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折流板生物膜反应器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鲍林林 陈婉秋 +4 位作者 申今生 蒲晓利 孙晓秋 张羽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为研究折流板生物膜反应器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的可行性,在温度(30±2)℃、DO 0.2~0.5 mg/L、p H 7.6~8.0,平均进水氨氮、亚硝氮负荷分别为0.12和0.18 kg/(m3·d)的条件下,采用低负荷连续进水的方式,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经83 ... 为研究折流板生物膜反应器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的可行性,在温度(30±2)℃、DO 0.2~0.5 mg/L、p H 7.6~8.0,平均进水氨氮、亚硝氮负荷分别为0.12和0.18 kg/(m3·d)的条件下,采用低负荷连续进水的方式,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经83 d的连续运行,启动成功.成功启动后NH_4^+-N、NO_2^--N及TN出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5、1及10 mg/L,NH_4^-+N、NO_2^--N的去除率达95%以上,TN去除率达80%以上,出水氮素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稳定运行阶段,反应器沿程各单元格中NO_2^--N的去除速率逐渐降低,NH_4^+-N的去除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生物 NH4+-N NO2--N 快速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中微生物种群演替特征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然 彭剑峰 +4 位作者 宋永会 王毅力 于雷 袁鹏 解明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1-747,共7页
采用SEM,FISH和PCR-DGGE技术对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各隔室中厌氧颗粒污泥进行分析,考察微生物形态、真细菌数量及种群结构演替过程,并对优势菌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ABR反应器颗粒污泥微生物中杆菌占优势,其中前端的微生物... 采用SEM,FISH和PCR-DGGE技术对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各隔室中厌氧颗粒污泥进行分析,考察微生物形态、真细菌数量及种群结构演替过程,并对优势菌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ABR反应器颗粒污泥微生物中杆菌占优势,其中前端的微生物生长较好,活性高;沿反应器流程方向,各隔室微生物总量逐渐降低,真细菌相对丰度随之递减,其中1#隔室真细菌相对丰度最高,为65.9%,而5#隔室只有27.2%.此外,ABR反应器前端以真细菌为主,而后端隔室古细菌含量升高,微生物种群随流程发生显著演替,但5个隔室间真细菌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性变化.UPMGA聚类分析表明,1#隔室与2#隔室的微生物群落相似性为77%,4#隔室与5#隔室的相似性为85%,3#隔室与其他隔室的相似性均较低,表明ABR反应器前端以发酵产酸作用为主,后端以产甲烷作用为主,ABR反应器具有明显的分阶段多相工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生物种群 FISH 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生物处理技术——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剑辉 张波 彭云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8,共4页
介绍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ABR)的工作原理 ,阐述了国内外关于ABR启动、操作、运行条件及实际应用的研究现状。认为ABR具有工艺简单 ,微生物工作活性高 ,耐冲击负荷 ,对有毒物质适应性强 ,固液分离效果好 ,操作灵活 ,处理效果稳定 ,建设... 介绍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ABR)的工作原理 ,阐述了国内外关于ABR启动、操作、运行条件及实际应用的研究现状。认为ABR具有工艺简单 ,微生物工作活性高 ,耐冲击负荷 ,对有毒物质适应性强 ,固液分离效果好 ,操作灵活 ,处理效果稳定 ,建设和运行费用低等显著特点 ,是一种新型高效生物处理技术 ,在我国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和有毒有机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处理 厌氧反应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T对折流板式厌氧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许明 李小进 +4 位作者 吴海锁 王春 夏明芳 涂勇 喻学敏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6-473,共8页
针对印染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ρ(BOD5)/ρ(CODCr)低、色度高的特点,以苏南某污水厂(印染废水比例大于90%)调节池出水为研究对象,开展ABR(折流板式厌氧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试验,处理规模为2 L/h,重点考察不同HRT(水力停留时间)下ABR... 针对印染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ρ(BOD5)/ρ(CODCr)低、色度高的特点,以苏南某污水厂(印染废水比例大于90%)调节池出水为研究对象,开展ABR(折流板式厌氧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试验,处理规模为2 L/h,重点考察不同HRT(水力停留时间)下ABR对CODCr、色度的去除和对ρ(BOD5)/ρ(CODCr)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1当进水平均ρ(CODCr)为517 mg/L、色度为380倍、ρ(BOD5)/ρ(CODCr)为0.20时,随着HRT(32、24、18、14和10 h)的缩短,CODCr平均去除率由46.1%降至22.5%,色度平均去除率由60.6%降至51.0%,出水ρ(BOD5)/ρ(CODCr)由0.39降至0.30.2随着格室数量的增加,ρ(CODCr)和色度逐渐降低,其中第1格室的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占总去除率的20.0%和51.0%,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也证明了这一点.3经过ABR厌氧水解后污染物种类明显减少,说明ABR厌氧水解作用较好,可为后续好氧工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T(水力停留时间) 印染废水 ABR(式厌氧生物反应器) ρ(BOD5)/ρ(COD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效能研究
5
作者 陈冠宏 金腊华 +1 位作者 王立立 刘秀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7-150,共4页
折流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以活性炭纤维组合的膜载体为折流挡板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考察了活性炭纤维表面生物膜的挂膜情况,并针对不同停留时间和碳氮比情况下,生物膜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的效果。结果表明,折流状况下,活性炭纤维挂膜... 折流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以活性炭纤维组合的膜载体为折流挡板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考察了活性炭纤维表面生物膜的挂膜情况,并针对不同停留时间和碳氮比情况下,生物膜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的效果。结果表明,折流状况下,活性炭纤维挂膜效果好,5d后生物膜厚度达到3--4mm;在水温为18-23℃,pH值为7.1-7.4,进水DO为4.5-5.4mg/L,停留时间为8h,碳氮比为10的条件下,对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活性炭纤维 停留时间 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生物膜反应器的研制及优化
6
作者 江帆 陈维平 +1 位作者 王春 王一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75,共4页
根据河流污水处理的特点,在较短的反应流程中,增加污水和生物载体的接触时间,设计了折流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污水处理实验,并采用多相流和多孔介质模型耦合进行反应器的结构优化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折流板生物载体折叠角度以140°... 根据河流污水处理的特点,在较短的反应流程中,增加污水和生物载体的接触时间,设计了折流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污水处理实验,并采用多相流和多孔介质模型耦合进行反应器的结构优化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折流板生物载体折叠角度以140°为佳,反应器器壁为外加的直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多孔介质模型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彬彬 李艳菊 +1 位作者 王开春 李学字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25,共5页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以下简称组合工艺)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试验研究,确定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在此基础上考察组合工艺对生活污水COD、SS和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组合工艺最佳反应条件为组合工艺HRT 2...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以下简称组合工艺)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试验研究,确定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在此基础上考察组合工艺对生活污水COD、SS和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组合工艺最佳反应条件为组合工艺HRT 20h(ABR段HRT 15h,生物接触氧化池段HRT 5h)、温度14℃。(2)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组合工艺对生活污水COD、SS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COD、SS去除率平均分别为81.0%、95.8%;对生活污水TN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平均仅为6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生物接触氧化 生活污水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N,N-二甲基乙酰胺效能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万鑫 王建芳 +2 位作者 钱飞跃 王弄潮 冯新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4-1100,共7页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厌氧水解,降低废水碳氮比为预处理目标,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通过调节水力停留时间(HRT)、增加有机负荷(OLR),研究DMAC在ABR中的降解效能和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ABR的OLR在2.50~4.06 kg/(m^...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厌氧水解,降低废水碳氮比为预处理目标,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通过调节水力停留时间(HRT)、增加有机负荷(OLR),研究DMAC在ABR中的降解效能和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ABR的OLR在2.50~4.06 kg/(m^(3)·d)时,DMAC平均降解率可达95%,COD平均去除率为93%以上,COD去除规律与DMAC降解有很好的一致性。DMAC降解主要集中于ABR前两个隔室,OLR提高,后续隔室对DMAC降解、COD去除的贡献率提升,成为系统应对负荷冲击的有益补充。氨化率和COD/氨氮(质量比)可作为DMAC降解的有效参考指标,可通过HRT来调整COD/氨氮,为耦合后续完全自养脱氮工艺的调控提供良好空间。DMAC水解氨化使得ABR系统pH稳定在7.2~7.5。ABR厌氧颗粒污泥的粒径随着隔室的推移而减小,与COD去除负荷呈正向关系。ABR前两个隔室优势菌相对集中,绿弯菌门、候选菌门、变形菌门的丰度占比合计达57%~70%,其中绿弯菌门占绝对优势,丰度占比达32%~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N N-二 甲基乙酰胺 COD/氨氮 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退浆废水的启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建冬 奚旦立 +1 位作者 李小琴 刘荣荣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4-47,共4页
对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难降解退浆废水的启动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过90d的运行,反应器在32~34℃、上流速度8m/h、水力停留时间6d、COD容积负荷1.80kg/(m3.d)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55%以上,启动成功。出水COD稳定... 对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难降解退浆废水的启动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过90d的运行,反应器在32~34℃、上流速度8m/h、水力停留时间6d、COD容积负荷1.80kg/(m3.d)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55%以上,启动成功。出水COD稳定在4500mg/L左右,碱度约为700~850mg/L。运行情况表明,启动初期反应器各隔室的pH变化较大,有效控制pH是系统启动成功的关键。启动后期,各隔室pH稳定在6.8~7.3之间,挥发性脂肪酸(VFA)质量浓度为300~500mg/L。随着隔室的横向推移,污泥的SS、VSS和SS/VSS不断增大,推测反应器中厌氧微生物相分离现象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难降解退浆废水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辅助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诗慧 彭剑峰 +3 位作者 宋永会 周毅刚 张茉莉 张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10-1616,共7页
为探究电辅助对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效能的影响,在温度为(35±1)℃、HRT(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进水ρ(CODCr)维持在5 000 mg/L的情况下,研究电辅助位置对CODCr去除率、各格室VFA(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和组成... 为探究电辅助对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效能的影响,在温度为(35±1)℃、HRT(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进水ρ(CODCr)维持在5 000 mg/L的情况下,研究电辅助位置对CODCr去除率、各格室VFA(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和组成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辅助作用于反应器第1格室时,CODCr去除率达最大值(83.19%),较对照组提高约15.23%;1#-1格室ρ(乙酸)提高约23.26%,而ρ(丙酸)下降78.09%,说明电辅助能有效提高产氢产乙酸菌丙酸转化乙酸能力,有利于反应器性能提高.2当电辅助添加在第2格室时,2#-2格室ρ(乙酸)略有下降,而ρ(丙酸)提高近4.2倍,电辅助对水解发酵菌促进效果明显,作用格室表现为乙酸-丙酸发酵类型.3电辅助ABR各格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度均在70.0%以下,表明电辅助在强化不同优势菌群的同时改变了微生物种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辅助 生物 厌氧反应器(A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模拟纺织印染废水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凯强 孙文鑫 +2 位作者 付善飞 朱荣 邹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42,共5页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模拟纺织印染废水,通过COD、染料RB-5含量等指标来考察COD容积负荷(VLR)变化对ABR各隔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器VLR由0.5 kg/(m^3·d)提高到2.0 kg/(m^3·d)的过程中,ABR中COD和RB-5的平均去...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模拟纺织印染废水,通过COD、染料RB-5含量等指标来考察COD容积负荷(VLR)变化对ABR各隔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器VLR由0.5 kg/(m^3·d)提高到2.0 kg/(m^3·d)的过程中,ABR中COD和RB-5的平均去除率则一直稳定在90%和78%上下。并且,第1隔室对污染物的降解起主要作用,其中COD和RB-5在第1隔室中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5%和64.0%。后端隔室COD及RB-5的去除率有随有机负荷提高而上升趋势。由不同隔室组成的ABR能承受较大负荷,更好的实现了COD和RB-5的同步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纺织印染废水 生物降解 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
12
作者 常铭东 朱彤 +1 位作者 王有昭 孙志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39-1044,共6页
采用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进行研究,主要考察了温度、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氨氮质量浓度对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单因素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由30℃降到10℃时,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下降了49.11%;随着HRT的缩短... 采用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进行研究,主要考察了温度、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氨氮质量浓度对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单因素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由30℃降到10℃时,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下降了49.11%;随着HRT的缩短,系统容积负荷逐渐提高,COD去除率呈下降趋势;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逐渐升高,反应器对COD的去除能力大幅度下降.利用响应曲面法得出最优参数:当温度为34.97℃,HRT为46.54h时,COD去除率最高,达到8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复合式厌氧反应器 厌氧 优化 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厌氧/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新工艺处理制革废水 被引量:9
13
作者 聂丽君 钟华文 +4 位作者 周如金 林培喜 邓泽聪 赵美甜 林志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995-4003,共9页
针对制革废水高悬浮物含量、高有机物浓度及高色度的特点,采用混凝/厌氧/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新工艺对其进行中试处理研究,重点考察混凝预处理的反应条件(p H、投药量等)、生物反应器的启动策略,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 针对制革废水高悬浮物含量、高有机物浓度及高色度的特点,采用混凝/厌氧/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新工艺对其进行中试处理研究,重点考察混凝预处理的反应条件(p H、投药量等)、生物反应器的启动策略,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和水温等运行参数对制革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过程中p H为9.0~10.0,聚合氯化铝(PACl)投加量为350~450 mg·L^(-1)时,废水悬浮物浓度(SS)、色度、总铬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为70.4%,73.9%,97.7%和37.9%;基于阶梯负荷启动策略,50 d左右完成联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启动,厌氧环节在HRT为20 h、水温30℃左右的条件下能够去除68.2%左右的COD;通过对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中DO分布的研究和HRT的优化,该单元的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7.7%和81.3%(HRT=6 h,DO=2.0~3.0 mg·L^(-1))。经过组合工艺的处理,系统出水各项主要指标(COD、NH4-N、SS、色度和总铬等)达到DB 44/26—2001一级排放标准,表明本文提出的新工艺在制革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混凝 厌氧反应器 兼氧-好氧生物反应器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管束间单相流动与传热的CFD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敏华 百璐 +1 位作者 耿中峰 李永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227,共6页
为研究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壳程内换热介质的流动与传热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求解得到壳程流体速度与温度分布场。模拟结果受湍流模型影响,将壳程传热膜系数和压降的CFD模拟结果与经验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后选择偏差最小的realizable k-... 为研究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壳程内换热介质的流动与传热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求解得到壳程流体速度与温度分布场。模拟结果受湍流模型影响,将壳程传热膜系数和压降的CFD模拟结果与经验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后选择偏差最小的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换热介质在反应器壳程内的流动与传热分布不均匀,折流板前背部存在漩涡和传热死区,错流区和折流板缺口区的传热效果较好。为验证CFD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将不同传热量和进口流量条件下的模拟结果与经验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单相传热 CFD模拟 模型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方式对处理分散养猪冲洗废水ABR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婧 卢少奇 +3 位作者 伍娟丽 肖宇 沈志强 周岳溪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4-752,共9页
以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分散养猪冲洗废水,对比平行运行的序批进水和连续进水ABR反应器在不同进水负荷(3个运行阶段)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主坐标分析(PCoA)和聚类分析均证实,相同进水负荷时,连续进水和序批进水... 以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分散养猪冲洗废水,对比平行运行的序批进水和连续进水ABR反应器在不同进水负荷(3个运行阶段)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主坐标分析(PCoA)和聚类分析均证实,相同进水负荷时,连续进水和序批进水ABR装置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整体上较接近。进水方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在ABR的第一格(也是COD的主要去除区域)。第三阶段,连续进水装置丰度排名前5的属为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Norank_f_Anaerolineaceae、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Norank_c_Bacteroidetes_vadinHA17和Norank_p_Candidate_division_WS6,其相对丰度分别为9.04%、8.14%、7.08%、5.97%和4.88%;序批进水装置丰度排名前5的属为Norank_c_Bacteroidetes_vadinHA17、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Norank_f_Anaerolineaceae和Desulfocapsa,其相对丰度分别为10.03%、7.38%、6.92%、5.58%和4.29%。费舍尔精确检验证实,第三阶段序批进水和连续进水ABR反应器的15种丰度较高的微生物中,13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12种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分散养猪冲洗废水 生物群落 进水方式 费舍尔精确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BR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振庭 黄继国 +4 位作者 杜春山 孙勇 孟玉丽 庞莉 刘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3-126,共4页
采用复合式折流板厌氧反应器(HABR)处理啤酒废水,并进行了实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厌氧污泥的接种驯化、反应系统的启动运行、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运行研究以及和普通折流板厌氧反应器的对比实验等。结果表明:在实验启动开始、启动中期、... 采用复合式折流板厌氧反应器(HABR)处理啤酒废水,并进行了实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厌氧污泥的接种驯化、反应系统的启动运行、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运行研究以及和普通折流板厌氧反应器的对比实验等。结果表明:在实验启动开始、启动中期、启动成熟期,ABR反应器内的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0.72%、57.1%、63.64%,HABR反应器内的COD平均去除率为分别43.8%、69.9%、71.78%。HABR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8~24h,温度为25℃,当进水COD为1500mg/L左右时,COD去除率最高达到75%。通过与普通ABR反应器作对比实验,得出带有填料的HABR反应器无论在启动过程还是稳定运行阶段都表现出比ABR更好的效果,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生物处理 复合式厌氧反应器 啤酒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稀土瓷砂对一体化装置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雨 曾涛 +2 位作者 韩诗培 刘少北 谢君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105,115,共6页
建立了自行设计的一体化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全混合式曝气池(CMAR)污水处理装置,在有、无惰性稀土瓷砂时,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无惰性稀土瓷砂时装置处理效果均较好,各指标均能达到相应的GB1... 建立了自行设计的一体化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全混合式曝气池(CMAR)污水处理装置,在有、无惰性稀土瓷砂时,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无惰性稀土瓷砂时装置处理效果均较好,各指标均能达到相应的GB18918-2002中的一、二级标准。但添加惰性稀土瓷砂对污水中有机物及水质的净化处理效果有一定积极影响,能明显降低出口COD、BOD_5,COD、BOD_5去除率分别提高约5个、10个百分点,TN、TP的去除率都能提高约3个百分点,SS去除率能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添加惰性稀土瓷砂能促进装置中颗粒污泥的形成,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从而达到提高装置处理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稀土瓷砂 厌氧反应器-全混合式曝气池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污泥颗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碳源调配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继国 高文翰 +2 位作者 夏婷婷 丛喜彬 苏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585-3590,共6页
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由于碳源不足,采用传统A/O工艺处理难以出水达标。采用改进的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低碳氮比污水进行实验,通过优化运行参数,合理调配碳源,提高碳源利用率,确定了不同m(COD)/m(N)条件下该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由于碳源不足,采用传统A/O工艺处理难以出水达标。采用改进的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低碳氮比污水进行实验,通过优化运行参数,合理调配碳源,提高碳源利用率,确定了不同m(COD)/m(N)条件下该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能有效提高碳源利用率和脱氮效率;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0 h,混合液回流比为2.5,温度为30℃时,系统碳源利用率和TN去除率达到最高;在不同m(COD)/m(N)条件下,TN去除率随着m(COD)/m(N)的减小而迅速降低。当进水m(COD)/m(N)为2~4时,TN去除率低于60%,处理效果不理想;当进水m(COD)/m(N)约为5时,TN去除率达到71.3%,出水TN质量浓度小于20 mg/L,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当m(COD)/m(N)为6~7时,TN去除率大于80%,出水TN质量浓度小于1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厌氧反应器 生物接触氧化 低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嘌呤类药物合成废水的生物处理工程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谭靓 曲媛媛 +4 位作者 赵玉成 周集体 李昂 童健 陈晓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化学合成法生产咖啡因、茶碱、氨茶碱等黄嘌呤系列产品所产生的工业废水含有高浓度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盐,且具有较大的生物毒性。选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高效生物曝气池工艺,引入了EMO复合菌群技术,先后进行了处理规模为100L/h... 化学合成法生产咖啡因、茶碱、氨茶碱等黄嘌呤系列产品所产生的工业废水含有高浓度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盐,且具有较大的生物毒性。选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高效生物曝气池工艺,引入了EMO复合菌群技术,先后进行了处理规模为100L/h和100~200L/h的小试和中试研究,好氧出水经氨氮吹脱处理后,各项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系列产品生产废水 厌氧反应器(ABR) 高效生物曝气池 EMO复合菌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浮—ABR—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乳制品废水 被引量:5
20
作者 龚为进 段学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85,共3页
采用气浮—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乳制品废水。在进水CODCr为1 400 mg/L、BOD5为840 mg/L、SS为500 mg/L和pH=4.5的条件下,CODCr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98%。出水CODCr、BOD5、SS和pH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采用气浮—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乳制品废水。在进水CODCr为1 400 mg/L、BOD5为840 mg/L、SS为500 mg/L和pH=4.5的条件下,CODCr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98%。出水CODCr、BOD5、SS和pH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浮 厌氧反应器 生物接触氧化 乳制品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