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蹄形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一次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1
作者 李玉涛 白领娣 +1 位作者 陈芳 梁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目的 对比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和巩膜外手术对马蹄形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 2例 (10 2只眼 )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外手术 ,包括环扎加压、巩膜外加压术或加用眼内注气。 176例 (176只眼 )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眼内... 目的 对比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和巩膜外手术对马蹄形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 2例 (10 2只眼 )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外手术 ,包括环扎加压、巩膜外加压术或加用眼内注气。 176例 (176只眼 )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眼内光凝、放液 ,分别对比两者的初次解剖复位率 (3个月内 )、复发率 (3个月以上 )、视力、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初次解剖复位率大致相同 ,但巩膜外手术组网脱复发率高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视力提高幅度大 ,黄斑皱襞发生率低 ,屈光乱视发生少 ,但白内障发生率较高。两者上述项目对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于牵拉性质不伴有严重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马蹄形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从视功能恢复角度出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形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一次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疗效 巩膜外手术 环扎加压 巩膜外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机器人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徐爱珍 华佳佳 李传宝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3期422-427,共6页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作为全身最精细的手术之一,手术操作空间局限,任何细微的手术源性创伤均可导致严重的视觉功能损害。手术机器人可显著提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过程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手术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近年来,...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作为全身最精细的手术之一,手术操作空间局限,任何细微的手术源性创伤均可导致严重的视觉功能损害。手术机器人可显著提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过程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手术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手术机器人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手术治疗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章从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入手,就手术机器人辅助视网膜血管内手术、视网膜下注射、黄斑部手术以及实时远程控制视网膜激光光凝等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简要概括目前手术机器人所面临的挑战,为手术机器人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治疗提供更多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视网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规范操作专家共识(2024)
3
作者 邵毅 马健 +65 位作者 汪朝阳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规范操作专家共识(2024)》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娄岩 谭钢 迟玮 廖萱 田磊 魏雁涛 陶勇 李世迎 计丹 刘光辉 秦牧 张慧 余洪华 吴振凯 杨卫华 邹文进 沈吟 柯碧莲 石磊 张艳艳 杨文利 彭娟 胡守龙 华夏 杨瑞波 胡亮 蒋贻平 刘红玲 康刚劲 邵婷婷 李正日 张冰 陆成伟 谢华桃 董贺 刘洋 余瑶 王勇 蔡建奇 王烽 宋秀胜 刘昳 牛勇毅 文丹 李中文 陈艳蕾 戴西件 黄永志 李海波 李琦 计岩 刘春玲 周学智 许琦彬 苏兆安 李斌 林志荣 葛倩敏 石文卿 罗丽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851-1862,共12页
本专家共识旨在深入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的规范操作流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检查能有效帮助医生明确手术适应证、评估患者病情,为设计手术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有力支持。为了制定本专家共识,在国家眼部疾病临床... 本专家共识旨在深入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的规范操作流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检查能有效帮助医生明确手术适应证、评估患者病情,为设计手术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有力支持。为了制定本专家共识,在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孙晓东等权威专家帮助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组织专家组结合近年国际和国内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对术前影像和视功能的检查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评估,专家们经过多轮探讨和参考最新的临床资料,形成了这份专家共识,旨在为规范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检查提供支持,以实现提高医疗质量、优化资源利用、提供决策支持和保障患者权益的目标。本专家共识主要介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术前检查,包括超广角眼底成像术、荧光素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眼科B型超声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眼眶计算机断层扫描、眼眶核磁共振成像,以及眼科电生理检查如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视野等眼科检查的工作原理、检查方法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术前检查 超广角眼底成像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婷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70-172,18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优势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沭阳医院收治的66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取...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优势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沭阳医院收治的66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取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药物注射治疗(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比较两组眼部指标及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眼部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在视力提升、眼压下降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少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水肿吸收、眼底出血吸收和渗出液吸收用时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经过联合方案,即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康柏西普)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调节眼压,值得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注射药物 康柏西普 玻璃体腔注射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新宝 陈佳玉 +7 位作者 魏嘉洪 夏静 杨爱萍 陈春峰 李明芳 冯成 赵永旺 张敬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9-453,共5页
目的观察个性化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眼科确诊为PDR并接受PPV治疗的患者76例(86眼),分为观察组40例(46眼)... 目的观察个性化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眼科确诊为PDR并接受PPV治疗的患者76例(86眼),分为观察组40例(46眼)和对照组36例(40眼)。观察组采取个性化PPV,对照组采用传统PPV。进行12个月随访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重水、硅油使用率,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下重水残留发生率,巩膜外加压比例,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术后12个月视网膜复位率以及玻璃体内再积血(PVH)、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重水、硅油使用率均比对照组低(均为P<0.05)。2组患者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下重水残留发生率和行巩膜外加压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1个月,观察组患者BCVA均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BCVA均提高(均为P<0.05);对照组术后1 d、1周BCVA提高均不明显(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BCVA均提高(均为P<0.05)。2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以及PVH、DME和NVG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个性化PPV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重水、硅油使用率,提高手术效率,快速提升PDR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玻璃体切割术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手术时间 最佳矫正视力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无菌空气填充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8
6
作者 程育宏 吉梦 +3 位作者 齐赟 谢安明 王华 刘思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0-363,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上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11/2019-10在我院收治的,经历过一次或多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发生的由上方裂孔(3∶00~9∶00水平线以上)引起...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上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11/2019-10在我院收治的,经历过一次或多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发生的由上方裂孔(3∶00~9∶00水平线以上)引起且未合并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PVR-C级以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施行经平坦部入路玻璃体切除术,充分切除残留玻璃体后,行气液交换复位视网膜,确保裂孔周围视网膜下液充分排出后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使用无菌空气行玻璃体腔填充。术后患者严格俯卧位24h。主要观察指标为视网膜初始及最终复位成功率,最佳矫正视力(BCVA),次要观察指标为并发白内障及高眼压比率。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且术后随访时间≥6mo患者31例31眼,脱位范围6.7±3.8个钟点位,裂孔数1.2±0.7个,脱离累及黄斑23眼(74%),人工晶状体18眼(58%),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者6眼(19%)。入组患者Ⅰ期视网膜复位成功率87%(27/31),最终视网膜复位成功率100%(31/31),发生一过性眼压升高者5眼(16%)。术后6mo时BCVA(LogMAR)由术前2.17±1.27改善至0.53±0.25(P<0.001)。结论:对于具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史的不合并严重PVR的上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空气填充,可取得较高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且具有术后俯卧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上方视网膜裂孔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 空气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爱琴 宋子宣 +1 位作者 吴娟 张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S)治疗Ⅴ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将PDR(Ⅴ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42眼)和对照组(42例42眼),治疗组患者行VR...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S)治疗Ⅴ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将PDR(Ⅴ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42眼)和对照组(42例42眼),治疗组患者行VRS手术前3~5 d辅助应用雷珠单抗,对照组患者仅行VRS。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率、手术时间、医源性裂孔及眼内填充物等术中情况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78.07±8.58)min和(127.79±12.21)min,术中患者出血率、医源性裂孔发生率、硅油填充率治疗组分别为9.52%、2.38%、33.33%,对照组分别为40.48%、16.67%、69.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48%、76.19%、57.14%,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90%、52.38%、47.62%;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55.55±13.80)μm、(247.19±13.48)μm、(276.69±20.78)μm和(292.88±20.50)μm、(271.26±25.96)μm、(282.45±18.70)μm。术后1个月、3个月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并发症的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患者的无菌性眼内炎症和视网膜再增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玻璃体再出血和新生血管再生长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结论雷珠单抗辅助VRS,能显著减少PDR患者术中的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和硅油填充率,有助于PDR患者术后近期视功能的恢复,提高了PDR患者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雷珠单抗 视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吴惠琴 赵燕麟 王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731-1733,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Micro-vitreoretinal surgery,MVRS)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标准三通道睫状体平部玻璃体切除术。MVRS包括彻底切除机化条索、剥膜、松解性视网膜切开、过氟化碳液体和硅油填充、内... 目的:探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Micro-vitreoretinal surgery,MVRS)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标准三通道睫状体平部玻璃体切除术。MVRS包括彻底切除机化条索、剥膜、松解性视网膜切开、过氟化碳液体和硅油填充、内窥镜、异物取出。视网膜激光光凝。根据玻璃体视网膜状况及玻璃体腔有明显增殖的病例均常规加巩膜外环扎。本组病例共26例(26眼)。其中15例行巩膜环扎。合并白内障行晶状体切除术9例,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2例。采用视网膜切开1例,僵硬边缘切除1例。22例采用眼内光凝。17例术中联合眼内异物取出术。20例填充硅油(德国产,5000mms粘度)。无晶状体眼硅油充填病例6点处虹膜周切。2例因角膜斑痕采用内窥镜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异物取出。结果:术后采取俯卧位1wk。合并视网膜脱离19例,经一次性手术视网膜复位18例(95%)。2例在VRS后因出现视网膜前膜或局部RD,术后6-8wk分别再次行VRS并补充硅油,2例术后因增殖形成新裂孔而行冷凝加环扎加局部垫压,视网膜均复位。5例患者术后补充激光光凝。16例术后有一过性眼压升高,经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14例眼压恢复正常,有2例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其中1例行抗青光眼术,1例放出少量硅油。17例有晶状体眼随访期内均发现不同程度的并发性白内障,2例晶状体摘除保留前囊者,术后1wk发生囊膜混浊。硅油进入前房2例,经前房穿刺放出硅油后或无晶状体眼6点处虹膜周切口(原周切口阻塞)YAG激光切除后继续俯卧位,硅油复位,视网膜平复。10例患者顺利取油。取油后视网膜再脱离2例,均为视网膜前膜形成或形成新裂孔。1例术后2mo发生角膜带状变性。患者术后视力为光感不确1例,眼前手动5例、指数者5例,0.01~0.05者8例,0.06~0.1者4例,〉0.1者3例。结论: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有效解除牵拉、取出异物、复位视网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从而挽救视网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眼外伤 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冰 陈平 翁景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259-1261,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并发症及防治。方法:82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并随访3~24mo,对其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的提高者62眼(72%),但部分患眼出现...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并发症及防治。方法:82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并随访3~24mo,对其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的提高者62眼(72%),但部分患眼出现不同情况的并发症,包括高眼压、玻璃体出血、并发性白内障、医源性视网膜损伤等。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玻璃体手术能挽救大多数眼球并恢复一定的有用视力,但对手术并发症应重视并积极预防治疗,以提高玻璃体手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手术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眼压变化的规律性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娅利 胡玉章 陈晓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了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眼压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性。方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100例,其中单纯巩膜扣带术23例,单纯玻璃体切割35例,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18例和玻璃体切割+C3F8气体填充24例,采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术前和术... 目的:了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眼压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性。方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100例,其中单纯巩膜扣带术23例,单纯玻璃体切割35例,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18例和玻璃体切割+C3F8气体填充24例,采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术前和术后7d每天眼压。观察和分析各组手术后眼压的变化,如眼压升高>25mmHg,则局部或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结果:首次眼压升高发生于术后24h内占86.5%,术后2d占8.1%,术后3d占5.4%。单纯巩膜扣带术、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后24h内眼压最高,平均眼压分别为21.04±7.49mmHg和20.43±7.79mmHg,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5/23(21.7%),6/35(17.1%)。硅油填充组在术后1d,气体填充组在术后2d眼压最高,平均眼压分别为25.17±8.69mmHg和29.21±10.30mmHg,两组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0/1(855.6%),16/2(466.7%)。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眼压升高多发生在早期,硅油或气体填充术后高眼压发生率较高,眼压升高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眼压 C3F8 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扬 戴荣平 卞爱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450-1454,共5页
目的:评价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共计纳入2013-04/2014-08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的PDR患者52例52眼。... 目的:评价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共计纳入2013-04/2014-08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的PDR患者52例52眼。试验组23眼在玻璃体切除术前6-14d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药0.5mg,对照组29眼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医源性破孔、手术填充物类型、再次手术率,以及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视力情况等。结果:手术时间:试验组70.52±26.18min,对照组99.45±27.7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827,P=0.000);手术中出血:试验组5眼(21.7%),对照组19眼(6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892,P=0.002);术中医源性破孔:试验组3眼(13.0%),对照组15眼(5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479,P=0.004)。术中硅油填充:试验组8眼(34.8%),对照组19眼(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4,P=0.028)。玻璃体腔注射后未发生相关并发症。两组术前视力、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9,-0.084;P=0.103,0.933);两组末次随诊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2,P=0.010)。末次随诊视力≥0.1,试验组20眼(86.9%),对照组16眼(55.2%)。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PDR玻璃体手术可以易化手术操作,退化新生血管,减少术中出血和医源性破孔的发生率,并且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最终达到提高患者视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注射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手术 新生血管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手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焕霞 姜涛 +3 位作者 王哲 孙哲 杨丛丛 全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手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RRD的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病例资料。高度近...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手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RRD的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病例资料。高度近视组15例15眼,非高度近视组15例15眼。两组患者均先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填充硅油,3个月后均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IOL植入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玻璃体切割术前均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根据这两项指标计算IOL植入后的预测屈光度。硅油取出结合IOL植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测眼轴长度、角膜曲率、验光计算实际屈光度数(实际屈光度)。两组手术前后均测量最佳矫正视力并计算Log MAR视力。观察两组手术前后Log MAR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的变化,分析高度近视组术后屈光预测误差与术前眼轴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两组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屈光较术前均向近视方向漂移,随时间变化近视漂移逐渐增大,术后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非高度近视组术后各时间点屈光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屈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均为P<0.05);非高度近视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术后6个月屈光预测误差与术前眼轴长度之间呈负相关(R^2=0.580,P=0.001)。结论RRD患者行玻璃切割联合晶状体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屈光向近视方向漂移,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屈光向近视方向漂移更明显;高度近视患者术后眼轴增长,角膜曲率增大,高度近视患者术前眼轴越长,术后屈光越向近视方向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白内障 联合手术 屈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9
13
作者 田农 黄振平 +1 位作者 王理理 王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24-426,F003,共4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高度近视患者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2000年3月至2004年4月间20例(20只眼)由于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导致的视网膜脱离而住院的患者,其中男3例、女17例,术后随访时间为2~30个月,平... 目的:研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高度近视患者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2000年3月至2004年4月间20例(20只眼)由于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导致的视网膜脱离而住院的患者,其中男3例、女17例,术后随访时间为2~30个月,平均15个月。手术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长效气体或硅油充填术,手术后患者保持低头位至少1周以上。结果:20只眼中,硅油充填5只眼,1次手术后1个月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率为80%(16/20),4例视网膜脱离复发,其中长效气体充填3只眼,硅油充填1只眼。均未再次手术。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05为15%(3只眼),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0.05为55%(11只眼),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86)。术中与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视网膜轻度出血3例(15%);继发性青光眼2例(10%);核性白内障4例(20%),其中3例为硅油充填眼。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有助于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视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近视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国明 张少冲 +4 位作者 曾键 赵铁英 秦波 陈青山 古洵清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3期198-199,共2页
目的研究硅油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2例(32眼)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视网膜脱离复发的原因由PVR引起者21眼,周边未封... 目的研究硅油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2例(32眼)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视网膜脱离复发的原因由PVR引起者21眼,周边未封闭裂孔所致3眼,巨大裂孔后瓣滑脱5眼,黄斑裂孔未贴伏3眼,手术后均获得解剖复位,视力达0.05以上者共15眼,随访0.5a5眼复发。结论保留硅油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取得较好的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硅油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内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何小寒 吴松一 +4 位作者 张国明 唐松 宋湘梅 田汝银 赵军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4-765,768,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内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效果。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选择眼内晚期(D期或E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11例(12眼),采用博士伦23G玻璃体切割系统,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包括玻璃体切割、肿瘤切除、视网膜光...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内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效果。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选择眼内晚期(D期或E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11例(12眼),采用博士伦23G玻璃体切割系统,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包括玻璃体切割、肿瘤切除、视网膜光凝、眼内填充等。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4个月)。结果所有患眼均完成视网膜肿物切除。术后10眼视网膜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2眼因肿瘤范围大,视网膜大部分切除。8眼硅油填充,2眼行C3F8填充,2眼未作眼内填充。随访末,病情稳定者8眼,肿瘤复发4眼,眼球摘除1眼,因肿瘤眼外转移去世1例,2眼再行玻璃体内注射马法兰。硅油取出3眼,硅油置换1眼,4眼硅油长期填充。视力保持0.2以上5眼,患儿因年龄小不配合视力检查者7眼。并发白内障2眼,行白内障摘出术。结论玻璃体手术能够有效切除眼内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对保留眼球和患眼视力,提高患儿生存率有一定帮助,但其安全性和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玻璃体手术 激光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复杂性眼外伤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 被引量:6
16
作者 任兵 罗英 +6 位作者 高晓唯 高云仙 周昕 田艳明 李保江 闫海英 杨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930-1931,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儿童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258例儿童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功能痊愈196眼(76.0%),解剖痊愈33眼(12.8%),未痊愈29眼(11.2%)。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儿童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258例儿童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功能痊愈196眼(76.0%),解剖痊愈33眼(12.8%),未痊愈29眼(11.2%)。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儿童复杂性眼外伤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复杂性眼外伤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松 王莹 +4 位作者 吴秋菊 赵秉水 李燕 刘培 关禹博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vitreoretinal surgery,VRS)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8年 2月~ 2 0 0 2年 5月行 VRS联合过氟化碳液体、视网膜切开和硅油填充术等技术治疗的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 (reti...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vitreoretinal surgery,VRS)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8年 2月~ 2 0 0 2年 5月行 VRS联合过氟化碳液体、视网膜切开和硅油填充术等技术治疗的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 (retinal detachment,RD) 4 7例 (4 7只眼 ) ,其中男 4 3例 ,女 4例 ,年龄 10~ 5 1岁 ,平均 (30 .3± 11.0 )岁。 17只眼继发眼球穿孔伤缝合术后 ,30只眼继发眼球钝挫伤 ,9只眼合并眼内异物。患者的 RD时间从 6小时至 2年 ,平均 (1.8± 4 .1)月。所有患者都有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和前 PVR,PVR均在 C3级以上。 4 7只眼经一次性手术视网膜复位 2 3只眼 (4 8.9% ) ,另 2 4只眼在 VRS后因出现视网膜前膜或 RD,在术后 6~ 8周分别再次行 VRS或巩膜扣带术 (scleral buckling surgery,SBS)等 2次以上手术 ,其中再次行硅油下剥膜术 16只眼。术后随访 3~ 2 7月 ,平均 9.5月。结果 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 4 2只眼 ,部分复位 3只眼 ,失败 2只眼 ,总有效率 95 .7%。术后视力提高者 32只眼 (6 8.1% ) ;0 .0 1以上视力 2 9只眼 (6 1.7% )。10只眼采用 m ERG检测比较 ,有 6只眼术后总反应密度较术前有所提高。硅油填充术 4 1只眼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治疗 复杂性 外伤性 视网膜脱离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奕霞 李虹霓 +3 位作者 黄梓材 李洪龙 张君敏 林晓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794-795,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8例45眼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后视力改善情...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8例45眼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和手术的并发症。结果:随访患者45眼,术后视力0.05以上者从术前14眼(31.1%)提高到术后30眼(66.7%),其中22眼(73.3%)视力>0.1。术后并发症:高眼压、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球萎缩。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目前治疗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应用手术技术,及时准确地处理术后并发症,才能有效地改善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微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昊 张剑 康建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62-1564,共3页
目的:研究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2/2016-02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合并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患者92例99眼的临床基本资料,其中男49例53眼,... 目的:研究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2/2016-02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合并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患者92例99眼的临床基本资料,其中男49例53眼,女43例46眼,平均年龄57.1±1.9岁;患者进行眼球麻醉后行玻璃体切割术结合白内障的超声乳化;观察患者的手术疗效和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联合手术均进行得比较顺利,手术中没有后囊膜发生破裂的患者出现。患者中有7眼使用BSS液进行填充,有46眼注射入硅油,有46眼注射入C_3F_8;有49眼Ⅰ期时放置人工晶状体,有21眼在取出硅油时Ⅱ期放置人工晶状体;患者手术以后视力得到提升的有84眼(85%),视力没有发生变化的有15眼(15%);患者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包含一过性高眼压18眼(18%)、前房反应7眼(7%)和角膜水肿8眼(8%)。结论: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23G玻璃体切割手术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合并白内障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及其处理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国明 陈璐 +3 位作者 黄丽娜 成洪波 曾键 赵铁英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理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对 71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 biom icroscopy,U BM)等检查 ,确定青光眼类型 ,并分别对其进行药物或手...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理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对 71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 biom icroscopy,U BM)等检查 ,确定青光眼类型 ,并分别对其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眼眼压均降至 2 .79k Pa以下 ,视力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继发性青光眼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其眼压控制需进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 视网膜 手术治疗 继发性青光眼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