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样直径对Al-Cu合金定向凝固温度梯度和一次枝晶间距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屈敏 刘林 +1 位作者 唐峰涛 傅恒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2-287,共6页
采用直径为4 mm和7 mm的试样对Al-4%Cu(质量分数,下同)合金进行定向凝固实验。研究表明:小直径试样温度梯度更高,但温度梯度变化幅度并未与试样直径比成线性比例。试样直径较小,胞/枝晶间距相应较小。获得直径为4 mm和7 mm试样一次枝晶... 采用直径为4 mm和7 mm的试样对Al-4%Cu(质量分数,下同)合金进行定向凝固实验。研究表明:小直径试样温度梯度更高,但温度梯度变化幅度并未与试样直径比成线性比例。试样直径较小,胞/枝晶间距相应较小。获得直径为4 mm和7 mm试样一次枝晶间距与生长速率的关系,一次枝晶间距和生长速率、温度梯度的变化关系,且与理论值相符合;一次枝晶间距实验结果与TRIVEDI模型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合金 定向凝固 试样直径 一次枝晶间距 理论模型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枝晶间距对DD26单晶高温合金持久各向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少华 卢玉章 +4 位作者 郑伟 彭建强 谢光 张功 申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6-9,共4页
研究了取向对高速冷却法(DD26-HRS)和液态金属冷却法(DD26-LMC)制备的DD26单晶高温合金760℃/670 MPa条件下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D26-HRS合金一次枝晶间距明显大于DD26-LMC合金,而且DD26-HRS合金持久各向异性更为严重。位错形貌... 研究了取向对高速冷却法(DD26-HRS)和液态金属冷却法(DD26-LMC)制备的DD26单晶高温合金760℃/670 MPa条件下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D26-HRS合金一次枝晶间距明显大于DD26-LMC合金,而且DD26-HRS合金持久各向异性更为严重。位错形貌显示靠近[001]-[012]边界试样变形以基体内多滑移为主。由于DD26-HRS合金γ′相尺寸较大,抑制了层错带剪切γ′相的变形机制,从而使得DD26-HRS合金持久寿命高于LMC合金。然而,靠近[001]-[112]边界试样变形以单方向层错剪切γ′相为主,基体内开动的位错较少,DD26-HRS合金枝晶间粗大的碳化物相周围易于位错的堆积,从而萌生裂纹并沿碳化物界面迅速开裂,造成DD26-HRS合金持久寿命低于DD26-LMC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26 高温合金 各向异性 一次枝晶间距 持久性能 位错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梯度对定向凝固Al-4.5%Cu合金一次枝晶间距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司乃潮 许能俊 +2 位作者 司松海 李云达 史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79,共5页
使用5kg坩埚下拉式定向凝固设备,对Al-4.5%Cu合金进行定向凝固试验,研究Al-4.5%Cu合金在不同温度梯度下一次枝晶间距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他凝固参数不变时,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大,一次枝晶逐渐变小,细密,挺直,基本呈平行状分布,同时... 使用5kg坩埚下拉式定向凝固设备,对Al-4.5%Cu合金进行定向凝固试验,研究Al-4.5%Cu合金在不同温度梯度下一次枝晶间距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他凝固参数不变时,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大,一次枝晶逐渐变小,细密,挺直,基本呈平行状分布,同时计算的一次枝晶间距值与Hunt模型计算值接近,实验测得的一次枝晶间距的回归曲线为:y=2843478.3x2-70217.4x+543.8。用温度梯度较高的实验值来模拟时,可得到1λ=26.7G-0.5-135.9,一次枝晶间距λ1与G-0.5基本呈线性关系,这和Hunt模型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梯度 定向凝固 AL-CU合金 一次枝晶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对Al-Cu合金定向凝固组织及一次枝晶间距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崔联合 庞敬礼 李达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4-37,共4页
选用Al-Cu合金进行定向凝固试验,对不同铜含量的Al-Cu合金一次枝晶微观组织形貌进行分析,并测定了一次枝晶间距。实验结果表明:在铜含量较低时,适当增加铜含量能促进枝晶生长的规整性;当含铜量为1.77%时,定向凝固组织并不明显。随着含... 选用Al-Cu合金进行定向凝固试验,对不同铜含量的Al-Cu合金一次枝晶微观组织形貌进行分析,并测定了一次枝晶间距。实验结果表明:在铜含量较低时,适当增加铜含量能促进枝晶生长的规整性;当含铜量为1.77%时,定向凝固组织并不明显。随着含铜量的增加,可观察到较为细小的一次枝晶组织,一次枝干呈平行生长趋势,且枝干间距较均匀,二次枝晶呈点状分布在一次枝干上。当试样铜含量从1.77%增加到3.00%时,一次枝晶间距逐步增大,但枝晶间距增加幅度较小;当铜含量较小时,试样铜含量对枝晶间距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一次枝晶间距 AL-CU合金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凝固铝铜合金一次枝晶间距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立新 安阁英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1-76,共6页
本文实验研究了凝固参数对铝铜合金一次枝晶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枝晶间距Z_1,并不随生长速度V或温度梯度G的增加而连续减小,而是在V=(1-3)V_(CS)/k时达到极大值,在G=kG_(CS)时急剧改变,其中V_(CS)和G_(CS)是平面生长成分过冷极限... 本文实验研究了凝固参数对铝铜合金一次枝晶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枝晶间距Z_1,并不随生长速度V或温度梯度G的增加而连续减小,而是在V=(1-3)V_(CS)/k时达到极大值,在G=kG_(CS)时急剧改变,其中V_(CS)和G_(CS)是平面生长成分过冷极限下的生长速度及温度梯度。仅在高速生长条件下,关系式Z_1=KG^-(1/2)V-(1/4)才成立,K——与合金性质有关的常数。一次间距的极大值或突变对应于胞晶——枝晶转变。一次枝晶是在“生长——淹没——竞争再生长”的过程中生长的,竞争再生长的方式是“扰动再生长”及“新晶再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铜合金 定向凝固 一次枝晶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凝固Al-4.5%Cu合金枝晶组织与抽拉速率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强 司乃潮 +1 位作者 郭毅 李达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01-1106,共6页
用自制下拉式定向凝固设备,在一定的温度梯度下,在20-220μm/s的抽拉速率范围制备定向凝固Al-4.5%Cu合金,并对其微观组织、特别是一次枝晶间距随抽拉速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凝固微观组织随抽拉速率的增大呈细化趋势,其... 用自制下拉式定向凝固设备,在一定的温度梯度下,在20-220μm/s的抽拉速率范围制备定向凝固Al-4.5%Cu合金,并对其微观组织、特别是一次枝晶间距随抽拉速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凝固微观组织随抽拉速率的增大呈细化趋势,其一次枝晶间距减小;当抽拉速率小于100μm/s时,枝晶间距随抽拉速率而减小的幅度较大;当抽拉速率大于100μm/s时,枝晶间距减小幅度较为平缓。在综合分析抽拉速率、界面生长速率、温度梯度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推导出界面局域平衡条件下预测定向凝固次枝晶间距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定向凝固一次枝晶间距随抽拉速率在100-220μm/s范围的变化规律,为定向凝固工艺获得特定组织而预先选配合适的工艺参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4.5%CU合金 定向凝固 一次枝晶间距 抽拉速率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1.0% Cr亚共晶合金定向凝固组织演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历 李金山 +2 位作者 胡锐 寇宏超 傅恒志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5,共5页
在定向凝固下计算和比较了Cu-1.0%Cr亚共晶合金组织中各相的界面生长温度,结果表明当定向凝固速率大于5μm/s时,α-Cu相的界面生长温度高于共晶组织,α-Cu相会作为初生相首先析出凝固,从而难以制备出全耦合生长的共晶组织的复合材料,计... 在定向凝固下计算和比较了Cu-1.0%Cr亚共晶合金组织中各相的界面生长温度,结果表明当定向凝固速率大于5μm/s时,α-Cu相的界面生长温度高于共晶组织,α-Cu相会作为初生相首先析出凝固,从而难以制备出全耦合生长的共晶组织的复合材料,计算获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另外随定向凝固速率的增加,初生胞状α-Cu相一次枝晶间距和尖端半径以及共晶组织的体积分数都相应地减少,其中α-Cu相一次枝晶间距实验结果与KF一次枝晶间距模型计算结果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CU-CR合金 微观组织 一次枝晶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过热处理对Al-4.7%Cu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司乃潮 孙克庆 吴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7-553,共7页
分别在750、850、950和1 050℃下,研究熔体过热处理对Al-4.7%Cu(质量分数)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影响,利用综合热分析仪测定Al-4.7%Cu合金熔体结构特征及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经过950℃和1 050℃过热处理的一次枝晶间距比在750℃常规过热直... 分别在750、850、950和1 050℃下,研究熔体过热处理对Al-4.7%Cu(质量分数)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影响,利用综合热分析仪测定Al-4.7%Cu合金熔体结构特征及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经过950℃和1 050℃过热处理的一次枝晶间距比在750℃常规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分别减小了31.2%和36.2%;随着熔体过热时间的延长,一次枝晶间距减小,组织越来越细密;但随着低温保持时间的延长,一次枝晶间距增大,组织越来越粗大,表明熔体高温处理对定向凝固组织形态的影响逐渐衰退;熔体过热处理对Al-4.7%Cu合金定向凝固组织有显著影响的原因在于熔体过热处理改变了熔体结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过热处理 一次枝晶间距 熔体结构 凝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凝固CoCrCuFeNiTi_(0.8)高熵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徐义库 李聪玲 +2 位作者 黄兆皓 陈永楠 朱丽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94-1504,共11页
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CoCrCuFeNiTi_(0.8)高熵合金,研究不同抽拉速率(5μm/s、10μm/s、25μm/s)对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光学显微镜(OM)对其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确定合金的相组... 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CoCrCuFeNiTi_(0.8)高熵合金,研究不同抽拉速率(5μm/s、10μm/s、25μm/s)对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光学显微镜(OM)对其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确定合金的相组成。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抽拉速率下,合金的微观组织均为树枝状,随着凝固过程的进行,枝晶取向趋于一致。当抽拉速率从5μm/s增加到25μm/s时,枝晶直径从469.70μm减小到355.48μm,枝晶组织明显细化,分形维数从1.5981增加到1.6158,枝晶生长更加规律,说明抽拉速率的增加使合金获得了细密的枝晶阵列。此外,在抽拉速率为25μm/s时,定向凝固CoCrCuFeNiTi_(0.8)高熵合金达到了最大压缩应变11.98%和最大抗压强度1440.19MPa,证明定向凝固技术能有效地改善CoCrCuFeNiTi_(0.8)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定向凝固 一次枝晶间距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L114A合金熔体结构变化及其对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志怀 张蓉 +1 位作者 张利民 刘林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7,共5页
以合金ZL114A为对象,在温度梯度、淬火时间和冷速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熔体结构变化及其对凝固组织的影响。DSC分析显示,合金熔体结构在700~1100℃之间发生一系列变化,据此选择5个超温处理温度Ts,测量经超温处理后试样中α-Al枝晶... 以合金ZL114A为对象,在温度梯度、淬火时间和冷速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熔体结构变化及其对凝固组织的影响。DSC分析显示,合金熔体结构在700~1100℃之间发生一系列变化,据此选择5个超温处理温度Ts,测量经超温处理后试样中α-Al枝晶数量及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与浇铸温度720℃试样的凝固组织相比,经800,850,900,1080和1250℃超温处理后,α-Al和共晶组织α+Si都得到细化与均匀化,α-Al枝晶间距及数量随熔体温度的升高呈减小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熔体的结构状态发生改变,是导致合金凝固组织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熔体结构 ZL114A合金 一次枝晶间距 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5合金高梯度下快速凝固定向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爱民 熊玉华 刘林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9年第3期71-73,共3页
本文利用自行研制的超高梯度定向凝固装置(ZMLMC),考察镍基高温合金K5在不同的凝固速率下特别是在高速下定向组织的生长行为。研究表明,利用该定向凝固装置可获得完全细化的定向超细晶组织。当R=600cm/s时,其一次... 本文利用自行研制的超高梯度定向凝固装置(ZMLMC),考察镍基高温合金K5在不同的凝固速率下特别是在高速下定向组织的生长行为。研究表明,利用该定向凝固装置可获得完全细化的定向超细晶组织。当R=600cm/s时,其一次间距λ1小于238μm;二次枝晶间距被强烈抑制,λ2仅为66μm,组织更加均匀.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温度梯度 一次枝晶间距 镍基 高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对DZ125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影响
12
作者 邹敏佳 沈军 +3 位作者 闵志先 冯广召 刘林 傅恒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29,33,共4页
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和液态金属冷却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制备了不同流动强度下的DZ125高温合金定向凝固试样,并且引入泰勒数对流动强度进行定量表征,以研究不同流动强度对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动强度的增大,枝晶的定向性逐渐变差... 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和液态金属冷却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制备了不同流动强度下的DZ125高温合金定向凝固试样,并且引入泰勒数对流动强度进行定量表征,以研究不同流动强度对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动强度的增大,枝晶的定向性逐渐变差;随着泰勒数从900增大到38300,一次枝晶间距从124.6μm变化至103.2μm、84.0μm、76.9μm,呈指数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Z125高温合金 定向凝固 泰勒数 流动强度 一次枝晶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Nb content on microstructure stability and stress rupture properties of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containing Re and Ru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振学 刘世忠 +2 位作者 岳晓岱 王效光 李嘉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293-1300,共8页
Three experimental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s with 0%Nb,0.5%Nb,1.0%Nb were cast in the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furnace,while other alloying element contents were basically kept unchanged.The effect of Nb on the micro... Three experimental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s with 0%Nb,0.5%Nb,1.0%Nb were cast in the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furnace,while other alloying element contents were basically kept unchanged.The effect of Nb on the microstructure,stability at1100°C and stress rupture properties at 1070°C and 160 MPa of the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were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imary dendrite arm spacing decreases and the volume fraction ofγ/γ′eutectic of the allo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Nb content in the as-cast microstructures.The size ofγ′phase particles becomes small and uniform and the cubic shape does not obviously change with the increase of Nb content.The precipitating rate and volume fraction of TCP phases increas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Nb content in the process of long term aging at 1100°C.The stress rupture lives increase and elongatio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Nb content at 1070°C/160 MPa.At las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structures stability,stress rupture properties of the alloy and Nb content is discussed based on JMat Pro software and the lastest relevant database for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NB microstructure stability long-term aging stress rupture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