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维氧化硅/银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消光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琨 冯其明 +2 位作者 欧乐明 赵明君 肖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0-726,共7页
利用预处理-化学镀法在氧化硅纳米线表面包覆银层,制备出具有一维核-壳结构的氧化硅/银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当Ag(NH3)2^+浓度为0.05~0.25mol/L时,可在氧化硅纳米线表面形成银包覆层,随着银氨离子浓度的增加,其厚度从... 利用预处理-化学镀法在氧化硅纳米线表面包覆银层,制备出具有一维核-壳结构的氧化硅/银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当Ag(NH3)2^+浓度为0.05~0.25mol/L时,可在氧化硅纳米线表面形成银包覆层,随着银氨离子浓度的增加,其厚度从数十纳米增加到上百纳米;银壳层由大小不一、纯度很高、面心立方结构的银纳米粒子紧密堆积而成;一维氧化硅/银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实测值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采用离散偶极近似理论模拟计算的理论光谱很接近;可见光区的吸收峰和近红外区的吸收峰分别来源于核-壳纳米复合材料横向和纵向偶极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银层厚度的增加使近红外区的吸收峰发生明显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银 一维-纳米结构 化学镀 消光性能 离散偶极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8
2
作者 范龙雪 王尚鑫 +1 位作者 孙硕 郝彦忠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72-582,共11页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综合了半导性聚合物和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优点,理论效率高,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研究背景、结构及工作机理,从半导性聚合物给体材料、无机半导体受体材料及相界面修饰材料的角度对...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综合了半导性聚合物和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优点,理论效率高,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研究背景、结构及工作机理,从半导性聚合物给体材料、无机半导体受体材料及相界面修饰材料的角度对杂化太阳电池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展望了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太阳电池 半导性聚合物 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 相界面 一维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iO_2(B)/碳复合纳米线负极材料电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尊先 李松 +1 位作者 郭再萍 郭太良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3-538,共6页
以锐钛矿TiO2粉末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两次水热及氩气气氛下热处理工艺,制备出新型TiO2(B)/碳一维复合纳米线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纳米线主要是由TiO2(B)所组成,其外层包覆一层无定形碳以形成特殊的一维壳/核结构;这种特殊一维壳/核... 以锐钛矿TiO2粉末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两次水热及氩气气氛下热处理工艺,制备出新型TiO2(B)/碳一维复合纳米线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纳米线主要是由TiO2(B)所组成,其外层包覆一层无定形碳以形成特殊的一维壳/核结构;这种特殊一维壳/核结构和化学组成在诸多领域都将会有着极其广泛应用。本文锂离子电池测试结果证实该复合纳米线电极具有超高的可逆循环电池容量和倍率充放电容量,在30 mAg-1充放电速率下,该TiO2(B)/碳一维壳核结构材料100圈循环后容量高达560 mAhg-1;在750 mAg-1充放电速率下,充放电容量达到200 mAhg-1。鉴于其优良的电化学性能,该一维复合结构材料有望成为下一代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B)/碳 锂离子电池 一维/结构 复合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