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朗普政府一元主义移民政策改革及其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唐慧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3-140,176,共9页
特朗普执政后,重视运用行政权的方式,实施国家主权至上、市场和人权退后的一元主义移民政策改革,这在美国国内政治、国际关系层面均产生了冲击波。就美国国内政治而言,对其族群关系、经济发展、政治生态均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却有利于巩... 特朗普执政后,重视运用行政权的方式,实施国家主权至上、市场和人权退后的一元主义移民政策改革,这在美国国内政治、国际关系层面均产生了冲击波。就美国国内政治而言,对其族群关系、经济发展、政治生态均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却有利于巩固特朗普的选民基础;在国际关系层面,一元主义移民政策损害了美国与其移民来源国的双边关系,全球移民治理危机也因美国削减接纳难民数量和减少对国际移民组织的拨款而进一步加剧。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改革对中美双边关系也产生了复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主义 移民政策 极化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元主义叙事批判与亚洲后殖民主义电影的双重误读
2
作者 彭砚淼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1-42,共2页
欧洲文化作为一元化中心吞并着弱势的他国文化,形成了文化帝国主义,以西方文化标准诠释异种文化。后殖民主义批评主张重新认识非西方世界的文化本质,后殖民主义影像却以迎合西方文化标准赞美和认同在本国新文化发展运动中曾被屏弃的旧... 欧洲文化作为一元化中心吞并着弱势的他国文化,形成了文化帝国主义,以西方文化标准诠释异种文化。后殖民主义批评主张重新认识非西方世界的文化本质,后殖民主义影像却以迎合西方文化标准赞美和认同在本国新文化发展运动中曾被屏弃的旧有传统和社会生活方式。日本电影经历了这个过程,中国电影正在步其后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主义批判 异质文化 后殖民主义 亚洲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师、研究生关系的内在属性冲突及其超越——兼论一元主义雇佣关系的建构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恒敏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2,共4页
导师、研究生关系具有两种客观属性:伦理性与经济性,两种属性因其内在规定性的不同而有产生直接冲突的可能。在学术资本主义兴起以及高等学校项目制治理的背景之下,伦理性与经济性时常倒置,师生关系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为弥合师生关系想... 导师、研究生关系具有两种客观属性:伦理性与经济性,两种属性因其内在规定性的不同而有产生直接冲突的可能。在学术资本主义兴起以及高等学校项目制治理的背景之下,伦理性与经济性时常倒置,师生关系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为弥合师生关系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超越伦理性与经济性的冲突,应当重构导师、研究生关系,形成一元主义雇佣关系的新常态。构建一元主义雇佣关系范式下的导师、研究生关系,需要坚持教育伦理、构建经济契约、提升心理激励,并且加强制度规范,使之朝着和谐守范的方向规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 研究生 师生关系 一元主义雇佣关系 学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医学的一元主义及其终结 被引量:5
4
作者 聂菁葆 《医学与哲学》 1996年第5期235-237,共3页
“医学一元主义”的基本内涵之一指对仅仅一个医学体系的忠信和追求。20世纪中国医学从汇通学派到废止旧医思潮再到创立新医药学运动,均以“归于一是”为根本理想。但强大的一元理念并未消除中国医学自古存在的多元性。世纪的归一之... “医学一元主义”的基本内涵之一指对仅仅一个医学体系的忠信和追求。20世纪中国医学从汇通学派到废止旧医思潮再到创立新医药学运动,均以“归于一是”为根本理想。但强大的一元理念并未消除中国医学自古存在的多元性。世纪的归一之梦的破灭要求我们确立“医学多元主义”观念,新世纪的医学应该也必将更加丰富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一元主义 医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历史观──论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 被引量:1
5
作者 韩雅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普列汉诺夫 唯物主义一元 公式 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赛亚·伯林自由观的悖论:在多元与一元之间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同顺 张国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3,共9页
以赛亚·伯林依据价值多元论而主张消极自由,在其文本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等级序列——第一等级序列和第二等级序列——的消极自由。这种对消极自由的区分,可以解释柏林自由观的悖论,即对立基于价值多元论的消极自由的推演最终导向... 以赛亚·伯林依据价值多元论而主张消极自由,在其文本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等级序列——第一等级序列和第二等级序列——的消极自由。这种对消极自由的区分,可以解释柏林自由观的悖论,即对立基于价值多元论的消极自由的推演最终导向了消极自由价值的一元主义。这一悖论反映出伯林自由观的价值多元论与消极自由主张之间的张力。自由一元主义的结局表明伯林没有摆脱自由主义的普世主义心态,而试图将自由作为一种普世化规则的结果,必然是另一种形式的"强迫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赛亚·伯林 消极自由 价值多元论 一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相对性与道德相对主义的张力——从实然与应然的互动视角看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清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9,共9页
道德相对主义在解释某些文化的异质习俗时,往往从道德相对性的实然事实推出自己的应然理念,主张对所有的相对性道德标准都采取宽容开放的德性态度,却没有意识到这种价值诉求潜含着折衷调和无原则、让德性沦为伪善的严重弊端,最终会取消... 道德相对主义在解释某些文化的异质习俗时,往往从道德相对性的实然事实推出自己的应然理念,主张对所有的相对性道德标准都采取宽容开放的德性态度,却没有意识到这种价值诉求潜含着折衷调和无原则、让德性沦为伪善的严重弊端,最终会取消“不可害人”的正义底线的终极地位,甚至纵容某些坑人害人的不义行为。要克服这种弊端,就应当站在正义一元主义的规范性立场上肯定多样性(而非多元性)的正当意义,一方面强调不可害人作为一元正义底线对于多样性的人类生活的终极约束力,另一方面宽容尊重所有符合这条正义底线、没有坑人害人的相对性道德现象,从而消解道德相对性与道德相对主义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的相对性 道德相对主义 正义一元主义 实然 应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意识论阐释的范式转换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新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8,共6页
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包含着极为丰富、深刻和超前性的内容,而国内已有的阐释却存在着诸多误解和不到位的地方,其根源在于解释者的理解范式渗透着根深蒂固的民间心理学构架。要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必须彻底摒弃民间心理学的架构,实现... 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包含着极为丰富、深刻和超前性的内容,而国内已有的阐释却存在着诸多误解和不到位的地方,其根源在于解释者的理解范式渗透着根深蒂固的民间心理学构架。要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必须彻底摒弃民间心理学的架构,实现解释范式的转换。文章提出:新的、适应复原文本微言大义的解读范式应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精神,而要如此,它必须包含语言古生物学、语言分析、突现论、本体论和非拟人论(或非中心论)的阐释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论 民间心理学 阐释范式 唯物主义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赛亚·伯林的多元主义自由观及其困境
9
作者 邓春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3,共5页
理性主义一元论认为,人文科学问题与自然科学一样只存在唯一正确答案;对正确答案之外的所有认识,不仅不能宽容,而且要坚决消除。伯林指出理性主义一元论是导致20世纪极权主义不宽容心理的哲学根源。与理性主义一元论"不宽容"... 理性主义一元论认为,人文科学问题与自然科学一样只存在唯一正确答案;对正确答案之外的所有认识,不仅不能宽容,而且要坚决消除。伯林指出理性主义一元论是导致20世纪极权主义不宽容心理的哲学根源。与理性主义一元论"不宽容"理念正相反对,伯林倡导蕴含宽容精神的多元主义自由观,认为人文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并非只有一种正确答案,诸答案间不可通约。伯林的多元主义自由观超越了传统自由主义理论的局限性,但因其深陷于诸价值的冲突之中,而导致"只有有了自由,自由才可能"的理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主义一元 多元主义自由观 宽容 不可通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玉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9,共9页
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列宁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精神实质。他通过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捍卫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史观,并用这一科学历史观阐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进而彻底推... 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列宁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精神实质。他通过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捍卫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史观,并用这一科学历史观阐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进而彻底推翻了认为马克思只有批判性而没有建构性意识形态理论的错误认识。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贡献。在新时代条件下正确阐释和重申列宁这一重要贡献,对于我们全面认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更自觉地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批判性 建构性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列汉诺夫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梓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32-37,共6页
现有哲学教科书的体系,基本上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哲学思想,尤其明显地继承了普列汉诺夫的哲学思想。普列汉诺夫用“辩证唯物主义”称呼马克思的哲学,并把“历史唯物主义”列为马克思的完整世界观的一部分,是有科学依据的,其缺... 现有哲学教科书的体系,基本上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哲学思想,尤其明显地继承了普列汉诺夫的哲学思想。普列汉诺夫用“辩证唯物主义”称呼马克思的哲学,并把“历史唯物主义”列为马克思的完整世界观的一部分,是有科学依据的,其缺陷是在理解和阐述上有某些错误,因此,不能根本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列汉诺夫 哲学体系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一元 主体与客体 历史唯物主义 结构 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的间接参与和直接参与:理论背景溯源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思嫣 崔勋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3年第4期9-11,共3页
员工参与包括很多分类方式,其中间接参与和直接参与是最基本的分类,对于两者的研究一直是员工参与的核心所在,也是研究的分歧所在。间接参与的理论根源是劳动关系的"多元论"或"集体主义"研究视角;直接参与的理论根... 员工参与包括很多分类方式,其中间接参与和直接参与是最基本的分类,对于两者的研究一直是员工参与的核心所在,也是研究的分歧所在。间接参与的理论根源是劳动关系的"多元论"或"集体主义"研究视角;直接参与的理论根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元论"或"个体主义"研究视角,两者的分歧与发展真实地再现了劳动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两学科的发展演变,并伴随两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出现了整合化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参与 直接参与 间接参与 一元主义 多元主义 劳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的变与常:长时段的历史透视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里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42,I0003,共13页
中国具有悠久、复杂而独特的政治传统,长时段的历史透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渊源和特质。3000年、200年、100年三个时间坐标,彰显了中国政治的变与常。“殷周之变”和“周秦之变”后,大一统、中央集权、官僚君主制、... 中国具有悠久、复杂而独特的政治传统,长时段的历史透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渊源和特质。3000年、200年、100年三个时间坐标,彰显了中国政治的变与常。“殷周之变”和“周秦之变”后,大一统、中央集权、官僚君主制、儒法兼用的政治形态形成并长期延续和发展,这奠定了传统中国政治的底色。19世纪以降,为实现独立、统一、富强、民主和现代国家建构的目标,近代启蒙传统得以融入中国政治体系。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并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三千年来,中国政治在制度和观念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演变为一种现代政治文明,但一元主义和民本主义的政治传统得以长期延续,彰显了中国道路的独特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 长时段 官僚君主制 国家建构 一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的深层本质与思想根源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力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5期1-7,共7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功绩在于纠“左”,但防“左”的任务仍然摆在我们面前。深刻认识“左”是有效防止“左”的前提。本文认为:“左”的深层本质是否认差别的一元主义,是排斥自由选择的权威主义;与小资产阶级狂热相比,“左”更接...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功绩在于纠“左”,但防“左”的任务仍然摆在我们面前。深刻认识“左”是有效防止“左”的前提。本文认为:“左”的深层本质是否认差别的一元主义,是排斥自由选择的权威主义;与小资产阶级狂热相比,“左”更接近封建专制;与其说它是理论脱离实际,不如说它是渗透于实际生活的所有领域以求打翻一切异己的理论。从这样的认识出发,防止“左”的真正有效的途径,就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所内涵的自由创造的思想旗帜,弘扬多样统一的基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 一元主义 人性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经》哲学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中原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1期138-143,共6页
《墨经》哲学包含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学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宝贵资源,经过创造性诠释和转换,在21世纪的新时代,能充分体现其积极价值。
关键词 能动反映论 唯物主义一元 《墨经》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价值 世界观 认识论 方法论 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世纪末的遗憾”——当代中国文化性格缺陷分析
16
作者 毛迅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81-85,共5页
走出“世纪末的遗憾”———当代中国文化性格缺陷分析毛迅世纪之交的历史语境正多方面刺激着人们的世纪性反思,自然也勾起了我们对本世纪中国文化的历史回味。当回首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坎坷历程时,我们不太情愿地看到了这样一个... 走出“世纪末的遗憾”———当代中国文化性格缺陷分析毛迅世纪之交的历史语境正多方面刺激着人们的世纪性反思,自然也勾起了我们对本世纪中国文化的历史回味。当回首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坎坷历程时,我们不太情愿地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从文化史的角度讲,中国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圈 缺陷分析 当代中国文化 文化性格 巨人文化 文化巨人 世纪末 文化活动 一元主义 当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的“求实”思维
17
作者 霍功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6期16-18,共3页
邓小平思想方法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它的理论魅力和勃勃生机最根本的源泉在于其科学的思想方法,其中"求实"思维十分引人注目。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邓小平思想方法的精髓。充分体现了邓小平思想... 邓小平思想方法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它的理论魅力和勃勃生机最根本的源泉在于其科学的思想方法,其中"求实"思维十分引人注目。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邓小平思想方法的精髓。充分体现了邓小平思想方法的巨大理论勇气、政治勇气和实践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思想方法 “求实”思维 唯物主义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