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中职衔接背景下省域一体化教研的多维转向与行动路径研究
1
作者 崔陵 于丽娟 刘冰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9-55,共7页
教研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研体系作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由“分段”走向“一体”,服务场域由“区域”走向“全局”。为纵深推进中高职衔接... 教研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研体系作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由“分段”走向“一体”,服务场域由“区域”走向“全局”。为纵深推进中高职衔接培养,更好满足学生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职业教育教研亟须变革校企壁垒突出、中高职学校“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加强省域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重构,通过多主体缀合、多要素整合、多保障聚合,走出共存样态下中高职教研主体分离、教研组织分设、教研资源分散的现实困境,建立纵横交错、内外协同的一体化教研体系,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省域布局优化聚势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 一体化教研 行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教研训”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优化
2
作者 吴浩 牟敏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10,共5页
“教研训”一体化是促进教学提质、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学校“教研训”工作开展还存在内容零散、组织松散、评价分散等现实问题。因此,重构教研训的一体实施,需要我们转变教研训视角、构建实施模式,将教研、科研和师训... “教研训”一体化是促进教学提质、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学校“教研训”工作开展还存在内容零散、组织松散、评价分散等现实问题。因此,重构教研训的一体实施,需要我们转变教研训视角、构建实施模式,将教研、科研和师训进行统整、融合。以主题教研、三格阶梯、链条推进为路径构建的“教研训”一体化研修模式,可以有效探索素养导向下学校“教研训”工作的实施与精进,为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变革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训”一体化 小学教学 教师研修 教师发展 主题教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教研一体化电弧增材制造实验平台设计
3
作者 陈勇强 赵征 +3 位作者 庞博文 何俐萍 尹健辰 曾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64,共5页
为了提高电弧增材制造实验平台的智能化、信息化程度,设计了一个基于数字孪生的教研一体化电弧增材制造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硬件系统搭建、电弧增材制造数字孪生系统开发。测试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能够高效地完成增材制... 为了提高电弧增材制造实验平台的智能化、信息化程度,设计了一个基于数字孪生的教研一体化电弧增材制造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硬件系统搭建、电弧增材制造数字孪生系统开发。测试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能够高效地完成增材制造领域的部分理论研究与方法验证,有助于增材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使实验室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数字孪生 智能制造 教研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研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 被引量:22
4
作者 黄巧云 刘凡 +3 位作者 刘震 冯永平 谭文峰 戴珂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22-126,共5页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教研一体化"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围绕"教研一体化"本科创新...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教研一体化"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围绕"教研一体化"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开展研究型、探究式、分层次教学和考试评价体系改革;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实践;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教学;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师资和平台等。构建出"教学为基础、科研为支撑,寓教于研、教研融合,教学科研互促共进、协同发展"的教研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一体化 互促共进 协同发展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研一体化是专业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兰兰 陈良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年第36期53-53,共1页
职业教育要取得社会的认可,需使自己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相关的有效需求相结合.因此,在办学方面职业教育本身也存在一个核心竞争力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使学校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始终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呢?以学科为基础走产、教、研一... 职业教育要取得社会的认可,需使自己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相关的有效需求相结合.因此,在办学方面职业教育本身也存在一个核心竞争力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使学校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始终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呢?以学科为基础走产、教、研一体化的道路是一种有远见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一体化 专业学科建设 职业教育 核心竞争力 办学效益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产教研训一体化技校办学体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天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年第22期38-39,共2页
深圳高级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深高技)是两年前优化整合了深圳市劳动局下属的第一、第二技工学校的教育资源建成的高起点、多功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紧紧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新专业,深化教学改革,确立了产... 深圳高级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深高技)是两年前优化整合了深圳市劳动局下属的第一、第二技工学校的教育资源建成的高起点、多功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紧紧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新专业,深化教学改革,确立了产、教、研、训四位一体的办学体制和运作模式,完成了两个学年1089人的招生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一体化 办学体制 技工学校 教学改革 专业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与教学一体化模式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辉 李梦雅 +1 位作者 戴纯 王光利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7期345-346,共2页
针对传统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和实验教学方法的弊端,初步探索了将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改革培养模式及考核方式以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具体措施,分析了教研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对大学生、高校教师以及高... 针对传统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和实验教学方法的弊端,初步探索了将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改革培养模式及考核方式以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具体措施,分析了教研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对大学生、高校教师以及高等院校发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教研一体化 创新 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海淀:以“大教研”专业支撑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罗滨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3,共4页
育人为本导向的课程实施和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对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呼唤教研工作主动应变、科学应变,进行系统化转型。北京市海淀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课程育人能力提升,探索“全要素整合、全方位覆盖、多主体协同、... 育人为本导向的课程实施和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对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呼唤教研工作主动应变、科学应变,进行系统化转型。北京市海淀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课程育人能力提升,探索“全要素整合、全方位覆盖、多主体协同、多领域服务”的一体化教研支持系统,构建了贯通融合的学科育德体系、丰富可选的学科教研课程体系、纵横相通的教研联动机制、双微驱动的学科教研基地、双向互动的跨校教研模式、标准导向的教学提质系统,形成“大教研”的海淀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教研 一体化教研 课程育人 学科教研基地 双师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的三维视界及新学科建设进路 被引量:8
9
作者 赵俊芳 许高蕊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7,共7页
在现代大学发展史上,学科作为知识生产的载体,经历了从原初的混沌到具体分化再到交叉、渗透、融合应用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作为“知识”的学科、作为“组织”的学科和作为“规训”的学科等多重形态。从20世纪晚期到进入新世纪,无论是发达... 在现代大学发展史上,学科作为知识生产的载体,经历了从原初的混沌到具体分化再到交叉、渗透、融合应用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作为“知识”的学科、作为“组织”的学科和作为“规训”的学科等多重形态。从20世纪晚期到进入新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陆续将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大学学科建设的新阶段。但在现实推进过程中,由于学科的过度分化和简单交叉,导致学科内部、理论知识间、学术组织间、学科制度间的诸多壁垒和简单跨学科等学科建设俗化现象。故在新时期的新学科建设中,我们应借鉴后专业主义的学科观及发展路径,在承认学科固有边界的前提下寻求学科创新,回应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构建学科融通、教研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学科建设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三维视界 新学科建设 教研社会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室的探索 被引量:7
10
作者 阮彩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3-64,共2页
专业化已成为当前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教师工作室是高职院校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发展的新路径,更是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径。文章结合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基于教师工作室的&q... 专业化已成为当前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教师工作室是高职院校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发展的新路径,更是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径。文章结合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基于教师工作室的"教研训一体化"成长模式,阐述了教师工作室中团队合作式、知识共享式、创新研究式三种教师专业成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工作室 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教师专业成长的全学段“新课堂”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庆华 武先玲 +1 位作者 刘慧 周园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1期27-31,共5页
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课堂。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课堂教学变革,但鲜有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导向强调全学段课堂教学变革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地方教研的视角,在学理层面对全学段“新课堂”的逻辑起点、目标归旨、内容向度进行探讨... 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课堂。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课堂教学变革,但鲜有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导向强调全学段课堂教学变革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地方教研的视角,在学理层面对全学段“新课堂”的逻辑起点、目标归旨、内容向度进行探讨,围绕教师、学生、课堂三个层面展开论述,进而提炼“新课堂”的三大向度。最后从实践探索出发,详细阐述全学段“新课堂”的构建策略,以期能够为基础教育变革提供教师成长、学生发展和课堂生长的地方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 新课堂 课堂教学 一体化教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三大建设” 打造智库品牌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庆松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5期10-14,共5页
[目的/意义]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中的一路大军,党校智库建设需要走出一条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科学发展之路。[方法/过程]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立足本校实际,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分... [目的/意义]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中的一路大军,党校智库建设需要走出一条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科学发展之路。[方法/过程]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立足本校实际,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分类建设、教研咨一体化建设、品牌建设等"三大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水平的提高。[结果/结论]近年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的智库成果不仅获得了上海市主要领导的大量批示,而且还获得了中央领导的诸多肯定,在服务上海乃至中央决策中发挥了地方党校积极而又独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智库 分类建设 教研一体化建设 品牌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学研共同体,促进专业化发展——长沙市刘昌荣初中地理工作室发展侧记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昌荣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长沙市刘昌荣初中地理工作室是由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名组建的地理学科先行先试首个市级区域教研共同体。在市地理教研员刘玉岳指导、首席名师刘昌荣引领下,工作室以教研创新先行者、课程改革引领者、课堂开放示范者、城乡均衡推进... 长沙市刘昌荣初中地理工作室是由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名组建的地理学科先行先试首个市级区域教研共同体。在市地理教研员刘玉岳指导、首席名师刘昌荣引领下,工作室以教研创新先行者、课程改革引领者、课堂开放示范者、城乡均衡推进者为宗旨,以“五有四化”教学主张理念指引课例开发与课题研究为活动主线,积极推进城乡地理教研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地理 工作室 长沙市 共同体 专业化发展 侧记 科学研究院 教研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体系转变与模式重构
14
作者 关丽颖 杨悦 《江苏高教》 2025年第9期24-29,共6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等战略目标。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艺术人才面临着全方位的新要求,人才培养体系正经历变革,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势在必行。研究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艺术人才培养规律,通过剖析高校艺术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等战略目标。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艺术人才面临着全方位的新要求,人才培养体系正经历变革,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势在必行。研究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艺术人才培养规律,通过剖析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体系转变以及现实困境,重构以教学、科研、创作、演出四大板块有机融合的“教研创演一体化”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以教促研、以研促创、以创促演、以演促教”诸环节紧密关联、层层递进的闭环驱动机制及具体实施策略,为新时代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才培养 体系转变 模式重构 教研创演一体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