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7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碳弥散量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1
作者 文琼丽 许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6期34-38,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态,是由于气道异常(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导致的持续性(常为进展性)气流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60岁以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态,是由于气道异常(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导致的持续性(常为进展性)气流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60岁以上则高达27.6%,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规范治疗率低等特点,准确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是重点和难点。肺功能检查作为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持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但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病情。由此,引入新的肺功能评估指标:一氧化碳弥散量测定,以进一步完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评估。本文就一氧化碳弥散量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相关性应用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一氧化碳弥散量测定 病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维峰基于心脑从神理论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经验
2
作者 赵新栋 靳燕 +4 位作者 王建青 杜恺 李永 李灵芝 王维峰 《国医论坛》 2025年第1期52-54,共3页
王维峰教授认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机为毒邪损伤脑髓,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等密切相关,属于中医“痴呆”“神乱”范畴。基于心脑从神的学术思想,从神出发,以神为总纲,治疗时对神的物质基础以及神存在的场所采用益智开窍针法... 王维峰教授认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机为毒邪损伤脑髓,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等密切相关,属于中医“痴呆”“神乱”范畴。基于心脑从神的学术思想,从神出发,以神为总纲,治疗时对神的物质基础以及神存在的场所采用益智开窍针法与益智汤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从神 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王维峰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磷胆碱联合高频次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
作者 王付玉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8期1482-1485,共4页
目的 探讨胞磷胆碱联合高频次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CO)中毒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采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经高频次高压氧治疗的CO中毒患者的资料,纳入对照组;同期选取50例经胞磷胆碱联合高... 目的 探讨胞磷胆碱联合高频次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CO)中毒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采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经高频次高压氧治疗的CO中毒患者的资料,纳入对照组;同期选取50例经胞磷胆碱联合高频次高压氧治疗的CO中毒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两组均完成4周治疗。比较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内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平均流速(MV)、阻力指数(RI)]、认知功能[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两组PSV、MV较治疗前提高,RI较治疗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SV、MV高,RI低(P<0.05);治疗4周,两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胞磷胆碱联合高频次高压氧治疗可改善CO中毒患者脑血流动力学,降低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 胞磷胆碱 脑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综合救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效果分析
4
作者 廖宇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经验总结高压氧综合救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3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入院确诊后,中重度中毒患者在急诊高压氧治疗前及在脑水肿高峰期5~7 d内入舱前均用甘露醇静脉滴注。应用空气加压舱进行治疗,急诊高压氧治疗压力... 目的经验总结高压氧综合救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3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入院确诊后,中重度中毒患者在急诊高压氧治疗前及在脑水肿高峰期5~7 d内入舱前均用甘露醇静脉滴注。应用空气加压舱进行治疗,急诊高压氧治疗压力2.5 ATA,间歇吸氧时间80 min,中间休息5 min;第二次以后压力2 ATA,间歇吸氧时间60 min,中间休息5 min。在首次开始的前5 d,治疗2次/d,治疗间隔时间6~8 h;从第6天开始改为治疗1次/d,10次为1个治疗周期。昏迷时间<30 min者最少治疗10次,根据病情最多给予连续30次高压氧治疗,之后休息10 d,如有必要再行下一阶段治疗。分析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300例患者中,278例(92.67%)患者经高压氧综合救治后痊愈出院;6例(2.00%)恢复良好,有部分脑功能障碍,生活大部分自理;2例(0.67%)重度中毒者好转,有较重脑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6例(2.00%)重度中毒患者未愈,高压氧治疗30次以上仍呈醒状昏迷状;8例(2.67%)中重度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疗程不足或合并有基础疾病发生迟发性脑病,经再次入院多疗程高压氧治疗后恢复良好或痊愈。结论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给予及时、充分的高压氧治疗是救治的关键,中重度中毒患者在急诊高压氧治疗前及在脑水肿高峰期5~7 d内入舱前均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并治疗基础疾病,可提高治愈率,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高压氧 综合救治 迟发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盘式吸烟机测量卷烟总粒相物和一氧化碳的测量系统分析
5
作者 黄启志 黄杰 +5 位作者 梁伟锋 骆东 彭满朝 王小平 游志强 肖翠翠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4期1-4,共4页
为验证转盘式吸烟机测量卷烟烟气数据的准确性,依据标准方法对卷烟总粒相物(TPM)和一氧化碳(CO)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系统进行了测量系统分析(MSA)。结果表明:(1)对于RM20H型转盘式吸烟机测量系统,测量数据的主要变异来自部件,其次是重复性... 为验证转盘式吸烟机测量卷烟烟气数据的准确性,依据标准方法对卷烟总粒相物(TPM)和一氧化碳(CO)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系统进行了测量系统分析(MSA)。结果表明:(1)对于RM20H型转盘式吸烟机测量系统,测量数据的主要变异来自部件,其次是重复性;(2)吸烟机测量TPM合计量具研究变异11.41%,公差15.24%,吸烟机测量CO合计量具研究变异23.38%,公差26.14%,结果均符合判定准则,其中重复性大于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总粒相物 一氧化碳 测量系统分析 RM20H型转盘式吸烟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吸收型光纤一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
6
作者 贺志强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25年第4期176-178,共3页
文章分析了红外光谱吸收型光纤一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系统的构成,从传感用光源、光源参数、气室、光电转换和前置放大电路、带通滤波电路等角度出发,进行检测系统硬件设计,从数据处理、单片机与个人计算机串行通信角度出发,进行检测系统软... 文章分析了红外光谱吸收型光纤一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系统的构成,从传感用光源、光源参数、气室、光电转换和前置放大电路、带通滤波电路等角度出发,进行检测系统硬件设计,从数据处理、单片机与个人计算机串行通信角度出发,进行检测系统软件设计,并提出了红外光谱吸收型光纤一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系统抗干扰措施,以期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光纤一氧化碳传感器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戈蕾 李超 +2 位作者 王晓娜 李姣 王欢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10-813,共4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DEACM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DEACM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巴氏指数(BI)、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结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的MMSE、BI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ERP-P300结果(潜伏期、波幅)较优(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DNF、NSE、IL-2、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2/25)与对照组(4.00%,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高压氧可调节BDNF、NSE、炎性因子水平及ERP-P300结果,改善DEACMP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高压氧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疗效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预测方法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霈雯 滕登科 +1 位作者 谭诚 刘俊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81-585,共5页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发病隐匿、病程较长、致残率高,主要表现为精神意识的障碍。尽管早期预测DEACMP的发生有助于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但如何对DE...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发病隐匿、病程较长、致残率高,主要表现为精神意识的障碍。尽管早期预测DEACMP的发生有助于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但如何对DEACMP进行准确的预测一直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近年来,对DEACMP的预测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及遗传易感性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临床医生需要综合研判,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及时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制甲醇工艺过程的HAZOP评价和ALOHA模拟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丁佩仕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2期194-199,共6页
基于ALOHA模拟和HAZOP方法,对一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工艺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首先运用HAZOP方法,对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状态参数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可能造成的偏差及其原因,给出建议措施。然后运用ALOHA软件,进行甲醇储罐泄露模拟,研... 基于ALOHA模拟和HAZOP方法,对一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工艺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首先运用HAZOP方法,对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状态参数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可能造成的偏差及其原因,给出建议措施。然后运用ALOHA软件,进行甲醇储罐泄露模拟,研究风速和泄漏孔径对甲醇毒性危险区域和易燃危险区域的影响。风速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风速的增大,CO扩散警戒范围缩小,而且喷射火范围略微缩小;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CO扩散警戒区域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喷射火范围有缩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加氢制甲醇 风险评价 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 危险环境区域定位(ALO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自燃预测指标气体确定及工作面一氧化碳来源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正帅 《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89-93,共5页
采用实验分析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新疆乌苏四棵树七号井综放工作面煤层自燃倾向性、最短发火期,确定了自然发火指标气体,分析了工作面一氧化碳来源。研究认为,该矿A_5煤层应以一氧化碳作为自然发火初期的预测指标气体,以烯烃... 采用实验分析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新疆乌苏四棵树七号井综放工作面煤层自燃倾向性、最短发火期,确定了自然发火指标气体,分析了工作面一氧化碳来源。研究认为,该矿A_5煤层应以一氧化碳作为自然发火初期的预测指标气体,以烯烃为辅助指标气体来判断煤的自燃程度。将一氧化碳作为30℃~130℃区间预测自燃的指标气体,一氧化碳出现时说明煤已经发生氧化反应;将烯烃作为130℃~200℃区间判断煤自燃程度的指标气体,乙烯、乙烷出现时说明煤温已达到130℃,丙烷出现时说明煤温已达到150℃。该矿A_(5)04工作面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本工作面采空区遗煤氧化(占88%),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工作面两道超强深孔预裂爆破(占12%)。研究成果为矿井自然发火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指标气体 一氧化碳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测定时氧气干扰研究
11
作者 宋诗瑶 李继文 +1 位作者 姜丽燕 王川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39-1645,共7页
建立了分析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气相色谱两阀三柱方法,考察了氧气含量对一氧化碳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单阀两柱方案,仅用Porapak Q柱不能分离氧气与一氧化碳,氧气会影响微量一氧化碳的分析;而增加13X... 建立了分析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气相色谱两阀三柱方法,考察了氧气含量对一氧化碳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单阀两柱方案,仅用Porapak Q柱不能分离氧气与一氧化碳,氧气会影响微量一氧化碳的分析;而增加13X分子筛柱后,同样含量的氧气产生的信号接近方法检出限,对一氧化碳的检测无影响。优化后的方法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检出限分别为0.120 mL/m^(3)和0.093 mL/m^(3),在0.5~20 mL/m^(3)范围内,各组分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9999以上,回收率在96.4%~101.7%之间,可用于实际试样的分析。该方法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检出限低,能够满足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氧气 乙烯 丙烯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伴发心电图瀑布样T波一例报道
12
作者 萧欣 荆秀娜 +1 位作者 姚斐 孙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51-253,共3页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有毒气体,吸入人体后会导致心脏和大脑缺氧,出现头晕、呕吐、昏迷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1]。中毒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损伤并不罕见,临床上通常推荐采用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评估心...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有毒气体,吸入人体后会导致心脏和大脑缺氧,出现头晕、呕吐、昏迷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1]。中毒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损伤并不罕见,临床上通常推荐采用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评估心肌损害[2],但中毒患者合并脑梗死并不常见[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脑梗死 瀑布样T波 颅脑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韩乐乐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98例ACO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9例...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98例ACO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急诊治疗,试验组采用前列地尔配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脑神经功能损伤、心肌损伤改善情况及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5.63±1.25)、(0.52±0.14)]低于常规组[(7.75±2.13)、(0.88±0.24)](P<0.05);试验组过氧化氢(H 2 O 2)、一氧化氮(NO)、羟自由基(OH)[(1.46±0.27)%、(45.25±10.36)ppb、(861.45±50.62)U/mL]低于常规组[(1.88±0.72)%、(50.61±10.28)ppb、(892.33±50.73)U/mL](P<0.05);试验组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60.25±10.36)μg/L、(4.31±1.27)mmol/L]低于常规组[(65.44±10.28)μg/L、(5.18±1.79)mmol/L](P<0.05);试验组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61.44±10.76)μg/L、(10.25±2.26)U/L、(40.28±10.14)U/L]低于常规组[(67.25±10.31)μg/L、(12.77±3.46)U/L、(45.77±10.36)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压氧使用次数、苏醒时间、住院时间、迟发性脑病发生率[(10.36±2.27)次、(3.45±0.76)h、(10.63±2.24)d、2.04%]均低于常规组[(12.45±3.29)次、(4.88±1.92)h、(12.29±3.31)d、1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能有效减轻ACOP患者的炎症反应,对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脑神经功能损伤、心肌损伤并促进患者康复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前列地尔 脑损伤 心肌损伤 康复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一氧化碳气体产生规律研究
14
作者 马文秀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113-117,共5页
针对矿井回采期间采煤工作面所涌出的一氧化碳气体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的难题,在3个矿井采集煤样,对一氧化碳气体的来源进行分析。分别在2种不同气体环境下进行煤样破碎试验,分析煤样温度和一氧化碳气体变化规律。借助恒温加热试验,分析... 针对矿井回采期间采煤工作面所涌出的一氧化碳气体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的难题,在3个矿井采集煤样,对一氧化碳气体的来源进行分析。分别在2种不同气体环境下进行煤样破碎试验,分析煤样温度和一氧化碳气体变化规律。借助恒温加热试验,分析煤样在温度和试验环境不同条件下2种气体浓度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煤样在氮气条件下破碎时形成一氧化碳气体浓度比3.0×10^(-5)小,产生气体的原因是机械方式粉碎煤体,激活脱羰;煤体处于空气条件下破碎过程形成的一氧化碳气体浓度比6.0×10^(-3)小,一氧化碳气体来自于煤氧复合反应;煤样在空气和氮气条件下的升温速率分别是1.0℃/s和0.6℃/s。在氮气环境下3种煤样未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但是煤样自身存在的一部分吸附态甲烷气体,由于高温作用解析出来,说明煤体内不存在吸附态一氧化碳气体。当煤体温度超过80℃时,煤样的氧化反应加剧,一氧化碳浓度呈现指数关系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样复合反应 一氧化碳气体 煤体破碎 恒温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中毒的误区
15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3期66-67,共2页
一氧化碳中毒常常因疏忽而发生。防范一氧化碳中毒,这些常见误区和潜在风险要警惕。一氧化碳中毒的6个认识误区。误区一: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实际情况:凡属含碳的燃料,在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无论是烧汽油、... 一氧化碳中毒常常因疏忽而发生。防范一氧化碳中毒,这些常见误区和潜在风险要警惕。一氧化碳中毒的6个认识误区。误区一: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实际情况:凡属含碳的燃料,在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无论是烧汽油、煤油、普通木炭、还是“环保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常见误区 认识误区 充分燃烧 潜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安全灯原理的一氧化碳尾气处理装置
16
作者 马雄雄 陈轩乐 《化学教与学》 2024年第4期94-96,93,共4页
在有一氧化碳气体参与反应的实验中,过早点燃尾气易造成装置爆炸,过晚点燃尾气又易造成CO排放污染空气。本文尝试利用安全灯原理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在实验装置的尾气排出位置增加铜网结构,利用铜网优秀的导热性能使点燃尾气时的火焰迅... 在有一氧化碳气体参与反应的实验中,过早点燃尾气易造成装置爆炸,过晚点燃尾气又易造成CO排放污染空气。本文尝试利用安全灯原理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在实验装置的尾气排出位置增加铜网结构,利用铜网优秀的导热性能使点燃尾气时的火焰迅速降温,从而阻断火焰引燃装置内的混合气体。使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时,利用酒精灯等点燃排出的含一氧化碳尾气时,即使装置内的一氧化碳处于爆炸极限也不会引燃实验装置内的混合气体,有助于提升实验的安全性,促进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有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安全灯 尾气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一氧化碳中毒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17
作者 湖北省中毒与职业病救治联盟 湖北省围产期妇幼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 +15 位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深圳市坪山区中心医院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襄阳市中心医院 宜昌市妇幼保健院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运祥 甘泉 朱元州 《巴楚医学》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鉴于孕妇一氧化碳(CO)中毒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对胎儿的潜在影响,本共识详细阐述CO中毒的病理生理机制、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标准、治疗与管理方法以及长期影响与随访策略,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指导方案,以优化妊娠期C... 鉴于孕妇一氧化碳(CO)中毒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对胎儿的潜在影响,本共识详细阐述CO中毒的病理生理机制、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标准、治疗与管理方法以及长期影响与随访策略,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指导方案,以优化妊娠期CO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流程,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减少母体和胎儿的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触媒甲烷化气相色谱法分析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干扰因素
18
作者 林志 甘玉明 李志新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8期40-42,共3页
在利用镍触媒甲烷化气相色谱法分析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实验中,随着高分子微球色谱柱使用周期和频次的增加,一氧化碳测定结果呈现逐渐增高的现象,特别是对含有微颗粒物受限空间的气体样品分析,一氧化碳结果严重异常。通过实验对比不同气体... 在利用镍触媒甲烷化气相色谱法分析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实验中,随着高分子微球色谱柱使用周期和频次的增加,一氧化碳测定结果呈现逐渐增高的现象,特别是对含有微颗粒物受限空间的气体样品分析,一氧化碳结果严重异常。通过实验对比不同气体溶剂本底的样品,对比不同使用频次的色谱柱,找到其主要干扰因素是微颗粒物改变柱效形成色谱峰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氧气 高分子微球 微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在一氧化碳异常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李尚国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4年第5期146-148,共3页
为了研究王才煤矿2201工作面2-2煤层自然发火临界氧浓度和设计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采用煤自然发火临界氧浓度试验装置测试了二氧化碳不同气氛下煤样的交叉点温度;采用理论计算的方式确定了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流量。结果表明,在二氧... 为了研究王才煤矿2201工作面2-2煤层自然发火临界氧浓度和设计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采用煤自然发火临界氧浓度试验装置测试了二氧化碳不同气氛下煤样的交叉点温度;采用理论计算的方式确定了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流量。结果表明,在二氧化碳气氛下2-2煤层自然发火临界氧浓度为8.5%,二氧化碳惰化防火指标为8.5%,二氧化碳防火设计流量为1000 m^(3)/h,二氧化碳防火允许流量为1110 m^(3)/h,管路始端绝对压力为0.62 MPa。通过连续灌注经汽化的二氧化碳,成功地治理了回风隅角一氧化碳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二氧化碳 回风隅角 一氧化碳 临界氧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一氧化碳传感器稳定运行因素分析
20
作者 司炳文 《煤炭科技》 2024年第6期108-111,共4页
一氧化碳气体不仅是研判煤矿井下是否发生火灾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煤矿井下的主要有毒有害气体之一,是导致人员中毒死亡而引起重大伤亡事故的重要因素。通过自制试验装置模拟井下环境,分析一氧化碳气体、井下水汽等因素对一氧化碳传感... 一氧化碳气体不仅是研判煤矿井下是否发生火灾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煤矿井下的主要有毒有害气体之一,是导致人员中毒死亡而引起重大伤亡事故的重要因素。通过自制试验装置模拟井下环境,分析一氧化碳气体、井下水汽等因素对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有效防止一氧化碳传感器采集数据失真现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传感器 气体和水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