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材质个性化一体化桩核改向修复上颌中切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晓阳 陈志宇 +2 位作者 付艺璇 李绍萍 高毛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54-958,共5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观察个性化一体化桩核改向修复不同角度倾斜的上颌中切牙后应力分布特征。方法:创建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上颌中切牙及改向修复的桩核-冠有限元模型。桩核材质采用铸造金钯合金,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与碳纤维增...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观察个性化一体化桩核改向修复不同角度倾斜的上颌中切牙后应力分布特征。方法:创建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上颌中切牙及改向修复的桩核-冠有限元模型。桩核材质采用铸造金钯合金,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与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R-PEEK),分析全瓷冠修复后不同模型在正中咬合接触受力下桩核、牙本质的等效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改向角度相同时,金钯桩核应力最高,对应的牙本质应力最低;CFR-PEEK桩核应力最低,牙本质应力最高。同一材质改向修复时,桩核应力与牙本质应力随核向唇侧倾斜角度增大而减小。结论:固定载荷方向下,桩核角度的改变对修复体和牙体抗力影响并不显著;牙本质肩领完整时,建议选择低弹性模量桩核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一体化桩核 应力分布 上颌中切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辅助一体化纤维桩核及树脂基陶瓷冠修复冠折年轻恒牙1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雅云 程前煌 +2 位作者 杨秀娟 骆勇 尹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9-271,共3页
桩核修复是临床常见的牙体缺损修复方式,临床常用桩核主要有玻璃纤维预成桩树脂核和个性化一体式桩核。在个性化桩核的材料选择上,由于金属的美观缺陷及氧化锆的弹性模量限制,兼具个性化、机械性能及美学优势的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作为... 桩核修复是临床常见的牙体缺损修复方式,临床常用桩核主要有玻璃纤维预成桩树脂核和个性化一体式桩核。在个性化桩核的材料选择上,由于金属的美观缺陷及氧化锆的弹性模量限制,兼具个性化、机械性能及美学优势的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作为一种新型桩核形式被临床所应用。本文报告1例CAD/CAM一体化纤维树脂桩核及树脂基陶瓷冠修复年轻恒牙冠折的临床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纤维 光学印模 CAD/CAM 树脂基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纤维桩并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1例
3
作者 徐宇琛 尹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8-542,共5页
探讨采用数字化导板去除折断纤维桩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1例左上侧切牙纤维桩折断后采用定制车针及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完成根管再治疗后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 探讨采用数字化导板去除折断纤维桩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1例左上侧切牙纤维桩折断后采用定制车针及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完成根管再治疗后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及氧化锆全冠修复,并采用T-ScanⅢ系统进行咬合测试,为纤维桩折断后行二次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导板 定制车针 一体化纤维 咬合测试 T-Scan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根残冠桩核一体化修复体切削成型用多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艳阳 蔡晴 +4 位作者 杨小平 黄志新 张洪程 马琦 邓旭亮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采用桩核修复技术对牙体残根残冠缺损进行修复是口腔修复中的重要治疗方法。通过整合修复体的CAD数字模型、一体化纤维桩的应力有限元分析等,指导完善桩核材料的结构设计,并通过多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研究,完成了用于残根... 采用桩核修复技术对牙体残根残冠缺损进行修复是口腔修复中的重要治疗方法。通过整合修复体的CAD数字模型、一体化纤维桩的应力有限元分析等,指导完善桩核材料的结构设计,并通过多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研究,完成了用于残根残冠桩核一体修复的可切削多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基于CAM数字化精密加工,实现了桩核一体修复体的精确化和个性化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桩核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残根残冠修复 CAD CA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薄弱根管的冠向微渗漏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冯昌芬 逄键梁 +1 位作者 刘冰 栾圆圆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薄弱根管的冠向微渗漏大小。方法:选择单根管前磨牙60颗,完善根管治疗后制备成薄弱根管形态。分组制作粘接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A组)、预成单支纤维桩+流体树脂核(B组)和铸...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薄弱根管的冠向微渗漏大小。方法:选择单根管前磨牙60颗,完善根管治疗后制备成薄弱根管形态。分组制作粘接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A组)、预成单支纤维桩+流体树脂核(B组)和铸造金钯金属桩核(C组),每组20颗。印度墨水染色4周后脱矿脱水透明化处理,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染料渗入情况并分析统计学差异。再将标本完全脱矿,观察微渗漏产生的界面。结果:3种桩核修复薄弱根管后根管壁与桩核之间均存在微渗漏,A组与C组冠方微渗漏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明显小于B组(P<0.05)。A组、C组微渗漏多产生在桩核与树脂水门汀之间,B组则多出现于树脂水门汀与根管壁之间。结论: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薄弱根管的冠方微渗漏多产生于桩核与粘接剂界面,大小与金属桩组相似且均明显小于单支纤维桩+树脂核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弱根管 冠方微渗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一体化桩核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前牙薄弱根管的抗折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冯昌芬 刘冰 +2 位作者 邓天政 柯杰 逄键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3-655,共3页
对比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与传统桩核修复薄弱根管的抗折性能,发现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更利于薄弱根管的保存和再修复。
关键词 CAD/CAM 一体化纤维 薄弱根管 修复 抗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经染色后颜色稳定性及粘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丽竹 张然 屈直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5-439,446,共6页
目的探讨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经染色后的颜色稳定性及粘接性能。方法将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分为染色组(n=10)和对照组(n=10),共20个样本,Crystaleye分光光度计测定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染色后及老化前后铸瓷全冠唇侧中1/3的L^(*)、... 目的探讨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经染色后的颜色稳定性及粘接性能。方法将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分为染色组(n=10)和对照组(n=10),共20个样本,Crystaleye分光光度计测定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染色后及老化前后铸瓷全冠唇侧中1/3的L^(*)、a^(*)和b^(*)值,计算色差值(ΔE),并检测2组试件的粘接性能。结果2组试件老化前后L^(*)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a^(*)和^(*)b^(*)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UV光照老化第13天与基线值的色差值最大,对照组为2.05±0.68,染色组为2.14±0.73。老化前后色差值ΔE<3.3,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对照组粘接力为(513.78±57.69)N,染色组粘接力为(486.09±70.10)N,2组粘接力最大载荷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染色后能有效模拟变色牙牙本质颜色,具有较好的颜色稳定性,且粘接力符合临床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一体化纤维 变色牙 加速老化 颜色稳定性 粘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玻璃纤维桩修复漏斗状根管粘接强度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媛 韩建民 +1 位作者 刘林 邓旭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7-334,共8页
目的:比较3种纤维桩(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预成型玻璃纤维桩、光固化可塑性纤维桩)对漏斗状根管的粘接强度及温度循环对其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90颗单根离体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同种材料制成的预... 目的:比较3种纤维桩(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预成型玻璃纤维桩、光固化可塑性纤维桩)对漏斗状根管的粘接强度及温度循环对其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90颗单根离体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同种材料制成的预成型玻璃纤维桩、光固化可塑性纤维桩修复,粘结完成后,储存在37℃恒温去离子水中7 d,每组随机选取15颗离体牙进行温度循环。使用精密片切机制备微推出试验试件,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微推出粘接强度并使用体视显微镜分析破坏形式。结果: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组:温度循环前根颈部、根中部、根尖部的粘接强度分别为(9.58±2.67)MPa、(8.62±2.62)MPa、(8.21±2.48)MPa,温度循环后根颈部、根中部、根尖部的粘接强度分别为(8.14±3.19)MPa、(6.43±2.47)MPa、(6.45±3.20)MPa;预成型纤维桩组:温度循环前根颈部、根中部、根尖部的粘接强度分别为(3.89±2.04)MPa、(4.83±1.23)MPa、(4.67±1.86)MPa,温度循环后根颈部、根中部、根尖部的粘接强度分别为(6.18±1.61)MPa、(5.15±1.94)MPa、(6.39±2.87)MPa;光固化可塑性纤维桩组:温度循环前根颈部、根中部、根尖部的粘接强度分别为(4.05±2.41)MPa、(1.75±1.70)MPa、(2.60±2.34)MPa,温度循环后根颈部、根中部、根尖部的粘接强度分别为(5.04±2.72)MPa、(1.96±1.70)MPa、(1.34±0.92)MPa。桩核类型、根管部位对粘接强度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在根颈部、根中部、根尖部均具有最高的粘接强度。温度循环对3种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可能具有更好的粘接强度,粘接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纤维 微推出 温度老化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桩核系统修复上颌中切牙薄弱根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逄键梁 冯昌芬 +2 位作者 邓天政 朱晓茹 刘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600,共5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法分析3种不同桩核系统修复上颌中切牙薄弱根管后应力分布差异。方法:建立上颌中切牙薄弱根管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单支纤维桩核和铸造金铂合金桩核修复... 目的:利用有限元法分析3种不同桩核系统修复上颌中切牙薄弱根管后应力分布差异。方法:建立上颌中切牙薄弱根管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单支纤维桩核和铸造金铂合金桩核修复后Von-Mises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差异。结果: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后的应力分布较其他两种桩核更为均匀,较少产生应力集中。结论: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上颌中切牙薄弱根管较传统桩核方式更利于应力均匀分布,可减少桩核修复后根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薄弱根管 CAD/CAM一体化纤维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纤维桩修复前牙抗折力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洪席超 李懿 文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85-1487,1503,共4页
目的对比临床用于前牙修复的3种纤维桩,即预成纤维桩、可塑纤维桩、CAD/CAM一体化纤维桩在进行前牙修复后牙体抗折力的差异。方法收集因非牙体原因拔除的上颌中切牙36颗,经根充及去冠处理后随即分4组:A组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B组可... 目的对比临床用于前牙修复的3种纤维桩,即预成纤维桩、可塑纤维桩、CAD/CAM一体化纤维桩在进行前牙修复后牙体抗折力的差异。方法收集因非牙体原因拔除的上颌中切牙36颗,经根充及去冠处理后随即分4组:A组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B组可塑纤维桩+树脂核,C组预成纤维桩+树脂核,然后铸造金属冠修复,D组为对照组根管治疗后金属冠修复。记录修复后试件抗折测试数据并且分析其破坏形式,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A组在抗折测试中其抗折力为(247.4±24.43)N,B组(203.5±24.46)N,C组(197.4±25.09)N,D组(260.4±33.43)N。A组强度优于B组及C组(P<0.05),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破坏方式均为牙颈部的损坏。结论一体化纤维桩核的抗折力要优于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与根管治疗后天然牙体组织抗折性能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成纤维 铸造金属 抗折力 一体化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