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38MAPK在LPS诱导的小鼠肺组织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中的作用
1
作者 阚文宏 闫文生 +2 位作者 黄巧冰 姜勇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32-1133,共2页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肺组织 诱导性一氧化 inos P38MAPK 脂多糖 小鼠 L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OS/IRS1/AKT/GSK-3β信号通路在慢性间歇低氧致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2
作者 靳美娜 周雪利 +8 位作者 李海波 白炜 贾楚璇 高立 任丽珏 陈青宇 王瑞 李华 魏翠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7,共8页
目的对照观察慢性间歇低氧-复氧条件下大鼠肝脏病理改变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丝氨酸307(p-IRS1ser 307)、磷酸化蛋白激酶B丝氨酸473(p-AKTser 47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糖原合酶(GS)蛋白的表... 目的对照观察慢性间歇低氧-复氧条件下大鼠肝脏病理改变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丝氨酸307(p-IRS1ser 307)、磷酸化蛋白激酶B丝氨酸473(p-AKTser 47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糖原合酶(GS)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iNOS/IRS1/AKT/GSK-3β信号通路在慢性间歇低氧所致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和实验组(CIH组),每组20只。NC组置于常氧环境12周,CIH组先予间歇低氧8周,随后恢复常氧饲养至第12周。两组均于基线、第8周、第12周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测和iNOS、p-IRS1ser 307、p-AKTser 473、GSK3β、GS水平测定,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基线时,两组肝脏病理及各项观察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周时,与NC组比较,CIH组肝脏病理出现肝血窦和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水肿、细胞核变小、淋巴细胞浸润增多并可见少量脂肪空泡,FB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NOS mRNA、p-IRS1ser 307蛋白、GSK-3β蛋白水平升高,p-AKTser 473蛋白、GS蛋白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周时,与NC组比较,CIH组未见淋巴细胞浸润,脂肪空泡增多,其它已发生的病理损伤无改善,p-AKTser 473蛋白水平升高,p-IRS1ser 307蛋白与GS蛋白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8周时CIH组HOMA-IR与iNOS mRNA、p-IRS1ser 307蛋白、GSK-3β蛋白水平正相关(r=0.874,0.817,0.872;均P<0.05),与p-AKTser473蛋白、GS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886,-0.879;均P<0.05)。结论慢性间歇低氧可以导致肝脏病理损害,即使复氧干预也不能逆转,并可能通过上调iNOS mRNA的表达,调控IRS1/AKT/GSK-3β信号通路,从而介导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低-复 胰岛素抵抗 诱导型一氧化 IRS1/AKT/GSK-3β信号通路 SD大鼠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一氧化氮合酶和环氧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少平 董卫国 +3 位作者 吴东方 罗和生 于皆平 梅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1-574,共4页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 (SF)对大鼠结肠炎的抗炎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模型。SF与5 氨基水杨酸灌肠给药 1wk后评价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 ,采用试剂盒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组织NO、MPO、PGE2 含量及结构型...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 (SF)对大鼠结肠炎的抗炎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模型。SF与5 氨基水杨酸灌肠给药 1wk后评价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 ,采用试剂盒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组织NO、MPO、PGE2 含量及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 (cNOS)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 ,环氧合酶 1(COX 1) ,环氧合酶 2 (COX 2 )和核因子 κBp6 5 (NF κBp6 5 )的表达水平。 结果 SF(2 0 0、4 0 0、80 0mg·kg-1)灌肠用药均降低模型组大鼠升高的CMDI及结肠组织NO、MPO、PGE2 含量 ,下调iNOS、COX 2、NF κBp6 5的过度表达 ,亦抑制cNOS的正常表达水平 ,对COX 1表达影响不明显。SF用药呈现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SF为一氧化氮合酶及部分选择性COX 2抑制剂 ,对大鼠结肠炎具有一定抗炎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结肠炎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火腿生产过程中脂质氧化及脂肪氧合酶变化特点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郇延军 周光宏 +1 位作者 徐幸莲 王革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65,共6页
60只重量为6.2~6.9kg的原料腿按传统工艺加工金华火腿。分别于原料腿、盐后、晒后、成熟中期、成熟结束、后熟-1和后熟-2七个工艺点随机取5只腿的股二头肌为样品,分析TBA值、羰基值、共轭二烯值及脂肪氧合酶活力的变化,同时用响应曲面... 60只重量为6.2~6.9kg的原料腿按传统工艺加工金华火腿。分别于原料腿、盐后、晒后、成熟中期、成熟结束、后熟-1和后熟-2七个工艺点随机取5只腿的股二头肌为样品,分析TBA值、羰基值、共轭二烯值及脂肪氧合酶活力的变化,同时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加工过程中主要因子对脂肪氧合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TBA值在晒后达到最高,羰基值、共轭二烯值在盐后达到最高,在其它工艺步骤变化不明显。脂肪氧合酶活力从原料腿的8.00U/min·g蛋白上升到盐后的12.55U/min·g蛋白,之后不断下降,至后熟-2酶活为4.87U/min·g蛋白。温度、盐含量和硝酸盐含量是脂肪氧合酶活力的显著影响因子,且温度与盐和硝酸盐含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酶活产生显著影响。利用所得回归方程预测加工过程中的实际酶活在成熟中期达到最高,该酶活可解释20%左右的脂肪氧化水平,说明生产过程中脂肪氧合酶在脂肪氧化中不起主导作用,脂肪氧化以自动氧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腌火腿 金华火腿 脂肪氧化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物质对龙眼果肉中过氧化物酶和脂肪氧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潘科 孙远明 +2 位作者 黄丽 黄苇 谌国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6,共4页
采用单因素及均匀设计多因素实验 ,研究究了蔗糖、CaCl2 、柠檬酸、抗坏血酸、没食子酸对龙眼果肉中过氧化物酶 (POD)、脂肪氧合酶 (LOX)的影响。结果表明 :上述试剂达到一定浓度时均对POD、LOX产生抑制作用 ,其中柠檬酸、抗坏血酸和没... 采用单因素及均匀设计多因素实验 ,研究究了蔗糖、CaCl2 、柠檬酸、抗坏血酸、没食子酸对龙眼果肉中过氧化物酶 (POD)、脂肪氧合酶 (LOX)的影响。结果表明 :上述试剂达到一定浓度时均对POD、LOX产生抑制作用 ,其中柠檬酸、抗坏血酸和没食子酸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 ,当 3者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6 .1、0 5、0 0 5g/L时 ,龙眼果肉中POD、LOX相对酶活分别为 16 7%、0 0 5 % ,抑制率分别为 83 3%、99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果肉 氧化 脂肪 果蔬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氧合酶催化亚油酸氧化对花生蛋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廖钰 叶林 +1 位作者 赵谋明 孙为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8-121,125,共5页
利用脂肪氧合酶催化亚油酸氧化的反应体系对花生分离蛋白进行不同程度的氧化修饰,通过研究不同亚油酸含量下花生分离蛋白的羰基值、游离巯基含量、粒径分布、表面疏水性、溶解度以及荧光光谱的变化规律,从而探讨氧化对花生分离蛋白结构... 利用脂肪氧合酶催化亚油酸氧化的反应体系对花生分离蛋白进行不同程度的氧化修饰,通过研究不同亚油酸含量下花生分离蛋白的羰基值、游离巯基含量、粒径分布、表面疏水性、溶解度以及荧光光谱的变化规律,从而探讨氧化对花生分离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体系中底物亚油酸含量的增加,花生分离蛋白的羰基值先增加后略微下降,游离巯基含量下降,表面疏水性先增加后减小,说明氧化后花生分离蛋白的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其粒径分布和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可以表征花生分离蛋白氧化聚集体的状态,同时其荧光峰位λmax的变化规律可反映花生分离蛋白三级结构的具体变化,表明脂肪氧合酶催化亚油酸氧化可以诱导花生分离蛋白分子发生聚集,使其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分离蛋白 脂肪 氧化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氧合酶催化亚油酸氧化与大豆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友如 华欲飞 +2 位作者 卢祥云 顾建华 陈义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4-139,共6页
利用低脂质含量大豆蛋白、脂肪氧合酶和亚油酸组成的三元体系,模拟大豆蛋白质制备过程,通过荧光光谱结合可溶性蛋白表面疏水性分析,研究了反应后大豆蛋白芳族氨基酸的氧化情况,结果证明,在LOX的催化作用下,LA过氧化所产生的氢过氧化物... 利用低脂质含量大豆蛋白、脂肪氧合酶和亚油酸组成的三元体系,模拟大豆蛋白质制备过程,通过荧光光谱结合可溶性蛋白表面疏水性分析,研究了反应后大豆蛋白芳族氨基酸的氧化情况,结果证明,在LOX的催化作用下,LA过氧化所产生的氢过氧化物及其降解产物可与大豆蛋白作用,反应后大豆蛋白的荧光光谱最大激发波长在350nm,最大发射波长在440nm。LOX催化LA氧化与大豆蛋白的相互作用,在LRSP+LA+LOX模拟体系中产生荧光物质。该荧光物质部分可溶于氯仿-甲醇溶液的有机相中,其荧光光谱最大激发波长在350nm,最大发射波长在430nm,且荧光强度随着反应程度的增加而增强。伴随着荧光物质的形成,反应后大豆蛋白的可溶性蛋白的表面疏水性降低。使用抗氧化剂(BHT)可抑制荧光物质的产生和蛋白质疏水性的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荧光光谱 脂肪 亚油酸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黄酮类抗氧化剂对脂氧合酶介导四种具有苯环结构化合物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黄云 胡建安 +2 位作者 熊敏如 罗莎菲 陈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218,共7页
目的 研究天然黄酮类抗氧化剂茶多酚(GTP)、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槲皮素、芦丁对脂氧合酶介导愈创木酚、联苯胺、对苯二胺和二甲氧联苯胺协同氧化的影响 ,初步探讨此类抗氧化剂通过抑制脂氧合酶协同氧化作用的机制发挥其... 目的 研究天然黄酮类抗氧化剂茶多酚(GTP)、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槲皮素、芦丁对脂氧合酶介导愈创木酚、联苯胺、对苯二胺和二甲氧联苯胺协同氧化的影响 ,初步探讨此类抗氧化剂通过抑制脂氧合酶协同氧化作用的机制发挥其抗氧化作用的可能性。方法 用分光光度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 (ESR)检测加入或未加抗氧化剂等调节物的反应体系中反应产物及自由基中间产物的生成情况。结果 GTP ,EGCG ,槲皮素、芦丁均可降低大豆脂氧合酶 (SLO)介导的受试化合物协同氧化反应的速度 ,以及氧化产物和自由基中间产物的生成量。其对SLO介导愈创木酚氧化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分别为 8.2mg·L- 1,17.4 ,4 1.4和 4 6 .1μmol·L- 1,均有显著意义地低于还原型谷胱甘肽、二硫苏糖醇、丁基羟基茴香醚、棉子酚。结论GTP ,EGCG ,槲皮素、芦丁均可明显抑制SLO介导愈创木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生物质 氧化 黄酮类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颊癌模型中环氧合酶-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朝晖 李劲松 +2 位作者 徐静 陈伟良 李海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地鼠颊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可能的相关性。【方法】90只金黄地鼠被分成两组:实验组80只,对照组10只,利用二甲基苯并蒽(9,10-dimethyl-1,2-benz-anthracene,DMBA...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地鼠颊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可能的相关性。【方法】90只金黄地鼠被分成两组:实验组80只,对照组10只,利用二甲基苯并蒽(9,10-dimethyl-1,2-benz-anthracene,DMBA)诱导地鼠颊囊癌变,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和COX-2的动态表达。【结果】在16周时所有存活的实验组地鼠颊囊全部发生癌变,iNOS从正常黏膜、异常增生到浸润癌阳性表达率增加,分别为0%,62%,82.14%,有显著性差异;COX-2从正常黏膜、异常增生到浸润癌阳性表达率增加,分别为11.11%,16.67%,56.25%,有显著性差异;iNOS,COX-2存在呈正相关性(γ=0.279,P<0.05)。【结论】iNOS和COX-2表达在地鼠颊囊鳞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呈正相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 -2 颊癌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烤过程中烟叶脂氧合酶活性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被引量:28
10
作者 宫长荣 李艳梅 李常军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9-41,共3页
对烘烤过程中烟叶脂氧合酶 (LOX)的活性与膜脂过氧化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烘烤过程的进展 ,烟叶水分逐渐散失 ,脂氧合酶 (LOX)活性在 0~ 2 4h期间缓慢上升 ,在 2 4~ 48h期间急剧上升 ,48h之后明显下降直到完全消失 ;丙二醛(MDA)... 对烘烤过程中烟叶脂氧合酶 (LOX)的活性与膜脂过氧化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烘烤过程的进展 ,烟叶水分逐渐散失 ,脂氧合酶 (LOX)活性在 0~ 2 4h期间缓慢上升 ,在 2 4~ 48h期间急剧上升 ,48h之后明显下降直到完全消失 ;丙二醛(MDA)含量在 0~ 48h与LOX活性变化同步 ,48h后MDA对脂氧合酶的反馈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叶绿素、不饱和脂肪酸的降解与脂氧合酶活性和MDA的含量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烤过程 烟叶 活性 膜脂过氧化 叶绿素 不饱和脂肪酸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复氧时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动态表达及银杏叶提取物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季凤清 岳旭 +3 位作者 郭艳茹 孙海梅 郭崇洁 赵天德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5-318,T053,共5页
本文研究了缺氧复氧时原代培养的大鼠神经细胞 NOS的动态表达及银杏叶提取物的调节作用 ,藉以探讨 NO在缺血缺氧导致神经细胞损伤时的作用以及银杏叶提取物的保护机制。实验使用胎龄 15~ 17d大鼠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分离培养 ,... 本文研究了缺氧复氧时原代培养的大鼠神经细胞 NOS的动态表达及银杏叶提取物的调节作用 ,藉以探讨 NO在缺血缺氧导致神经细胞损伤时的作用以及银杏叶提取物的保护机制。实验使用胎龄 15~ 17d大鼠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分离培养 ,建立缺氧复氧神经元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组、缺氧复氧组和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组。应用 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神经细胞 NOS的动态表达 ,并用图象分析仪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缺氧复氧可以使神经细胞的 NOS呈双时相的升高 :在单纯缺氧 2、4、6、8h组及缺氧加复氧 18h组中 ,缺氧 2 h组及缺氧 8h复氧 18h组与对照组相比 NOS阳性细胞数量增多 ,染色加深 ,酶活性增强 ,经统计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1)。其它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中药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抑制上述两组的NOS活性增强。本文结果提示 :缺氧及缺氧复氧可以使神经细胞 NOS活性呈双时相增强 ,NO的升高可能是缺氧复氧导致神经细胞损伤的原因之一 ;银杏叶提取物对缺氧复氧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 银杏叶提取物 原代培养 神经元 大鼠 大脑皮层 脑缺血缺损伤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表达与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晓颖 王良兴 +3 位作者 陈少贤 徐正衸 王群姬 范小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70-874,共5页
目的 :研究一氧化碳体系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4周低O2 高CO2 组 (B组 ) ,4周低O2 高CO2 +血晶素组 (C组 )。采用透射电镜、图像分析、免疫组化、组织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 ,观... 目的 :研究一氧化碳体系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4周低O2 高CO2 组 (B组 ) ,4周低O2 高CO2 +血晶素组 (C组 )。采用透射电镜、图像分析、免疫组化、组织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 ,观察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mPAP)、颈动脉平均压 (mCAP)、右心室 / (左心室 +室间隔 )重量比 [RV/ (LV +S) ]、肺细小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血CO浓度及肺细小动脉HO - 1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B组mPAP、RV/ (LV +S)显著高于A组 (P <0 0 1) ,C组mPAP、RV/ (LV +S)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3组间mCA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全血CO浓度B组明显高于A组 (P <0 0 1) ,C组明显高于B组 (P <0 0 1)。③光镜下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 /管总面积 (WT/TA)、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核密度 (SMC)、肺细小动脉中膜厚度(PAMT)B组显著高于A组 (P <0 0 1) ,C组明显低于B组 (P <0 0 1)。④电镜下B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 ,面积增大 ,染色质增多 ,外膜胶原纤维密集 ,C组大鼠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和外膜胶原纤维增生明显轻于B组。⑤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发现B组I级 (直径 >2 0 0 μm)、Ⅱ级 (直径 5 0 - 2 0 0 μm)、Ⅲ级 (直径 <5 0 μm)肺细小动脉HO - 1及HO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 高二氧化碳性 基因表达 肺动脉高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统的变化及其对Ⅰ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宫丽敏 杜军保 +2 位作者 赵卫红 田宏 唐朝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目的 :研究缺氧时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 (HO 1 ) /一氧化碳 (CO)系统的变化及其对胶原合成的影响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 /一氧化碳 (HO/CO)系统对缺氧性肺血管重建中胶原代谢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的大... 目的 :研究缺氧时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 (HO 1 ) /一氧化碳 (CO)系统的变化及其对胶原合成的影响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 /一氧化碳 (HO/CO)系统对缺氧性肺血管重建中胶原代谢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的大鼠PASMC ,用分光光度计检测PASMC培养液中CO相对含量的变化 ,Westernblot检测PASMCHO 1和转化生长因子 β3 (TGF β3 )表达的变化 ,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观察PASMCHO 1、TGF β3 、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 ,原位杂交法检测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缺氧 2 4h诱导PASMC表达TGF β3 、Ⅰ型胶原蛋白和mRNA ,与对照组比较缺氧使HO 1蛋白表达增加 6 7.4 5 % (P <0 .0 1 )、CO含量增加35 .4 1 % (P <0 .0 5 )。ZnPP(HO 1抑制剂 )使缺氧 2 4h大鼠PASMC的CO含量降低 7.88% (P <0 .0 1 )、HO 1蛋白表达减少 2 3.9% (P <0 .0 5 )、TGF β3 蛋白表达增高 393% (P <0 .0 1 )、Ⅰ型胶原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加。Hemin(HO 1诱导剂 )使缺氧 2 4h大鼠PASMC的CO含量增加 8.83% (P <0 .0 1 )、HO 1表达增高 1 0 5 % (P <0 .0 5 )、TGF β3 蛋白表达降低 6 8.1 2 % (P <0 .0 1 ) ,Ⅰ型胶原蛋白和mRNA表达均减少。结论 :缺氧刺激下大鼠PASMCHO/CO系统上调 ,内源性CO能够抑制Ⅰ型胶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平滑肌细胞血红素 一氧化 Ⅰ型胶原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浩 刘开祥 俸军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5期430-432,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anⅡA低剂量治疗组和TanⅡA高剂量...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anⅡA低剂量治疗组和TanⅡA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an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于术前连续灌胃给予高、低剂量TanⅡA3d,每天1次。各组于脑缺血90min再灌注24h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结果Tan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轻于缺血再灌注组,TanⅡA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轻于低剂量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明显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an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均降低,高、低剂量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nⅡA可减轻神经元损伤程度,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可降低NOS、iNOS活性,减少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一氧化氮(NO) 一氧化(NOS) 诱导型一氧化(inos) 丹参酮Ⅱ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乌龙茶、红茶中的主要组分和酚类化合物抑制脂肪氧合酶活性和抗油脂自动氧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谢笔钧 石煌 +2 位作者 胡慰望 陈钦云 何倛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9-26,共8页
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中含有多种抑制脂肪氧合酶及抗油脂自动氧化的有效成分。实验结果表明,其中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延缓猪油自动氧化诱导期为55.5小时,比无添加抗氧化成分的延长11倍,抑制脂肪氧合酶活性... 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中含有多种抑制脂肪氧合酶及抗油脂自动氧化的有效成分。实验结果表明,其中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延缓猪油自动氧化诱导期为55.5小时,比无添加抗氧化成分的延长11倍,抑制脂肪氧合酶活性的IC_(50)值为10.0μmol/L。茶黄素单酯-2B(TFM-2B)和茶黄素双酯(TFD)比EGCG抑制脂肪氧合酶活性的效果更强,其IC_(60)值分别为0.57和0.23μmol/L。在三种茶叶的四种溶剂萃取物中,以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本文还研究了茶叶中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纯化方法,以及抗氧化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类化 脂肪 抑制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脂肪氧合酶催化合成亚麻酸氢过氧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书婷 孔祥珍 +1 位作者 华欲飞 张彩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30,共4页
大豆脂肪氧合酶催化亚麻酸生成亚麻酸氢过氧化物,在氢过氧化物裂解酶的作用下可生成具有青草自然风味的化合物。为了得到转化率高、纯度高的亚麻酸氢过氧化物,研究了反应温度、pH、亚麻酸浓度、加酶量、搅拌速度和氧气压力等对亚麻酸氢... 大豆脂肪氧合酶催化亚麻酸生成亚麻酸氢过氧化物,在氢过氧化物裂解酶的作用下可生成具有青草自然风味的化合物。为了得到转化率高、纯度高的亚麻酸氢过氧化物,研究了反应温度、pH、亚麻酸浓度、加酶量、搅拌速度和氧气压力等对亚麻酸氢过氧化物转化率的影响。实验得出:当反应温度为4℃,pH为9.0,亚麻酸浓度为0.025 mol/L,加酶量为2.5 U/mL,搅拌速度为800 r/m in,氧气压力为0.2 MPa时,生成的亚麻酸氢过氧化物的转化率和纯度分别为82.93%和87.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脂肪 亚麻酸 亚麻酸氢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热惊厥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体系的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志仙 秦炯 杜军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6-699,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红素氧合酶 1(hemeoxygenase 1,HO 1) /一氧化碳 (carbonmonoxide ,CO)体系与高热惊厥(febrileconvulsion ,FC)的关系。方法 :采用热水浴诱导大鼠FC ,隔日诱导惊厥 1次 ,共诱导 10次。发育期大鼠随机分为 2组 :37.0℃水浴... 目的 :研究血红素氧合酶 1(hemeoxygenase 1,HO 1) /一氧化碳 (carbonmonoxide ,CO)体系与高热惊厥(febrileconvulsion ,FC)的关系。方法 :采用热水浴诱导大鼠FC ,隔日诱导惊厥 1次 ,共诱导 10次。发育期大鼠随机分为 2组 :37.0℃水浴正常对照组 (n =12 ) ,高热处理 (44 .5℃热水浴 )组 (n =33) ,高热处理组又分出高热未惊厥组 (FC =0 ,n =13)和FC组 (FC≥ 6次 ,n =16 )。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和齿状回HO 1mRNA的变化 ,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左侧颞叶皮层和海马组织匀浆及血浆中CO含量。结果 :FC组海马CA1区、CA3区和齿状回HO 1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高热未惊厥组 (P <0 .0 1) ,FC组脑组织匀浆及血浆中CO含量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高热未惊厥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热水浴诱导大鼠FC可导致HO 1mRNA表达的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发热 血红素代谢 一氧化碳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额叶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倪衡建 何志贤 +2 位作者 杨学峰 张志军 胡燕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3-497,共5页
为了探讨大鼠额叶损伤后不同时间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本研究采用大鼠额叶锐器损伤模型,经Nissl和H.E.染色观察伤后的病理变化过程,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伤后iNOSmRNA和iNOS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 为了探讨大鼠额叶损伤后不同时间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本研究采用大鼠额叶锐器损伤模型,经Nissl和H.E.染色观察伤后的病理变化过程,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伤后iNOSmRNA和iNOS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伤后12、24h创伤区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创伤区及周边iNOSmRNA的表达3h开始上升,24h达到高峰;伤后iNOS阳性细胞数量也增多,伤后3、6h主要由神经细胞表达iNOS,在12、24h主要由巨噬细胞表达iNOS,而72、120h则主要由胶质细胞表达iNOS。上述结果说明大鼠额叶锐器伤后iNOS的表达增加,iNOS阳性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变化与伤后时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损伤 诱导型一氧化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大鼠 表达变化 损伤模型 额叶 大鼠 inos 阳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抑制染二氧化硅大鼠肺组织环氧合酶-2 mRNA和前列腺素E_2表达 被引量:6
19
作者 樊林花 刘田福 +2 位作者 郭民 刘茂林 樊平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B)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1 ml二氧化硅(SiO2)混悬液法制备大鼠矽肺模型,染尘后第1天起开始ig给予Sch-B 80μg.g-1.d-1,连续28 d。分别给予Sch-B后3,7,14和28 d,取肺采用HE染色...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B)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1 ml二氧化硅(SiO2)混悬液法制备大鼠矽肺模型,染尘后第1天起开始ig给予Sch-B 80μg.g-1.d-1,连续28 d。分别给予Sch-B后3,7,14和28 d,取肺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肺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COX-2 mRNA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染SiO2组肺损伤明显,早期表现为明显的肺泡炎,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后期肺组织以胶原沉积和肺纤维化改变为主。Sch-B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均较同期染SiO2组明显减轻。染SiO2组各时间点大鼠肺组织PGE2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7,14和28 d组分别增加了1.2,0.9,1.0和1.1倍)(P<0.01);Sch-B干预3,7,14和28 d组PGE2含量均低于染SiO2组,分别显著减少了41.7%,38.1%,36.4%和47.6%(P<0.01或P<0.05)。染SiO2后,COX-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Sch-B干预后COX-2蛋白表达有所减弱。染SiO23,7,14和28 d组大鼠肺内COX-2 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明显增加了1.3,1.6,1.3和1.7倍(P<0.05,P<0.01);Sch-B干预3,7,14和28 d组COX-2表达均低于染SiO2组,分别减少了44.4%,46.8%,41.7%和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Sch-B对染SiO2大鼠肺损伤的保护效应可能与抑制肺组织COX-2表达及PGE2的诱导性合成与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氧化 前列腺素E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在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亚刚 张小瑞 +2 位作者 吴炜景 谢子英 孟东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66-1167,共2页
自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发现以来,HP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关系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其在导致胃黏膜炎症和胃癌的机制方面也有相关报道。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 自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发现以来,HP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关系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其在导致胃黏膜炎症和胃癌的机制方面也有相关报道。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是重要的炎症因子.其所产生的NO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中对iNOS在HP与胃癌的关系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一氧化 幽门螺杆菌 胃癌 inos 消化性溃疡 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