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氏菌性脊柱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辅助灌注冲洗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申林明 朱海 +4 位作者 王正平 李依奇 刘贝 温发延 柳永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2-729,共8页
目的:观察布氏菌性脊柱炎(brucellosis spondylitis,BS)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灌注冲洗的作用。方法:将2022年8月~2023年12月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布氏菌性脊柱炎(brucellosis spondylitis,BS)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灌注冲洗的作用。方法:将2022年8月~2023年12月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男10例,女5例,年龄44.1±7.8岁;观察组男11例,女4例,年龄42.1±6.6岁。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庆大霉素灌注冲洗治疗。术后第1天起,使用庆大霉素80mg+生理盐水3000mL持续清洗创面,连续冲洗2周。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天、1周、2周、3个月、6个月及术后1年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的影像学资料,包括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和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术后1年根据Suk分级评价椎间融合情况,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ESR和CRP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CRP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ESR低于术前水平(P<0.05),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低于术前水平(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ESR、CRP、VAS评分、ODI在术后1周、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ESR、CRP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LL和DH较术前均增加(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体融合率为100%,观察组为93.33%。两组患者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BS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行灌注冲洗可辅助降低患者的炎症标志物,缓解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灌注冲洗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术 随机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