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一维河网模型的崇明岛水环境容量计算
- 1
-
-
作者
乔欢
贾文飞
-
机构
上海云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普适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0期127-131,142,共6页
-
文摘
平原河网地区的水环境治理修复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合理计算水体的水环境容量,对于确定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规模尤为重要。以上海市崇明岛为研究区,通过构建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基于模型模拟结果计算了研究区内各河段不同时期的水环境容量,分析了各河段水环境容量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污染因子水环境容量差异较大,其中COD的水环境容量比相应水文期NH_(3)^(-)N和TP的水环境容量大;不同水文期水环境容量差异也较大,即各指标在丰水期的水环境容量均大于枯水期。另外,由于水环境容量受河段长度、水质降解系数的影响,河段长度越长,水质降解系数越大的河段水环境容量越大。
-
关键词
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
水环境容量
感潮河网
崇明岛
-
Keywords
hydrodynamic water quality model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tidal river
Chongming Island
-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考虑水质及水动力条件的滨江圩区最优活水方案
被引量:14
- 2
-
-
作者
陈俪丹
高成
陈妍清
暴瑞玲
陈旭东
-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19,57,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C0407200)。
-
文摘
为探究考虑水质及水动力条件的滨江圩区最优活水方案,以滨江圩区南京团结圩为例,利用MIKE构建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在合理确定水动力及水质改善目标的基础上,依据活水水源、活水水量、活水点、达标活水历时、活水调度方式的变化设计活水方案,分析各方案模拟结果比选最优活水方案。结果表明,同时调引长江水和高旺河水的最优引水规模是东侧各泵站均引水水量25m3/s,南侧各泵站均引水水量10m3/s,最优排水规模是北侧和西侧同时排水,排水规模分别为15、20m3/s,最优调度方式是边引边排。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河网优化调度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滨江圩区
活水
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
MIKE
-
Keywords
polder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
living water
one-dimensional river coupling model of hydrodynamic force and water quality
MIKE
-
分类号
TV211.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高密度建成区雨源型河流水环境治理方案定量评估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魏劲
陈垚
甘春娟
李迪
袁绍春
-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环境水利工程重庆市工程实验室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57,共5页
-
基金
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城科字2020第5-7)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20jcyj-msxmX1000)。
-
文摘
为定量评估控源截污、生态补水、微地形营造等治理方案对高密度建成区雨源型河流水环境容量的提升效果,以重庆市城区盘溪河渝北段为例,利用MIKE21软件构建了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并以水环境容量为评价指标模拟研究了各治理方案。结果表明,单一治理方案对盘溪河氮磷环境容量的提升效果分别为生态补水>控源截污>微地形营造,而控源截污对COD环境容量的提升效果最大;通过3种整治措施的组合治理后,盘溪河的水环境容量可得到明显提升。
-
关键词
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
雨源型河流
水环境容量
治理方案评估
-
Keywords
on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water quality model
rain-source ephemeral river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evaluation of treatment scheme
-
分类号
TV8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苕溪入湖污染物通量计算及区域污染物影响权重分析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杨柳
逄勇
王雪
-
机构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01-107,共7页
-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506-006-05)
-
文摘
为研究苕溪流域入太湖污染物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规律,在苕溪流域水文水质同步监测基础上建立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利用经率定验证的苕溪流域模型,结合枯水年P=90%(2003年型)、平水年P=50%(1995年型)、丰水年P=20%(1981年型)的水文资料以及2011年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资料,计算各典型年的入太湖污染物通量。通过出入区县交界断面河流通量的计算,进一步分析跨区域污染物影响的权重,为污染物溯源做铺垫。结果表明:1污染物因子COD、NH3-N、TP、TN的入湖通量丰水年依次为29111、1828、347、6712 t/a;平水年依次为21297、1248、272、6087 t/a;枯水年依次为14 243、898、187、407 8 t/a,各污染物因子丰水年和平水年的入湖通量较大,枯水年较小;2不同典型年各区县污染物因子对入湖通量影响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吴兴区(部分)、德清县(部分)、安吉县、临安市、余杭区(部分),对吴兴区的污染治理是苕溪流域入湖污染治理的关键所在。
-
关键词
苕溪流域
入太湖污染物
污染物通量
时空变化特征
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
污染治理
污染物因子
影响权重
-
Keywords
Tiaoxi Basin
Taihu Lake inflow pollutant
pollutant flux
characteristic of spatial and temporalvariation
on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and water quality model
pollution control
pollutant component
influence weight
-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