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际比较视野下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治理效应与治理智慧
1
作者
李红权
杨东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9,共10页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挑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治理难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与腐败水火不容,将反腐败作为重大政治斗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腐败治理模式。回顾全球反腐败实践,比较世界范围内腐败治理的主要趋...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挑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治理难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与腐败水火不容,将反腐败作为重大政治斗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腐败治理模式。回顾全球反腐败实践,比较世界范围内腐败治理的主要趋势、基本模式,一体推进“三不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腐败治理模式,高度契合反腐败成功的基本要素。一体推进“三不腐”为中国国家治理打开了廉政突破口、创造了廉政转折点、创造了廉政机遇期,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并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一体推进“三不腐”释放了显著的治理效能,为世界范围内解决转型期腐败问题给出了中国答案,充分体现了破解腐败治理这一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腐
败治理模式
一体推进“三不腐”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内涵、原则与路径
2
作者
蔡志强
袁美秀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4-73,共10页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毒瘤,是与人类政治生活偕行的痼疾。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腐败发生机理的深刻认知,也彰显着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的科学理念和鲜明指向。在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毒瘤,是与人类政治生活偕行的痼疾。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腐败发生机理的深刻认知,也彰显着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的科学理念和鲜明指向。在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一体推进“三不腐”方针所蕴含的策略和要求,准确把握腐败的形成要素、作用机理和衍生规律,确定科学的实践原则和思路;以“全周期管理”方式将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融于一体,精准发力,多措并举,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
败治理
土壤和条件
一体推进“三不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比较视野下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治理效应与治理智慧
1
作者
李红权
杨东霖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9,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AZD023)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重大项目(2023ZD8)。
文摘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挑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治理难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与腐败水火不容,将反腐败作为重大政治斗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腐败治理模式。回顾全球反腐败实践,比较世界范围内腐败治理的主要趋势、基本模式,一体推进“三不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腐败治理模式,高度契合反腐败成功的基本要素。一体推进“三不腐”为中国国家治理打开了廉政突破口、创造了廉政转折点、创造了廉政机遇期,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并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一体推进“三不腐”释放了显著的治理效能,为世界范围内解决转型期腐败问题给出了中国答案,充分体现了破解腐败治理这一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智慧。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腐
败治理模式
一体推进“三不腐”
国际比较
Keyword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
Corruption Governance Model
Integrated Promotion of the“Three Non-Corruptions”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内涵、原则与路径
2
作者
蔡志强
袁美秀
机构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北戴河校区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4-73,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研究”(2023MZD017)。
文摘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毒瘤,是与人类政治生活偕行的痼疾。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腐败发生机理的深刻认知,也彰显着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的科学理念和鲜明指向。在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一体推进“三不腐”方针所蕴含的策略和要求,准确把握腐败的形成要素、作用机理和衍生规律,确定科学的实践原则和思路;以“全周期管理”方式将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融于一体,精准发力,多措并举,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
腐
败治理
土壤和条件
一体推进“三不腐”
Keywords
anti-corruption
soil and conditions
integrated promotion of the“Three Non-corruption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际比较视野下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治理效应与治理智慧
李红权
杨东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内涵、原则与路径
蔡志强
袁美秀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