势,坝下河道水面线受河床冲刷下切而降低;碾盘山枢纽建成后,雅口枢纽坝下河道冲淤变化表现为近坝段微冲,其余河段淤积,总体呈淤积态势,河段水面线受河床淤积而抬升。研究成果可为枢纽工程、航道整治、防洪工程等设计和论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冲淤 水面线 一维水沙数学模型 雅口航运枢纽 碾盘山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洪水调度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春瑞 邓金运 +2 位作者 齐永铭 王亚譞 林家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37,共4页
当前中小洪水调度对三峡水库淤积的影响尚局限在短期过程,且年内各种调度方式影响叠加,很难单独区分中小洪水调度的影响。为了解长期实行中小洪水调度对三峡库区泥沙淤积的影响,基于一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有、无中小洪水调度情况... 当前中小洪水调度对三峡水库淤积的影响尚局限在短期过程,且年内各种调度方式影响叠加,很难单独区分中小洪水调度的影响。为了解长期实行中小洪水调度对三峡库区泥沙淤积的影响,基于一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有、无中小洪水调度情况下三峡库区泥沙淤积过程、分布特征及防洪库容保留状况。结果表明,长期实施中小洪水调度情况下,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增加,影响集中在变动回水区下段及常年回水区,淤积三角洲向坝前推进较无中小洪水调度情况慢;水库达到初步淤积平衡的时间推迟约50年,平衡淤积量增加约19%,防洪库容损失约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洪水调度 一维水沙数学模型 三峡水库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