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会欣 张建新 +2 位作者 李兰芳 李国风 王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9-682,共4页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 (NO)和不同类型的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 (MCAO)模型后注射氨基胍 (AG)和NG-硝基 -L -精氨酸 (L -NA) ,观察大鼠脑缺血后脑梗死体积和...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 (NO)和不同类型的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 (MCAO)模型后注射氨基胍 (AG)和NG-硝基 -L -精氨酸 (L -NA) ,观察大鼠脑缺血后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中NO、MDA含量和NOS、SOD活性的变化。结果 :AG有明显的减轻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作用 ;L -NA在缺血后 1h、6h时给药 ,有保护作用 ,但在 3h时给药 ,无显著改变。结论 :AG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有治疗作用 ;L -NA在不同时间给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高灶性脑缺血 一氧化 氨基胍 N^G-硝基-L-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早期缺血性脑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许顺江 张建新 +1 位作者 李兰芳 杜新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45-648,共4页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在大鼠早期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分别给予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诱导型NOS抑制剂 ,观察早期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脑组织内NO、NOS的变化及作...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在大鼠早期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分别给予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诱导型NOS抑制剂 ,观察早期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脑组织内NO、NOS的变化及作用。结果 非选择性NOS抑制剂可加重脑组织的损伤程度 ,而选择性诱导型NOS抑制剂虽无明显疗效 ,但有防止脑梗塞继续恶化的趋势。结论 来源于不同类型的NOS所合成的NO在早期缺血性脑损伤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缺血性脑损伤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大鼠创伤性休克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孙高斌 黄宗海 +1 位作者 孙英刚 杨文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评价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和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用44只SD大鼠制作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双侧股骨干砸伤后并经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35... 目的评价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和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用44只SD大鼠制作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双侧股骨干砸伤后并经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35~45 mmHg(4.67~6.00kPa),维持30min,然后回输失血和等量的林格氏液.随机分为休克组(10只)、AG组(根据复苏时静脉注射AG含量为2、8、60 mg/kg@b.w.则分为AGI、AGⅡ、AGⅢ组,各8只)、L-NAME组(10只,复苏时静脉注射L-NAME 8 mg/kg@b.w.),观察休克前后血浆NO浓度的动态变化及24 h大鼠存活率.并留取肺、肝、肾、小肠组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大鼠创伤性休克后,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休克前;AG各组动物复苏后血浆NO的水平明显降低,各脏器的病理损害亦显著减轻,存活率明显提高,并且AGⅢ组效果最好;L-NAME组动物复苏后血浆NO的水平也明显降低,各脏器的病理损害无明显变化,存活率无明显提高.结论NO在创伤性休克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AG有助于创伤性休克的改善:而L-NAME能降低NO的水平,但对休克的预后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氨基胍 L-硝基精氨酸甲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玲敏 李凯杰 +2 位作者 张倩 范志刚 李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于感染后第4周末治疗组和抑制剂组分别给予NO前体-L-精氨酸(L-Arg)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左旋-硝基精氨酸甲基乙酯(L-NAME)...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于感染后第4周末治疗组和抑制剂组分别给予NO前体-L-精氨酸(L-Arg)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左旋-硝基精氨酸甲基乙酯(L-NAME),于第10周末处死小鼠,取血,分离血清,剖取肝脏。应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及生物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同时测定血清NO、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小鼠感染血吸虫后,感染组肝脏有明显的纤维化,血清中HA、LN、AST、ALT等指标显著升高,肝组织内Hyp含量也明显增加。与感染组相比:L-Arg高、中剂量组肝纤维化程度评分降低显著,低剂量组虽有减轻但无统计学意义,同时,L-Arg高、中剂量组血清LN、HA、AST、ALT的水平和肝组织Hyp的含量有所降低;低剂量组HA、LN、AST、ALT的水平虽然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Hyp水平降低明显;抑制剂组血清LN、HA、AST、ALT含量和肝组织Hyp的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NO的水平随着精氨酸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精氨酸抑制剂组NO的水平降低明显。结论NO能明显降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程度和减轻肝纤维化所造成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 L-精氨酸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肝纤维化 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深低温停循环后脑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管玉龙 杜月河 +4 位作者 何美玲 杨璟 万彩红 杜顺平 董培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4-245,共2页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L- NAME)对深低温停循环 (DHCA)后脑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8只幼猪随机分为实验组 (n=4)和对照组 (n=4) ,建立体外循环 (CPB) ,行 DHCA90分后恢复灌流 12 0分 ,实验组动物静脉注射 L- NAME1.5...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L- NAME)对深低温停循环 (DHCA)后脑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8只幼猪随机分为实验组 (n=4)和对照组 (n=4) ,建立体外循环 (CPB) ,行 DHCA90分后恢复灌流 12 0分 ,实验组动物静脉注射 L- NAME1.5 mg/ kg,随后在 6 0分内再给予相同的剂量。  结果 :实验组 Na+ - K+ 三磷酸腺苷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组。病理检查及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损伤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结论 :L- NAME对 DHCA后脑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停循环 脑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宫内窘迫胎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和幼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华 吴虹霆 +1 位作者 张建华 姚珍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857-860,共4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宫内窘迫胎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和幼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抑制剂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建立胎鼠宫内窘迫模型。②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治疗组[缺血前1.5h先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然后于术前即...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宫内窘迫胎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和幼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抑制剂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建立胎鼠宫内窘迫模型。②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治疗组[缺血前1.5h先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然后于术前即刻腹腔内注射氨基胍(AG)500m g/kg]、远期观察Ⅰ、Ⅱ、Ⅲ组(将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组中的部分胎鼠继续妊娠至孕19天,以剖宫产娩出,饲养至40天)。③检测脑组织中细胞色素C的胞浆释放量,以M orris水迷宫检测幼鼠学习能力。结果:①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组胞浆细胞色素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各时间点的胞浆细胞色素C含量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②各组幼鼠历时5天训练,共8个时间段。远期观察Ⅱ组8次平均潜伏期与Ⅰ、Ⅲ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远期观察Ⅲ组与Ⅰ组比较,潜伏期虽然延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幼鼠在第5天进行的跨平台次数,远期观察Ⅱ组较Ⅰ组、Ⅲ组明显减少(P<0.05)。而远期观察Ⅲ组与Ⅰ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OS抑制剂通过减轻缺血缺氧脑损伤时胎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对其出生后的远期智能起保护作用。NOS抑制剂可能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宫内窘迫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窘迫 胎鼠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凋亡 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大鼠结肠炎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合新 白爱平 +1 位作者 沈志祥 于皆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8-319,共2页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精氨酸甲酯 (L -NAME)对大鼠结肠炎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NAME1、NAME2、NAME3(即N1、N2、N3)干予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 (TNB) 30mg +50 %乙醇 0 2 5mL给大鼠灌肠复制...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精氨酸甲酯 (L -NAME)对大鼠结肠炎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NAME1、NAME2、NAME3(即N1、N2、N3)干予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 (TNB) 30mg +50 %乙醇 0 2 5mL给大鼠灌肠复制结肠炎模型 ,并检测各组的溃疡指数 (UI)、一氧化氮 (NO)、MDA含量及GSH活性。结果 :N1、N2、N3组的NO、UI、MDA值低于损伤组 ,GHS值高于损伤组 ,对照组的损伤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 ,NO含量与MDA含量呈正相关 ,与GSH活性呈负相关。结论 :在结肠炎症反应中 ,NO过量生成具有损伤作用 ,L -NAME通过抑制NOS活性 ,减少NO及自由基的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自由基损伤 影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抗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君 赵仙先 +1 位作者 秦永文 沈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71-1272,共2页
许多血管性疾病的产生与一氧化氮(NO)生成不足有关,如:高血压、动脉硬化、PTCA术后再狭窄及与感染性休克相关的血管反应性降低等.NO是由细胞内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经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作用而生成的.N... 许多血管性疾病的产生与一氧化氮(NO)生成不足有关,如:高血压、动脉硬化、PTCA术后再狭窄及与感染性休克相关的血管反应性降低等.NO是由细胞内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经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作用而生成的.NO的合成可以被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G-nitro-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氨基胍(aminoguanidine)等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伟荣 余华峰 王雪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 探讨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iNOSI)氨基胍 (aminoguanidine ,AG)对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 (ischemia reperfusion ,IR)后期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Longa改良法 ,建立局灶缺血 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即刻给予AG(10 0mg/kg ,每天两... 目的 探讨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iNOSI)氨基胍 (aminoguanidine ,AG)对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 (ischemia reperfusion ,IR)后期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Longa改良法 ,建立局灶缺血 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即刻给予AG(10 0mg/kg ,每天两次 ) ,测定再灌注后不同时点 (6h ,12h ,2 4h ,48h ,72h ,7d)脑内NOS活性的动态变化及脑梗死体积 ,并对顶叶皮层半暗带区进行光镜下观察。结果 再灌注后 12h~ 72h ,AG治疗组NOS活性明显降低 ,梗死体积减小 ,光镜下病理学观察也表明 ,各时点AG治疗组顶叶皮层神经元变性数目及变性程度均减轻 ,微循环障碍也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 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3h ,于再灌注即刻给予AG ,可使脑梗死体积缩少 ,使半暗带区神经元变性、微循环障碍程度减轻 ,起到对脑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胍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缺血-再灌注 脑缺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与脑缺血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苗苗 李运曼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13,共4页
随着对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血中作用的深入研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也在不断被开发,并成为保护缺血脑损伤的热点研究之一。本文综述了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尤其是nNOS和iNOS抑制剂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为缺血性脑损伤疾病的治... 随着对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血中作用的深入研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也在不断被开发,并成为保护缺血脑损伤的热点研究之一。本文综述了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尤其是nNOS和iNOS抑制剂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为缺血性脑损伤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 一氧化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培养的人分泌中期子宫内膜细胞内钙的影响
11
作者 刘芸 邢福祺 +1 位作者 陈士岭 付志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82-683,F002,共3页
目的 观察已受雌、孕激素影响的人子宫内膜细胞在一氧化氮(NO)作用下的细胞生理变化。方法 取人分泌中期子宫内膜,体外原代培养24-48h,用钙荧光探剂Fluo-3-AM负荷钙离子,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加入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 目的 观察已受雌、孕激素影响的人子宫内膜细胞在一氧化氮(NO)作用下的细胞生理变化。方法 取人分泌中期子宫内膜,体外原代培养24-48h,用钙荧光探剂Fluo-3-AM负荷钙离子,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加入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后,子宫内膜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动态变化。结果 加入L-NAME后,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Ca^2+]i立即开始升高,400s后上升至高峰,900s时稍有下降,然后继续升高并保持在高水平,同时发现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对L-NAME的反应不同。结论 在雌、孕激素作用的基础上,NO通过改变子宫内膜细胞[Ca^2+]i进行信号转导,实现其生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子宫内膜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给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对AVP降温作用的影响
12
作者 李晓明 杨永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58-1558,共1页
关键词 侧脑室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L-NAME AVP 降温作用 精氨酸加压素 L-硝基精氨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口服两周治疗对肝硬化大鼠高动力循环状态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颖秋 萧树东 +1 位作者 莫剑忠 张德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 :观察小剂量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N -硝基 -L -精氨酸甲酯 (L -NAME)连续 2周治疗对肝硬化大鼠高动力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 :用 6 0 %四氯化碳油性溶液皮下注射SD大鼠制造肝硬化大鼠模型。对肝硬化大鼠 ,用L -NAME (0 5mg... 目的 :观察小剂量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N -硝基 -L -精氨酸甲酯 (L -NAME)连续 2周治疗对肝硬化大鼠高动力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 :用 6 0 %四氯化碳油性溶液皮下注射SD大鼠制造肝硬化大鼠模型。对肝硬化大鼠 ,用L -NAME (0 5mg·kg-1·d-1)胃管内注入连续治疗 2周。用 57Co同位素微球技术分别测定L -NAME治疗组、未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 (MAP)、门静脉压 (PP)、心输出量 (CO) 、心脏指数 (CI)、内脏血管阻力 (SVR)及内脏器官血流量 (SBF)。用荧光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亚硝酸盐含量。结果 :未治疗组MAP、SV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PP、CO、CI、SBF及亚硝酸盐含量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值均小于0 0 1)。在治疗组 ,L -NAME显著缓解了CO、CI、SBF及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和MAP、SVR的下降。与未治疗组比较 ,治疗组血清亚硝酸盐浓度明显减少 [(1 471± 0 90 7) μmol/Lvs (4 2 0 4± 1 2 5 3) μmol/L ,P <0 .0 1]。 结论 :内源性NO在肝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小剂量L -NAME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大鼠 血流动力学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一文作者单位名称的更正
14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2-492,共1页
本刊2013年第31卷第4期第334—338页刊登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一文经作者及相关单位核实,应将“作者单位:050051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更正为“作者单位:050051石家庄,河北医... 本刊2013年第31卷第4期第334—338页刊登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一文经作者及相关单位核实,应将“作者单位:050051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更正为“作者单位:050051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特此更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半乳糖性白内障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防治 大鼠 名称 石家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戊环异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德传 张奕华 +3 位作者 彭司勋 朱东亚 姚红红 尤启冬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 :寻找抑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 i NOS)和血小板活化因子 ( PAF)并能在治疗败血性休克方面优于现有药物的化合物。方法 :以 PAF受体拮抗剂 2 ,4 -二芳基 -1 ,3-二硫戊环化合物为先导物 ,在其结构中引入有抑制 i NOS活性的异硫脲基... 目的 :寻找抑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 i NOS)和血小板活化因子 ( PAF)并能在治疗败血性休克方面优于现有药物的化合物。方法 :以 PAF受体拮抗剂 2 ,4 -二芳基 -1 ,3-二硫戊环化合物为先导物 ,在其结构中引入有抑制 i NOS活性的异硫脲基并测定目标化合物的 i NOS抑制活性。结果和结论 :合成了二硫戊环异硫脲类化合物 ( ZW1~ 2 4) ,其结构均经 MS、1 HNMR、IR及元素分析鉴定。初步药理试验表明一些化合物具有显著的 i NOS抑制活性 ,其中 ZW-6、ZW-9、ZW-1 9、ZW-2 3、ZW-2 4的活性与正在 期临床研究的对照药氨基胍相当 ,ZW-2 1的活性大于氨基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F受体拮抗 败血性休克 二戊环类化 异硫脲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及其调控剂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奕华 彭司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1-328,共8页
简要介绍生物体内一氧化氮 ( NO)的生物合成和生理病理作用 ,重点介绍与新药研究有关的 NO调控剂 ,包括 NO供体和 NO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一氧化 一氧化调控 一氧化供体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S抑制剂对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程毓华 王卫东 +2 位作者 孙莉莎 程祖珏 徐江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对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成年弥漫性脑损伤(DBI)大鼠模型,采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分裂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弥漫性脑损伤后2、4、6、8、12 d时NOS抑制剂干...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对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成年弥漫性脑损伤(DBI)大鼠模型,采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分裂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弥漫性脑损伤后2、4、6、8、12 d时NOS抑制剂干预组大鼠与相应对照组大鼠之间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速度。结果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应用7-硝基引唑(7-NI) 进行干预可抑制脑损伤后第2、4、6天时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P<0.05)。应用氨基胍进行干预可明显减少大鼠弥漫性脑损伤诱导的各个时间点齿状回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P<0.01)。结论NOS可能是弥漫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不同类型的NOS在弥漫性脑损伤后神经发生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抑制 成年大鼠 弥漫性脑损伤 海马齿状回神经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秀梅 王雨生 惠延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 ,CNV)是许多致盲眼病的主要病理改变 ,虽然临床上已采用激光光凝术、光动力疗法、经瞳孔温热疗法、放射疗法以及手术等针对CNV的治疗方法 ,但均有其局限性。随着对CNV发病机制的了解 ,一... 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 ,CNV)是许多致盲眼病的主要病理改变 ,虽然临床上已采用激光光凝术、光动力疗法、经瞳孔温热疗法、放射疗法以及手术等针对CNV的治疗方法 ,但均有其局限性。随着对CNV发病机制的了解 ,一些具有潜在治疗价值的新生血管抑制剂涌出 ,为临床防治CNV相关疾病带来了新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ie2抑制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一氧化氮形成对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由行为训练诱发的生长抑素mRNA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强梅 刘荣建 +2 位作者 解建平 王航 乔健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2-308,T051,共8页
用水迷宫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两种行为学训练方法 ,结合脑室内注射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 NAME(Nω-nitro-L -arginine)和原位杂交技术 ,观察了阻断 NOS前后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前额叶等区域由行为学训练诱发的生长抑素 (somatostati... 用水迷宫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两种行为学训练方法 ,结合脑室内注射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 NAME(Nω-nitro-L -arginine)和原位杂交技术 ,观察了阻断 NOS前后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前额叶等区域由行为学训练诱发的生长抑素 (somatostatin,SOM) m RNA阳性细胞数量的改变。结果显示 :(1)同未经训练的对照组相比 ,两种行为学训练都引起海马和大脑皮层中 SOMm RNA阳性细胞的显著增加 ;(2 )在脑室中注射了 NAME的实验组动物 ,两种行为学训练都不能再诱发上述阳性细胞的增加 ,同时NAME也阻止了训练组出现的学习和记忆的形成。以上结果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RIS水迷宫 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NAME 生长抑素 mRNA 原位杂交 大鼠 行为训练 表达 海马 大脑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KIM-1蛋白诊断早期造影剂肾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马雪 张蓓茹 李德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7-360,共4页
目的测定大鼠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蛋白含量以研究其在造影剂肾病(RCI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A、B、C组(n=8)和D组(D组又分为2,6,12,24,48 h和7 d小组,n=8),采用尾静脉注射方法,每组注射3种药物,均间隔1... 目的测定大鼠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蛋白含量以研究其在造影剂肾病(RCI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A、B、C组(n=8)和D组(D组又分为2,6,12,24,48 h和7 d小组,n=8),采用尾静脉注射方法,每组注射3种药物,均间隔15 min。A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生理盐水(NS);B组注射PBS、NS和造影剂(CM);C组注射吲哚美辛(INDO)、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和NS;D组注射INDO、L-NAME和CM。结果 D组大鼠给药6 h后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含量显著升高(P<0.001),在给药24 h达到高峰,并于48 h基本恢复正常。组织学可见D组用药后6 h出现显著的病理学变化,出现小管间质弥漫性充血、出血,明显的肾小管坏死和肾小管结构消失;给药后12 h仍然存在显著的小管坏死,以及肾小管结构消失,但是小管间质充血出血程度减轻;给药后24 h肾髓质外带小管已经再生;给药后7 d时肾小管结构仍未完全恢复。D组给药后尿液KIM-1值和NAG值在各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尿液KIM-1值在给药后2 h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并持续到7 d(P<0.001);尿液NAG值在6 h开始升高,48 h基本恢复正常;尿液MMP-9值在D组给药后各组均未见升高。结论测定大鼠尿KIM-1含量可以作为早期诊断RCIN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1 尿液 造影肾病 磷酸盐缓冲液 生理盐水 造影 组注射吲哚美辛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肌酐 尿素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 金属基质蛋白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