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氮释放型阿司匹林对荷瘤小鼠前列腺癌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程继文 蒙清贵 +2 位作者 陆浩源 王植柔 白先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释放型阿司匹林(NO-ASA)对小鼠皮下种植前列腺癌的生长及肿瘤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皮下荷前列腺癌小鼠体内注射NO-ASA后监测肿瘤生长情况;处死小鼠后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VEGF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肿瘤中VEGF ...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释放型阿司匹林(NO-ASA)对小鼠皮下种植前列腺癌的生长及肿瘤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皮下荷前列腺癌小鼠体内注射NO-ASA后监测肿瘤生长情况;处死小鼠后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VEGF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肿瘤中VEGF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中CD34的表达并量化微血管数目,以未注射NO-ASA的皮下荷前列腺癌小鼠为对照。受精鸡胚尿囊膜(HET-CAM)试验检测NO-ASA在体外对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小鼠体内注射NO-ASA后皮下种植的前列腺癌的生长受到抑制,小鼠血清以及肿瘤组织的VEGF表达明显降低,肿瘤组织中的CD34表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O-ASA对受精鸡卵尿囊膜上的血管生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NO-ASA可抑制前列腺癌肿瘤生长和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一氧化氮释放型阿司匹林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功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崔伯塔 米琼宇 +3 位作者 谢利平 杨帆 黄艳 季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4-917,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um-type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25、50、100μmol/L阿司匹林处理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um-type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25、50、100μmol/L阿司匹林处理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根据L-[3H]-精氨酸在eNOS的作用下转化为L-[3H]-瓜氨酸的原理检测eNOS活性;用试剂盒检测cGMP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增强eNOS的活性,增加cGMP的含量,并且随着阿司匹林浓度的增加,其作用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而同一浓度的阿司匹林对正常人血小板的作用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更加明显。结论:阿司匹林可以浓度依赖性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上eNOS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2糖尿病 血小板 聚集率 内皮一氧化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供体偶联的阿司匹林衍生物Ⅱ_6抗血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易 季晖 +1 位作者 张奕华 蒋丽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40-844,共5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供体偶联的阿司匹林衍生物Ⅱ6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阿司匹林为对照,观察Ⅱ6经口给药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和脑血栓形成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Ⅱ6对大鼠血浆、主动脉条和ECV304细胞上清液中血栓...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供体偶联的阿司匹林衍生物Ⅱ6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阿司匹林为对照,观察Ⅱ6经口给药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和脑血栓形成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Ⅱ6对大鼠血浆、主动脉条和ECV304细胞上清液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用G riess法测定Ⅱ6对ECV304细胞外液和大鼠血浆中一氧化氮(NO)释放的影响。结果化合物Ⅱ6可减轻实验动物血栓的重量,降低TXB2的生成,提高大鼠血清和ECV304细胞上清液中NO的含量。结论Ⅱ6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XA2的释放,增加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供体偶联的阿司匹林衍生物 抗血栓 一氧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损伤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邓彬 方立 +2 位作者 陈晓彬 陈美芳 谢秀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37-1047,共11页
目的:探讨促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离体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us vein endothelial cell-12,HUVEC-1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加入10-9~10-6mol... 目的:探讨促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离体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us vein endothelial cell-12,HUVEC-1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加入10-9~10-6mol/L AngⅡ共培养24h,或用10-9~10-6mol/Lghrelin预处理2h后与10-6mol/L AngⅡ共培养24h。用MTT法测量内皮细胞活力和用AnnexinV-FITC凋亡试剂盒在流式细胞仪下测量内皮细胞凋亡率。(2)HUVEC用10-9,10-8,10-7,10-6mol/L AngⅡ分别培养3,6,12或24h,10-9,10-8,10-7或10-6mol/L ghrelin预处理2h后与10-6mol/L AngⅡ共培养24h。生长激素促分泌剂受体1a(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1a,GHSR1a)受体阻断剂[D-Lys3]GHRP-6加入10-6mol/L ghrelin预处理2h后与10-6mol/L AngⅡ共培养24h组,DCF荧光探针法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3)HUVEC分别与10-9,10-8,10-7或10-6mol/L AngⅡ和ghrelin共培养24h,与10-6mol/L AngⅡ孵育3,6,12或24h,或10-9,10-8,10-7或10-6mol/L ghrelin预处理30min,1h或2h后与10-6mol/LAngⅡ培养24h,加入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xtracul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1/2,MAPK/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8、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serine threonine kinase,PI3K/Akt)阻断剂wortmannin和[D-Lys3]GHRP-6共培养24h,与用AngⅡ和ghrelin孵育的HUVEC比较上清液中NO产量,HUVEC用ghrelin,PD98059,wortmannin,[D-Lys3]GHRP-6预处理2h后与10-6mol/L AngⅡ共培养24h,或用ghrelin加上PD98059,wortmannin及[D-Lys3]GHRP-6预处理2h后与10-6mol/L AngⅡ共培养24h。内皮细胞上清中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用Griess法测量。(4)HUVEC用空白对照或AngⅡ在有或没有用ghrelin或ghrelin和wortmannin一起预处理的情况下孵育,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量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蛋白表达及丝苏氨酸激酶(serine threonine kinase,Akt)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AngⅡ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增加HUVEC细胞凋亡率,减少培养的HUVEC细胞上清中NO含量,而ghrelin保护HUVEC免受AngⅡ损伤;Ghrelin减少与AngⅡ共同孵育的HUVEC ROS的产生。这种作用被[D-Lys3]GHRP-6消除。PD98059能阻止AngⅡ导致的HUVEC分泌NO减少,Wortmannin和[D-Lys3]GHRP-6消除Ghrelin保护HUVEC释放NO的作用;AngⅡ减少eNOS的表达,但ghrelin能增加eNOS表达,Wortmannin消除Ghrelin的这种作用;Ghrelin能刺激p-Akt的表达并在10~20min达到高峰。结论:Ghrelin在AngⅡ导致的HUVEC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通过GHSR1a受体减少氧化应激、增加eNOS蛋白表达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生长激素释放 血管紧张素Ⅱ 活性氧 一氧化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激酶 内皮一氧化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的细胞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石瑞峰 张仁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4-538,共5页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rein-kinin system,KKS)主要包括激肽释放酶、激肽原和激肽,激肽原在激肽释放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激肽和缓激肽,后者作用于缓激肽受体1(bradykinin 1 receptor,B1R)和/或受体2(B2R)或蛋白酶活化受体(protease ac...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rein-kinin system,KKS)主要包括激肽释放酶、激肽原和激肽,激肽原在激肽释放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激肽和缓激肽,后者作用于缓激肽受体1(bradykinin 1 receptor,B1R)和/或受体2(B2R)或蛋白酶活化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s,PARs),调节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Janus激酶(Janus kinases,JAKs)/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s)及线粒体内等多条信号通路而发挥生物学效应。文中旨在综述KKS调节细胞内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以全面了解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组织激肽释放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梁先明 于雪梅 秦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5期36-42,共7页
传统非甾体抗炎药对环氧化酶的选择性较差,副作用明显,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一些疗效好、副作用低的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相继问世,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综述了选择性COX-2抑制剂、一氧化氮释放型非甾体抗炎药以及选择性5-LOX/COX-2双重抑... 传统非甾体抗炎药对环氧化酶的选择性较差,副作用明显,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一些疗效好、副作用低的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相继问世,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综述了选择性COX-2抑制剂、一氧化氮释放型非甾体抗炎药以及选择性5-LOX/COX-2双重抑制剂三类非甾体抗炎药中的代表药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NSALDS) 选择性COX-2抑制剂 一氧化释放NSAIDs 选择性5-LOX/COX-2双重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