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国家财政体制转型的视角看一条鞭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志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24,共6页
一条鞭法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赋役制度改革,学界一般都是从人头税到土地税、从实物税和劳役到货币赋税演变的脉络对其加以认识。但是,所谓“一条鞭(编)”,其意义的指向,其实更着重在“总收分解”,即财用资源的核算、收集与分派上... 一条鞭法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赋役制度改革,学界一般都是从人头税到土地税、从实物税和劳役到货币赋税演变的脉络对其加以认识。但是,所谓“一条鞭(编)”,其意义的指向,其实更着重在“总收分解”,即财用资源的核算、收集与分派上。也就是说,一条鞭法在更本质的层面上是王朝财政体制的转型。一条鞭法的“总收分解”,首先直接带来的变化,是原来里甲编户承当的赋税、差役、物料、经费诸项名目以同一原则、同一征缴手段合并在一起缴纳。不过,这样一种在官民之间的资源征集方式,还要落实在各层级政府和官府各衙门之间财用核算与分配的结构性转型上面。这种国家财政机制的转变,既是体现在官民之间赋役征派方式改变的一种前提,也是一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条鞭法 财政体制 财政机制 土地税 人头税 结构性转型 征缴 赋役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条鞭法改革与明清漕运制度演变——以江西省仓为中心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品优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5-134,178,共10页
明代的漕运制度有几次重要变化,成化十一年漕粮行改兑法,运军需赴水次收兑漕粮。一条鞭法推行前,漕粮民收民解,在这一制度下,旗军、运丁层层盘剥粮长、里甲民户,至嘉靖朝这一现象普遍化了。为避免旗军、运丁勒索粮长、里甲民户,加上江... 明代的漕运制度有几次重要变化,成化十一年漕粮行改兑法,运军需赴水次收兑漕粮。一条鞭法推行前,漕粮民收民解,在这一制度下,旗军、运丁层层盘剥粮长、里甲民户,至嘉靖朝这一现象普遍化了。为避免旗军、运丁勒索粮长、里甲民户,加上江西河道不利航运的特点,自万历朝中叶起,江西有漕州县纷纷在省城购置漕仓,于省仓兑粮与运军。一条鞭法改革后,在漕粮官收官解的过程中,州县也设立了一批省仓。江西省仓是州县对漕粮改兑后交兑秩序败坏的因应,也反映了一条鞭法改革在漕运领域的实践,揭示了明中叶以来州县行政运作改变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漕运 江西 省仓 一条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一条鞭法之兴衰——立足于法律实效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付春杨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3期40-44,共5页
一条鞭法的施行是中国法律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本文从法律的实效这一侧面分析明代一条鞭法的兴衰。一条鞭法产生的背景是旧的法律在执行中为利益集团所侵蚀,一条鞭法旨在重建一种能为各方接纳的新的利益格局,而一条鞭法的失败则缘于权力... 一条鞭法的施行是中国法律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本文从法律的实效这一侧面分析明代一条鞭法的兴衰。一条鞭法产生的背景是旧的法律在执行中为利益集团所侵蚀,一条鞭法旨在重建一种能为各方接纳的新的利益格局,而一条鞭法的失败则缘于权力格局的改变产生了新的特殊利益。法律的实际效力取决于国家权力与利益集团斗争的结果,这是法律改变社会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条鞭法 利益 律实效 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看明代一条鞭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董雁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5-136,共2页
一、"帕累托改进"与"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Kaldor-Hicks Improvement)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从社会福利的角度评价一项经济政策的标准。
关键词 希克斯 一条鞭法 卡尔 明代 帕累托改进 现代经济学 经济政策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认识“一条鞭法”的征收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三谋 《古今农业》 1999年第2期5-12,共8页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一条鞭法”的讲述未趋一致,观点各异。一些学术专著和大专院校的教材以及中学的历史课本都没有对“一条鞭法”作过一个确切的定义,对“一条鞭法”的征收问题也是异论纷纷。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从广度和深度去进一...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一条鞭法”的讲述未趋一致,观点各异。一些学术专著和大专院校的教材以及中学的历史课本都没有对“一条鞭法”作过一个确切的定义,对“一条鞭法”的征收问题也是异论纷纷。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从广度和深度去进一步探讨“一条鞭法”,以便对其有一个新的正确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天下郡国利病书》 新认识 赋役改革 《中国古代史》 顾炎武 徭役 地方文献 《明经世文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代一条鞭法的实施与推行——以山东地区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年志 《农业考古》 2016年第4期42-48,共7页
明代中后期开始施行的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它从创始到推行于全国,经过了一个逐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由于地区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悬殊,一条鞭法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山东地区一条鞭法的实施、推广反映出其在北方... 明代中后期开始施行的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它从创始到推行于全国,经过了一个逐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由于地区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悬殊,一条鞭法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山东地区一条鞭法的实施、推广反映出其在北方地区的一般状况。它的实行虽然暂时缓解了封建赋役中的矛盾,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固有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一条鞭法 实施 推行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条鞭法”对当前税制改革的启示
7
作者 丁晓燕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16-118,共3页
"一条鞭法"是我国税制历史上最重要的改革之一,古今诸多学者对其多为褒奖之词。文章在肯定"一条鞭法"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其局限性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对现代税制改革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一条鞭法 税制改革 局限性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赋役改革比较与借鉴——以明代“一条鞭法”与清代“摊丁入亩”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永成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72,80,共6页
比较明代"一条鞭法"和清代"摊丁入亩"两次赋役改革发现,它们都是为解决财政危机而推行的,在改革时期、改革内容和趋势上存在一定渊源,但在改革途径、改革动机、改革结果和影响方面却存在差异。意识形态在改革中发... 比较明代"一条鞭法"和清代"摊丁入亩"两次赋役改革发现,它们都是为解决财政危机而推行的,在改革时期、改革内容和趋势上存在一定渊源,但在改革途径、改革动机、改革结果和影响方面却存在差异。意识形态在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共同信念影响改革。鉴于此,在推行或分析正式制度改革的同时,要注重非正式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有助于理解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或锁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赋役改革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化为枳:明一条鞭法的北方困境 被引量:3
9
作者 吕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50,共8页
一条鞭法既是明代东南地区赋役改革的总结,又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赋役制度改革,不仅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以银代役,而且赋役合一,具备了摊丁入地的因素,为赋役征收的一元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一条鞭法是带有浓厚东南地域色彩... 一条鞭法既是明代东南地区赋役改革的总结,又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赋役制度改革,不仅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以银代役,而且赋役合一,具备了摊丁入地的因素,为赋役征收的一元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一条鞭法是带有浓厚东南地域色彩的赋役制度,在北方推广时遭到强烈的抵制。通过对一条鞭法在北方推行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探研,探讨区域政策推行全国过程中产生矛盾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条鞭法 赋役制度 江南 地域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方视角的明代“一条鞭法”财税改革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珂 龚浩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1-105,112,共6页
明代中后期各地方政府推动了“一条鞭法”改革。一批具有基层执政经验的地方行政长官依据本地的政情推出了与本区域环境相适宜的“一条鞭法”改革方案,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最终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一条鞭法”,完成了赋役折银、... 明代中后期各地方政府推动了“一条鞭法”改革。一批具有基层执政经验的地方行政长官依据本地的政情推出了与本区域环境相适宜的“一条鞭法”改革方案,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最终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一条鞭法”,完成了赋役折银、均平赋役的财税改革目标。这次成功的财税体制改革为当下的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即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更有助于成功地推动财税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财税改革 徭役制度 一条鞭法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条鞭法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唯一 沈庆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56-61,共6页
对于十六世纪中叶出现的一条鞭法,不少史学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绩显著;对其历史意义和作用,也发表过不少文章,有着多方面的结论和分析。但近些年来,有的论著比较肯定清代的地丁制,而对明代的一条鞭法轻描淡写,有的虽然肯定一条鞭... 对于十六世纪中叶出现的一条鞭法,不少史学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绩显著;对其历史意义和作用,也发表过不少文章,有着多方面的结论和分析。但近些年来,有的论著比较肯定清代的地丁制,而对明代的一条鞭法轻描淡写,有的虽然肯定一条鞭法的意义和作用,但又十分强调一条鞭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属于前者,我们认为由于是忽视了对中国封建赋役发展变化史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条鞭法 赋役制度 历史意义 地丁 银差 “摊丁入亩” 大地主 阶级矛盾 万历 土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一条鞭法”到“地丁合一”——明清赋役制度的演变
12
作者 周云 《远程教育杂志》 1986年第1期21-22,共2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在其前期基本上以人丁为征收对象,这一状况到了唐代中期杨炎创二税法以后有了一个根本的转变。二税法实行后舍人而税产,既使国家的财政收入更有保障,也使百姓的赋役负担更加合理,同时控制了由于土地的卖买...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在其前期基本上以人丁为征收对象,这一状况到了唐代中期杨炎创二税法以后有了一个根本的转变。二税法实行后舍人而税产,既使国家的财政收入更有保障,也使百姓的赋役负担更加合理,同时控制了由于土地的卖买而产生的土地兼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役制度 一条鞭法 演变 明清 中国封建社会 土地兼并 征收对象 唐代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张居正赋役制度改革及其当代价值——基于政策试点角度的考察
13
作者 徐家林 李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5-194,共10页
政策试点是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经验。中央集权和政治大一统是古代中国政策试点的制度基础,而在维护中央权威和实现地方有效治理的张力下,中国的央地关系经常面临“集权—分权—集权”的制度化难题。政策试点是解决央地矛盾、加强对地方... 政策试点是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经验。中央集权和政治大一统是古代中国政策试点的制度基础,而在维护中央权威和实现地方有效治理的张力下,中国的央地关系经常面临“集权—分权—集权”的制度化难题。政策试点是解决央地矛盾、加强对地方控制的重要机制,也是确保政策落实及其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张居正赋役制度改革的两项主要政策——清丈土地和“一条鞭法”——都经历了“个别提出—局部试点—全面扩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张居正发挥了今天所谓“政策企业家”的作用,推动了政策全面落地。张居正赋役制度改革试点对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是:渐进改革的重要性、选人用人的正确性、政策试点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经济改革与政治发展的一致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役制度 央地关系 政策试点 清丈土地 一条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护农立法散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永坤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2-67,共6页
朱明皇朝享国凡276年,国祚之长在中国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皇朝中首屈一指。时处封建末世的明统治者靠什么长期维系了统治的沿续与稳定?其原因显然是多元的,远非一篇短论所能及。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纯粹的农业国... 朱明皇朝享国凡276年,国祚之长在中国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皇朝中首屈一指。时处封建末世的明统治者靠什么长期维系了统治的沿续与稳定?其原因显然是多元的,远非一篇短论所能及。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纯粹的农业国,明代的护农立法无疑功不可没。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明大诰 一条鞭法 《明史》 农民负担 抽象行政行为 社会经济结构 官员犯罪 共同犯罪 人均粮食占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居正效法明世宗新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澍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89-93,共5页
“法祖”是张居正政治行为的显著特征。但是,张居正效法的绝非仅仅是明太祖和明成祖。他的法祖特征是远法明太祖和明成祖以及近效明世宗。其中,效法嘉靖前期的明世宗是张居正法祖的核心内容。张居正将嘉靖前期世宗与张璁等人的革新措... “法祖”是张居正政治行为的显著特征。但是,张居正效法的绝非仅仅是明太祖和明成祖。他的法祖特征是远法明太祖和明成祖以及近效明世宗。其中,效法嘉靖前期的明世宗是张居正法祖的核心内容。张居正将嘉靖前期世宗与张璁等人的革新措施奉为“皇祖之制”而加意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居正 嘉靖前期 明世宗 《万历起居注》 嘉靖初 政治行为 张璁 神宗 张居正改革 一条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方仲先生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志伟 陈春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81,共17页
文章讨论了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人梁方仲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贡献。梁方仲先生以其扎实的文史修养和良好的社会科学造诣,从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大处着眼,从具体问题的深入考释入手,以"一条鞭法"研究为中心,... 文章讨论了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人梁方仲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贡献。梁方仲先生以其扎实的文史修养和良好的社会科学造诣,从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大处着眼,从具体问题的深入考释入手,以"一条鞭法"研究为中心,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构筑起关于中国传统经济运行的解释框架,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范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方仲 一条鞭法 中国社会经济史 社会科学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经济史中的“地方财政”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思渊 申斌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8,共12页
"地方财政"是经济学从公共费用理论中推演出的分析概念,因此其应用于历史学研究并非不证自明。经济学研究中,理想型的"地方财政"是地方自治前提下,民众支付公共服务的费用,地方税的意义则是民众公共消费品意愿的协... "地方财政"是经济学从公共费用理论中推演出的分析概念,因此其应用于历史学研究并非不证自明。经济学研究中,理想型的"地方财政"是地方自治前提下,民众支付公共服务的费用,地方税的意义则是民众公共消费品意愿的协调。如果以这一理想型关照明清以降历史,则中国并未形成地方财政。但是,"地方财政"作为一个分析概念,其应用于历史学研究的主要意义是借此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地方社会关系。如果从这一视角出发,则可以从明清以降的财政体制中发见作为动态过程的"地方财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财政 蒂布特模型 赋役制度 非正式经费体系 一条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隆万改革视野下的海瑞——对海瑞历史地位的重新诠释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1,共5页
嘉隆万改革前后延续六十余年,是明代特有的改革模式。作为举人出身的海瑞成长于这一时代,大有作为于这一时代,既是嘉隆万改革的受益者,又是嘉隆万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不论在哪个职位上,海瑞都以改革为己任,兴利除弊,急国家之所急,忧民众... 嘉隆万改革前后延续六十余年,是明代特有的改革模式。作为举人出身的海瑞成长于这一时代,大有作为于这一时代,既是嘉隆万改革的受益者,又是嘉隆万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不论在哪个职位上,海瑞都以改革为己任,兴利除弊,急国家之所急,忧民众之所忧,充分展示了他勇于变革、敢于担当的改革家气质。长期以来,人们仅仅把海瑞塑造成为奉公廉洁、刚正不阿的清官形象,而对他变革创新的改革家形象凸显不够,未能对他改革家的历史地位予以应有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隆万改革 海瑞 一条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后期江西地方财政体制的败坏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智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13-116,共4页
明中叶江西地方财政体制经过一番改革 ,形成了一个以定额管理、分级包干为特征的地方财政体制。明后期这种体制逐渐败坏 ,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条鞭法”的内在缺陷。
关键词 明史 江西地方财政体制 一条鞭法 败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摊丁入亩”制度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三谋 《古今农业》 2001年第3期51-55,共5页
一、推行的背景与原因 “摊丁入亩”政策,是我国清代社会实行的一次重大的赋役制度变革,是明代差徭改革的继续和发展。它萌发于“一条鞭法”之中,普及于雍正初年的全国各省。这次税制役法的改革,其中心内容是:将过去的丁役银(人头税)合... 一、推行的背景与原因 “摊丁入亩”政策,是我国清代社会实行的一次重大的赋役制度变革,是明代差徭改革的继续和发展。它萌发于“一条鞭法”之中,普及于雍正初年的全国各省。这次税制役法的改革,其中心内容是:将过去的丁役银(人头税)合并到田税银里,一起征收。此举,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平衡民间赋役负担,促进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摊丁入亩”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传统的税制役法长期演变的必然结果。早在明代中期,由于官府对徭役的横征暴敛,再加之自然灾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摊丁入亩” 一条鞭法 赋役改革 土地兼并 赋役制度 阶级矛盾 社会秩序 徭役 《皇朝经世文编》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