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功能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伟豪 杜传辰 +1 位作者 戴佳荣 江城城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1期63-66,共4页
【目的】传统的播种机功能单一、操作复杂,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对高效、精准播种的需求,因此亟须对播种机的功能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播种机在作业过程中的播种量控制、行距株距调整、种子分布均匀性、播种深度一致性以及种子损... 【目的】传统的播种机功能单一、操作复杂,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对高效、精准播种的需求,因此亟须对播种机的功能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播种机在作业过程中的播种量控制、行距株距调整、种子分布均匀性、播种深度一致性以及种子损伤率等方面的性能提升,对现有的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进行全面的功能结构分析,优化内容包括播种机构的改进、传动系统的优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升级等,以满足现代农业对播种机械化、智能化、高效化的需求。【结果】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优化设计的有效性。经过优化设计的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在播种量控制、种子分布均匀性、播种深度一致性等方面得到了有效保证,种子损伤率明显降低,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优化后的播种机能够适应不同作物、不同地块的播种需求,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适应性。【结论】优化后的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本研究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也可为其他农业机械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 功能优化 机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体化播种机作业质效试验与探究
2
作者 张长明 高祺 +2 位作者 朱冠雄 高凤菊 太荣建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29,共9页
播种机的作业成效对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质量、保证作物产量具有决定性意义。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在复合种植4∶2模式下,用一体化的勺轮式排种器播种机和气吸式排种器播种机,分别以5 km/h、7 km/h、9 km/h三种不同速度进... 播种机的作业成效对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质量、保证作物产量具有决定性意义。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在复合种植4∶2模式下,用一体化的勺轮式排种器播种机和气吸式排种器播种机,分别以5 km/h、7 km/h、9 km/h三种不同速度进行播种作业,对播种期、出苗期、成熟期、收获期的参数以及机具性价比、经济指数进行比较,对两种播种机的质效进行探究性评价。结果表明,勺轮式播种机在5 km/h、气吸式播种机在9 km/h播种作业速度下的出苗质量、成熟效果、收获产量最好,勺轮式播种机适于低速作业、气吸式播种机适于高速作业;最优作业速度下,两种机型在收获产量上差异不显著,气吸式播种机在效率经济指数、出苗质量、成熟性状、收获产量上优于勺轮式播种机,但在产量经济指数、机具产投比上低于勺轮式播种机。因此根据种植规模优选一体化播种机,且采用适宜的作业速度从而提高作业质效可提供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种植模式 一体化播种机 作业质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覆膜精播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
3
作者 王创云 赵丽 +7 位作者 邓妍 郭虹霞 王晋 王陆军 张丽光 王美霞 李永平 李海燕 《农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为了解决春玉米种植时种子浪费严重、地膜烧苗、施肥落后等技术难题,研制了玉米覆膜精播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并对玉米覆膜精播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整机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关键部件进行研究,提供了玉米精密播种机械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在试... 为了解决春玉米种植时种子浪费严重、地膜烧苗、施肥落后等技术难题,研制了玉米覆膜精播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并对玉米覆膜精播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整机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关键部件进行研究,提供了玉米精密播种机械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在试验田进行了播种田间性能测试试验,以2FBJD-2(机械式播种)为对照。结果表明:该机整体结构合理,播种性能优,播种速度快;平均播种深度为3.52 cm,没有过深或晒种现象,与对照相比,比对照深0.20 cm,差异显著;株距合格率为93.80%,重播率9.20%,漏播率2.60%,播种均匀性较好;覆膜质量高,破损率基本为0;施肥的稳定性和各行一致性效果较好;出苗率高达95.60%,较对照91.80%高3.80%。收获后测产表明,该机械播种的田间地块平均产量达12934.50 kg/hm^2,较对照产量11473.40 kg/hm^2高12.70%。该机能够一次性完成平地、覆膜、施肥、打孔、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基本能够满足玉米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一体化播种机 覆膜机构 施肥机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条深旋一体化播种试验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隋华 张红玲 +2 位作者 刘春芳 侯海鹏 杜佳林 《天津农林科技》 2014年第4期14-16,共3页
针对我市农田土壤长期浅耕或免耕覆盖播种,导致犁底层上移,土壤结构恶化,蓄水保墒能力较差,不利于作物根系和植株生长,以及土壤深松技术实际生产中未得到广泛应用的现状,引进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制的玉米条深旋精量播种机,初步研... 针对我市农田土壤长期浅耕或免耕覆盖播种,导致犁底层上移,土壤结构恶化,蓄水保墒能力较差,不利于作物根系和植株生长,以及土壤深松技术实际生产中未得到广泛应用的现状,引进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制的玉米条深旋精量播种机,初步研究与常规播种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根系和植株生长,提高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方面的作用。表明在0—25cm耕层中,玉米条深旋播种土壤容重降低1—16.7%,土壤含水量增加9.7~28.5%,根条数增加80.4%,成熟期绿叶数增加1.6片,生物产量增加15.2%,籽粒产量增加18%,经济系数提高2.3%,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深旋一体化玉米精量播种机 土壤容重 土壤含水量 玉米根系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机具与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隋华 侯海鹏 +4 位作者 刘强 刘春芳 金国庆 杜佳林 田海 《天津农林科技》 2018年第1期9-12,共4页
选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制的条带深旋一体化玉米精量播种机与普通农哈哈播种机具,研究2种机具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条带深旋一体化玉米精量播种机播种减少了植株对空间的竞争,株高、穗位较农哈哈播种... 选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制的条带深旋一体化玉米精量播种机与普通农哈哈播种机具,研究2种机具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条带深旋一体化玉米精量播种机播种减少了植株对空间的竞争,株高、穗位较农哈哈播种机降低10 cm左右,气生根增加13.4%,绿叶数增加7.5%,穗长增加0.5%,果穗秃尖缩短52.4%,穗粒数增加7.4%,千粒重提高3.9%。综合产量构成因素的作用,条带深旋一体化玉米精量播种机播种比农哈哈播种机单产提高9.4%。同时,随密度增加,穗粒数下降幅度远低于农哈哈播种机,最大降幅为8%,而农哈哈播种机播种的穗粒数最大降幅为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深旋一体化玉米精量播种机 植株性状 穗部性状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