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开口化学成分及其抑制一氧化氮生成活性的研究
1
作者 李晶 邹碧群 +9 位作者 曾思文 王亚凤 阳丙媛 李桂勤 刘章彬 黄永林 郭伦发 葛利 何瑞杰 杨克迪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87-1798,共12页
为探明羊开口的抗炎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技术,对羊开口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与纯化,基于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波谱数据的综合分析,鉴定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并利用脂多糖(LPS... 为探明羊开口的抗炎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技术,对羊开口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与纯化,基于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波谱数据的综合分析,鉴定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并利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一氧化氮(NO)的模型,评估了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1)从羊开口中分离并鉴定了19个化合物,分别为1,6-二-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1)、3,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三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2)、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3)、龙胆酸5-O-β-D-葡萄糖苷(4)、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5)、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6)、3′-O-甲基鞣花酸-4-O-α-L-鼠李糖苷(7)、3,3′,4-三甲氧基鞣花酸-4′-O-α-L-鼠李糖苷(8)、3,3′,4-O-三甲基鞣花酸-4′-O-芸香糖苷(9)、3,3′-O-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10)、原儿茶酸(11)、原儿茶醛(12)、β-D-吡喃葡萄糖氧基苯乙腈(13)、1-O-苯甲酰肌醇(14)、2α-羟基乌苏酸(15)、熊果酸(16)、木栓酮(17)、α-香树脂醇(18)、harprogenin-28-β-D-glucopyranosylester(19)。除化合物6、10、18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2)化合物12对LPS诱导RAW 264.7细胞释放N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IC_(50)值为18.2μmol·L^(-1)。该研究为羊开口的抗炎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开口 野牡丹属 一氧化抑制活性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已烯雌酚对贵州香猪睾丸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田兴贵 李江森 +2 位作者 主性 刘若余 陈淑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22,共4页
采用比色法测定已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对性未成熟贵州香猪睾丸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oxide syn-thase,NO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ES能够使贵州香猪睾丸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oxide synthase,NOS)活性显著增强(p<0.01).睾丸... 采用比色法测定已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对性未成熟贵州香猪睾丸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oxide syn-thase,NO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ES能够使贵州香猪睾丸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oxide synthase,NOS)活性显著增强(p<0.01).睾丸中NOS和cNOS的活性在DES用量为0.3 mg/kg时最强(p<0.01);当增大到3 mg/kg用量时,二者活性又降低(p<0.0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活性在DES为0.03 mg/kg时最强(p<0.01);当DES在0.3 mg/kg和3 mg/kg时,其活性显著降低(p<0.01).DES使附睾中NOS活性显著减弱(p<0.01),随着DES用量的增多,附睾中NOS活性增强.主要表现在对结构型一氧化氮合成酶(cNOS)活性有显著增高作用(p<0.01),但其活性还是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结果认为DES能增强性未成熟贵州香猪睾丸中NOS的活性而抑制附睾中NOS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猪 睾丸 已烯雌酚 一氧化合成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边缘系统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变化及血塞通对其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军 尹逊河 +2 位作者 梁京芸 谢有莲 郭丽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12-1316,共5页
为了研究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边缘系统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及血塞通对其活性变化的影响,探讨血塞通对全脑缺血家兔的脑保护作用。选取3月龄哈白兔63只,体质量(1500±150)g,随机分为脑缺血治疗组、脑缺血未治疗组和对照组... 为了研究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边缘系统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及血塞通对其活性变化的影响,探讨血塞通对全脑缺血家兔的脑保护作用。选取3月龄哈白兔63只,体质量(1500±150)g,随机分为脑缺血治疗组、脑缺血未治疗组和对照组3组,手术建立家兔全脑缺血模型,应用生化检测技术测定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边缘系统NOS活性变化及血塞通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边缘系统内NOS活性在脑缺血再灌注2h后开始升高,6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24~96h活性持续下降,120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脑缺血治疗组下降幅度大、速度快,在96h即恢复至正常水平。缺血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NOS的活性极显著低于缺血未治疗组(P<0.01)。结果提示,血塞通可以通过减弱NOS活性进而维持NO的生理含量,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 缺血再灌注 边缘系统 一氧化合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峰 水泉祥 +2 位作者 吕娟芬 周柏林 夏哲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Griess法,动态测定内毒素(LPS)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iNOS活性的变化以及地塞米松(DEX)对其...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Griess法,动态测定内毒素(LPS)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iNOS活性的变化以及地塞米松(DEX)对其的影响。结果:细菌LPS能够刺激星形胶质细胞iNOS活性的表达,且与LPS剂量和作用时间有关,DEX对星形胶质细胞iNOS活性表达具有负调节作用,而且与加入DEX的间隔时间有关。结论:星形胶质细胞iNOS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病理过程,而DEX能抑制这种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大鼠 星形胶质细胞 诱导型一氧化合酶活性 内毒素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伤后早期NOS活性变化及其组织细胞来源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初松 李明 +3 位作者 靳安民 马大烈 侯铁胜 张春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伤后早期伤段脊髓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动态变化的规律及其组织细胞来源。方法:检测伤段脊髓组织中3H标记的精氨酸转化生成3H-瓜氨酸的量,了解脊髓压迫伤后0~60min伤段脊髓组织NOS的活性变化... 目的:探讨脊髓伤后早期伤段脊髓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动态变化的规律及其组织细胞来源。方法:检测伤段脊髓组织中3H标记的精氨酸转化生成3H-瓜氨酸的量,了解脊髓压迫伤后0~60min伤段脊髓组织NOS的活性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其细胞定位。结果:脊髓压迫伤后,NOS活性明显增加,伤后5min达最高点,后又迅速下降,于伤后1h恢复至正常水平。免疫组化可见脊髓灰质中间外侧细胞柱、中央管周围及背角和腹侧角有大量的NOS-Ⅰ型阳性细胞,而未见NOS-Ⅲ型阳性细胞。结论:在脊髓伤后1h内,伤段脊髓组织NOS活性迅速而短暂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一氧化合酶 一氧化氮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运动与葛根素干预对糖尿病人体FBG、血清NO含量及NOS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肖兰 周勇 李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08,共5页
探讨太极拳运动结合补充葛根素干预对糖尿病(T2DM)患者FBG、血清NO含量及NOS活性的影响.选择无运动禁忌症的T2DM住院患者48例,随机分为4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验(A为太极拳运动治疗组,B为葛根素治疗组,C为太极拳运动结合葛根素治疗组,D为... 探讨太极拳运动结合补充葛根素干预对糖尿病(T2DM)患者FBG、血清NO含量及NOS活性的影响.选择无运动禁忌症的T2DM住院患者48例,随机分为4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验(A为太极拳运动治疗组,B为葛根素治疗组,C为太极拳运动结合葛根素治疗组,D为对照组).试验对象在试验期间均正常服用降糖药物格列吡嗪.结果表明:A、B、C组实验后FBG值显降低(P<0.05;P<0.01),血清NO含量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NOS活性都非常显著性增强(P<0.01).D组各指标与实验前相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A、B、C组FBG降低幅度显著性大于D组(P<0.05;P<0.01);血清NO含量增加幅度及NOS活性增强幅度也显著性大于D组(P<0.05;P<0.01),其中A、B两组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太极拳结合葛根素干预能有效降低T2DM患者的FBG值,增加血清NO含量,增强NOS活性,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糖尿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运动 葛根素 糖尿病 血糖 一氧化 一氧化合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贴压改善家兔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惠榕 薛佳璐 +3 位作者 余真铃 余梦霞 吴翠娟 仇志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3-45,60,共4页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家兔模型的作用机制,为耳穴贴压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提供参考。方法将30只SD清洁型家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耳穴组各10只。耳穴组于造模成功后耳穴贴压胃、大肠、耳中穴,...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家兔模型的作用机制,为耳穴贴压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提供参考。方法将30只SD清洁型家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耳穴组各10只。耳穴组于造模成功后耳穴贴压胃、大肠、耳中穴,每日按压3次,每次每穴30 s,连续干预7 d;模型组进行造模手术未进行耳穴贴压;空白组不给予任何处理。结果耳穴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显著早于模型组(均P<0.05)。三组术后6 h、3 d及7 d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干预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显著,模型组及耳穴组术后6 h及3 d血清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且术后3 d耳穴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5)。干预后,三组小肠推进率、C-kit蛋白阳性表达、iNOS活性有显著差异,其中耳穴组、空白组小肠推进率、C-kit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但iNOS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耳穴组的C-kit蛋白阳性表达显著低于空白组(均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缩短腹部术后家兔首次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降低血清皮质醇浓度及应激反应,有助于提升小肠推进率及结肠组织中C-kit蛋白阳性表达,促进腹部术后胃肠蠕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耳穴贴压 结肠吻合术 胃肠功能 应激反应 首次排便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 血清皮质醇浓度 小肠推进率 C-KIT蛋白 诱导型一氧化合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内生真菌Fusarium guttiforme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慧媛 岳婧怡 +1 位作者 王举涛 蔡百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143-1147,共5页
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植物内生真菌Fusarium guttiforme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7种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学手段鉴定其结构,包括一个新型含过氧键的二聚苯衍生物:fucinum A(1)以及6个已知化合物:(Z)-1-hydroxy-4-(2-n... 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植物内生真菌Fusarium guttiforme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7种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学手段鉴定其结构,包括一个新型含过氧键的二聚苯衍生物:fucinum A(1)以及6个已知化合物:(Z)-1-hydroxy-4-(2-nitroethenyl)benzene(2)、对羟基苯甲醛(3)、stigmasta-4,6,8(14)-trien-3-one(4)、stigmast-4-ene-3,6-dione(5)、麦角甾醇(6)、5-羟甲基糠醛(7)均首次从该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此外,对上述化合物进行NO生成抑制活性实验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化合物1、2对NO产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_(50)值分别为48.1和46.6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arium guttiforme 次生代谢产物 苯环衍生物 一氧化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中异戊烯基化的黄酮及香豆素类成分
9
作者 祝娇娇 李正辉 +2 位作者 刘吉开 王国凯 冯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47-1751,共5页
从枳(Poncirus trifoliata)地上部份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12个异戊烯基化的酚性成分,包括4个异戊烯基化的黄酮(1~4)和8个异戊烯基化的香豆素(5~12),其结构通过NMR和MS等波谱数据以及文献数据对照确证为:3'',4'&... 从枳(Poncirus trifoliata)地上部份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12个异戊烯基化的酚性成分,包括4个异戊烯基化的黄酮(1~4)和8个异戊烯基化的香豆素(5~12),其结构通过NMR和MS等波谱数据以及文献数据对照确证为:3'',4''-dihydroxy-atalantoflavone(1),alatanoflavone(2),7,8-(2'',2''-dimethylpyrano)-5,3',4'-trihydroxy-3-methoxylflavone(3),citflavanone (4),seselin(5),xanthyletin (6),isoangenomalin (7),nordentatin(8),clausarin(9),3-(1,1-dimethylallyl)-8-hydroxy-7-methoxycoumarin(10),anisocoumarin B(11),auraptene(12)。化合物2和4显示出一定的抑制一氧化氮生成作用,其IC50分别为17. 3和22. 8μM,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香豆素 波谱鉴定 一氧化生成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