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99世界杯女排赛中国女排一攻战术运用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鞠菁
白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4-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女排
一攻战术
球队
世界杯
得分
接发球
中国队
效果分析
改变
对比分析
全文增补中
江苏男排在第七届全运会决赛中一攻战术统计分析
2
作者
张克仁
秦毅斌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5-23,共9页
江苏男排是一支年青向上的队伍,具有较好的一攻基础,并具有“实力加配合”的特点,但其一攻“快变”战术质量不高,还不适应男排“全方位”进攻的发展趋势,必须认真总结,扬长克短.形成颇具特色的队伍。
关键词
江苏男排
一攻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球区扩大对一攻战术组成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禄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0-30,共1页
为了探讨发球区扩大对一攻战术组成率的影响,对1996年全国女排锦标赛(漳州赛区)甲A8个队发球的站位、线路、落点与发球效果作了技术统计。把9m宽的发球区平分成右(原发球区)、中、左3个发球区;把直线发到插上二传站位的区域称为直后区,...
为了探讨发球区扩大对一攻战术组成率的影响,对1996年全国女排锦标赛(漳州赛区)甲A8个队发球的站位、线路、落点与发球效果作了技术统计。把9m宽的发球区平分成右(原发球区)、中、左3个发球区;把直线发到插上二传站位的区域称为直后区,斜线发到插上二传站位的区域称为斜后区,落点在插上二传侧面对应的区域称为侧对区。将不同发球区与不同线路和落点的发球统计数,分别进行发球效果的百分比计算,结果是:(1)右、中、左3个发球区发球的一攻战术组成率分别是54.5%、50.2%、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攻战术
组成率
发球区
斜后区
侧对区
直后区
发球效果
二传
技术统计
斜线球
发球
攻
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对付重叠拦网之进攻战术的探讨
4
作者
戴廷斌
《中国体育科技》
1983年第Z2期49-55,共7页
一、问题的提出综观世界排坛,网上争夺日趋白热化,扣拦矛盾极为突出。这是当前世界男排发展的一大特点。扣拦矛盾不仅表现在个人技术和身材高度上,而且更表现在集体进攻战术和集体拦网战术的运用和对抗方面。随着进攻战术的迅速发展,必...
一、问题的提出综观世界排坛,网上争夺日趋白热化,扣拦矛盾极为突出。这是当前世界男排发展的一大特点。扣拦矛盾不仅表现在个人技术和身材高度上,而且更表现在集体进攻战术和集体拦网战术的运用和对抗方面。随着进攻战术的迅速发展,必然带来拦网战术的深刻变革,尤其是交叉换位跑动的“配合进攻”风靡一时的七十年代后期,作为与之相抗衡的集体拦网战术——重叠拦网,也就应运而生。1978年在意大利举行的第9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
攻
战术
集体拦网
一攻战术
重叠
成功率
中国队
配合进
攻
网上争夺
进
攻
打法
立体进
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届排球世界锦标赛中外男排技战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
18
5
作者
周爱东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6-98,共3页
运用录像、数据资料等研究方法 ,对我国国家队在 14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上与部分世界强队比赛的技术 (后排进攻、发球、一攻战术、拦防技术 )统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强队在技战术水平上存在明显差距 ,应尽快...
运用录像、数据资料等研究方法 ,对我国国家队在 14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上与部分世界强队比赛的技术 (后排进攻、发球、一攻战术、拦防技术 )统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强队在技战术水平上存在明显差距 ,应尽快改变这一局面 ,以利于我国男排的技战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世界锦标赛
中国男排
外国男排
后排进
攻
发球
一攻战术
拦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排球比赛技术、战术水平发挥的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兼评第24届奥运会中国女排的比赛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安格
李乐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1-38,54,共9页
本系统以计算机对排球发球、一攻和防反等主要技战术效果的加权分析,来评价排球比赛技战术的发挥水平,本文以此系统试评了第24届奥运会中国女排的实战水平。
关键词
评价值
中国女排
奥运会
评价系统
战术
攻
比赛技术
一攻战术
发球
扣死率
扣球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排球发球的攻击性
被引量:
1
7
作者
孙小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52-55,共4页
自1984年新规则不允许拦发球以后,大有利于发球,因此,各国都重视发球的攻击性,立足于从破坏对方的一传以至达到破环一攻战术的目的.本文根据国内的几种常用的有威胁性的发球形式发球效果对比,认为发球要具有攻击性必须同时具备飞行时间...
自1984年新规则不允许拦发球以后,大有利于发球,因此,各国都重视发球的攻击性,立足于从破坏对方的一传以至达到破环一攻战术的目的.本文根据国内的几种常用的有威胁性的发球形式发球效果对比,认为发球要具有攻击性必须同时具备飞行时间短、球的性能好两个条件.要缩短飞行时间必须升高击球点,采用跳发球并降低球的飞行高度.通过理论分析证明跳发飘球是一种攻击性强,失误少的好发球形式,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
击性
跳发飘球
排球发球
跳发球
新规则
击球点
一攻战术
发球技术
发球失误
排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人拦发球的技、战术探讨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宗浩
郑必达
曲正中
《中国体育科技》
1983年第14期41-46,共6页
目前国内外各强队都对拦发球战术十分重视。早在日本队1980年来访时已采用了两人拦发球,苏联男排在第十届世界锦标赛中采用两人拦发球、两人接发球、两人伺机进攻战术,1981年世界杯排球赛中巴西男排也有三个轮次采用了三人拦发球。而且...
目前国内外各强队都对拦发球战术十分重视。早在日本队1980年来访时已采用了两人拦发球,苏联男排在第十届世界锦标赛中采用两人拦发球、两人接发球、两人伺机进攻战术,1981年世界杯排球赛中巴西男排也有三个轮次采用了三人拦发球。而且外国队拦发球技术的采用已给我国男排造成了威胁,1981年世界杯排球赛仅对古巴一场,其中对方拦发球凶狠是构成我国男排发球技术失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发球站位
发球技术
世界杯排球赛
一攻战术
发球
战术
技
战术
队员
巴西男排
到位率
世界锦标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脚起跳背飞扣球战术套路
9
作者
岳金库
《中国体育科技》
1988年第9期18-22,共5页
“试谈单脚起跳背飞扣球的运用与创新”一文见刊后,不少读者在研析该文战术打法时,犹觉图示简略,难尽其志。现再发同一作者“战术套路”一文,配以详尽图示,按轮次战术说明,俸飨读者。
关键词
战术
变化
单脚背飞扣球
主
攻
手
副
攻
手
交叉错位
单脚起跳
一攻战术
时间差
短平快球
换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实战统计看江苏男排的优势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燕飞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26期5-11,共7页
江苏男队是国内排坛上的一支劲旅,近两年来,在国内一些重大比赛中一直居于首位。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男排决赛中,以不败的战绩,第一次荣获全国冠军。1980年8月,九战皆捷获全国甲级锦标赛冠军。10月在全国排球甲级队联赛第二阶段决赛中,...
江苏男队是国内排坛上的一支劲旅,近两年来,在国内一些重大比赛中一直居于首位。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男排决赛中,以不败的战绩,第一次荣获全国冠军。1980年8月,九战皆捷获全国甲级锦标赛冠军。10月在全国排球甲级队联赛第二阶段决赛中,再次登上冠军宝座。这次联赛中,以十胜一负的成绩,第四次蝉联全国冠军。1978年在北京国际排球友好邀请赛中(1比3负于日本国家队,以0比3负于中国队),战胜了巴西、墨西哥、加拿大队获第三名。在多次的出访和迎外比赛中,成绩也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队
江苏男排
全运会
扣死率
到位率
失误率
拦网
一攻战术
进
攻
战术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女排拦发球的几点看法
11
作者
印春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1年第4期70-72,共3页
八十年代世界女排由于身体训练的现代化,身材的大型化,技术战术也日益朝着快速、多变、立体纵深的力向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女排改变了身高的小个状态,弹跳的绝对高度也达到了国际最好水平。从1981年全国甲级联赛上海赛区的比赛看到:女...
八十年代世界女排由于身体训练的现代化,身材的大型化,技术战术也日益朝着快速、多变、立体纵深的力向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女排改变了身高的小个状态,弹跳的绝对高度也达到了国际最好水平。从1981年全国甲级联赛上海赛区的比赛看到:女排比赛的网上争端也日趋激烈,在空间领域充分运用攻防技术有了新发展,破坏对方的一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球技术
世界女排
身体训练
女排比赛
技术
战术
进
攻
战术
攻
防技术
甲级联赛
一攻战术
比赛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纵向打法的探讨
12
作者
赵天任
黄辅周
《中国体育科技》
1983年第28期25-30,共6页
一、前言当前,世界各队流行的进攻方式多是采用以三号位为掩护,在二、四号位实施进攻的战术形式。这是充分利用网的全长的进攻。我们把它叫做“横向”进攻。在这里要探讨的是一种新的“纵向”打法:它的第一进入在网的远端(2米或2米以外)...
一、前言当前,世界各队流行的进攻方式多是采用以三号位为掩护,在二、四号位实施进攻的战术形式。这是充分利用网的全长的进攻。我们把它叫做“横向”进攻。在这里要探讨的是一种新的“纵向”打法:它的第一进入在网的远端(2米或2米以外),第二进入在网的近处。其变化的特点和中心恰巧在与横向相反的纵深区域里。故我们把它称之为“纵向”进攻。很明显,这种方式与以前的重叠和现在的“全攻”打法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战术打法提出来进行研究。“纵向”打法的关键在于第一板的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号位
进
攻
点
一攻战术
队员
快球
纵向
进
攻
方式
二传
弧度
横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少年向高水平发展的三个重要训练阶段
13
作者
梁中南
《中国体育科技》
1983年第28期35-40,共6页
前言戴××教练在总结第九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时说:“通过与世界强队相比,防守是我队的最大弱点。以中国队失败的四场为例,反击扣球得分共输32分,拦网得分少得13分”。“我队的防失率大都在50%以上,是前十二名中最弱的一个…...
前言戴××教练在总结第九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时说:“通过与世界强队相比,防守是我队的最大弱点。以中国队失败的四场为例,反击扣球得分共输32分,拦网得分少得13分”。“我队的防失率大都在50%以上,是前十二名中最弱的一个……我队的防起能攻率很低,一般在2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防守性技术
训练阶段
战术
体系
一攻战术
基本技术训练
技
战术
训练
优先发展
高水平
运动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99世界杯女排赛中国女排一攻战术运用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鞠菁
白波
机构
苏州大学
苏州商业学校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4-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女排
一攻战术
球队
世界杯
得分
接发球
中国队
效果分析
改变
对比分析
分类号
G84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G84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江苏男排在第七届全运会决赛中一攻战术统计分析
2
作者
张克仁
秦毅斌
机构
南京体育学院
出处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5-23,共9页
文摘
江苏男排是一支年青向上的队伍,具有较好的一攻基础,并具有“实力加配合”的特点,但其一攻“快变”战术质量不高,还不适应男排“全方位”进攻的发展趋势,必须认真总结,扬长克短.形成颇具特色的队伍。
关键词
江苏男排
一攻战术
分类号
G84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球区扩大对一攻战术组成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禄田
机构
昌潍师专体育系
出处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0-30,共1页
文摘
为了探讨发球区扩大对一攻战术组成率的影响,对1996年全国女排锦标赛(漳州赛区)甲A8个队发球的站位、线路、落点与发球效果作了技术统计。把9m宽的发球区平分成右(原发球区)、中、左3个发球区;把直线发到插上二传站位的区域称为直后区,斜线发到插上二传站位的区域称为斜后区,落点在插上二传侧面对应的区域称为侧对区。将不同发球区与不同线路和落点的发球统计数,分别进行发球效果的百分比计算,结果是:(1)右、中、左3个发球区发球的一攻战术组成率分别是54.5%、50.2%、56.8%。
关键词
一攻战术
组成率
发球区
斜后区
侧对区
直后区
发球效果
二传
技术统计
斜线球
发球
攻
击性
分类号
G84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对付重叠拦网之进攻战术的探讨
4
作者
戴廷斌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3年第Z2期49-55,共7页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综观世界排坛,网上争夺日趋白热化,扣拦矛盾极为突出。这是当前世界男排发展的一大特点。扣拦矛盾不仅表现在个人技术和身材高度上,而且更表现在集体进攻战术和集体拦网战术的运用和对抗方面。随着进攻战术的迅速发展,必然带来拦网战术的深刻变革,尤其是交叉换位跑动的“配合进攻”风靡一时的七十年代后期,作为与之相抗衡的集体拦网战术——重叠拦网,也就应运而生。1978年在意大利举行的第9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上。
关键词
进
攻
战术
集体拦网
一攻战术
重叠
成功率
中国队
配合进
攻
网上争夺
进
攻
打法
立体进
攻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4届排球世界锦标赛中外男排技战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
18
5
作者
周爱东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虹桥校区
出处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6-98,共3页
文摘
运用录像、数据资料等研究方法 ,对我国国家队在 14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上与部分世界强队比赛的技术 (后排进攻、发球、一攻战术、拦防技术 )统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强队在技战术水平上存在明显差距 ,应尽快改变这一局面 ,以利于我国男排的技战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排球世界锦标赛
中国男排
外国男排
后排进
攻
发球
一攻战术
拦防技术
Keywords
China men's volleyball
tactics
Compare
分类号
G842.19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排球比赛技术、战术水平发挥的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兼评第24届奥运会中国女排的比赛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安格
李乐
机构
科研攻关组
中国软件技术公司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1-38,54,共9页
文摘
本系统以计算机对排球发球、一攻和防反等主要技战术效果的加权分析,来评价排球比赛技战术的发挥水平,本文以此系统试评了第24届奥运会中国女排的实战水平。
关键词
评价值
中国女排
奥运会
评价系统
战术
攻
比赛技术
一攻战术
发球
扣死率
扣球效果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排球发球的攻击性
被引量:
1
7
作者
孙小俐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52-55,共4页
文摘
自1984年新规则不允许拦发球以后,大有利于发球,因此,各国都重视发球的攻击性,立足于从破坏对方的一传以至达到破环一攻战术的目的.本文根据国内的几种常用的有威胁性的发球形式发球效果对比,认为发球要具有攻击性必须同时具备飞行时间短、球的性能好两个条件.要缩短飞行时间必须升高击球点,采用跳发球并降低球的飞行高度.通过理论分析证明跳发飘球是一种攻击性强,失误少的好发球形式,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
攻
击性
跳发飘球
排球发球
跳发球
新规则
击球点
一攻战术
发球技术
发球失误
排球技术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人拦发球的技、战术探讨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宗浩
郑必达
曲正中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3年第14期41-46,共6页
文摘
目前国内外各强队都对拦发球战术十分重视。早在日本队1980年来访时已采用了两人拦发球,苏联男排在第十届世界锦标赛中采用两人拦发球、两人接发球、两人伺机进攻战术,1981年世界杯排球赛中巴西男排也有三个轮次采用了三人拦发球。而且外国队拦发球技术的采用已给我国男排造成了威胁,1981年世界杯排球赛仅对古巴一场,其中对方拦发球凶狠是构成我国男排发球技术失常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接发球站位
发球技术
世界杯排球赛
一攻战术
发球
战术
技
战术
队员
巴西男排
到位率
世界锦标赛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脚起跳背飞扣球战术套路
9
作者
岳金库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8年第9期18-22,共5页
文摘
“试谈单脚起跳背飞扣球的运用与创新”一文见刊后,不少读者在研析该文战术打法时,犹觉图示简略,难尽其志。现再发同一作者“战术套路”一文,配以详尽图示,按轮次战术说明,俸飨读者。
关键词
战术
变化
单脚背飞扣球
主
攻
手
副
攻
手
交叉错位
单脚起跳
一攻战术
时间差
短平快球
换位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实战统计看江苏男排的优势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燕飞
机构
徐州师院体育系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26期5-11,共7页
文摘
江苏男队是国内排坛上的一支劲旅,近两年来,在国内一些重大比赛中一直居于首位。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男排决赛中,以不败的战绩,第一次荣获全国冠军。1980年8月,九战皆捷获全国甲级锦标赛冠军。10月在全国排球甲级队联赛第二阶段决赛中,再次登上冠军宝座。这次联赛中,以十胜一负的成绩,第四次蝉联全国冠军。1978年在北京国际排球友好邀请赛中(1比3负于日本国家队,以0比3负于中国队),战胜了巴西、墨西哥、加拿大队获第三名。在多次的出访和迎外比赛中,成绩也较显著。
关键词
江苏队
江苏男排
全运会
扣死率
到位率
失误率
拦网
一攻战术
进
攻
战术
优势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女排拦发球的几点看法
11
作者
印春福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系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1年第4期70-72,共3页
文摘
八十年代世界女排由于身体训练的现代化,身材的大型化,技术战术也日益朝着快速、多变、立体纵深的力向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女排改变了身高的小个状态,弹跳的绝对高度也达到了国际最好水平。从1981年全国甲级联赛上海赛区的比赛看到:女排比赛的网上争端也日趋激烈,在空间领域充分运用攻防技术有了新发展,破坏对方的一传。
关键词
发球技术
世界女排
身体训练
女排比赛
技术
战术
进
攻
战术
攻
防技术
甲级联赛
一攻战术
比赛中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纵向打法的探讨
12
作者
赵天任
黄辅周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3年第28期25-30,共6页
文摘
一、前言当前,世界各队流行的进攻方式多是采用以三号位为掩护,在二、四号位实施进攻的战术形式。这是充分利用网的全长的进攻。我们把它叫做“横向”进攻。在这里要探讨的是一种新的“纵向”打法:它的第一进入在网的远端(2米或2米以外),第二进入在网的近处。其变化的特点和中心恰巧在与横向相反的纵深区域里。故我们把它称之为“纵向”进攻。很明显,这种方式与以前的重叠和现在的“全攻”打法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战术打法提出来进行研究。“纵向”打法的关键在于第一板的威力。
关键词
三号位
进
攻
点
一攻战术
队员
快球
纵向
进
攻
方式
二传
弧度
横向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少年向高水平发展的三个重要训练阶段
13
作者
梁中南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3年第28期35-40,共6页
文摘
前言戴××教练在总结第九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时说:“通过与世界强队相比,防守是我队的最大弱点。以中国队失败的四场为例,反击扣球得分共输32分,拦网得分少得13分”。“我队的防失率大都在50%以上,是前十二名中最弱的一个……我队的防起能攻率很低,一般在20—24%。
关键词
青少年
防守性技术
训练阶段
战术
体系
一攻战术
基本技术训练
技
战术
训练
优先发展
高水平
运动创伤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99世界杯女排赛中国女排一攻战术运用与效果分析
鞠菁
白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2
全文增补中
2
江苏男排在第七届全运会决赛中一攻战术统计分析
张克仁
秦毅斌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发球区扩大对一攻战术组成率影响的研究
李禄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对付重叠拦网之进攻战术的探讨
戴廷斌
《中国体育科技》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14届排球世界锦标赛中外男排技战术比较研究
周爱东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排球比赛技术、战术水平发挥的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兼评第24届奥运会中国女排的比赛
李安格
李乐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谈排球发球的攻击性
孙小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三人拦发球的技、战术探讨
李宗浩
郑必达
曲正中
《中国体育科技》
198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单脚起跳背飞扣球战术套路
岳金库
《中国体育科技》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从实战统计看江苏男排的优势
陈燕飞
《中国体育科技》
198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对女排拦发球的几点看法
印春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纵向打法的探讨
赵天任
黄辅周
《中国体育科技》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青少年向高水平发展的三个重要训练阶段
梁中南
《中国体育科技》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