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1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噪声联合一氧化碳暴露致大鼠精子发生损伤
1
作者 郭橹橹 张中豪 +5 位作者 刘畅 师超峰 王建康 孙磊 刘晋祎 李迎庆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729-1740,共12页
目的分析环境噪声与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在独立及联合暴露状态下对大鼠精子发生过程的损害效应,探究可能的损伤机制及紫檀芪(pterostilbene,PTE)对该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6~8周龄,体质量(200... 目的分析环境噪声与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在独立及联合暴露状态下对大鼠精子发生过程的损害效应,探究可能的损伤机制及紫檀芪(pterostilbene,PTE)对该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6~8周龄,体质量(200±10)g]分为6组(n=10):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假暴露对照组(单纯束缚应激)、噪声暴露组(85 dB声压级)、CO暴露组(460 mg/m^(3))、联合暴露组(同步施加460 mg/m^(3)CO与85 dB噪声)及PTE干预组[在联合暴露基础上予PTE(80 mg/kg)预处理]。实验采用动态口鼻暴露系统,整体置于多因素环境暴露模拟舱内,每天暴露2 h,持续60 d。染毒结束后分析精子数量和存活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睾丸病理组织学损伤情况,采用qRT-PCR检测不同阶段生殖细胞特异性mRNA相对水平,并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睾丸及精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精母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睾丸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后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假暴露对照组相比,联合暴露组精子存活率和数量显著降低(P<0.05),且病理结果提示联合暴露组大鼠睾丸组织出现未成熟生殖细胞的发育阻滞;qRT-PCR结果提示联合暴露组大鼠精原细胞、精母细胞以及圆形和长形精子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P<0.01);联合暴露组生殖相关激素(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睾酮)以及睾丸和精子AT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精母细胞线粒体破裂和嵴破坏。与联合暴露组相比,PTE干预组上述损伤效应有明显好转,并趋于正常水平。转录组测序结果提示,生殖发育以及ATP依赖的相关生物过程可能参与噪声和CO暴露对大鼠睾丸的损伤效应,其中关键基因包括Nppa、Adm、Gnrh1、Ptafr、Atp13a5、Atp8b1、LOC102555469等。结论噪声和CO可导致大鼠精子发生过程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能量代谢和激素有关,且PTE可显著改善该生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一氧化碳 联合暴露 雄性生殖毒性 精子发生 三磷酸腺苷 紫檀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烃/烷基芳烃与一氧化碳的自由基羰基化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巧 殷爱华 +5 位作者 徐元 随山红 董岩 王昌盛 张东顺 郭凯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共18页
羰基官能团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医药、农药和高分子材料结构中,开发新颖、高效以及绿色的羰基化方法是合成化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烷烃和烷基芳烃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广泛存在于石油和天然气中。从简单烷烃(如环戊烷、... 羰基官能团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医药、农药和高分子材料结构中,开发新颖、高效以及绿色的羰基化方法是合成化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烷烃和烷基芳烃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广泛存在于石油和天然气中。从简单烷烃(如环戊烷、环己烷)或烷基芳烃(如甲苯、乙苯)出发,通过C—H键的直接羰基化高选择性地制备高附加值羰基衍生物是一个充满挑战且富有前景的研究领域。在众多羰基供体中,一氧化碳(CO)因具有原子效率100%和价格低廉的优点,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羰基化试剂。基于过去近15年来烷烃、烷基芳烃与CO的自由基羰基化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综述了以过氧类化合物或光催化剂作为引发剂,H_(2)O、H_(2)O_(2)、醇、芳基亚磺酸酯、偶氮二羧酸酯、胺、亚胺、酰胺和烯烃等作为反应试剂,制备羧酸、酯、酰胺类(包括酰肼、酰胺、α-酮酰胺、β-内酰胺和酰亚胺)和酮类(包括手性胺基酮)高附加值羰基衍生物的研究进展。然后,根据羰基化反应的产物类型进行了分类阐述,并对反应的底物适用范围以及典型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最后,对烷烃和烷基芳烃自由基羰基化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 烷基芳烃 一氧化碳 自由基羰基化 高附加值羰基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S2179通过抑制P2Y1R改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3
作者 王云霞 项文平 +4 位作者 薛慧 郐苗 杨琦 孟天予 杨普州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1-468,共8页
目的:探讨P2Y_(1)受体(P2Y_(1)R)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作用。方法:将水迷宫实验筛选合格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EACMP组、DEACMP+DMSO组和DEACMP+MRS2179组。采用静态吸入一氧化碳建立DEACMP模型... 目的:探讨P2Y_(1)受体(P2Y_(1)R)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作用。方法:将水迷宫实验筛选合格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EACMP组、DEACMP+DMSO组和DEACMP+MRS2179组。采用静态吸入一氧化碳建立DEACMP模型,对照组吸入等量空气。DEACMP+MRS2179组大鼠经侧脑室注射3μl浓度为1 mmol/L的P2Y_(1)R拮抗剂MRS2179,DEACMP+DMSO组经侧脑室注射等量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于造模后14和21 d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P2Y_(1)R蛋白水平变化,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EACMP组和DEACMP+DMSO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海马组织CA1区锥体细胞中GFAP、P2Y_(1)R、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DEACMP+DMSO组相比,DEACMP+MRS2179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GFAP、P2Y_(1)R、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P2Y_(1)R激活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损害DEACMP大鼠认知功能,抑制P2Y_(1)R可降低炎症因子表达从而改善DEACMP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_(1)受体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认知障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东海一氧化碳的分布、通量、微生物消耗和暗反应生成研究
4
作者 庞娇娇 褚礼轩 +3 位作者 侯雯彧 张婧 何真 杨桂朋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56-4666,共11页
基于2023年秋季在中国东海的现场调查,研究该海域一氧化碳(CO)的浓度分布特征,估算CO海-气通量,测定表层海水CO微生物消耗和暗反应生成速率.结果表明,东海大气CO的混合比为61.15~234.26ppbv,平均值为(98.47±49.64) ppbv.用顶空分... 基于2023年秋季在中国东海的现场调查,研究该海域一氧化碳(CO)的浓度分布特征,估算CO海-气通量,测定表层海水CO微生物消耗和暗反应生成速率.结果表明,东海大气CO的混合比为61.15~234.26ppbv,平均值为(98.47±49.64) ppbv.用顶空分析法测定的表层海水中CO的浓度为0.20~1.63nmol/L,平均值为(0.63±0.71) nmol/L.各水层CO浓度日变化显著,表现为午后浓度最高,凌晨前后浓度最低.垂直剖面显示,CO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CO的海-气通量为0.45~5.66μmol/(m^(2)·d),平均值为(2.11±2.89)μmol/(m^(2)·d),表明东海是大气CO的源.表层海水CO微生物消耗速率常数为0.16~0.33/h,平均值为(0.22±0.07)/h.CO浓度消耗过程表现出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CO暗反应生成速率为0.023~0.20nmol/(L·h),平均值为(0.12±0.14)nmol/(L·h),CO浓度随时间增长线性增加.本次调查对中国东海CO的源-汇过程进行了补充,有助于深入理解陆架海域CO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气候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浓度分布 海-气通量 微生物消耗 暗反应 中国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气体自动进样装置及其同位素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尹希杰 杨海丽 陈培宇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350,共8页
在测试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CO)的碳和氧同位素时,样品中的CO_(2)和N_(2)会严重影响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本文研制了CO气体自动分离纯化进样装置,并与气体稳定同位素质谱仪(IRMS)联用,利用色谱柱分离和阀切换技术将混合样品气体中N_(2)... 在测试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CO)的碳和氧同位素时,样品中的CO_(2)和N_(2)会严重影响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本文研制了CO气体自动分离纯化进样装置,并与气体稳定同位素质谱仪(IRMS)联用,利用色谱柱分离和阀切换技术将混合样品气体中N_(2)、CO_(2)和水分子等杂质组分排空,仅纯化后的CO在线进入IRMS进行测试。采用本方法测试CO气体浓度在300~20 000μL/L之间的标准气体,其浓度值与m/z 28、29和30离子峰面积之和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当CO浓度高于1 000μL/L时,其碳氧同位素值的标准偏差均小于0.4‰。当CO的碳和氧同位素差值在0.5‰以内,采用移动平均值法计算其浓度检出限分别为1500和2 000μL/L。利用该装置和方法长期(6个月)测试CO标准气体(4 000μL/L),δ^(13)C和δ^(18)O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26‰和0.47‰(n=20)。使用本方法测试实际样品煤层气CO的δ^(13)C和δ^(18)O标准偏差均小于0.5‰,表明该自动进样装置和方法的精密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实验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全自动进样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神经后遗症预测模型构建与效能验证
6
作者 李少林 马晓红 +1 位作者 张德河 宋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33-1539,共7页
目的 构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迟发性神经后遗症(DNS)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3例ACMP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发生DNS的影响因素;建立对应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 目的 构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迟发性神经后遗症(DNS)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3例ACMP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发生DNS的影响因素;建立对应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吸烟史、重度中毒、血乳酸、中毒至高压氧治疗时间、肺部感染是ACMP发生DNS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该模型预测开发集ACMP发生DN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3,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89.77%,预测检验集ACMP发生DNS的AUC为0.906,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2.68%;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预测开发集、检验集ACMP发生DNS的概率与实际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开发集、检验集中预测模型在分别在风险阈值0.11~0.98、0.12~0.92范围内获取临床净收益。结论 年龄、吸烟史、重度中毒、血乳酸、中毒至高压氧治疗时间、肺部感染是ACMP发生DN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应的预测模型经验证临床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神经后遗症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联合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米晓璐 齐洪娜 +2 位作者 王维展 孙少杰 武艳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3-490,共8页
目的测定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并探讨二者及其联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目的测定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并探讨二者及其联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第四人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26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测定SIRI和血清Lp⁃PLA2水平,根据是否发生DEACMP分为DEACMP组(32例)和非DEACMP组(233例),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20例)、中度中毒组(107例)和重度中毒组(138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DEACMP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RI、Lp⁃PLA2及二者联合对DEACMP的预测效能。结果DEACMP组患者SIRI(t=13.068,P=0.000)和血清Lp⁃PLA2水平(t=8.208,P=0.000)均高于非DEACMP组,且二者随中毒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重度中毒组和中度中毒组SIRI(t=8.764,P=0.000;t=4.586,P=0.000)和Lp⁃PLA2(t=3.726,P=0.000;t=2.038,P=0.044)高于轻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亦高于中度中毒组(t=10.294,P=0.000;t=2.700,P=0.00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中毒(OR=11.695,95%CI:4.893~39.994;P=0.000)、SIRI增加(OR=1.600,95%CI:1.033~2.476;P=0.001)和血清Lp⁃PLA2水平升高(OR=11.302,95%CI:1.486~38.933;P=0.000)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DEACMP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Lp⁃PLA2、SIRI及二者联合预测DEACM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5%CI:0.754~0.894,P=0.000)、0.82(95%CI:0.739~0.895,P=0.000)和0.87(95%CI:0.805~0.934,P=0.000),灵敏度为0.66、0.72和0.84,特异度为0.85、0.88和0.90;Lp⁃PLA2联合SIRI预测DEACMP的效能优于单一Lp⁃PLA2(t=2.198,P=0.027)或SIRI(t=2.268,P=0.023)。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SIRI和血清Lp⁃PLA2水平较高时易发生DEACMP,二者联合检测可用于DEACMP的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脑疾病 1⁃烷基⁃2⁃乙酰甘油磷酸胆碱酯酶 炎症 生物标记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一氧化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代欣 任德志 +3 位作者 郭律 朱敬芳 于飞 常仕英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0-1067,共8页
随着“双碳”政策的不断推行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一氧化碳(CO)作为典型的大气污染物,已成为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控制对象。贵金属型CO氧化催化剂具有优异的低温活性、抗中毒抗性能,是CO催化氧化处理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随着“双碳”政策的不断推行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一氧化碳(CO)作为典型的大气污染物,已成为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控制对象。贵金属型CO氧化催化剂具有优异的低温活性、抗中毒抗性能,是CO催化氧化处理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基于贵金属型CO氧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重点围绕Pt、Pd、Au、Ag、Rh贵金属催化剂的贵金属调控技术和载体可控技术进行综述,总结了贵金属型CO氧化催化剂的性能优化策略和发展方向,为开发高性能的CO氧化催化剂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氧化 贵金属催化剂 低温催化 负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沉积物中一氧化碳的微生物产生及消耗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孟倪 关宇飞 +2 位作者 陈思阳 李爽 庄光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0,共8页
本研究通过测定一氧化碳(CO)原位浓度和地球化学参数并结合实验室培养实验,系统地探究了胶州湾沉积物中CO的产生及消耗过程。本文首次测定胶州湾沉积物孔隙水中CO的浓度在46.8~189.9 nmol·L^(-1),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三甲胺及甜菜碱... 本研究通过测定一氧化碳(CO)原位浓度和地球化学参数并结合实验室培养实验,系统地探究了胶州湾沉积物中CO的产生及消耗过程。本文首次测定胶州湾沉积物孔隙水中CO的浓度在46.8~189.9 nmol·L^(-1),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三甲胺及甜菜碱的添加明显促进了CO的生物产生,2-溴乙烷磺酸钠(Sodium 2-Bromoethanesulfonate,BES)及钼酸钠等抑制剂的添加对CO消耗没有明显影响,表明产甲烷过程和硫酸盐还原过程不是消耗CO的主要微生物过程。硝酸盐浓度的增加对CO消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深化海洋沉积物中CO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微生物介导的碳循环过程认知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海洋沉积物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浓度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缺血期一氧化碳和氢气联合膨肺对肺移植后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10
作者 刘思同 郭力甲 +2 位作者 孟超 康继宇 蔡振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1-407,共7页
目的 观察冷缺血期一氧化碳(CO)和氢气(H_(2))联合膨肺对大鼠移植肺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80只,40只供体和40只受体,8~10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四组:O_(2)膨肺组(O_(2)组)、C... 目的 观察冷缺血期一氧化碳(CO)和氢气(H_(2))联合膨肺对大鼠移植肺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80只,40只供体和40只受体,8~10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四组:O_(2)膨肺组(O_(2)组)、CO膨肺组(CO组)、H_(2)膨肺组(H_(2)组)和CO和H_(2)联合膨肺组(CH组),每组10对(每对1只供体和1只受体)。供体大鼠切取左肺后,于冷缺血期进行气体膨肺,O_(2)组采用40%O_(2)+60%N_(2)膨肺,CO组采用0.05%CO+40%O_(2)+59.95%N_(2)膨肺,H_(2)组采用3%H_(2)+40%O_(2)+57%N_(2)膨肺,CH组采用0.05%CO+3%H_(2)+40%O_(2)+56.95%N_(2)膨肺,四组体积均为5 ml/kg,每30分钟使用气密针置换气体1次,180 min后行肺移植。受体大鼠于移植前即刻、再灌注后3、60、120、180 min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aO_(2)/FiO_(2)、pH和碱剩余(BE)。再灌注后180 min处死受体大鼠,测定移植肺组织湿/干重比(W/D),采用ELISA法检测移植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检测移植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BALF中大聚积体(LA)、小聚积体(SA)和LA/S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含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移植肺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LIS)。结果 与O_(2)组比较,CO组、H_(2)组和CH组受体大鼠再灌注后60、120、180 min PaO_(2)/FiO_(2)、pH、BE均明显升高(P<0.05),移植肺组织W/D、IL-6、IL-1β、TNF-α浓度、MPO含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SA、NF-κB蛋白含量和LIS均明显降低(P<0.05),IL-10浓度、LA、LA/SA和SP-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CO组比较,H_(2)组和CH组受体大鼠再灌注后120、180 min PaO_(2)/FiO_(2)、pH、BE均明显升高(P<0.05),CH组移植肺组织W/D、IL-6、IL-1β、TNF-α浓度、MPO含量、中性粒细胞比、SA、NF-κB蛋白含量和LIS明显降低(P<0.05),IL-10浓度、LA、LA/SA和SP-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H_(2)组比较,CH组受体大鼠再灌注后120、180 min PaO_(2)/FiO_(2)、pH、BE均明显升高(P<0.05),移植肺组织W/D、IL-6、IL-1β、TNF-α浓度、MPO含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SA、NF-κB蛋白含量和LIS均明显降低(P<0.05),IL-10浓度、LA、LA/SA和SP-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冷缺血期CO和H_(2)联合膨肺抑制移植肺脏炎症反应,降低NF-κB蛋白含量、升高SP-A蛋白含量、维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氢气 联合膨肺 冷缺血期 肺移植 肺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胶质细胞活化探讨丁苯酞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石雨 王宝军 +4 位作者 陈超 庞江霞 李洋 张军 许毛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9-665,共7页
目的探究丁苯酞(NBP)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小鼠海马组织内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认知功能正常的C57成年野生型小鼠,采用静态吸入一氧化碳法制备DEACMP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DEACMP组、对照组... 目的探究丁苯酞(NBP)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小鼠海马组织内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认知功能正常的C57成年野生型小鼠,采用静态吸入一氧化碳法制备DEACMP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DEACMP组、对照组及NBP组,其中,NBP组灌胃NBP混悬液6 mg/kg连续21 d,DEACMP组和对照组灌胃等量植物油。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下游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EACMP组和NBP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01,P=0.029),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01,P=0.035),IBA1表达显著增加(P=0.001,P=0.042),IBA1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01,P=0.02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0.002,P=0.024)、白细胞介素(IL)-6(P=0.001,P=0.015)、IL-1β(P=0.001,P=0.02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与DEACMP组比较,NBP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25),神经细胞数量增多(P=0.039),IBA1表达降低(P=0.035),IBA1平均荧光强度减弱(P=0.031),TNF-α(P=0.028)、IL-6(P=0.037)、IL-1β(P=0.034)表达水平降低。结论NBP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减轻DEACMP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及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小胶质细胞 炎症因子 丁苯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强化一氧化碳转化
12
作者 陈瑶姬 任成瑜 +3 位作者 胡达清 卢晗锋 葛春亮 崔国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一氧化碳(CO)作为一种有害气体,同时是一种宝贵的C1资源。因此,CO的捕集转化是一个重要的化工过程。离子液体因其独特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气体捕集及转化领域。其一,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促进一氧化碳(CO)转化。其二,具有功能位点的离... 一氧化碳(CO)作为一种有害气体,同时是一种宝贵的C1资源。因此,CO的捕集转化是一个重要的化工过程。离子液体因其独特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气体捕集及转化领域。其一,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促进一氧化碳(CO)转化。其二,具有功能位点的离子液体基吸收剂可以提高CO捕集容量,促进CO转化。其三,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或助催化剂,促进CO转化。本文从离子液体在CO转化中的3种用途(反应介质、吸收剂、催化剂/助催化剂)出发并对适宜的转化反应进行规律性分类总结,综述了离子液体、离子液体基混合溶剂、离子液体基杂化材料强化CO转化的研究进展。离子液体强化的CO转化反应包括酰化、酯化、开环加成、烯烃加成、聚合等。系统地总结了应用于CO转化的离子液体的结构,分析了离子液体基混合溶剂和离子液体基杂化材料在CO转化中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等,最后提出离子液体强化CO转化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一氧化碳 化学反应 活性 羰基化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中毒致双侧海马体病变合并急性脑梗死一例
13
作者 刘碧落 李安之 马争飞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1-573,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6岁,因“突发反应迟钝1 d”于2022年1月9日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就诊。患者入院前1 d密闭环境中使用木炭取暖,夜间出现呕吐、反应迟钝等症状,同屋家人亦有相同症状,当时未予重视。患者晨起反应迟钝加重,遂急...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6岁,因“突发反应迟钝1 d”于2022年1月9日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就诊。患者入院前1 d密闭环境中使用木炭取暖,夜间出现呕吐、反应迟钝等症状,同屋家人亦有相同症状,当时未予重视。患者晨起反应迟钝加重,遂急诊以“一氧化碳中毒”收住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脑梗死 缺血 缺氧 海马体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光响应一氧化碳供体分子设计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特邀)
14
作者 樊睿枭 李刚锋 +2 位作者 崔汉楠 宋健 王腾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共16页
一氧化碳作为一种内源性气体信使分子,其浓度相关的生理信号调控性能及疾病治疗效果已被广泛研究。为了更精准地调控一氧化碳在病理部位的释放浓度,同时克服其递送时空间精度不佳和释放机制不明确等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具有光、声、... 一氧化碳作为一种内源性气体信使分子,其浓度相关的生理信号调控性能及疾病治疗效果已被广泛研究。为了更精准地调控一氧化碳在病理部位的释放浓度,同时克服其递送时空间精度不佳和释放机制不明确等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具有光、声、磁、热等敏感的一氧化碳供体分子(CORMs)的设计及其响应释放机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机光响应一氧化碳供体分子(Photo-CORMs)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hoto-CORMs的光物理和化学性质,并讨论了它们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此外,对有机Photo-CORMs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未来设计和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治疗 一氧化碳 气体疗法 一氧化碳供体分子 气体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测定时氧气干扰研究
15
作者 宋诗瑶 李继文 +1 位作者 姜丽燕 王川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39-1645,共7页
建立了分析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气相色谱两阀三柱方法,考察了氧气含量对一氧化碳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单阀两柱方案,仅用Porapak Q柱不能分离氧气与一氧化碳,氧气会影响微量一氧化碳的分析;而增加13X... 建立了分析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气相色谱两阀三柱方法,考察了氧气含量对一氧化碳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单阀两柱方案,仅用Porapak Q柱不能分离氧气与一氧化碳,氧气会影响微量一氧化碳的分析;而增加13X分子筛柱后,同样含量的氧气产生的信号接近方法检出限,对一氧化碳的检测无影响。优化后的方法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检出限分别为0.120 mL/m^(3)和0.093 mL/m^(3),在0.5~20 mL/m^(3)范围内,各组分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9999以上,回收率在96.4%~101.7%之间,可用于实际试样的分析。该方法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检出限低,能够满足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氧气 乙烯 丙烯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中毒的误区
16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3期66-67,共2页
一氧化碳中毒常常因疏忽而发生。防范一氧化碳中毒,这些常见误区和潜在风险要警惕。一氧化碳中毒的6个认识误区。误区一: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实际情况:凡属含碳的燃料,在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无论是烧汽油、... 一氧化碳中毒常常因疏忽而发生。防范一氧化碳中毒,这些常见误区和潜在风险要警惕。一氧化碳中毒的6个认识误区。误区一: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实际情况:凡属含碳的燃料,在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无论是烧汽油、煤油、普通木炭、还是“环保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常见误区 认识误区 充分燃烧 潜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高效吸附剂CuCl/分子筛 被引量:44
17
作者 谢有畅 张佳平 +5 位作者 童显忠 潘晓民 傅晋平 蔡小海 杨戈 唐有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159-1165,共7页
利用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将CuCl分散在载体表面制备高效的CO吸附剂,将CUCl与r-Al2O3、4A、13X、NaY、CuY分子筛等高比表面载体混合,在350℃焙烧数小时XRD和EXAFS研究证明CuCI可在载体表面达到原子水平的分散,由于CU+可与CO生成配位键... 利用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将CuCl分散在载体表面制备高效的CO吸附剂,将CUCl与r-Al2O3、4A、13X、NaY、CuY分子筛等高比表面载体混合,在350℃焙烧数小时XRD和EXAFS研究证明CuCI可在载体表面达到原子水平的分散,由于CU+可与CO生成配位键,由此可制得对CO有高吸附容量和选择性的吸附剂.其中CuCI/NaY和CuCI/Cu+Y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在20℃、CO分压为6OkPa时,分别可高达90mL/g载体和100mL/g载体.经配方优化加粘合剂成型工业放大后的吸附剂PU-1已成功地用于工业上变压吸附分离CO,纯度大于99%,收率大于85%;用于从N2或H2中清除作为杂质存在的CO,可使CO的浓度小于1X10-6mol/L,空速可大于5000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单层分散 分子筛 一氧化碳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防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40
18
作者 唐庆 李颖 +5 位作者 王永义 叶孟良 张帆 刘琴 王宏 汪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7-21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5年9月30日...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5年9月30日。采用End Note X6、Rev Man5.3和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415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采用高压氧治疗的对照组相比,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的试验组在预防DEACMP的发生[RR=0.23,95%CI(0.14,0.38),P<0.001]、提高治愈率[RR=1.52,95%CI(1.17,1.98),P=0.002]、提高总有效率[RR=1.36,95%CI(1.22,1.51),P<0.001]、减少无效率[RR=0.24,95%CI(0.15,0.40),P<0.001]方面效果更佳,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在病死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试验组存在少量的不良反应(1.6%)。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虽有少量不良反应,但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效果好于常规高压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META分析 高压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与血清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33
19
作者 余小骊 刘莉琼 +5 位作者 吴豫 欧阳晓春 王水华 熊文娟 张萃萍 景少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2,125,共3页
目的:检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中IL-4、IL-10、IFN-γ、TGF-β1的水平,探讨DEACMP与神经免疫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为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组(DEACMP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未发生迟发性脑病组(ACOP组)及健康... 目的:检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中IL-4、IL-10、IFN-γ、TGF-β1的水平,探讨DEACMP与神经免疫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为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组(DEACMP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未发生迟发性脑病组(ACOP组)及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DEACMP患者、27例ACOP患者及28例健康对照者中血清IL-4、IL-10、IFN-γ、TGF-β1水平,运用相关统计方法分析比较各组数值的差异。结果:DEACMP组IL-4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ACOP组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DEACMP组IL-10水平低于ACOP组(P<0.05),ACOP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DEACMP组IFN-γ水平高于ACOP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ACOP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DEACMP组TGF-β1水平低于ACOP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ACOP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与神经免疫损伤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IL-4 IL-10 IFN-γ TGF-β1 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金属基活性炭纤维对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吸附及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符若文 杜秀英 +2 位作者 曾汉民 林远声 徐浩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钯和铜化合物为主的系列金属基活性炭纤维 ,用气相色谱等手段对所制金属基活性炭纤维对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吸附和催化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负载二价钯的活性炭纤维对一氧化碳有突出的吸附能力 ,随着钯载负量...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钯和铜化合物为主的系列金属基活性炭纤维 ,用气相色谱等手段对所制金属基活性炭纤维对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吸附和催化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负载二价钯的活性炭纤维对一氧化碳有突出的吸附能力 ,随着钯载负量增大 ,样品对一氧化碳的吸附容量增加 ,动态吸附穿透时间延长。采用铜 /钯混合物负载比用单组份钯可提高对一氧化碳的动态吸附效率 ,节省钯的用量。经 40 0℃热处理的负载钯活性炭纤维在30 0℃以上的催化温度对 CO/NO混合气体有很高的催化转化率 ,在合适条件下达 1 0 0 %。当钯的使用量相同时 ,钯 /铜活性炭纤维比单组份钯负载活性炭纤维催化效率更高一些。钯 /铜活性炭纤维催化剂连续使用 70 h后催化效率仍然保持 1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负载金属 吸附 一氧化碳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