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南一年两收栽培夏黑葡萄花芽分化进程调控 被引量:25
1
作者 林玲 曹慕明 +7 位作者 郭荣荣 谢蜀豫 韩佳宇 盘丰平 陈国品 王世平 白先进 王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不同调控措施下桂南夏黑葡萄新梢冬芽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为其一年两收栽培二次果花芽分化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8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于新梢5~7片叶时开始每周采集第6节位芽,通过制作石蜡切片,探讨不同夏季... 【目的】了解和掌握不同调控措施下桂南夏黑葡萄新梢冬芽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为其一年两收栽培二次果花芽分化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8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于新梢5~7片叶时开始每周采集第6节位芽,通过制作石蜡切片,探讨不同夏季修剪强度(花上2片叶摘心、花上4片叶摘心和花上6片叶摘心)和乙烯利喷施浓度(200、400和800 mg/L)对桂南一年两收栽培夏黑葡萄新梢花芽分化进程及成花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夏季修剪强度处理的夏黑葡萄新梢冬芽从花芽分化开始(3月29日)到稳定形成花穗(4月27日~5月4日)历时29~37 d,比对照(不摘心,不喷施乙烯利)植株缩短14~22 d,其花芽分化关键时期在4月13日(盛花期)前后。不同夏季修剪强度处理下夏黑葡萄新梢第6节位花芽分化集中、花芽分化进程历时短、成花率(53.3%~73.3%)相对较高。不同乙烯利喷施浓度处理下夏黑葡萄新梢第6节位花芽分化各时期出现不集中,花芽分化进程历时长(52 d),成花率(33.3%~40.0%)较对照低。【结论】不同夏季修剪强度均可促进桂南一年两收栽培夏黑葡萄新梢花芽分化进程,其中花上6片叶摘心是促进夏黑葡萄新梢第6节位花芽分化集中、花芽分化进程时间缩短的一项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花芽分化 调控措施 一年两收栽培 成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玫瑰葡萄在广西南宁的引种表现及其一年两收栽培技术 被引量:57
2
作者 王博 白扬 +9 位作者 白先进 张瑛 谢太理 刘金标 陈爱军 娄兵海 何建军 林玲 周咏梅 曹雄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5-979,共5页
【目的】丰富广西鲜食葡萄品种及延长葡萄供应期,有效推进广西鲜食葡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方法】引进阳光玫瑰葡萄在广西南宁种植,观察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性状及抗病性等表现,并研究其一年两收配套栽培技术... 【目的】丰富广西鲜食葡萄品种及延长葡萄供应期,有效推进广西鲜食葡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方法】引进阳光玫瑰葡萄在广西南宁种植,观察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性状及抗病性等表现,并研究其一年两收配套栽培技术。【结果】经过4年的引种观察,阳光玫瑰葡萄在广西南宁可成功实现一年两收,其果穗光亮整洁,外观优美,果实肉质脆硬香甜,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且抗病性强,不易裂果,挂果期长,商品性好,耐运输;在广西南宁定植第2年进入丰产期,第一造果产量达11532.00 kg/ha,第二造果产量为7524.00 kg/ha。同时总结出阳光玫瑰葡萄的建园及定植、架式选择、催芽技术、树体管理、花果管理、肥水管理、冬季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控等一年两收栽培关键技术。【结论】阳光玫瑰葡萄丰产稳产,适应性和抗病性强,果实品质极优,综合经济性状良好,适宜在桂南地区推广并进行一年两收栽培,生产上宜推广栽培脱毒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阳光玫瑰 引种 一年两收栽培技术 广西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两收栽培夏黑葡萄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彦蓓 罗惠格 +7 位作者 陆媚 农慧兰 白扬 林玲 白先进 曹雄军 陈爱军 王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43-1352,共10页
【目的】分析一年两收栽培夏黑葡萄夏果和冬果的香气成分,为提高该品种的芳香品质及促进其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年生一年两收栽培的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于始转色期、成熟期和成熟后期采集夏果和冬果。采用HS... 【目的】分析一年两收栽培夏黑葡萄夏果和冬果的香气成分,为提高该品种的芳香品质及促进其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年生一年两收栽培的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于始转色期、成熟期和成熟后期采集夏果和冬果。采用HS-SPME-GC-MS方法,分别对夏果和冬果3个时期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监控不同发育期持续天数、气象指标和浆果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一年两收栽培夏黑葡萄从萌芽到成熟过程中,夏果的每日气温逐渐上升,而冬果的每日气温逐渐降低,冬果较夏果转色期更早,成熟期持续的时间更长。成熟期冬果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夏果;夏果和冬果于始转色期、成熟期和成熟后期分别检测到48、51、47种和52、56、56种香气成分,包括醛类、醇类、酯类、酮类、萜烯类和酸类。冬果3个时期的香气成分总含量分别为472.83、1020.27和836.43μg/L,均显著高于夏果的459.39、638.57和659.20μg/L(P<0.05,下同)。成熟期夏黑葡萄中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是醛类化合物,其次是醇类化合物,夏果和冬果中醛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446.34和600.18μg/L,醇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20.21和163.44μg/L。成熟期夏黑葡萄中单体类香气成分以C6化合物为主,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青草及苹果香味的己醛,其后依次是草本香和果香型的2-己烯醛、(Z)-3-己烯醛和己醇,冬果中上述单体类化合物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夏果。成熟期夏果和冬果中最具代表性的8个差异香气化合物为2-己烯醛、乙酸乙酯、香茅醇、苯乙醇、橙花醇、(Z)-3-己烯醛、香叶醇和辛酸乙酯,冬果中上述差异化合物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夏果。通过对气候条件的分析,与夏果相比,夏黑葡萄冬果生长季后期冷凉的环境和更为干燥的气候是其香气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夏果的主要原因。【结论】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两季葡萄果实香气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差异是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冬果生长季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葡萄芳香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一年两收栽培 香气成分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优’葡萄在广西南宁的种植表现及一年两收栽培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灿 曹慕明 +5 位作者 谢蜀豫 李玮 黄秋凤 黄竟 阙名辉 陈国品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68,共4页
‘京优’葡萄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品种,具有抗病性强、易成花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果肉硬而脆、草莓香味浓郁、不易裂果、耐运输、商品性好的优良特性。经过在广西地区5年的引种观察,该品种在南宁可成功实现一年两收,定植第... ‘京优’葡萄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品种,具有抗病性强、易成花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果肉硬而脆、草莓香味浓郁、不易裂果、耐运输、商品性好的优良特性。经过在广西地区5年的引种观察,该品种在南宁可成功实现一年两收,定植第二年即进入丰产期,一次果产量达854.60 kg·667m^(-2),二次果产量为526.30 kg·667m^(-2)。本文总结出‘京优’葡萄的建园、定植、架式、整形、修剪、催芽、枝梢和花果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年两收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为‘京优’葡萄在广西地区的种植和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京优 引种表现 一年两收栽培技术 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新品种桂葡4号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林玲 张瑛 +9 位作者 谢太理 刘金标 周咏梅 韦荣福 时晓芳 张劲 曹雄军 黄羽 韦典 李俊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7-621,共5页
【目的】选育抗病性强、品质优良、高产稳产且适合广西种植的葡萄新品种,为广西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方法】2009~2013年,对从巨峰葡萄群体中选出的优良芽变单株分别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栽培试验,观测其栽培性状和果实品质... 【目的】选育抗病性强、品质优良、高产稳产且适合广西种植的葡萄新品种,为广西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方法】2009~2013年,对从巨峰葡萄群体中选出的优良芽变单株分别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栽培试验,观测其栽培性状和果实品质。【结果】品比试验中,该芽变单株第一季果平均穗重376.7 g,平均粒重8.53 g,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9%,较对照巨峰提高了1.2%(绝对值);区域试验第二季果平均穗重约300.0 g,平均粒重约7.30 g,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19.0%。产量方面,品比试验第2年开始挂果,单株产果2.79 kg,第一季果产量为7449.0 kg/ha;区域试验第3年进入丰产期,都安县试验点第一季果产量为14874.0 kg/ha,第二季果产量为7326.0 kg/ha。该品种于2014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桂葡4号。桂葡4号表现果穗中等大,果肉质细,有浓郁的草莓香味,对葡萄黑痘病及灰霉病抗性较强,对霜霉病、炭疽病抗性中等,高产稳产,在广西可进行一年两收栽培。【结论】桂葡4号综合性状优良,可进行一年两收栽培,避雨栽条件下适合在广西等南方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新品种 桂葡4号 选育 一年两收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黑皇’葡萄双季果挥发性差异代谢物分析
6
作者 黄桂媛 郭荣荣 +5 位作者 程昌富 时晓芳 盘丰平 韩佳宇 林玲 张瑛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6,共8页
为研究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夏季果实(SF)和冬季果实(WF)挥发性香气代谢物的差异,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基于SIM模式对‘黑皇’葡萄挥发性香气代谢物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中两季果共检测到602种挥发性化合物... 为研究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夏季果实(SF)和冬季果实(WF)挥发性香气代谢物的差异,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基于SIM模式对‘黑皇’葡萄挥发性香气代谢物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中两季果共检测到602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主要为萜类化合物,其次是酯类、杂环等化合物。WF与SF间萜类、酮类和烃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较大,显著差异代谢物有21种,其中上调表达的代谢物10种,下调表达11种。SF比WF积累了更高浓度的萜类物质,表明‘黑皇’葡萄中萜类物质的代谢对气候条件的响应表现出其品种特异性。该研究风味组学分析显示,果香和甜味是‘黑皇’葡萄果实最关键的香气风味,相关物质为(Z)-3-己烯醛、苯甲醛、香茅醛、1-(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2-丁烯-1-酮、1-(4-甲氧基苯基)-2-丙烷酮。本研究丰富了双季葡萄挥发性香气物质代谢理论,为选择适合一年两收栽培的香气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皇’葡萄 一年两收栽培 代谢组学分析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鲜食葡萄冬果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邓凤莹 梁世弦 +7 位作者 陈彦蓓 白扬 马广仁 何新华 白先进 谢太理 陈爱军 王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45-1151,共7页
【目的】明确黄意大利、金手指和摩尔多瓦葡萄冬果的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各品种一年两收栽培冬果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3个鲜食葡萄冬果的挥发性香气... 【目的】明确黄意大利、金手指和摩尔多瓦葡萄冬果的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各品种一年两收栽培冬果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3个鲜食葡萄冬果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其香气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黄意大利、金手指和摩尔多瓦葡萄冬果基本品质综合表现较好,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超过15.00%,总糖含量均高于170.00 mg/mL,可滴定酸含量分布在6.51~7.10 mg/mL,糖酸比在28.00左右。挥发性香气成分分别鉴定出46、34和38种,包括醛类、醇类、酯类、酮类、萜烯类和酸类等香气成分。3个葡萄品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最高的均为醛类化合物,且以C6醛类化合物为主,表现为草本香和果香;相对含量位居第二的均为醇类化合物,其中,黄意大利和摩尔多瓦冬果以C6醇为主,表现为草木香和果香,金手指则以C7醇为主,通常表现为花香。黄意大利、金手指和摩尔多瓦葡萄冬果醛类总相对含量分别为63.59%、68.91%和85.35%,其中,黄意大利冬果香气成分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正己醛(52.41%),而金手指和摩尔多瓦为2-已烯醛(48.52%和53.69%)。【结论】黄意大利、金手指和摩尔多瓦葡萄冬果的基本品质较优,香气种类较丰富,在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发展冬果栽培具有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一年两收栽培 冬果 挥发性香气成分 相对含量 黄意大利 金手指 摩尔多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8项葡萄技术规程团体标准通过审定
8
作者 钱开胜 《中国果业信息》 2021年第2期53-54,共2页
本刊讯据广西农业科学院网站有关消息,近期,由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提出和主要负责起草的《桂葡6号葡萄酒酿造技术规程》《桂葡6号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规程》《阳光玫瑰葡萄采后及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阳光玫瑰葡萄延后... 本刊讯据广西农业科学院网站有关消息,近期,由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提出和主要负责起草的《桂葡6号葡萄酒酿造技术规程》《桂葡6号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规程》《阳光玫瑰葡萄采后及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阳光玫瑰葡萄延后栽培技术规程》《桂葡3号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规程》《蜜光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规程》《夏黑葡萄省工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夏黑葡萄促早栽培技术规程》等8项团体标准通过专家审定。专家组一致认为,8项团体标准均是基于大量调研和试验基础上制订,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规范葡萄栽培技术、采后商品化处理及葡萄酒酿造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栽培技术 夏黑葡萄 广西农业科学院 栽培技术规程 阳光玫瑰葡萄 团体标准 葡萄酒酿造 一年两收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