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籼稻“一种两收”头季高温热害调查及对再生稻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亚玲 张长海 汪向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23-27,共5页
以“一种两收”展示试验的18个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将穗形分成中大穗和中小穗,分别考查结实率,研究在自然条件下孕穗至抽穗阶段遇上中等强度高温对再生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抗热性存在差异。在抽穗阶段遇上高温的14个品种中,深优... 以“一种两收”展示试验的18个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将穗形分成中大穗和中小穗,分别考查结实率,研究在自然条件下孕穗至抽穗阶段遇上中等强度高温对再生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抗热性存在差异。在抽穗阶段遇上高温的14个品种中,深优粤禾丝苗和甬优4901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结实率在85%以上,表现强抗热性,Y两优911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结实率在80%以上,表现较强抗热性,其余品种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结实率在80%以下或中大穗与中小穗结实率差距在10百分点以上,表现抗热性一般或弱;在孕穗阶段遇上高温的4个品种中,仅晶两优华占表现较强抗热性。随着高温热害的产生,头季灌浆期缩短,产量降低,再生季抽穗期提前。最后提出了桐城市再生稻减轻高温热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种两收 杂交籼稻 高温热害 结实率 头季 再生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一种两收”种植技术要点
2
作者 张波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4期8-9,共2页
水稻“一种两收”高效生产技术又称水稻再生产技术,即在第1季水稻完成收割之后,通过合理水肥管理,确保稻桩能够再次发苗和长穗,从而顺利实现“一种两收”的生产目标,有效提升水稻种植产量。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于2022年在梅山、白塔畈2... 水稻“一种两收”高效生产技术又称水稻再生产技术,即在第1季水稻完成收割之后,通过合理水肥管理,确保稻桩能够再次发苗和长穗,从而顺利实现“一种两收”的生产目标,有效提升水稻种植产量。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于2022年在梅山、白塔畈2个乡镇依托种粮大户开展了200亩(1亩约667平方米)杂交优质水稻“一种两收”种植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生产技术 一种两收 植示范 杂交水稻 水肥管理 水稻 优质水稻 稻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北纬32°地区“一种两收”栽培模式的中稻品种筛选试验
3
作者 张兴芳 张立平 +4 位作者 董伟 管博伦 汪焱 樊浪生 杨前进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32-38,共7页
安徽霍邱成功探索出北纬32°地区早熟中稻“一种两收”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模式,霍邱再生稻产业科技特派团旨在持续筛选适宜北纬32°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抗倒、综合抗病性好、再生能力强的早熟中稻品种,助力再生稻产业提质增效... 安徽霍邱成功探索出北纬32°地区早熟中稻“一种两收”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模式,霍邱再生稻产业科技特派团旨在持续筛选适宜北纬32°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抗倒、综合抗病性好、再生能力强的早熟中稻品种,助力再生稻产业提质增效,选择15个早熟中籼稻品种在北纬32°地区开展了筛选试验,在3月13日播种、4月21日移栽情况下对头季稻返青期冻死株率、株高、分蘖成穗率、每穴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全生育期、谷草比、产量水平以及7个目标品种再生季的穴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全生育期、产量水平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玖两优1212、泰两优1332、旱优82的再生能力强、稻米品质优,适宜在北纬32°地区作再生稻栽培;鑫两优香128、红香优银占、昱香两优馥香占整精米率高,抗倒性好,为优质类再生稻品种;荃两优丝苗、贡两优粤农丝苗、荃丝占的生育期长、再生能力较强,不适宜在北纬32°地区作再生稻栽培,适宜在温光资源较好的地区作再生稻栽培;其余品种再生能力弱,不适宜在北纬32°地区作再生稻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一种两收”栽培模式 性状 产量 北纬32°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淮地区早熟中稻“一种两收”品种比较试验
4
作者 蒋家昆 杨阳 田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4-8,共5页
利用水稻再生特性在适宜区域发展再生稻是我国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技术途径。针对沿淮地区温度、光照资源供应一季中稻生产有余而双季稻生产不足的实际情况,征集了11个早熟中稻品种与隆晶优1212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沿淮地区种植... 利用水稻再生特性在适宜区域发展再生稻是我国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技术途径。针对沿淮地区温度、光照资源供应一季中稻生产有余而双季稻生产不足的实际情况,征集了11个早熟中稻品种与隆晶优1212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沿淮地区种植的“一种两收”再生稻新品种。结果表明:乐优966、银两优506两个品种全季综合性状及产量表现均较好,适宜在沿淮地区作“一种两收”水稻新品种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中稻 一种两收 生育期 产量 沿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一种两收”绿色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秀娟 周永进 +1 位作者 许有尊 孙雪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9期150-152,共3页
水稻"一种两收"具有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稻田产出和节本增效等的技术优势,适应长江流域一些特定稻区水稻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的一种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明确了安徽沿江地区再生稻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品种选择、头季稻育... 水稻"一种两收"具有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稻田产出和节本增效等的技术优势,适应长江流域一些特定稻区水稻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的一种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明确了安徽沿江地区再生稻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品种选择、头季稻育秧机插、前后季水肥综合管理、留茬高度等关键技术及指标,并分析了水稻"一种两收"的适宜发展区域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一种两收 机械化栽培 植模式 绿色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日光温室一种两收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万兴 石克强 赵光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高效栽培 一种两收 日光温室 技术 冬季 植模式 樱桃萝卜 大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高粱一种两收栽培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丁国祥 赵甘霖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18-19,共2页
一、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筛选、使用经过审定的优质、高产、再生力强的杂交高粱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要求。目前,推荐选用泸糯8号、泸糯12号、泸杂4号等杂交品种。
关键词 杂交高粱 一种两收 技术 栽培 选择 高粱品 子质量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安县“一种两收再生稻”栽培新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勤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3期207-209,共3页
来安县地处皖东,位于江淮分水岭南部,是全国水稻生产大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万hm^(2),水稻常年单产500 kg/亩左右。推广“一种两收再生稻”新技术的目的是减少小麦种植风险,提高水稻种植效益。通过3年的技术示范,笔者总结出来安县水稻... 来安县地处皖东,位于江淮分水岭南部,是全国水稻生产大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万hm^(2),水稻常年单产500 kg/亩左右。推广“一种两收再生稻”新技术的目的是减少小麦种植风险,提高水稻种植效益。通过3年的技术示范,笔者总结出来安县水稻“一种两收再生稻”配套栽培新技术,可获得第一茬水稻单产600 kg/亩,第二茬单产200 kg/亩,合计单产800 kg/亩的较高产量,实现节本增效,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一种两收 优黄华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反季节西瓜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乔登艳 樊东隆 +1 位作者 李兆丽 张炳祥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10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 反季节 一种两收 西瓜 温室产业 栽培面积 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乡县主要农作物一种两收栽培模式探析
10
作者 张友平 《作物研究》 2017年第6期626-629,共4页
农作物一种两收栽培模式有利于合理利用温光资源,节省物化投入,增加产出。一季稻蓄留再生稻,其纯收入比一季稻、一季稻+油菜、早稻+晚稻3种模式分别增加5265、4275、4080元/hm^2;薹油两用比单独收获油菜籽纯收入增加4500元/hm^2;子莲田... 农作物一种两收栽培模式有利于合理利用温光资源,节省物化投入,增加产出。一季稻蓄留再生稻,其纯收入比一季稻、一季稻+油菜、早稻+晚稻3种模式分别增加5265、4275、4080元/hm^2;薹油两用比单独收获油菜籽纯收入增加4500元/hm^2;子莲田间采收藕带,比单收子莲增加纯收入10 500~15 750元/hm^2。要抓好田块选择、品种安排、田间培管、科学采收等技术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油菜 菜薹 子莲 一种两收 安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南地区秋菠菜“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风英 赵旭 +1 位作者 王梅 王秋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2期251-252,共2页
介绍了秋菠菜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冬前管理、冬前采收、采收后管理、翌年春季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春季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秋菠菜 一种两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一种两收”模式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陶运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1期55-58,共4页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本文探索了适合东至县香隅镇的水稻“一种两收”模式下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头季稻的品种选择、适期早播、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科学管水、病虫害防治、田间除草、施促芽肥、及时收割和再...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本文探索了适合东至县香隅镇的水稻“一种两收”模式下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头季稻的品种选择、适期早播、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科学管水、病虫害防治、田间除草、施促芽肥、及时收割和再生稻的施提苗肥、化学调控等关键技术,为头季稻和再生稻获得稳产高产奠定基础,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种两收”模式 头季稻 再生稻 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东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高粱泸糯8号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毛思根 罗利 +2 位作者 杨齐 刘灏 李德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2期146-147,共2页
经过数年试验、研究形成的杂交高粱"泸糯8号"头季加再生季"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技术,在我市大面积生产示范中取得了很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 杂交高粱 泸糯8号 一种两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一种两收”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要点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志敏 《南方农业》 2019年第6期12-12,15,共2页
水稻"一种两收"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又名"水稻再生产技术",主要在收割第一季水稻后,运用施肥与管水的方式让稻桩再次发苗和长穗,进而实现"一种两收"的目标,大幅提升水稻的产量。目前,我国为了提高水稻产... 水稻"一种两收"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又名"水稻再生产技术",主要在收割第一季水稻后,运用施肥与管水的方式让稻桩再次发苗和长穗,进而实现"一种两收"的目标,大幅提升水稻的产量。目前,我国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已经全面推广水稻"一种两收"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基于此,以罗田县为例分析水稻"一种两收"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要点,希望能为水稻种植作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一种两收 绿色 高质高效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纬32°地区早熟中稻“一种两收”栽培技术模式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前进 张立平 +4 位作者 董伟 管博伦 陈富昌 顾纪云 郭永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1-3,11,共4页
利用水稻再生特性在适宜区域发展再生稻是我国有效增加粮食产量的新技术途径。针对北纬32°地区一季中稻生产温光资源有余而双季稻(双季早稻+双季晚稻)生产温光资源不足的情况,本文介绍了适宜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早熟中稻“一种两... 利用水稻再生特性在适宜区域发展再生稻是我国有效增加粮食产量的新技术途径。针对北纬32°地区一季中稻生产温光资源有余而双季稻(双季早稻+双季晚稻)生产温光资源不足的情况,本文介绍了适宜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早熟中稻“一种两收”(早熟中稻+再生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模式,包括品种和播期选择、育秧移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割留茬高度选择等方面的内容。选择隆晶优1212水稻品种,应用该模式在霍邱县2个村进行种植,机收测产结果表明,头季稻单产达10500 kg/hm2,再生稻单产达2955~4386 kg/hm2。该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为江淮单季稻种植区域中稻生产节本、增产、增效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中稻 再生稻 一种两收 栽培模式 应用效果 北纬32°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至县胜利镇水稻“一种两收”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世兴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6期12-14,共3页
水稻“一种两收”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提升生产收益。为更好地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发展和推广再生稻生产,有效实现“一种两收”,在介绍了胜利镇水稻种植的具体情况后,从头季栽种和再生季管理两方面介绍了胜利镇水稻“一种... 水稻“一种两收”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提升生产收益。为更好地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发展和推广再生稻生产,有效实现“一种两收”,在介绍了胜利镇水稻种植的具体情况后,从头季栽种和再生季管理两方面介绍了胜利镇水稻“一种两收”栽培的技术要点,详细说明了其在选地、选种、灌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一种两收”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糯8号一种两收吨粮攻关集成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健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4期158-161,共4页
泸糯8号是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培育的杂交高粱酿酒专用品种。该品种植株性状好,生育期适中,再生能力强,适合一种两收,季季高产;酿酒率高,酒质好,是酿造国家名酒的优质原料。川南泸州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腹地核心,是生产优... 泸糯8号是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培育的杂交高粱酿酒专用品种。该品种植株性状好,生育期适中,再生能力强,适合一种两收,季季高产;酿酒率高,酒质好,是酿造国家名酒的优质原料。川南泸州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腹地核心,是生产优质酿酒高粱的最佳区域,中国名酒"泸州老窖"、"古蔺郎酒"、"宜宾五粮液"、"贵州茅台"集中分布在该区域,它们需要大量的优质酿酒专用高粱。为了满足酿酒企业的需求,作者通过杂交高粱"一种两收"吨粮攻关集成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一种两收"集成技术体系,实现了泸糯8号"一种两收"高产田块产量达到1 275.8 kg/亩,创川南历史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糯8号 一种两收 吨粮攻关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一种两收品比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宗贤 阳先芬 《南方农业》 2010年第4期59-60,共2页
在重庆市永川区引进‘渝油21'、‘川油21'、‘中油杂11'、‘蓉油11'、‘油研10'等5个双低油菜品种,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试验以期筛选出一种两收、一菜两用的理想品种。结果表明,‘渝油21'为当前最优品... 在重庆市永川区引进‘渝油21'、‘川油21'、‘中油杂11'、‘蓉油11'、‘油研10'等5个双低油菜品种,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试验以期筛选出一种两收、一菜两用的理想品种。结果表明,‘渝油21'为当前最优品种。试验中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做到既采收菜薹,又收获籽粒,同时产量不减,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一种两收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高粱一种两收种植新模式
19
作者 熊见平 潘云飞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8-9,共2页
川南浅丘区盛产高梁,是泸州老窖、贵州茅台等名酒不可替代的重要酿酒原料,当地高梁品质享誉省内外.利用川南浅丘区秋季丰富的温光资源,将传统的一季栽培改为头季收后蓄留再生高梁栽培,实现一种两收,是实现种植高梁增产增收的高效种值模... 川南浅丘区盛产高梁,是泸州老窖、贵州茅台等名酒不可替代的重要酿酒原料,当地高梁品质享誉省内外.利用川南浅丘区秋季丰富的温光资源,将传统的一季栽培改为头季收后蓄留再生高梁栽培,实现一种两收,是实现种植高梁增产增收的高效种值模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泸州老窖 泸县 一种两收 青壳 促芽肥 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东县水稻一种两收(再生稻)生产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38-39,共2页
水稻"一种两收"是指头季稻种植、成熟、收割后,通过适当的管理措施,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萌发再生蘖,进而二次抽穗、成熟、收获的一种生产方式。该生产方式具有人力投入少、生产成本低、生育期短、产量高、米质优、全程机... 水稻"一种两收"是指头季稻种植、成熟、收割后,通过适当的管理措施,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萌发再生蘖,进而二次抽穗、成熟、收获的一种生产方式。该生产方式具有人力投入少、生产成本低、生育期短、产量高、米质优、全程机械化生产等特点,是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效型和轻型栽培方式的稻作制度。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肥东县近3年水稻"一种两收"(再生稻)生产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水稻一种两收(再生稻)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一种两收 生产现状 问题 建议 安徽肥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