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始展开面积对一步成形模拟收敛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那景新 焦健 +1 位作者 闫亚坤 胡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9-781,共3页
通过典型件方盒,针对一步模拟法初始场预示的截面线展开法和反向变形法,研究了板成形冲压件表面积与初始展开面积之比对收敛性和收敛速度的影响,得出了适当调整该面积比,可以提高收敛速度的结论,并通过某轿车翼子板的一步成形模拟验证... 通过典型件方盒,针对一步模拟法初始场预示的截面线展开法和反向变形法,研究了板成形冲压件表面积与初始展开面积之比对收敛性和收敛速度的影响,得出了适当调整该面积比,可以提高收敛速度的结论,并通过某轿车翼子板的一步成形模拟验证了该结论,为进一步提高一步成形模拟的计算效率提供了一个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成形模拟 截面线展开 反向变 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18法在一步成形模拟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那景新 陆善彬 +1 位作者 焦键 胡平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0-33,共4页
合理地选择冲压件的毛坯外形 ,可以提高板料的成形性 ,同时也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本文着重研究了一步成形模拟方法中松弛因子对收敛的稳定性和收敛效率的影响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 0 618法的松弛因子优化算法 ,并且设计编制了计算程... 合理地选择冲压件的毛坯外形 ,可以提高板料的成形性 ,同时也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本文着重研究了一步成形模拟方法中松弛因子对收敛的稳定性和收敛效率的影响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 0 618法的松弛因子优化算法 ,并且设计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球冠、L形件、行李箱盖外板、T形件 4个算例 ,与一系列未经优化的固定松弛因子结果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成形 松弛因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板22MnB5热成形的一步逆成形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晓达 张向奎 +1 位作者 胡平 刘伟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15,共3页
在高强钢板热冲压产品及模具设计的早期,缺少一个仅仅根据产品的形状以及少量的模具信息就能快速评估出热冲压件可成形性的工具,能对后续的产品及模具设计起到指导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并实现了高强钢板22MnB5热成形的一步逆成形有... 在高强钢板热冲压产品及模具设计的早期,缺少一个仅仅根据产品的形状以及少量的模具信息就能快速评估出热冲压件可成形性的工具,能对后续的产品及模具设计起到指导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并实现了高强钢板22MnB5热成形的一步逆成形有限元方法,用来快速评价高强钢板22MnB5在高温奥氏体状态下的可成形性。并以某汽车B柱的加强板为例进行计算,将其模拟结果与热冲压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证实了高强钢板22MnB5热成形的一步逆成形有限元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 高强钢板 22MnB5 热冲压 奥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步逆成形有限元法的约束展平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颀 胡平 张向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1-356,共6页
为了展平成形后的工件或修正初始毛坯构形,提出了一种基于一步逆成形有限元法的约束展平算法[Constrained Unfolding Algorithm based on one-step inverse FEM(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CUA]。CUA将展平或修正过程考虑为一个约束优... 为了展平成形后的工件或修正初始毛坯构形,提出了一种基于一步逆成形有限元法的约束展平算法[Constrained Unfolding Algorithm based on one-step inverse FEM(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CUA]。CUA将展平或修正过程考虑为一个约束优化问题,然后采用适用于约束问题的有限内存拟牛顿法L-BFGS-B来求解。分别列举了带约束地展平成形工件、带约束地修正初始坯料以及无约束地展平最终构形几个典型实例,它们成功地消除了成形工件展平后的打折单元,提高了初始毛坯构型的质量。这些例子验证了CUA既可以求解约束问题,也可以求解无约束问题,并且具有占用内存小、计算速度较快和精度较高的优点,可以为设计者在产品设计阶段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有限元法 约束展平算法 L—BFGS-B 展平工件 修正初始毛坯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有限元求解算法 被引量:6
5
作者 陆璐 王辅忠 王照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正确选用有限元求解算法是成形模拟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阐述了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的4种有限元求解算法,即静力隐式算法、动力显式算法、静力显式算法和一步成形法,并对这4种算法进行了论述和比较,介绍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探讨了在板料成... 正确选用有限元求解算法是成形模拟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阐述了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的4种有限元求解算法,即静力隐式算法、动力显式算法、静力显式算法和一步成形法,并对这4种算法进行了论述和比较,介绍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探讨了在板料成形模拟中如何选择有限元算法进行可靠、高效的有限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料 有限元 静力隐式算法 动力显式算法 静力显式算法 一步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逆有限元法在某轿车翼子板快速成形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闫亚坤 庄蔚敏 那景新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为提高一步成形逆有限元法的模拟精度,将四节点等参膜单元应用于一步成形计算,并对空间四边形单元的四个节点可能不在同一平面引起的单元翘曲进行了修正,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对某轿车翼子板进行了实际模拟,通过一步模拟结果与增量法模拟... 为提高一步成形逆有限元法的模拟精度,将四节点等参膜单元应用于一步成形计算,并对空间四边形单元的四个节点可能不在同一平面引起的单元翘曲进行了修正,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对某轿车翼子板进行了实际模拟,通过一步模拟结果与增量法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发现改进后的一步成形模拟结果与增量模拟结果已非常接近,而计算时间不到增量法的1/30,进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成形 逆有限元法 等参膜单元 翘曲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曲修正曲面展开四节点单元在某汽车油底壳快速成形模拟中的应用
7
作者 那景新 闫亚坤 麻文焱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6-219,共4页
为提高油底壳成形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效率,研究了国内外一步成形逆有限元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一步成形逆有限元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带翘曲修正的曲面展开四节点等参膜单元模型,应用于某汽车油底壳成形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增量法模... 为提高油底壳成形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效率,研究了国内外一步成形逆有限元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一步成形逆有限元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带翘曲修正的曲面展开四节点等参膜单元模型,应用于某汽车油底壳成形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增量法模拟结果及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改进后的一步成形模拟结果与增量模拟结果非常接近,计算时间仅为增量法的3%~5%,进而验证了一步成彤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成形 逆有限元法 曲面展开 翘曲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导管扩口成形快速模拟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寸文渊 钱文清 +2 位作者 舒阳 陈晓豫 鲍益东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66,共9页
针对增量法模拟导管扩口成形计算时间长和前处理操作相对繁琐的问题,基于一步成形法自主开发导管扩口成形快速模拟程序。该程序采用三角形单元划分管坯网格,提出法向投影法将管坯节点投影至预设的模面网格上获得扩口导管初始解,并通过... 针对增量法模拟导管扩口成形计算时间长和前处理操作相对繁琐的问题,基于一步成形法自主开发导管扩口成形快速模拟程序。该程序采用三角形单元划分管坯网格,提出法向投影法将管坯节点投影至预设的模面网格上获得扩口导管初始解,并通过网格光顺算法提高初始解精度。经塑性全量理论的迭代方法获取了扩口导管尺寸,并快速计算出了管件的厚度和应变分布,为管路前期设计提供了依据。选取一典型航空扩口导管,比较导管扩口成形快速模拟程序、商业化有限元软件LSDYNA、ABAQUS/Explicit及冲压扩口成形试验这4种不同方法得到的成形管件厚度分布及应变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快速模拟程序计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操作便捷,可用于航空导管扩口成形快速模拟,缩短设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导管 扩口 一步成形 法向投影 网格光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形过程的汽车门环坯料预示算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秦雪娇 鲍益东 +2 位作者 刘哲 肖福成 付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3-37,共5页
为了纠正汽车门环坯料预示的结果误差,提高预示精度,在传统的一步逆成形法的基础上,考虑成形过程,开发了基于成形过程的汽车门环坯料预示算法。该算法实现过程为:首先,寻找零件成形过程中模具和坯料初始接触的区域,即确定约束点的位置,... 为了纠正汽车门环坯料预示的结果误差,提高预示精度,在传统的一步逆成形法的基础上,考虑成形过程,开发了基于成形过程的汽车门环坯料预示算法。该算法实现过程为:首先,寻找零件成形过程中模具和坯料初始接触的区域,即确定约束点的位置,该过程通过自动约束寻找算法实现;然后,对该接触区域施加约束,形成约束面。最后,用一步逆成形法进行坯料预示。通过实例验证,证明该算法既纠正了传统的一步逆成形法对汽车门环坯料预示结果的自由端翘曲现象,提高了预示结果的准确性,又因为约束的施加使得计算过程更加稳定,求解收敛更加迅速,从而获得了计算速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 坯料预示 汽车门环 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形件链模成形坯料线预示方法
10
作者 陈莹华 鲍益东 +3 位作者 席洁 梁振业 邹天下 李大永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69,共6页
针对链模成形工艺的特点,基于一步逆成形法提出了帽形件链模成形坯料线预示方法,该方法分析了帽形件成形前后的几何关系、计算了链模成形力和纵向拉力,并将纵向拉力等效到帽形件端面边界上,然后基于虚功原理建立了内外力平衡方程,根据... 针对链模成形工艺的特点,基于一步逆成形法提出了帽形件链模成形坯料线预示方法,该方法分析了帽形件成形前后的几何关系、计算了链模成形力和纵向拉力,并将纵向拉力等效到帽形件端面边界上,然后基于虚功原理建立了内外力平衡方程,根据线弹性反向变形理论获得了帽形件链模成形坯料线预示算法的迭代初始解,最后使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求解方程获得了帽形件坯料线。对某一车型梁形件的链模成形进行了有限元仿真与试验,验证了帽形件链模成形坯料线预示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模 一步 坯料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变形的快速展平算法与网格参数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宝军 张向奎 +3 位作者 祝雪峰 靳春宁 周平 胡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66-1271,共6页
针对复杂CAD模型的展平问题,提出在三角网格上数值模拟汽车覆盖件一步逆成形的优化算法,实现了对车身零件毛坯料的快速估计.首先对初始网格进行补洞与局部重新网格化等预处理,得到辅助网格;为了减少变形,采用基于能量释放的初始解预示算... 针对复杂CAD模型的展平问题,提出在三角网格上数值模拟汽车覆盖件一步逆成形的优化算法,实现了对车身零件毛坯料的快速估计.首先对初始网格进行补洞与局部重新网格化等预处理,得到辅助网格;为了减少变形,采用基于能量释放的初始解预示算法,并用基于金属板材弹塑性变形的一步逆算法进行迭代优化,得到修正的展平网格,经后处理得到最终参数化结果.将文中算法应用到自由边界网格参数化上,通过大量数值实验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适用于工业上的坯料预估,而且在网格参数化的面积、扭曲变形方面有明显改善,同时具有较好的保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覆盖件 一步 弹塑性变 三角网格 网格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精细”碰撞仿真的三维应力应变网格映射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斯博 胡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627-1631,共5页
针对"精细"碰撞模拟中引入应力和应变分布这一问题,以一步逆成形有限元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三维应力应变网格映射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在碰撞模拟中更真实反映冲压成形残余应力和应变效应。使用LS-DYNA软件建立了... 针对"精细"碰撞模拟中引入应力和应变分布这一问题,以一步逆成形有限元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三维应力应变网格映射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在碰撞模拟中更真实反映冲压成形残余应力和应变效应。使用LS-DYNA软件建立了移动壁障与某车的侧面碰撞仿真模型,并以其主要吸能装置B柱为例,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在碰撞模拟中引入成形零件的应力应变空间分布。碰撞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冲压因素对B柱耐撞性的贡献略有差异,应力分布对其吸能效果影响最大。因此在"精细"碰撞仿真过程中,更应考虑引入应力的三维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撞性仿真 残余应力和应变影响 三维应力应变网格映射方法 一步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ickness distribution of multi-stage incremental forming with different forming stages and angle intervals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军超 杨芬芬 周志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842-848,共7页
Although multi-stage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 has always been adopted instead of single-stage forming to form parts with a steep wall angle or to achieve a high forming performance, it is largely dependent on empiric... Although multi-stage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 has always been adopted instead of single-stage forming to form parts with a steep wall angle or to achieve a high forming performance, it is largely dependent on empirical designs. In order to research multi-stage forming further, the effect of forming stages(n) and angle interval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stages(Δα) on thickness distribution was investigated. Firstly, a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model of multi-stage incremental forming was established and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Then, based on the proposed simulation model, different strategies were adopted to form a frustum of cone with wall angle of 30° to research the thickness distribution of multi-pass forming. It is proved that the minimum thickness increases largely and the variance of sheet thickness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as the value of n grows. Further, with the increase of Δα, the minimum thickness increases initially and then decreases, and the optimal thickness distribution is achieved with Δα of 10°.Additionally, a formula is deduced to estimate the sheet thickness after multi-stage forming and proved to be effective.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fit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remental forming multi-stage forming angle interval thickness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