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电气转换及储能一体化的SOFC热电联供技术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陆水锦 莫育杰 《工业加热》 CAS 2022年第6期60-64,共5页
当前热电联供技术优化方法,仅分析储能和发电装置的关系,导致优化后的热电联供技术,在环境温度和负荷率影响下,热电联供热力性能较低,为此提出考虑电气转换及储能一体化的SOFC热电联供技术优化。分析电堆电化学反应,确定SOFC产生的能源... 当前热电联供技术优化方法,仅分析储能和发电装置的关系,导致优化后的热电联供技术,在环境温度和负荷率影响下,热电联供热力性能较低,为此提出考虑电气转换及储能一体化的SOFC热电联供技术优化。分析电堆电化学反应,确定SOFC产生的能源指标;依据SOFC电堆电化学反应计算结果,建立电气转换及储能一体化的SOFC热电联供系统模型结构,根据SOFC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流程,分析SOFC发电装置、储能设备、热能处理设备之间的工作互通关系;基于分析结果,确定OFC热电联供技术优化目标,设计目标函数和最大装机容量约束并求解,实现SOFC热电联供技术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和负荷率影响下,考虑电气转换及储能一体化的SOFC热电联供技术优化方法,优化后的热电联供热力性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转换 储能一体化 SOFC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村单体建筑热电气联供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金平 司泽田 +2 位作者 孔莹 甄箫斐 王磊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65,共6页
为了解决中国西北农村供能方式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低温地板采暖技术和太阳能恒温沼气池技术相结合,在甘肃民勤设计搭建了热电气联供系统,试验研究了系统的产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连续... 为了解决中国西北农村供能方式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低温地板采暖技术和太阳能恒温沼气池技术相结合,在甘肃民勤设计搭建了热电气联供系统,试验研究了系统的产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连续稳定地向用户供热、供电、供沼气,节能率达到90.1%,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25年,环境效益良好,在西北地区应用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建筑 电气系统 节能率 投资回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宾馆建筑电-热-氧联供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3
作者 罗西 潘梦钊 刘艳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2,共8页
以青海省祁连县某宾馆为案例展开分析,建立以系统最小费用年值为优化目标的高原宾馆建筑电-热-氧联供系统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以得到系统的最优容量配置。结果表明:与常规电-热联供系统相比,电-热-氧联供系统使电网供... 以青海省祁连县某宾馆为案例展开分析,建立以系统最小费用年值为优化目标的高原宾馆建筑电-热-氧联供系统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以得到系统的最优容量配置。结果表明:与常规电-热联供系统相比,电-热-氧联供系统使电网供电比例由76.9%降低至29.8%;电-热-氧联供系统的费用年值比常规电-热联供系统减少1.2%,其中系统投资年值增加4.1%,系统年运行费用减少5.3%;电-热-氧联供系统的费用年值受购氧价格影响最大,当购氧价格为8元/Nm^(3)以上时,电-热-氧联供系统比常规电-热联供系统更具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氢储能 优化设计 电--氧系统 高原宾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热工与电气控制系统一体化应用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勇 《江西煤炭科技》 2018年第3期164-166,共3页
分析了电气自动化装置FECS的特点、总线连接方式和冗余方案,及一体化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火电厂 工分散控制系统 电气监控系统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生水源热泵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冷热联供系统 被引量:8
5
作者 田磊 史琳 +2 位作者 吴静 安青松 施汉昌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城市污水处理厂高耗能限制其运转及发展,基于能耗分析提出了污水处理厂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再生水源热泵回收污水厂外排水低温余热,将其提升后满足污泥高温消化等需热工艺;被吸取热量后低温水用于建筑制冷,形成再生水源热泵冷热... 城市污水处理厂高耗能限制其运转及发展,基于能耗分析提出了污水处理厂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再生水源热泵回收污水厂外排水低温余热,将其提升后满足污泥高温消化等需热工艺;被吸取热量后低温水用于建筑制冷,形成再生水源热泵冷热联供系统。研究了冷热联供系统工况,以系统联合负荷收益性能系数为指标,提出夏季工况下联供系统最优制冷量即热泵蒸发侧吸热量,分析了蒸发温度对制冷效率影响。整体能流分析表明,再生水源热泵冷热联供系统可降低城市污水厂污泥厌氧消化处理工艺和建筑制冷供暖能耗,夏季和冬季工况节能率分别可达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 再生水源 污泥高温厌氧消化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沼气联供系统冬季性能试验研究
6
作者 甄箫斐 李金平 +1 位作者 杨霭蓉 杨捷媛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生活热水、生活燃气和冬季采暖的问题,研发了光伏、光热和沼气互补的新型热电气联供系统,笔者在2014年12月12日~2015年3月31日在甘肃民勤地区进行了室外试验,测试并研究了该系统在整个采暖季内的产能性能。研究结果表...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生活热水、生活燃气和冬季采暖的问题,研发了光伏、光热和沼气互补的新型热电气联供系统,笔者在2014年12月12日~2015年3月31日在甘肃民勤地区进行了室外试验,测试并研究了该系统在整个采暖季内的产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供暖期该系统发电量260.7 k Wh,总产沼气110.71 m3,试验户供暖期共用680.70 kg标煤,比达到试验户同等温度水平的对比户节约标煤5819.30 kg。理论分析了系统的节能环保性和能源经济性,与传统供能系统相比,该一体化热电气联供系统每年为农户可节省用能费用11046.20元,投资回收期为4.37年,太阳能主动供暖节能率可达到89.5%。试验研究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热电气联供系统 光伏发电 太阳能恒温沼气池 太阳能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太阳能冷热联供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会龙 王如竹 《能源工程》 2005年第2期18-21,共4页
从能量梯级利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冷热联供复合系统。该复合系统可根据太阳辐射强度在不同的季节分别用作单一的太阳能热水器、热泵热水器或太阳能吸附式冷热联供复合系统。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了该系统在不同季节... 从能量梯级利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冷热联供复合系统。该复合系统可根据太阳辐射强度在不同的季节分别用作单一的太阳能热水器、热泵热水器或太阳能吸附式冷热联供复合系统。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了该系统在不同季节各种典型工况下的性能指标。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可实现冷热联供的双重功能,而且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利用 系统 能量 复合系统 太阳能水器 太阳辐射强度 水器 数学模型 性能指标 典型工况 计算结果 双重功能 节能潜力 吸附式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三联供和江水源热泵复合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龙天河 张伟 卢军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8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当今世界能源紧缺,燃气三联供和江水源热泵的复合系统能提高能源利用率,且之前研究较少。针对冷热电三联供和江水源热泵组成的复合联供系统,通过建立复合系统数学模型,对复合联供系统进行分析。建模的主要设备包括内燃机、烟气热水型吸... 当今世界能源紧缺,燃气三联供和江水源热泵的复合系统能提高能源利用率,且之前研究较少。针对冷热电三联供和江水源热泵组成的复合联供系统,通过建立复合系统数学模型,对复合联供系统进行分析。建模的主要设备包括内燃机、烟气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组、江水源热泵机组。分析发现,内燃机的发电效率随着机组负载率的增加而增加,当机组负载率低于50%时,机组发电效率随着负载率降低而急剧下降,机组发电高效区间出现在50%-100%。烟气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组热力系数受冷却水温度及烟气温度的影响,冷却水温度越高热力系数越低,烟气温度越高热力系数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冷电三系统 水源 复合系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管地源热泵-太阳能联供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丽嫦 骆超 +2 位作者 龚宇烈 曲勇 王海祥 《制冷与空调》 2020年第11期64-68,共5页
对苏北地区的地埋管地源热泵-太阳能联供系统进行测试与分析,获得太阳能集热系统供回水温度、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功率等参数,以系统能效比为目标,分别得出联供系统在晴天的供暖模式和制冷模式能效比分别可达6.97和4.97,联供系统有助于... 对苏北地区的地埋管地源热泵-太阳能联供系统进行测试与分析,获得太阳能集热系统供回水温度、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功率等参数,以系统能效比为目标,分别得出联供系统在晴天的供暖模式和制冷模式能效比分别可达6.97和4.97,联供系统有助于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节约能源。该数据结果可以为相关地区供暖和供冷系统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太阳能集系统 系统 能效比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源热泵联供系统在船舶中的综合应用研究
10
作者 薛源 杜清府 《机电设备》 2014年第2期72-76,共5页
应用海水源热泵技术,建造联供系统。利用海水中的能量来制热和制冷,并且对换热器排出的低位热能进行回收重复利用。通过EASY5仿真软件建立系统模型并进行分析,达到预期效果。对某船厂使用海水源热泵系统的实际进行实时测量,数据与仿真... 应用海水源热泵技术,建造联供系统。利用海水中的能量来制热和制冷,并且对换热器排出的低位热能进行回收重复利用。通过EASY5仿真软件建立系统模型并进行分析,达到预期效果。对某船厂使用海水源热泵系统的实际进行实时测量,数据与仿真结果一致。这表明海水源热泵系统节能效果好,为沿海地区船厂全面推广该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低位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泵冷热联供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苗毅 冯浩然 张现迪 《节能与环保》 2015年第11期71-73,共3页
建筑节能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和发展方向,而热泵技术能够使低品位能源得以有效利用,具有能耗低、无污染等优点。充分、合理地应用太阳能和热泵技术的集成系统,不仅能最大程度利用太阳能,有效地减少高品位能源的消耗,而且对节约... 建筑节能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和发展方向,而热泵技术能够使低品位能源得以有效利用,具有能耗低、无污染等优点。充分、合理地应用太阳能和热泵技术的集成系统,不仅能最大程度利用太阳能,有效地减少高品位能源的消耗,而且对节约能源成本、保护环境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系统 泵技术 低品位能源 空气源 建筑节能 能源利用率 水箱 节约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系统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
12
作者 赵阳 《山西建筑》 2018年第30期109-110,共2页
目前我国集中供热存在严重的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问题,化石能源占总消耗的95%。利用热泵技术可提高集中供热对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从集中供热利用热泵实现冷热联供,污水源热泵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地岩热泵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三方面阐述了... 目前我国集中供热存在严重的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问题,化石能源占总消耗的95%。利用热泵技术可提高集中供热对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从集中供热利用热泵实现冷热联供,污水源热泵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地岩热泵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三方面阐述了热泵系统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集中 污水源 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勒热管理和机电一体化推动未来增长
13
作者 俞庆华 《汽车零部件》 2019年第5期15-15,共1页
2019上海车展期间,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马勒带来了其在传统动力升级以及助力新能源发展方面的多种创新解决方案,当中包括有助传统内燃机节油5%的废热回收系统(WHR)、面向电气化车辆的新型机油管理模块、新型电动压缩机等。在马勒目前的业... 2019上海车展期间,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马勒带来了其在传统动力升级以及助力新能源发展方面的多种创新解决方案,当中包括有助传统内燃机节油5%的废热回收系统(WHR)、面向电气化车辆的新型机油管理模块、新型电动压缩机等。在马勒目前的业务板块中,热管理和机电一体化将是未来重要的增长因素,而传统发动机系统和零部件以及滤清系统所占的比例将会逐步缩减。而在中国,目前马勒有约40%的销售收入来自热管理和机电一体化业务,而随着电气化技术的发展,这一比例将会逐步提升。因此在热管理及机电一体化创新研发方面,马勒近年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管理 电气化技术 回收系统 发动机系统 上海车展 管理模块 滤清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温太阳能热发电循环系统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建忠 张小松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075-4080,共6页
提出一种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来生产电力同时也提供一定热能或热水的动力系统。该系统基于有机朗肯循环,采用低沸点工质作为循环工质。选用R245fa(五氟丙烷)为工质,针对该系统在理想循环与实际循环下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膨胀机进口... 提出一种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来生产电力同时也提供一定热能或热水的动力系统。该系统基于有机朗肯循环,采用低沸点工质作为循环工质。选用R245fa(五氟丙烷)为工质,针对该系统在理想循环与实际循环下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膨胀机进口压力、膨胀机进口温度和过热度等对系统性能产生影响的一些关键因素,并对循环系统中是否带回热器对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对设定输出功率为2 kW的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膨胀机进口温度(压力)越高,系统的循环效率越高,而过热度需要综合考虑设置在合理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低温太阳能 发电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直驱PV/T双源热泵热水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褚磊驰 赵善国 +2 位作者 高远志 刘畅 张小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8-194,共7页
针对传统太阳能光伏光热PV/T双源热泵存在的热力性能差、能量损耗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光伏直驱PV/T双源热泵制热水系统(太阳能+空气源),并对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外平均环境温度27.9℃、平均太阳辐射强度691.1 W/m2的夏天户外... 针对传统太阳能光伏光热PV/T双源热泵存在的热力性能差、能量损耗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光伏直驱PV/T双源热泵制热水系统(太阳能+空气源),并对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外平均环境温度27.9℃、平均太阳辐射强度691.1 W/m2的夏天户外实验工况下,系统运行约4 h,将250 L 26.5℃的水加热到目标温度55℃,热泵平均COP为8.83。实验期间,PV/T光伏组件的平均温度比同样工况下的纯参比光伏组件温度降低9.8℃,光电性能相对提高17.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光一体化 直流驱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熔盐储热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方案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晓利 高继录 +3 位作者 李博 付强 张立业 王智 《节能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熔盐蓄热供能技术是新兴的供能技术,是引导清洁供能、改善环境、提高电网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储热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大规模储能具有其独特的自身优势。本文基于自主研发建设的双罐熔盐储热-换热系统平台,研究提出了带有熔盐储... 熔盐蓄热供能技术是新兴的供能技术,是引导清洁供能、改善环境、提高电网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储热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大规模储能具有其独特的自身优势。本文基于自主研发建设的双罐熔盐储热-换热系统平台,研究提出了带有熔盐储热的风、光、储一体化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方案,开发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延伸,覆盖电/热/冷/水的带有熔盐储热的分布式能源多联供功能模块,并对系统用能进行了预测。系统具备多场景应用模式下的商业推广价值,为熔盐储热技术在供热制冷领域、热电解耦以及在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储 分布式能源 系统用能 电解耦 综合智慧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厂房余热改良农业大棚供热的热泵新技术实践
17
作者 李金彬 郭清华 宋其非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2年第8期130-135,共6页
通过分析枣庄某水泥厂余热为农业大棚供暖的现状,将水泥厂产生的大量余热资源优化再利用,如回转窑炉筒体表面辐射余热、冷却汽轮机循环水余热,通过优化改造,设计成回转窑炉余热回收+溴化锂热泵冷热联供新系统,在筒体表面设置换热器吸收... 通过分析枣庄某水泥厂余热为农业大棚供暖的现状,将水泥厂产生的大量余热资源优化再利用,如回转窑炉筒体表面辐射余热、冷却汽轮机循环水余热,通过优化改造,设计成回转窑炉余热回收+溴化锂热泵冷热联供新系统,在筒体表面设置换热器吸收辐射余热产生高温水,冬季直接用于大棚供热,夏季驱动溴化锂热泵为大棚制冷。利用厂区内现有蒸汽,驱动溴化锂热泵,冬季吸收冷却循环水中的低温余热,为大棚供热,夏季通过厂区内原有冷却塔吸收空气中的冷量,为大棚制冷。优化和改造关键技术,并计算回收的热量;估算投资成本,计算供热成本,新系统为大棚制热2.8年可回收成本,同时附带了夏季制冷的功能。研究成果及应用经验可用于各地各类建筑的节能建造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厂余 回转窑炉余回收 溴化锂泵冷系统 关键技术 投资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客商中心供配电系统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建国 《建筑电气》 2018年第8期17-22,共6页
介绍世界客商中心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灵活适用、近期远期、节能经济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并对供电电源的"部分备供"、变压器容量的确定、高压供电系统"母联与备供进线电气联锁回路"的设计、变配电所的设置、低压配... 介绍世界客商中心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灵活适用、近期远期、节能经济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并对供电电源的"部分备供"、变压器容量的确定、高压供电系统"母联与备供进线电气联锁回路"的设计、变配电所的设置、低压配电系统的灵活使用、应急电源容量的选取、电缆的选择及敷设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客商中心 配电系统 部分备 与备进线电气锁回路 变配电所设置 变压器容量 应急电源 电缆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耦合互补系统在公路房建既有建筑应用中的性能分析
19
作者 李宝祥 景俊宝 +2 位作者 王熙 杨泓 张廷宇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18期124-129,共6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以公路房建单体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供能系统进行分析。针对传统单一供能系统的不足,文章提出将冷热电气多联产供能系统应用在房建单体建筑中,并对设计的多联产供能系统进行分析,利用Trnsys软件对其进行仿... 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以公路房建单体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供能系统进行分析。针对传统单一供能系统的不足,文章提出将冷热电气多联产供能系统应用在房建单体建筑中,并对设计的多联产供能系统进行分析,利用Trnsys软件对其进行仿真模拟,与传统建筑供能系统进行对比,得到该冷热电气多联产供能系统运用在公路房建中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对系统中的沼气池最佳保温层厚度进行了研究,利用Fluent模拟了在最佳保温层厚度下沼气池温度场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单体建筑 太阳能 电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