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渤南洼陷深层(沙三/沙四段)原油—水—岩石相互作用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宫秀梅
曾溅辉
金之钧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0-428,共9页
为了能更好地研究地层温压条件下原油—水—岩石相互作用发生的化学变化及其对成藏条件特别是储层物性等的影响,结合渤南洼陷深层的成藏条件及流体动力系统等特征,进行物理实验模拟。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温压条件下(温度120℃、压力45M...
为了能更好地研究地层温压条件下原油—水—岩石相互作用发生的化学变化及其对成藏条件特别是储层物性等的影响,结合渤南洼陷深层的成藏条件及流体动力系统等特征,进行物理实验模拟。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温压条件下(温度120℃、压力45MPa)岩石及实验后的原油化学成分及生物标志物均发生了变化。油样的饱和烃含量增加,沥青质+非烃含量明显降低;油砂的饱和烃含量沿实验装置从下到上逐渐增加,最高值达62.22%,沥青质+非烃含量由40.55%下降到12.78%。实验样品的生物标志物及族组成显示油沿着实验装置从下向上运移过程中发生了地质色层效应。2)原油—水—岩石相互作用以溶蚀作用为主,并随原油在实验本体内从下向上的运移而逐渐增强。溶蚀作用的结果改善了普遍以低孔低渗为特征的深部储层的物性,为深层油气的运移和保存提供了有效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相互作用
一维实验装置
模拟
实验
地质色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南洼陷深层(沙三/沙四段)原油—水—岩石相互作用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宫秀梅
曾溅辉
金之钧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0-428,共9页
基金
AAPG Foundation2002GrantsinAid Projects"Physical Simulationon Mechanism of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Entrapmentin Deep Zones with High Temperature and Overpressure"部分成果.
文摘
为了能更好地研究地层温压条件下原油—水—岩石相互作用发生的化学变化及其对成藏条件特别是储层物性等的影响,结合渤南洼陷深层的成藏条件及流体动力系统等特征,进行物理实验模拟。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温压条件下(温度120℃、压力45MPa)岩石及实验后的原油化学成分及生物标志物均发生了变化。油样的饱和烃含量增加,沥青质+非烃含量明显降低;油砂的饱和烃含量沿实验装置从下到上逐渐增加,最高值达62.22%,沥青质+非烃含量由40.55%下降到12.78%。实验样品的生物标志物及族组成显示油沿着实验装置从下向上运移过程中发生了地质色层效应。2)原油—水—岩石相互作用以溶蚀作用为主,并随原油在实验本体内从下向上的运移而逐渐增强。溶蚀作用的结果改善了普遍以低孔低渗为特征的深部储层的物性,为深层油气的运移和保存提供了有效空间。
关键词
深层
相互作用
一维实验装置
模拟
实验
地质色层效应
Keywords
deep zone, interaetion, one dimension experimental apparatus, simulation experiment, geoehromatographic effect
分类号
P618.130.2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渤南洼陷深层(沙三/沙四段)原油—水—岩石相互作用模拟实验研究
宫秀梅
曾溅辉
金之钧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