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9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空间站GNC系统一体化设计与验证
1
作者 冯帅 蔡彪 +7 位作者 张录晨 张志方 尚葳蕤 徐建 宋晓光 张军 党纪红 张锦江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5-774,共10页
中国空间站GNC系统按照“一体化设计、统筹研制”的途径开展设计,以实现整体最优。在设计过程中,产生了3个主要问题:三舱GNC系统深度融合问题、高容错控制器设计问题、变结构GNC系统测试问题。本文对这3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描述了3个问题... 中国空间站GNC系统按照“一体化设计、统筹研制”的途径开展设计,以实现整体最优。在设计过程中,产生了3个主要问题:三舱GNC系统深度融合问题、高容错控制器设计问题、变结构GNC系统测试问题。本文对这3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描述了3个问题的由来,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用地面测试及在轨飞行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配有总线中继器、总线开关的4条穿舱1553B总线能够在各种组合体构型下将三舱GNC系统深度融合;基于拜占庭容错的四模冗余计算机实现了“两重故障下连续运行”的目标;基于FlexRay时间触发总线的测试系统保证了各舱动力学同步运行、设备同步激励,实现了变结构GNC系统的高覆盖性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站 制导、导航与控制 一体化设计 信息系统 1553B总线 冗余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铝合金车门“材料-结构-工艺”一体化设计
2
作者 谷先广 梁文宇 施永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743,共7页
为实现轻量化目标,文章针对某款电动汽车后门进行“材料-结构-工艺”的一体化设计。首先进行车门4种常见工况下的多目标拓扑优化,分析出设计空间;然后结合精密铸造工艺和ZL205A铜铝合金材料特性对车门进行详细设计;最后进行新型车门模... 为实现轻量化目标,文章针对某款电动汽车后门进行“材料-结构-工艺”的一体化设计。首先进行车门4种常见工况下的多目标拓扑优化,分析出设计空间;然后结合精密铸造工艺和ZL205A铜铝合金材料特性对车门进行详细设计;最后进行新型车门模态及刚度性能分析,以验证结构的合理性。对满足设计要求的车门进行试制和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铸铝车门在满足各性能指标的同时,质量减轻13.66%,达成轻量化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门性能 精密铸造 轻量化 一体化设计 变权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弯曲激波流场的内外流双乘波一体化设计及分析
3
作者 张勐飞 郑晓刚 +2 位作者 汤祎麒 施崇广 尤延铖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72,共12页
为进一步拓展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弯曲激波波系配置的内外流双乘波一体化设计方法,核心思想是通过事先指定激波形状和等熵压缩区内的壁面压力分布,结合特征线法,实现逆向设计三维激波形状及壁面压力分布同时可控的双... 为进一步拓展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弯曲激波波系配置的内外流双乘波一体化设计方法,核心思想是通过事先指定激波形状和等熵压缩区内的壁面压力分布,结合特征线法,实现逆向设计三维激波形状及壁面压力分布同时可控的双乘波体。通过对黏性修正前后构型开展数值仿真以及流动分析可知:发展的内外流双乘波一体化设计方法可以在无黏情况下较好地还原预设的三维激波形状及壁面压力分布,结合黏性修正后,有黏情况下进气道基本实现全流量捕获,总压恢复系数相较未修正有黏结果提升8.62%,一体化构型升阻比提升1.84%。所发展的基于弯曲激波流场的内外流双乘波一体化设计方法进一步拓宽了乘波一体化反向设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双乘波 弯曲激波 预设压力分布 设计 一体化设计 黏性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压缸性能模型的起竖装置一体化设计方法
4
作者 牛兆羽 苏成谦 高鹏飞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3,共10页
起竖装置传统设计流程是通过液压缸单方案设计来校核布局设计的可行性,设计过程未充分利用布局参数和液压缸性能的耦合关系,难以实现起竖装置快速设计和优化。通过对液压缸的设计计算过程进行数学建模,计算液压缸的性能特性数据,并以此... 起竖装置传统设计流程是通过液压缸单方案设计来校核布局设计的可行性,设计过程未充分利用布局参数和液压缸性能的耦合关系,难以实现起竖装置快速设计和优化。通过对液压缸的设计计算过程进行数学建模,计算液压缸的性能特性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液压缸性能模型。通过在起竖装置设计流程中引入液压缸性能模型,建立起布局方案到液压缸性能的直接映射关系,实现了布局方案和液压缸性能的一体化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研究,利用一体化设计方法对单一布局方案下液压缸的性能参数进行了快速计算,研究了布局参数改变对液压缸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起竖装置的快速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设计 起竖装置 多级液压缸 布局方案 三铰点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配旋转爆震发动机的高超声速吸气式飞行器内外流一体化设计
5
作者 孟凡硕 何小龙 +3 位作者 金波 俞宗汉 靳梓康 雷岳迪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90,共11页
旋转爆震发动机(RDE)对进气系统提出了高流量、高抗反压、宽速域起动等设计挑战。为兼顾上述性能,基于内乘波式进气道(IWI)高流量捕获、高压缩效率等优势,提出了一种融合机体/IWI/RDE的总体气动布局,采用前缘进气实现内外流过渡,采用环... 旋转爆震发动机(RDE)对进气系统提出了高流量、高抗反压、宽速域起动等设计挑战。为兼顾上述性能,基于内乘波式进气道(IWI)高流量捕获、高压缩效率等优势,提出了一种融合机体/IWI/RDE的总体气动布局,采用前缘进气实现内外流过渡,采用环型隔离段实现进气道与RDE进口间的流场过渡。结果显示:(1)基于IWI的高效进气特性,进气道设计态(Ma_(∞)=6.0,H=27 km)总压恢复系数0.639,流量捕获系数0.984,喉道马赫数3.16,最大承受反压约为110倍来流静压;(2)为克服IWI因三维压缩效应强而导致起动性能弱的难点,提出了侧向吻切面收缩比重构方法,通过对进气道侧向压缩的弱化,使进气道最低起动马赫数降低了约5.6%;(3)为兼顾内外流性能,采用了预压缩式机翼的设计方法,将最高升阻比(4.39)的攻角从7°调整至4°,实现内外流在同一攻角左右均达到最佳气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旋转爆震发动机 数值模拟 内乘波式进气道 内外流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水务理念下城乡供水一体化设计
6
作者 韦明善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5期44-46,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成为促进水资源均匀分配、提高供水效率的重要途径。智慧水务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务管理深度融合的产物,为城乡供水一体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该文详细分析了广西河池城乡供水一体化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成为促进水资源均匀分配、提高供水效率的重要途径。智慧水务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务管理深度融合的产物,为城乡供水一体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该文详细分析了广西河池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现状,探讨了智慧水务在城乡供水一体化中的应用,如水源水质监测及预测、水厂管控一体化、供水管网可视化控制、厂站网联合调度,以及智慧客服与营收等,基于智慧水务理念,提出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设计方案,包括层次化架构、模块化设计,以及数据集成与共享等关键要素,旨在为实现城乡供水的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务 城乡供水 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中心地铁枢纽绿色空间一体化设计机制——以深圳市岗厦北枢纽景观和地面建筑工程为例
7
作者 李颖怡 夏媛 +2 位作者 郑文科 黄聪 吴南华 《广东园林》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在当前“站城人一体化”融合的TOD4.0发展新阶段,城市轨道枢纽不仅是城市各类出行方式的交汇点和密集的人流集散中心,也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公共场所。以深圳市岗厦北枢纽景观和地面建筑工程为例,通过总结高密度城市中心地铁枢纽绿色空... 在当前“站城人一体化”融合的TOD4.0发展新阶段,城市轨道枢纽不仅是城市各类出行方式的交汇点和密集的人流集散中心,也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公共场所。以深圳市岗厦北枢纽景观和地面建筑工程为例,通过总结高密度城市中心地铁枢纽绿色空间在服务功能、安全健康、休闲需求、生态韧性、创新活力与景观设施方面的五大需求,探讨符合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最优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法;提出高密度城市中心的轨道枢纽绿色空间一体化设计机制,包括前期研究论证和组织实施计划、总设计师指导下的全过程科学管控、部门协同和多方决策、绿色空间与站点主体工程的一体化设计、景观统筹多专业同步设计等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市中心 TOD 一体化设计 城市绿地 绿色基础设施 生命健康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C-EBC损伤耦合机理及一体化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光武 谢浩元 +2 位作者 张华军 高希光 宋迎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661,共15页
陶瓷基复合材料与环境障碍涂层组合(CMC-EBC)是目前航空航天领域最具应用前景的热结构材料体系。本文对CMC-EBC失效机理与分析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简要回顾了CMC-EBC材料体系的发展及主要制备工艺。然后,综述了CMC-EBC在服役... 陶瓷基复合材料与环境障碍涂层组合(CMC-EBC)是目前航空航天领域最具应用前景的热结构材料体系。本文对CMC-EBC失效机理与分析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简要回顾了CMC-EBC材料体系的发展及主要制备工艺。然后,综述了CMC-EBC在服役环境下的主要损伤模式与失效机理,总结发现CMC预制体结构、孔洞缺陷和EBC内裂纹等损伤演化相互影响,这种细观损伤模式的耦合是决定其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的机理研究主要集中于涂层本身性能及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缺乏对涂层和复合材料编制结构在损伤演化过程中协同效应的考虑。接下来,详细分析了CMC-EBC的失效模拟与预测模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环境因素建模方法和损伤耦合演化模拟技术。目前大部分工作致力于分别开发CMC和EBC的失效模型,而对于CMC-EBC构件的失效预测应考虑其损伤演化与微观结构之间的相互耦合影响。最后,对CMC-EBC材料体系研发与服役性能预测方法进行了展望,认为CMC本体和EBC失效模式相互耦合,开展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和分析是CMC-EBC构件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环境障碍涂层 损伤耦合 失效模型 一体化设计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某特殊设防类建筑隔震结构一体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9
作者 张龙飞 刘翔宇 +2 位作者 董一桥 刘帮 刘志强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9-299,共11页
结合云南省昆明市某特殊设防类建筑设计项目,介绍一种基于《建筑隔震设计标准》的特殊设防类建筑一体化隔震设计方法。采用YJK软件进行结构设计,选取7条符合规范要求的地震动时程,借助ETABS分析平台对结构分别进行设防、罕遇与极罕遇地... 结合云南省昆明市某特殊设防类建筑设计项目,介绍一种基于《建筑隔震设计标准》的特殊设防类建筑一体化隔震设计方法。采用YJK软件进行结构设计,选取7条符合规范要求的地震动时程,借助ETABS分析平台对结构分别进行设防、罕遇与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讨论特殊设防类隔震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橡胶支座的拉、压极限应力控制指标。分析发现:隔震技术有效降低了结构的水平向地震响应;在设防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楼面水平加速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楼面水平加速度,以及隔震橡胶支座的拉、压应力与水平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隔震橡胶支座水平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隔震橡胶支座的拉、压力限值分别以1 MPa、20 MPa控制,结果偏于安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隔震结构达到了“设防地震不坏、罕遇地震可修、极罕遇地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设防类建筑 一体化隔震设计 极罕遇地震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多位并行异或运算一体化设计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刚 周俊杰 +2 位作者 汪鹏君 张茂林 郭宇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01-4111,共11页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和异或(XOR)运算在信息安全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突破PUF与逻辑运算之间的功能壁垒,通过对PUF工作机理和差分串联电压开关逻辑(DCVSL)的研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DCVSL异或门级联单元随机工艺偏差的PUF和多位并...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和异或(XOR)运算在信息安全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突破PUF与逻辑运算之间的功能壁垒,通过对PUF工作机理和差分串联电压开关逻辑(DCVSL)的研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DCVSL异或门级联单元随机工艺偏差的PUF和多位并行异或运算电路一体化设计方案。通过在DCVSL异或门差分输出端增加预充电管并在对地端设置管控门,可实现PUF特征信息提取、异或/同或(XOR/XNOR)运算和功率控制3种工作模式自由切换。此外,针对PUF响应稳定性问题,提出极端工作点和黄金工作点共同参与标记的不稳定位混合筛选技术。基于TSMC 65 nm工艺,对输入位宽为10位的电路进行全定制版图设计,面积为38.76 μm^(2)。实验结果表明,PUF模式下,可产生1024位输出响应,混合筛选后可获得超过512位稳定的密钥,且具有良好的随机性和唯一性;运算模式下,可同时实现10位并行异或和同或运算,功耗和延时分别为2.67 μW和593.52 ps。功控模式下,待机功耗仅70.5 nW。所提方法为突破PUF“功能墙”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逻辑运算 一体化设计 稳定性筛选 硬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中大口径榴弹引信机电保险装置可靠性与性能一体化设计
11
作者 杨磊 王锋 +2 位作者 韩晶 赵河明 范帆帆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4-212,共9页
为了解决引信机电保险装置在设计阶段时性能设计和可靠性设计顾此失彼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引信机电保险装置的可靠性与性能一体化设计方法。根据引信机电保险装置工作原理,筛选出对机构性能可靠性造成影响的关键设计参数及干扰因素,并基... 为了解决引信机电保险装置在设计阶段时性能设计和可靠性设计顾此失彼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引信机电保险装置的可靠性与性能一体化设计方法。根据引信机电保险装置工作原理,筛选出对机构性能可靠性造成影响的关键设计参数及干扰因素,并基于性能仿真模型建立响应面模型及考虑干扰因素浮动情况下的可靠性仿真模型。以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为约束及由机械保险及电保险性能输出构成的价值函数为优化目标,构建一体化设计的基本优化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模拟的方式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优化结果表明:在关键设计参数启动力矩、充放电时间常数为27.98 N·m、3.34×10^(-4)的情况下,性能输出仍在指标规定范围内,可靠度相比于原始值增加了3.84%,达到设计可靠度要求,验证了该方法有效地结合引信机电保险装置的性能设计和可靠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机电保险装置 一体化设计 响应面 优化模型 蒙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一体化设计的船用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帽型加筋板结构多尺度分析
12
作者 刘安宇 刘斌 +2 位作者 雷加静 秦恺 吴卫国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7-267,共11页
[目的]复合材料设计与结构设计一直处于分离的“双轨”状态,旨在提升船用复合材料结构的极限强度,提出复合材料与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法。[方法]基于多尺度方法,建立细观材料与宏观结构的尺度关联,探究细观参数对宏观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 [目的]复合材料设计与结构设计一直处于分离的“双轨”状态,旨在提升船用复合材料结构的极限强度,提出复合材料与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法。[方法]基于多尺度方法,建立细观材料与宏观结构的尺度关联,探究细观参数对宏观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以及碳玻层内混杂与层间混杂的力学性能差异,通过对比分析获得更优结构形式。[结果]采用建立的微-细-宏观力学模型,改善了复合材料细观参数,提高了宏观加筋板极限强度。通过调整TC33纱线间距和纱线截面积、WR纱线截面积、混杂方式,使得设计的复合材料帽型加筋结构具有更优的极限强度。[结论]通过多方案对比寻优,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可实现材料与结构一体化设计,为新一代舰船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 碳玻混杂复合材料 帽型加筋板 极限强度 一体化设计 多尺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铸铝件一体化设计及在车身轻量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谷先广 陈红林 +1 位作者 俞陆新 张代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6,共8页
铝合金一体化精密铸造技术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首先采用轻质铝合金材料、熔模真空吸铸工艺以及拓扑优化对白车身前副车架及仪表板横梁进行“材料-工艺-结构”一体化设计;其次对比一体化铝合金结构件的质量、研发成本... 铝合金一体化精密铸造技术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首先采用轻质铝合金材料、熔模真空吸铸工艺以及拓扑优化对白车身前副车架及仪表板横梁进行“材料-工艺-结构”一体化设计;其次对比一体化铝合金结构件的质量、研发成本、研制周期,较原钢制件大幅度降低;最后对加装一体化精密铸铝件的白车身进行刚度与模态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及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一体化设计后,前副车架及仪表板横梁分别轻量36.6%、30.8%,同时白车身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铸造 一体化设计 轻量化 仿真分析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单桩风力发电机组载荷-基础全工况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思阳 陈前 +1 位作者 王瑞良 孙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9,共7页
海上风电机组受到的外力载荷较为复杂,如何考虑所有外载的相互耦合对于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构内力和变形等动力响应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也是响应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降本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浙江某海上风电项目的单桩基础分析对比分离式设... 海上风电机组受到的外力载荷较为复杂,如何考虑所有外载的相互耦合对于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构内力和变形等动力响应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也是响应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降本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浙江某海上风电项目的单桩基础分析对比分离式设计和一体化设计的区别,结果表明:分离式设计相比于一体化设计在风力机载荷和波浪载荷上缺乏时间的一致性;因波浪作用产生的部分惯性效应被重复考虑以及载荷相关系数的规定上也更为保守;一体化设计无论是在极限还是疲劳分析上都更优于分离式设计,能较大节约海上风力机基础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机组 基础 疲劳载荷 极限载荷 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机组支撑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承婉 龙凯 +2 位作者 陆飞宇 张锦华 陶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6-651,共6页
受设计工作范围分工和责任的制约,风电机组设备厂商和风电场建设单位分别设计塔筒和导管架,这种分离式设计通过塔筒底部载荷传递并反复迭代确定结构型式及尺寸。此外,现有的海上风电机组导管架设计参考海洋石油平台等规范,忽略了海上风... 受设计工作范围分工和责任的制约,风电机组设备厂商和风电场建设单位分别设计塔筒和导管架,这种分离式设计通过塔筒底部载荷传递并反复迭代确定结构型式及尺寸。此外,现有的海上风电机组导管架设计参考海洋石油平台等规范,忽略了海上风电机组的受力特点。上述两层原因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支撑结构的力学性能,且设计迭代次数较多,并无法准确获取整体结构的动态响应。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拓扑优化的导管架结构设计方法,并通过改变塔筒和导管架分界面位置,即扩大拓扑优化设计空间进一步提高结构性能。选取NREL 5 MW海上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比参考结构、拓扑优化结构和一体化设计结构的固有频率和不同极限工况下的最大变形。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支撑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机组 导管架 塔筒 结构优化 拓扑优化 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体化设计理念的深圳大运综合交通枢纽地面附属建筑整合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14,共4页
[目的]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地面附属建筑数量众多且分散,因受地面条件限制,部分地面附属建筑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因此在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设计中,需重点研究地面附属建筑整合、消隐及与环境协调融合策略。[方法]以深圳大运综合交通枢... [目的]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地面附属建筑数量众多且分散,因受地面条件限制,部分地面附属建筑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因此在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设计中,需重点研究地面附属建筑整合、消隐及与环境协调融合策略。[方法]以深圳大运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为例,基于一体化设计理念,从规划、功能、景观层面综合考虑,探讨了轨道交通枢纽类地面附属建筑的整合及消隐策略。[结果及结论]在深圳大运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设计中,针对地面附属建筑,提出了整合、消隐、融入的设计思路。具体策略为设置下沉广场、地上与地下附属建筑结合、与周边建筑合建、通过景观设计融入城市环境等。通过功能空间整合和景观规划,营造出了人员流线畅通便捷、城市立面整洁有序的枢纽地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综合交通枢纽 地面附属建筑 一体化设计 整合 消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巡飞弹气动优化与制导一体化设计
17
作者 吴明雨 何贤军 +1 位作者 郑纯 陈志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47,共10页
针对巡飞弹末制导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气动优化与制导一体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以巡飞弹机翼为自由变形对象建立了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的气动参数代理模型,结合该模型提出了物理参数优化神经网络进行气动寻优,以此构建了在... 针对巡飞弹末制导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气动优化与制导一体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以巡飞弹机翼为自由变形对象建立了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的气动参数代理模型,结合该模型提出了物理参数优化神经网络进行气动寻优,以此构建了在线气动优化模型;其次,耦合该优化模型和巡飞弹飞行动力学方程组,搭建了强化学习的制导环境,利用深度Q网络强化学习算法设计了智能制导律,实现了气动优化与制导一体化设计。通过打击地面静止目标的仿真实验,与无气动优化的制导律相比,表明:在线气动优化可使得巡飞弹以最优升阻比飞行,缩短了制导时间,节约燃料;一体化模型仅利用弹目视线角速率信息,可产生较连续的攻角制导指令,提高了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优化 制导律 代理模型 一体化设计 机器学习 深度Q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外挂件复合材料燃烧室壳体一体化设计成型研究
18
作者 占冬至 李修明 +3 位作者 郑庆 张建欣 方冰 肖军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126,共7页
传统机载导弹固体发动机弹翼/吊挂结构与燃烧室壳体的连接一般采用将弹翼/吊挂底座与壳体舱段或连接裙柱段焊接成型,吊挂/弹翼结构承载极限由焊缝强度决定;但传统成型方式已不适用于带金属吊挂结构的复合材料燃烧室壳体的成型,且轻质降... 传统机载导弹固体发动机弹翼/吊挂结构与燃烧室壳体的连接一般采用将弹翼/吊挂底座与壳体舱段或连接裙柱段焊接成型,吊挂/弹翼结构承载极限由焊缝强度决定;但传统成型方式已不适用于带金属吊挂结构的复合材料燃烧室壳体的成型,且轻质降本的空间有限。结合部分先进成型技术的工程化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壳体结构设计和成型方面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外挂件复合材料燃烧室壳体的一体化成型技术,并与常规带外挂件金属燃烧室壳体的设计与成型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开展了验证复合材料壳体制备,并进行了相关承载性能及成型经济性分析,验证了该种成型技术的可行性,为后续机载/舰载导弹燃烧室复合材料壳体的成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外挂件复合材料壳体 一体化设计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设计理论及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继民 郝建平 刘立泽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共4页
现代企业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全球竞争和满足用户需求的挑战。它们急切地寻找一种设计方法来确保正确的产品在恰当的时间上市。介绍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设计方法———一体化设计。首先根据对并行设计、协同设计、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分析研... 现代企业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全球竞争和满足用户需求的挑战。它们急切地寻找一种设计方法来确保正确的产品在恰当的时间上市。介绍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设计方法———一体化设计。首先根据对并行设计、协同设计、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分析研究,总结了一体化设计的含义。其次描述了它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进行一体化设计的研究目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该项设计方法的主要研究内容。最后提出了将来的重要研究项目(维修性一体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设计 设计优化 维修性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信息模型的EMS/DMS/DTS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28
20
作者 潘凯岩 寇强 +1 位作者 郑涛 覃智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62-65,共4页
以往国内的 EMS、DMS 或 DTS 都是独立开发的,使用它们的用户需要对不同的系统进行掌握和维护,这就严重影响了这些系统的实用性。虽然有文献提出进行调、配一体化设计的观念,但真正的 EMS、DMS、DTS 进行一体化设计还不多见,随着自动化... 以往国内的 EMS、DMS 或 DTS 都是独立开发的,使用它们的用户需要对不同的系统进行掌握和维护,这就严重影响了这些系统的实用性。虽然有文献提出进行调、配一体化设计的观念,但真正的 EMS、DMS、DTS 进行一体化设计还不多见,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这种需要变得日益紧迫。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作为一个通用的标准逐渐被各电力研究部门所接受。为此,作者开发了基于 CIM 的一体化 EMS/DMS/DTS,进行了EMS 和 DMS 及 DTS 在支撑平台、功能、数据结构和应用程序方面的全面一体化设计,重点介绍了该一体化系统的概念、功能和优点。与非一体化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S 公共信息模型 EMS DTS 一体化系统 CIM 电力 功能 一体化设计 重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