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预热器结合一次风加热凝结水的排烟余热利用系统节能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健行 阎维平 何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5,共6页
提出一种空气预热器(空预器)增容结合一次风加热凝结水的排烟余热利用系统,对燃用含较低水分的煤种具有可控制进入制粉系统一次风温度,避免直接掺入冷风以及减轻受热面磨损和酸腐蚀的特点。针对某超临界600 MW燃煤机组降低排烟温度15℃... 提出一种空气预热器(空预器)增容结合一次风加热凝结水的排烟余热利用系统,对燃用含较低水分的煤种具有可控制进入制粉系统一次风温度,避免直接掺入冷风以及减轻受热面磨损和酸腐蚀的特点。针对某超临界600 MW燃煤机组降低排烟温度15℃,将本文余热利用系统的结构、节能效果和经济性与安装低压省煤器的常规余热利用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一次风-凝结水换热器所需换热面积不及低压省煤器的1/3,占地面积约占其1/6;空预器增容并加装一次风-凝结水换热器的余热利用系统可降低供电标准煤耗率2.42 g/(kW·h),是常规余热利用系统的2.75倍;该系统平均年增加净收益为590.1万元,约是常规余热利用系统的3.5倍。由此可见,本文提出的空预器增容结合一次风加热凝结水的排烟余热利用系统具有节省材料、占地面积小等优势,节能效果和经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余热利用 空气预热 一次风-凝结水换热器 低压省煤 排烟温度 厂用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瓣螺纹通道内超临界压力正癸烷换热数值研究
2
作者 王彦红 黄帅岭 +1 位作者 东明 李雨健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9-230,共12页
为了提升空气-燃料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了花瓣螺纹通道内超临界正癸烷换热数值研究。探究了正癸烷压力和通道花瓣数目对流动方向和花瓣周向换热的影响。通过温度场、速度场、湍动能、湍流耗散率阐述了旋流换热问题,通过螺旋强度和相... 为了提升空气-燃料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了花瓣螺纹通道内超临界正癸烷换热数值研究。探究了正癸烷压力和通道花瓣数目对流动方向和花瓣周向换热的影响。通过温度场、速度场、湍动能、湍流耗散率阐述了旋流换热问题,通过螺旋强度和相对二次流强度定量表征了旋流作用和二次流的影响。基于斯坦顿数和综合换热系数评价了花瓣螺纹通道的增强换热问题。建立了花瓣螺纹通道超临界正癸烷换热关联式。结果表明:花瓣螺纹通道旋流效应减薄了类气膜层,传热恶化减弱,相比圆通道换热性能更好,综合换热系数处于1.05~1.78。正癸烷压力越高,旋流越强,传热恶化越弱,花瓣内热边界层越均匀,综合换热性能越好。通道花瓣数目越多,旋流越强,传热恶化越延后,花瓣内热边界层越均匀,综合换热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燃料换热 花瓣截面 螺纹通道 超临界 正癸烷 传热恶化 旋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再热能耗的空调热回收系统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维蔚 王辉涛 +2 位作者 韩金蓉 葛众 黄靖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181-4189,共9页
为降低一次回风全空气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机组再热能耗,提出两种改进空调热回收系统,分别是混风热回收系统和新回风热回收系统。基于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流程的分析,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空气处理机热质传递方程,建立了这两种空调热回收系统... 为降低一次回风全空气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机组再热能耗,提出两种改进空调热回收系统,分别是混风热回收系统和新回风热回收系统。基于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流程的分析,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空气处理机热质传递方程,建立了这两种空调热回收系统能耗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昆明地区为例,考察了空调室外新风参数、空调区域热湿比、新风量及送风量等主要因素对热回收系统能耗与效率的影响,并与常用回风热回收系统和一次回风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和地区采用新提出的两种热回收系统均比一次回风系统节能60%左右,消除了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存在的"冷热抵消"现象;新提出的两种热回收全空气系统能有效减少换热器初投资,缩短热回收设备投资回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 热力学过程 回收 传热 一次空调系统 板翅式换热 温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