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科技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空间与时间维度的再思考
1
作者 冯友梅 胡修磊 +2 位作者 温佳 袁玉红 颜士刚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6-73,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计算思维以及信息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成为日益重要的教育诉求。然而,近期发布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对这一教育诉求力有不逮。鉴于此,文章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计算思维以及信息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成为日益重要的教育诉求。然而,近期发布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对这一教育诉求力有不逮。鉴于此,文章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出对教学指南进行二次创造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实现信息科技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空间维度,教学内容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横向整合,并在纵向上清晰区分“科”与“技”两个层面;教学方法方面(“科”层面),支持学生亲身经历原理“创造”过程。时间维度(“科”层面),教学内容方面,通过补充与深化,形成信息科技关键节点发展史;教学方法方面,引导学生“重走”计算机科学家的来时路。文章提出的信息科技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支持学生信息科技学科整体知识结构的建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计算思维、信息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发展,使信息科技课程以更为成熟的姿态回应时代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技课程 计算思维 一体化教学设计 原理创造 信息科技原始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理念下高职国际物流类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彩凤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7-149,共3页
高职教学改革从宏观、中观发展到今天微观的进程中,课程改革逐步占据中心位置。职业教育作为"跨界"的教育,需要"跨界"的思维,只有"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才能满足跨界思维对课程设计的一系列要求。文章以&qu... 高职教学改革从宏观、中观发展到今天微观的进程中,课程改革逐步占据中心位置。职业教育作为"跨界"的教育,需要"跨界"的思维,只有"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才能满足跨界思维对课程设计的一系列要求。文章以"跨界"的理念为指导,以具有能力隐性和思维抽象性等典型特征的国际物流类课程为抓手,着眼于研究在不借助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情况下,在校内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方法,包括课程分析、一体化设计、教学实施和考核评价等全方位的综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跨界 一体化教学设计 国际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改“施工图”: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的耦合
3
作者 艾兴 崔建萍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5,共4页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是将国家育人纲领性“蓝图”细化为地方、学校乃至教师育人“施工图”的过程。其中科学设计教师课改“施工图”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关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在实践中打通“最后一公里”。教师课改“施工图...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是将国家育人纲领性“蓝图”细化为地方、学校乃至教师育人“施工图”的过程。其中科学设计教师课改“施工图”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关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在实践中打通“最后一公里”。教师课改“施工图”的设计是一个在课程方案逐层转化中落实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高质量耦合的过程,需要基于“双新”要求对课程目标进行素养化转化,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重构,关键是做好“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以减少课改及课程实施中的落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教师课改“施工图” 课程设计 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素养化 “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做、评”一体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贺向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21-122,共2页
文章以滨州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课程开发现状,探索了"教、学、做、评"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并在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的实施在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 文章以滨州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课程开发现状,探索了"教、学、做、评"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并在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的实施在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教学效果,在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 评”一体化高职教育教学设计软件技术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PRO/ENGINEER课程教学改革
5
作者 黄琼 徐华建 《南方农机》 2014年第1期27-28,共2页
根据PRO/ENGINEER课程的特点,结合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就PRO/ENGINEER课程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提出建议:创建PRO/ENGINEER造型设计与加工制造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案例教学为主线、以加工产品为目标的一整套教学思... 根据PRO/ENGINEER课程的特点,结合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就PRO/ENGINEER课程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提出建议:创建PRO/ENGINEER造型设计与加工制造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案例教学为主线、以加工产品为目标的一整套教学思路,并给出案例教学方案的实施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 ENGINEER课程 造型设计与加工制造一体化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