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腔镜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 被引量:18
1
作者 范林军 姜军 +2 位作者 杨新华 张毅 陈显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全腔镜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对2004年8月~2007年9月3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予新辅助化疗后行全腔镜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联合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术前进行充分溶脂和吸脂... 目的探讨全腔镜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对2004年8月~2007年9月3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予新辅助化疗后行全腔镜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联合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术前进行充分溶脂和吸脂,采用充气法建立操作空间,全腔镜下皮下腺体切除,通过腋窝小切口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及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术后行常规辅助治疗。结果31例全腔镜下皮下腺体切除一期乳房重建均成功,前哨淋巴结活检15例(其中8例加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直接腋窝淋巴结清扫16例,术中肿瘤表面组织及乳头后方组织冰冻切片检查均未发现癌组织。术后乳头部分坏死1例(3.2%),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非常满意22例(71.0%),基本满意7例(22.6%),不满意2例(6.4%)。随访3个月~3年,其中>1年者15例,均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全腔镜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美容效果好,可作为治疗较早期乳腺癌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皮下腺体切除 一期乳房重建 腔镜 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技术指导腔镜乳腺癌保乳并转移背阔肌瓣重建乳房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普生 王立坤 +5 位作者 罗云峰 史福军 何琳赟 曾成炳 张宇 方驰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1-1135,1142,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技术在腔镜乳腺癌保乳并一期转移背阔肌瓣乳房重建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临床30例志愿要求行背阔肌瓣转移重建乳房的患者纳入实验组,术前采集256排螺旋CT动脉期、静脉期的DICOM数据,导入自...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技术在腔镜乳腺癌保乳并一期转移背阔肌瓣乳房重建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临床30例志愿要求行背阔肌瓣转移重建乳房的患者纳入实验组,术前采集256排螺旋CT动脉期、静脉期的DICOM数据,导入自主研发的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对患者CTA图像中的乳房、乳腺肿瘤、背阔肌及胸背动脉等进行分割及三维重建,再导入三维可视化手术平台中进行手术研究,指导临床腔镜乳腺癌保乳并一期转移背阔肌瓣乳房重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进行美学评价。对照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18例在我院行腔镜背阔肌瓣乳房重建患者(术前未应用三维可视技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月乳房的美学评价等数据。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三维可视技术能准确反映其乳房及肿瘤、背阔肌及胸背血管等解剖结构及其三维毗邻关系。30例患者手术顺利,中位手术时间为226 min(205~253 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95 m L(73~132 m L)。乳房美学评价,22例优,6例良,2例一般。对照组18例患者,中位手术时间为283 min(256~313 min),中位出血量为107 m L(79~147 m L)。乳房美学评价,10例优,4例良,4例一般。结论三维可视技术能很好的显示背阔肌形态及胸背动脉走行,可计算乳房体积及背阔肌体积,指导背阔肌切取范围,避免误伤背阔肌瓣蒂部血管,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乳房重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技术 乳腺癌 转移背阔肌瓣 乳房一期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