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酰胺类抑制剂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可浮性差异调控的影响
1
作者 邵秀峰 张素红 马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0,共9页
针对捕收剂在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表面的吸附选择性较差的问题,添加3种不同类型的聚丙烯酰胺抑制剂调变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选择性吸附差异,研究抑制剂类型对捕收剂丙撑基双十二酰胺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APDPAC)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差异和相... 针对捕收剂在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表面的吸附选择性较差的问题,添加3种不同类型的聚丙烯酰胺抑制剂调变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选择性吸附差异,研究抑制剂类型对捕收剂丙撑基双十二酰胺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APDPAC)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差异和相互作用变化,以及抑制剂对两种矿物的浮选影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与非离子聚丙烯酰胺(NPAM)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相比,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显示了捕收剂对两种矿物显著的浮选调变差异,且CPAM在浓度80 mg/L时,一水硬铝石的回收率受到明显抑制,而高岭石的回收率几乎不变,且在酸性至弱碱性环境下,可以较好地实现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浮选分离。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添加的抑制剂CPAM有效地阻碍了DAPDPAC在一水硬铝石表面的吸附,而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无明显变化。吸附量、Zeta电位及XPS测试结果表明:CPAM用量大于80 mg/L时,DAPDPAC在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表面的吸附量差值保持在9.76×10^(-7)mol/g以上。因此,CPAM可有效调控DAPDPAC在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表面的选择性吸附,有利于强化DAPDPAC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浮选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硬铝石 高岭 反浮选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可浮性的晶体化学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印万忠 韩跃新 +2 位作者 魏新超 翟玉春 田彦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9-33,共5页
从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晶体结构特征出发 ,通过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结构中化学键的理论计算及阴离子捕收剂 (油酸钠 )、阳离子捕收剂 (十二胺 )浮选体系中可浮性的研究 ,采用矿物晶体化学理论分析了矿物晶体结构特征与可浮性之间的关... 从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晶体结构特征出发 ,通过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结构中化学键的理论计算及阴离子捕收剂 (油酸钠 )、阳离子捕收剂 (十二胺 )浮选体系中可浮性的研究 ,采用矿物晶体化学理论分析了矿物晶体结构特征与可浮性之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硬铝石 高岭 可浮性 晶体化学 选矿工程 化学键 捕收剂 可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瑜林 王毓华 +2 位作者 胡岳华 孙大翔 喻明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8-274,共7页
通过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纯矿物的浮选试验和动电位测定,研究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浮选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和K+对这2种矿物的可浮性和表面电位影响很小;Ca2+和Mg2+对一水硬铝石可浮性影响不大,却显著活化了... 通过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纯矿物的浮选试验和动电位测定,研究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浮选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和K+对这2种矿物的可浮性和表面电位影响很小;Ca2+和Mg2+对一水硬铝石可浮性影响不大,却显著活化了高岭石的浮选,特别是在碱性范围内,高岭石的浮选回收率从40%提高到了90%以上;Ca2+和Mg2+显著降低了2种矿物表面的电位绝对值,但基本不改变2种矿物的等电点。Al3+和Fe3+对2种矿物可浮性和表面电性的影响行为不同,Fe3+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可浮性影响不大;当pH=4~8时,Al3+对高岭石抑制作用相当明显,形成一个低谷;Al3+增加了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表面的Zeta电位,使一水硬铝石的等电点由7.2变为8.5,高岭石的等电点则由4.8变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一水硬铝石 高岭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反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广义 卢毅屏 戴塔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1,共4页
在分析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晶体结构以及表面性质差异的基础上 ,通过单矿物实验、人工混合矿实验、ζ-电位和吸附量研究 ,找到了一水硬铝石的有效抑制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pH为 5 .5~ 8.5的范围内 ,实验了以十二胺醋酸盐为捕收剂时... 在分析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晶体结构以及表面性质差异的基础上 ,通过单矿物实验、人工混合矿实验、ζ-电位和吸附量研究 ,找到了一水硬铝石的有效抑制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pH为 5 .5~ 8.5的范围内 ,实验了以十二胺醋酸盐为捕收剂时高岭石和一水硬铝石的反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表面活性Al原子数量多 ,易与酰胺基团结合 ,导致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中的季铵基团定向排列在一水硬铝石表面的外面 ,阻止大部分十二胺阳离子吸附在其表面 ,并增大一水硬铝石的亲水性 ,抑制了一水硬铝石的上浮。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十二胺浮选高岭石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一水硬铝石 高岭 十二胺 反浮洗分离 铝土矿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焙烧强化溶出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彭志宏 熊伟 +2 位作者 周秋生 刘桂华 李小斌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研究了在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焙烧过程中添加剂对焙烧矿溶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焙烧过程中添加氟化铝 ,对焙烧矿的溶出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铝土矿中添加 1%的氟化铝焙烧 ,经 185℃溶出 1h后 ,焙烧矿氧... 研究了在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焙烧过程中添加剂对焙烧矿溶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焙烧过程中添加氟化铝 ,对焙烧矿的溶出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铝土矿中添加 1%的氟化铝焙烧 ,经 185℃溶出 1h后 ,焙烧矿氧化铝的溶出率达 5 2 % ,比未添加时提高 15 %左右 ;且随着氟化铝添加量的增加 ,氧化铝的溶出率随之升高 ,当添加量为 5 %时 ,在同样溶出条件下氧化铝溶出率可达 71% ;而铝土矿添加 3%氟化铝焙烧 ,在 2 0 0℃溶出 1h ,氧化铝溶出率即可达到 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一水硬铝石 添加剂 焙烧 氟化铝 溶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水硬铝石矿活化焙烧工艺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一雍 张廷安 +1 位作者 鲍丽 金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66-1169,共4页
利用马弗炉对我国一水硬铝石矿进行了活化焙烧的实验研究,以降低拜耳法溶出的温度.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对铝土矿的溶出性能的影响,将活化焙烧矿的溶出性能与原矿的溶出性能进行了对比.利用SEM技术对活化焙烧矿的微观形貌进... 利用马弗炉对我国一水硬铝石矿进行了活化焙烧的实验研究,以降低拜耳法溶出的温度.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对铝土矿的溶出性能的影响,将活化焙烧矿的溶出性能与原矿的溶出性能进行了对比.利用SEM技术对活化焙烧矿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活化焙烧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585℃,焙烧时间60 min.在此焙烧条件下,当达到最大溶出率时,焙烧矿的溶出温度较原矿下降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硬铝石 活化焙烧工艺 焙烧温度 焙烧时间 溶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捕收剂浮选一水硬铝石溶液化学机理 被引量:8
7
作者 蒋昊 胡岳华 +1 位作者 徐竞 王淀佐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29,33,共4页
利用激光动电位测定一水硬铝石的等电点为pH =6 2。用阴离子捕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油酸钠浮选一水硬铝石 ,十二烷基磺酸钠与一水硬铝石以静电作用为主 ,并发生半胶束吸附 ,最佳浮选范围为pH <6 2 ;而油酸钠浮选一水硬铝石时为化... 利用激光动电位测定一水硬铝石的等电点为pH =6 2。用阴离子捕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油酸钠浮选一水硬铝石 ,十二烷基磺酸钠与一水硬铝石以静电作用为主 ,并发生半胶束吸附 ,最佳浮选范围为pH <6 2 ;而油酸钠浮选一水硬铝石时为化学吸附 ,当油酸钠浓度为 1× 10 - 4 mol L时 ,一水硬铝石最佳浮选范围为pH =5~ 9。溶液化学计算得到的油酸钠浮选一水硬铝石的pH值上限和下限与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硬铝石 溶液化学 浮选 阴离子捕收机 铝工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絮凝分离一水硬铝石和伊利石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云海 魏德州 徐敬尧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1-33,共3页
针对我国铝土矿资源的实际情况 ,采用选择性絮凝方法对一水硬铝石和伊利石的分离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分散剂YF -1的耗量为 3mg/L、pH为 9左右时 ,伊利石呈现稳定的分散 ;絮凝剂YX -1对伊利石作用很弱 ,对一水硬铝石作用则... 针对我国铝土矿资源的实际情况 ,采用选择性絮凝方法对一水硬铝石和伊利石的分离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分散剂YF -1的耗量为 3mg/L、pH为 9左右时 ,伊利石呈现稳定的分散 ;絮凝剂YX -1对伊利石作用很弱 ,对一水硬铝石作用则很强 ,显现良好的选择性 ;对伊利石和一水硬铝石的人工混合矿进行一次分离 ,可以脱除 72 .0 %的伊利石 ,仅损失 4.0 %的一水硬铝石。将山西孝义w(Al2 O3 ) /w(SiO2 ) =4.45的铝土矿磨至 -74μm占 80 %,进行一次脱泥 ,脱出物产率为 6%、w(Al2 O3 ) /w (SiO2 ) 仅 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絮凝 铝土矿 脱泥 一水硬铝石 伊利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焙烧一水硬铝石矿增浓溶出过程动力学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小斌 周秋生 +1 位作者 彭志宏 刘业翔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9-221,共3页
探讨了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在一定条件下活化焙烧后 ,作为后加矿的增浓溶出过程动力学 .得出焙烧矿在增浓溶出过程中受化学反应控制 ,且为一级反应 .推导出了该过程的动力学方程 ,并求得了相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 34 .5kJ/mol.对于更深入研... 探讨了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在一定条件下活化焙烧后 ,作为后加矿的增浓溶出过程动力学 .得出焙烧矿在增浓溶出过程中受化学反应控制 ,且为一级反应 .推导出了该过程的动力学方程 ,并求得了相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 34 .5kJ/mol.对于更深入研究这一新的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 ,在原有拜耳法流程基础上 ,通过适当改造 ,达到增产降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增浓溶出 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 活化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反浮选分离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键 任爱军 +1 位作者 方启学 胡永平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详细研究了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浮选行为 ,并以十二胺盐酸盐作为捕收剂 ,在酸性介质 ( pH3 .5 )及中性介质 ( pH7.5 )加调整剂ATNO进行反浮选分离研究 ,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精矿A/S >11。同时进行了不同粒级和不同A/S的一水硬铝石... 详细研究了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浮选行为 ,并以十二胺盐酸盐作为捕收剂 ,在酸性介质 ( pH3 .5 )及中性介质 ( pH7.5 )加调整剂ATNO进行反浮选分离研究 ,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精矿A/S >11。同时进行了不同粒级和不同A/S的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反浮选分离 ,结果表明 ,不同的A/S条件下 ,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但粒级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分离有较大的影响 ,细粒级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分离效果不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浮选 十二胺 ATNO 铝土矿 一水硬铝石 高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水硬铝石和含铝硅酸盐矿物在不同调整剂作用下的浮选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水红 郑桂兵 +2 位作者 任爱军 曾克文 吴熙群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主要考察了以1228作为捕收剂,一水硬铝石和含铝硅酸盐矿物在甲基纤维素、Na2SiF6、SA3、1230和1231等五种调整剂作用下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调整剂SA3、1230和1231对一水硬铝石都有抑制作用,但1230和1231对含铝硅酸盐矿物也有不同程度... 主要考察了以1228作为捕收剂,一水硬铝石和含铝硅酸盐矿物在甲基纤维素、Na2SiF6、SA3、1230和1231等五种调整剂作用下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调整剂SA3、1230和1231对一水硬铝石都有抑制作用,但1230和1231对含铝硅酸盐矿物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伊利石的抑制作用比较强;甲基纤维素对一水硬铝石和含铝硅酸盐矿物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调整剂Na2SiF6只有在pH<2.0的条件下才对一水硬铝石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浮选的pH值范围窄。通过对几种调整剂作用进行分析比较,酸性介质中SA3有可能实现一水硬铝石与含铝硅酸盐矿物的选择性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一水硬铝石 含铝硅酸盐矿物 调整剂 抑制作用 浮选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AX224捕收剂反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平平 钟宏 +1 位作者 余新阳 关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8,73,共5页
通过浮选试验、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测定,考察了以季铵盐QAX224为捕收剂,淀粉为抑制剂,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反浮选分离的作用效果和机理。浮选试验表明,在pH=8~9的范围内,随着抑制剂用量的增加,一水硬铝石几乎全部被抑制,而高岭石则可出现... 通过浮选试验、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测定,考察了以季铵盐QAX224为捕收剂,淀粉为抑制剂,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反浮选分离的作用效果和机理。浮选试验表明,在pH=8~9的范围内,随着抑制剂用量的增加,一水硬铝石几乎全部被抑制,而高岭石则可出现轻微的活化作用。将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人工混合矿反浮选试验后,铝硅比提高到30.79。机理分析表明,捕收剂和抑制剂与高龄石除了物理作用,还出现了化学键合,一水硬铝石与捕收剂主要为静电吸附,与淀粉主要是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反浮选 一水硬铝石 高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叔胺系列捕收剂对一水硬铝石的浮选行为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学锋 刘长淼 胡岳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1-415,共5页
研究十二叔胺系列捕收剂(DRN,DEN,DPN和DBN)对一水硬铝石的浮选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4种叔胺中,DEN对一水硬铝石的捕收能力最强,浮选回收率可达80%以上;一水硬铝石中存在大量OH基,O—H键的断裂和OH基的电离是其带电的主要原因;一水硬... 研究十二叔胺系列捕收剂(DRN,DEN,DPN和DBN)对一水硬铝石的浮选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4种叔胺中,DEN对一水硬铝石的捕收能力最强,浮选回收率可达80%以上;一水硬铝石中存在大量OH基,O—H键的断裂和OH基的电离是其带电的主要原因;一水硬铝石的等电点约为4.8,十二叔胺主要以静电引力吸附于矿物颗粒表面,并能显著增大一水硬铝石的Zeta电位;叔胺的pKa为9.7左右,当4.8<pH<pKa时,叔胺具有较好的浮选性能;增大捕收剂用量,浮选效果增强;叔胺分子中N原子上所连的不同取代基的给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的综合效果使它们对一水硬铝石浮选能力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叔胺 一水硬铝石 静电作用 电子效应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捕收剂反浮选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广义 卢毅屏 冯其明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1年第2期38-42,共5页
以十二胺醋酸盐为捕收剂 ,SA3为抑制剂 ,研究了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及叶腊石的反浮选分离。结果表明 :在 pH =6~ 8的范围内 ,SA3与十二胺醋酸盐组合 ,能抑制 90 %以上的一水硬铝石的浮出 ,而高岭石与叶蜡石的上浮率大于 80 %。作为一水... 以十二胺醋酸盐为捕收剂 ,SA3为抑制剂 ,研究了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及叶腊石的反浮选分离。结果表明 :在 pH =6~ 8的范围内 ,SA3与十二胺醋酸盐组合 ,能抑制 90 %以上的一水硬铝石的浮出 ,而高岭石与叶蜡石的上浮率大于 80 %。作为一水硬铝石的高效抑制剂 ,SA3还具有用量少、适用性强、选择性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浮选 阳离子捕收剂 抑制剂 一水硬铝石 SA3 铝土矿 PH值 高岭 叶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石与一水硬铝石反浮选分离药剂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云海 魏德洲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47,共3页
针对我国铝土矿资源的实际情况,对一水硬铝石与主要脉石矿物高岭石的反浮选分离作了初步研究。研究了高岭石和一水硬铝石在十二胺体系中的浮游行为,从二者晶型结构差异入手,解释了高岭石用药量相对较大,以及在酸性条件下仍可大量上浮的... 针对我国铝土矿资源的实际情况,对一水硬铝石与主要脉石矿物高岭石的反浮选分离作了初步研究。研究了高岭石和一水硬铝石在十二胺体系中的浮游行为,从二者晶型结构差异入手,解释了高岭石用药量相对较大,以及在酸性条件下仍可大量上浮的原因。使用抑制剂YX-2,二者可浮性出现较大差异。最后配合使用分散剂YF-2,对一水硬铝石:高岭石为2:1的人工混合矿进行反浮选分离。经过一次粗选、一次精选,槽内产品实现回收率(以Al2O3计)75.03%,铝硅比1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 一水硬铝石 反浮选 铝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浮选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键 李明 +1 位作者 方启学 胡永平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21,共5页
研究了不同粒度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油酸钠作捕收剂时,随着粒度的变细,一水硬铝石的上浮率变小,十二胺作捕收剂时,情况相反;高岭石的上浮率变化规律与一水硬铝石相反。人工混和矿试验表明:采用油酸钠和十二胺正、反... 研究了不同粒度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油酸钠作捕收剂时,随着粒度的变细,一水硬铝石的上浮率变小,十二胺作捕收剂时,情况相反;高岭石的上浮率变化规律与一水硬铝石相反。人工混和矿试验表明:采用油酸钠和十二胺正、反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要尽量放粗两者的入选粒度,才能达到较好的分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一水硬铝石 高岭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基羟肟酸捕收一水硬铝石的浮选溶液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三军 姚文明 +4 位作者 岳琦 贺国帅 李文华 曹杨 邹松 《矿产保护与利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21,共4页
用浮选溶液化学的观点论述了辛基羟肟酸与一水硬铝石溶解组分的log C-p H图,从理论上分析辛基羟肟酸在一水硬铝石表面的吸附方式,并由红外光谱进行验证。浮选溶液化学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一水硬铝石与辛基羟肟酸的最佳作用区间为5.5... 用浮选溶液化学的观点论述了辛基羟肟酸与一水硬铝石溶解组分的log C-p H图,从理论上分析辛基羟肟酸在一水硬铝石表面的吸附方式,并由红外光谱进行验证。浮选溶液化学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一水硬铝石与辛基羟肟酸的最佳作用区间为5.5<p H<8.5,此时一水硬铝石定位离子为Al-OH和AlO-,辛基羟肟酸阴离子[B-]离子通过化学作用吸附在一水硬铝石表面,且在p H=8.4左右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硬铝石 辛基羟肟酸 浮选溶液化学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水硬铝石的表面粘附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晓文 钟钢 胡岳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39,共3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一水硬铝石的表面形貌,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捕收剂作用前后一水硬铝石的单位面积粘附能进行了定量分析。一水硬铝石矿物{010}解理存在大量高度为12 nm左右的解理台阶,在(010)解理面上可观察到...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一水硬铝石的表面形貌,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捕收剂作用前后一水硬铝石的单位面积粘附能进行了定量分析。一水硬铝石矿物{010}解理存在大量高度为12 nm左右的解理台阶,在(010)解理面上可观察到大量晶体生长小丘,因此增大了一水硬铝石颗粒的表面活化点数目和比表面积。通过对一水硬铝石矿物进行了力-位移曲线测定分析,定量地计算出一水硬铝石分别经蒸馏水、十二胺、油酸钠溶液浸泡之后其(010)面的平均粘附力和单位面积上平均粘附能的大小顺序分别为:F蒸馏水>F十二胺>F油酸钠和W蒸馏水>W十二胺>W油酸钠;可见,经捕收剂作用之后,一水硬铝石由高能表面变为低能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一水硬铝石 粘附能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螯合剂对一水硬铝石和铝硅酸盐矿物浮选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殷志刚 易运来 蒋玉仁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11年第1期52-55,45,共5页
合成了含有羧基和肟基的新型螯合捕收剂HCMT并研究其对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和伊利石的浮选行为。单矿物浮选试验表明,该捕收剂对一水硬铝石、铝硅酸盐矿物的捕收能力差别较大,能有效分离一水硬铝石与铝硅酸盐矿物。通过动电位、红外光谱... 合成了含有羧基和肟基的新型螯合捕收剂HCMT并研究其对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和伊利石的浮选行为。单矿物浮选试验表明,该捕收剂对一水硬铝石、铝硅酸盐矿物的捕收能力差别较大,能有效分离一水硬铝石与铝硅酸盐矿物。通过动电位、红外光谱和电镜扫描(SEM)等研究了捕收剂对矿物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捕收剂在一水硬铝石表面可能是通过COOH、-NHOH与Al-O形成双环螯合物的化学吸附,而在高岭石、伊利石表面主要是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收剂 一水硬铝石 铝硅酸盐矿物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新型捕收剂G7浮选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祖旭 李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6-79,共4页
昆明冶金研究院研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铝土矿正浮选捕收剂G7,为检验其在提高精矿指标、耐低温、易消泡脱水方面的优越性能,以云南某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Al2O3和Si O2含量分别为67.51%和12.64%、铝... 昆明冶金研究院研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铝土矿正浮选捕收剂G7,为检验其在提高精矿指标、耐低温、易消泡脱水方面的优越性能,以云南某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Al2O3和Si O2含量分别为67.51%和12.64%、铝硅比为5.34的铝土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矿浆温度为3℃和20℃的情况下,采用2粗2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分别可获得Al2O3品位和回收率为75.51%和89.13%,铝硅比为15.63的优质精矿和Al2O3品位和回收率为76.25%和90.28%、铝硅比为16.68的优质精矿。精矿指标分析和浮选过程观察表明,G7是一种性能优良、稳定、高效且适应性强的铝土矿浮选捕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 脱硅 铝硅比 新型捕收剂G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