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脉饮诱导在精准置入胃管中的应用
1
作者 曾鸣 姚元莉 王峡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第6期478-480,共3页
目的:探讨生脉饮诱导在精准置入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患者中因病情需要而留置胃管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方法置管,观察组在生脉饮引导下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 目的:探讨生脉饮诱导在精准置入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患者中因病情需要而留置胃管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方法置管,观察组在生脉饮引导下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不适度评分、患者及家属总满意度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及不适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准置入胃管中采用生脉饮诱导能够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不适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胃管 生脉饮 一次置管成功率 不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饲实训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美芝 王雁 杨丽萍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4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高等专业(高专)护生改良鼻饲实训课教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抽取高专护生121人,随机分为实验班(62人)和对照班(59人),对照班沿用传统的鼻饲法教学,实验班采用改良后的教学方法,即采用多媒体展示示教内容,示教及实训真人(护生充当... 目的探讨高等专业(高专)护生改良鼻饲实训课教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抽取高专护生121人,随机分为实验班(62人)和对照班(59人),对照班沿用传统的鼻饲法教学,实验班采用改良后的教学方法,即采用多媒体展示示教内容,示教及实训真人(护生充当)置管,置管至咽喉部时配合吞咽温开水等。结果实验班置管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班(P<0.01)。结论改进后的鼻饲教学方法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饲法 胃管 教学方法 一次置管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超声引导下营养支持对重症肺炎患者胃肠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炜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7期22-24,共3页
目的系统探究床旁超声引导下营养支持对重症肺炎患者胃肠功能的改善作用,以期为重症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38例需长期行鼻饲营养支持的重症肺炎患者,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盲插... 目的系统探究床旁超声引导下营养支持对重症肺炎患者胃肠功能的改善作用,以期为重症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38例需长期行鼻饲营养支持的重症肺炎患者,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盲插的方式置入鼻肠管,治疗组借助床旁超声引导的方式置入鼻肠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食物潴留量、血清前白蛋白以及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置管时间(40.0±4.2)min短于对照组的(47.4±8.8)min,一次置管成功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78.9%,不良反应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的31.6%,胃肠食物潴留量(27.2±13.8)ml少于对照组的(73.2±31.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血清铁蛋白水平分别为(0.26±0.05)、(2.44±0.46)g/L,高于对照组的(0.12±0.02)、(1.92±0.12)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引导下营养支持能有效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对重症肺炎患者胃肠功能的改善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引导 重症肺炎 胃肠功能改善 一次置管成功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