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刚体-柔性梁系统的最优跟踪控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蔡国平 李琳 洪嘉振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105,共9页
对考虑阻尼影响的中心刚体-柔性梁系统的动力特性和主动控制进行研究.研究中考虑了3种动力学模型:一次近似耦合模型、一次近似简化模型和线性化模型.一次近似模型中同时考虑了柔性梁的轴向变形和横向变形.若在一次近似耦合模型中忽... 对考虑阻尼影响的中心刚体-柔性梁系统的动力特性和主动控制进行研究.研究中考虑了3种动力学模型:一次近似耦合模型、一次近似简化模型和线性化模型.一次近似模型中同时考虑了柔性梁的轴向变形和横向变形.若在一次近似耦合模型中忽略轴向变形的影响,则可得出一次近似简化模型.线性化模型是对一次近似简化模型的线性化处理.另外研究中考虑了3种阻尼因素:结构阻尼、风阻、中心刚体轴承处的阻尼.控制设计采用最优跟踪控制方法.给出了从物理测量中提取模态坐标的滤波器方法.研究结果显示,一次近似简化模型能够有效地对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描述;阻尼对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有着重要影响;当系统大范围运动为低速时,模态滤波器能够较好地提取出控制律所需的模态坐标,最优跟踪控制方法能够使得系统跟踪所期望的运动轨迹,并且柔性梁的弹性振动可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刚体-柔性梁系统 一次近似简化模型 线性化模型 阻尼 最优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悬臂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频率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方建士 章定国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3-339,共7页
对固结于转动刚体上外接柔性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和频率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精确描述柔性梁非线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和假设模态法,在计入柔性梁由于横向变形而引起的轴向变形二阶耦合量的条件下,推导出考虑"动力... 对固结于转动刚体上外接柔性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和频率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精确描述柔性梁非线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和假设模态法,在计入柔性梁由于横向变形而引起的轴向变形二阶耦合量的条件下,推导出考虑"动力刚化"项的一次近似耦合模型。首先忽略柔性梁纵向变形的影响,给出一次近似简化模型,引入无量纲变量,对简化模型做无量纲化处理,分析梁固有频率对模态截断数的依赖性;其次研究在一次近似简化模型和零次近似简化模型下,调谐角速度与共振现象的关系;最后分析一次近似耦合模型的动力特性。研究发现,为保证计算的精度,模态截断数应随无量纲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合理的模态截断数具有收敛值;一次近似简化模型下悬臂梁横向弯曲振动不存在共振调谐角速度,一次耦合模型下柔性梁并没有出现屈曲失稳现象。现有典型文献的相关结论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梁 刚柔耦合 一次近似耦合模型 一次近似简化模型 频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刚体-柔性梁系统的旋转运动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蔡国平 滕悠优 洪嘉振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7-490,494,共5页
中心刚体-柔性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对其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采用一次近似简化模型对中心刚体-柔性梁系统的旋转运动控制进行研究,其中控制律采用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设计。切换面的设... 中心刚体-柔性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对其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采用一次近似简化模型对中心刚体-柔性梁系统的旋转运动控制进行研究,其中控制律采用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设计。切换面的设计采用最优化方法而得出,控制律的设计采用指数趋近律方法。因为所设计的控制律是模态坐标的函数,而模态坐标不可能通过物理测量直接获得,因此给出一个从物理测量中提取模态坐标的滤波器方法。数值仿真结果显示,模态滤波器能够较好地提取出控制律所需的模态坐标;变结构控制能够使得系统达到所期望的运动状态,并可使柔性梁的残余振动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刚体-柔性梁 一次近似简化模型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