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蓄能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薇 王玲珑 张甜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11-2216,共6页
提出一种新型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搭建实验测试装置,对蓄能材料分别为水、癸酸、石蜡时的太阳能集热/蓄能/蒸发器的蓄能特性和集热总效率进行研究,并在南京地区春季典型工况下,对蓄能材料为癸酸和石蜡的SHPWHICSE系... 提出一种新型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搭建实验测试装置,对蓄能材料分别为水、癸酸、石蜡时的太阳能集热/蓄能/蒸发器的蓄能特性和集热总效率进行研究,并在南京地区春季典型工况下,对蓄能材料为癸酸和石蜡的SHPWHICSE系统性能系数进行研究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变材料比水有更好的集热效果;由于石蜡的比热容大,其集热总效率大于癸酸,采用石蜡的SHPWHICSE系统性能在各种实验条件下均高于采用癸酸的SHPWHICSE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性能系数 总效率 实验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薇 程清 卫梁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99-1204,共6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并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搭建此系统的实验测试装置。在实验测试的基础上,定义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得热效率并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系统不同工况下的... 提出一种新型的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并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搭建此系统的实验测试装置。在实验测试的基础上,定义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得热效率并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系统不同工况下的性能系数。实验研究表明: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集热/蓄能/蒸发器的得热效率高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得热效率;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平均值为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能/蒸发一体化 太阳能热水器 性能系数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室外侧换热器气流组织及换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尹丽媛 胡超越 +1 位作者 田琦 王美萍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8-1476,共9页
常规空气源热泵在制热运行中,由于室外侧换热器冷风回流和迎面风速不均匀性过大,会导致换热性能恶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调整室外侧换热器结构并利用太阳辐射能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公共建筑的新型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室外机方案... 常规空气源热泵在制热运行中,由于室外侧换热器冷风回流和迎面风速不均匀性过大,会导致换热性能恶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调整室外侧换热器结构并利用太阳辐射能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公共建筑的新型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室外机方案;建立了室外侧换热器数学模型,对常规空气源热泵室外侧换热器的气流组织及换热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构建了涂敷太阳能吸收膜的单倒型和双倒型两种新型室外侧换热器结构,并对其气流组织及换热性能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单倒型和双倒型结构均能改善换热器迎面风速不均匀现象,其中双倒型结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其外侧换热器和内侧换热器迎面风速不均匀度与常规空气源热泵室外侧换热器相比分别降低了46%和83%;在换热器面积、风机型号和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双倒型结构换热器空气侧换热量比单倒型结构提高了5.4%。该研究可提高热泵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系统能耗,为太阳能耦合空气能一体化热泵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 太阳能 空气源 风冷换 气流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热力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郁武 王如竹 +2 位作者 王泰华 吴静怡 许煜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4-471,共8页
针对"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750W实验样机(系统A)进行了过渡季节运行工况下的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系统供热性能系数、太阳集热效率和各主要部件的有效能损失系数以及系统的有效能效率等热力学指标,对各部件可加以... 针对"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750W实验样机(系统A)进行了过渡季节运行工况下的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系统供热性能系数、太阳集热效率和各主要部件的有效能损失系数以及系统的有效能效率等热力学指标,对各部件可加以完善的潜力做了量化分析,为整套系统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根据分析结果,研制了小型化400W实验样机(系统B)并加以实验验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套系统各主要部件的有效能损失以压缩机(其有效能损失系数,系统A为40%,系统B为34%)和太阳集热/蒸发器(其有效能损失系数,系统A为21%,系统B为37%)为最大,然后依次是冷凝器(其有效能损失系数,系统A为11%,系统B为8%)和热力膨胀阀(其有效能损失系数,系统A和系统B均为5%)。因此,压缩机的合理选配、集热器的优化设计是提高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膨式太阳能热水器 性能系数 效率 有效能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热水器的性能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徐国英 张小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48-1154,共7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热水装置(SAS-HPWH)。该装置通过使用独特设计的螺旋翅片蒸发管的平板型集热/蒸发器,可以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切换运行太阳能热源热泵模式、太阳能与空气双热源热泵模式和空气源热泵模式,制取生... 介绍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热水装置(SAS-HPWH)。该装置通过使用独特设计的螺旋翅片蒸发管的平板型集热/蒸发器,可以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切换运行太阳能热源热泵模式、太阳能与空气双热源热泵模式和空气源热泵模式,制取生活热水。论文主要针对自行设计的一台150L的SAS-HPWH,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太阳能输入比例为准则研究系统的运行模式与特性。模拟结果显示该热水器在不同天气特征情况下可高效率地制造55℃热水。论文还分析了太阳辐射、环境温度以及压缩机的容量对系统特性的影响,提出使用变频压缩机,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调节制冷剂流量,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水器 /蒸发器 太阳能输入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地区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性能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东 王春龙 +1 位作者 周晓东 孔祥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21-2127,共7页
基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数学模型编制系统仿真程序,分别选取兰州地区典型气象年、辐射极低年和辐射极高年3种气象参数,计算得出3种不同气象参数下系统全年性能参数。分别选取1月2日和7月16日作为冬季和夏季典型日,输入典型气象年... 基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数学模型编制系统仿真程序,分别选取兰州地区典型气象年、辐射极低年和辐射极高年3种气象参数,计算得出3种不同气象参数下系统全年性能参数。分别选取1月2日和7月16日作为冬季和夏季典型日,输入典型气象年气象参数,计算得出典型日系统性能参数。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将水从20℃加热到50℃,系统全年运行COP在3.500以上,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5.630,热水加热时间均在140min以内,在7月份达到最小值91min;系统性能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在冬季典型日和夏季典型日系统平均COP分别为3.768和5.869;系统的运行时段对系统性能具有很大影响,中午时段的运行性能一般要优于其他时段。由系统全年和典型日性能分析结果可知,兰州地区的气象条件可以保证系统具有较好的全年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水器 典型气象年 典型日 性能分析 寒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剂充注量对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孔祥强 张东 +2 位作者 李瑛 林琳 杨前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72-1377,共6页
在建立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分布参数均相流动数学模型、压缩机和热力膨胀阀的集总参数数学模型和系统充注量模型的基础上,编制了直接膨胀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模拟程序.将模拟计算值和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基于此模型计算了... 在建立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分布参数均相流动数学模型、压缩机和热力膨胀阀的集总参数数学模型和系统充注量模型的基础上,编制了直接膨胀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模拟程序.将模拟计算值和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基于此模型计算了不同充注量下系统的运行参数和性能参数,分析了充注量变化对加热时间、集热器出口过热度、蒸发压力、冷凝压力、压缩机功率、集热器集热效率及系统性能系数等的影响,指出了确定系统最佳充注量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水器 直接膨胀式 制冷剂充注量 性能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加热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彭好义 周孑民 +1 位作者 孙贺 胡智慧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62,67,共4页
在自行设计制作的试验台上进行了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加热性能试验。定流量循环加热热水时,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比普通太阳能热水器加热速度快3.4倍,集热器效率提高了1倍多。太阳能热泵直流式加热热水时,热水出口温度随热水流量的增加而降低,... 在自行设计制作的试验台上进行了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加热性能试验。定流量循环加热热水时,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比普通太阳能热水器加热速度快3.4倍,集热器效率提高了1倍多。太阳能热泵直流式加热热水时,热水出口温度随热水流量的增加而降低,系统能效比随热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热泵蒸发温度与热水入口温度越高,产生适宜出口温度的热水流量调节范围越大,出口温度相同时则系统能效比越高;太阳能热泵具有即时供热水功能。太阳能热泵热水器采用循环式加热比直流式加热耗时更短,经济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水器 性能 试验研究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孔祥强 张东 +1 位作者 李瑛 杨前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74-1579,共6页
基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热力循环,在建立太阳集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分布参数数学模型、压缩机和热力膨胀阀的集总参数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用能量平衡和质量平衡等约束条件将四大部件结合起来并进行求解。理论计算结果与若干典型... 基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热力循环,在建立太阳集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分布参数数学模型、压缩机和热力膨胀阀的集总参数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用能量平衡和质量平衡等约束条件将四大部件结合起来并进行求解。理论计算结果与若干典型工况下的实验数据对比表明:集热器平均集热效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6%,热水得热量、压缩机功耗、COP等指标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在1%以内;热水温度、COP和集热器集热效率的理论和实验值的瞬时变化规律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此仿真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膨式 太阳能热水器 数学模型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不同工质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孔祥强 李俊枭 李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6-513,共8页
为了研究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分别采用R22、R410A和R290作为工质的性能,建立了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分布参数均相流动模型、压缩机和膨胀阀的集中参数模型以及系统工质充注量模型,编制了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模拟... 为了研究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分别采用R22、R410A和R290作为工质的性能,建立了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分布参数均相流动模型、压缩机和膨胀阀的集中参数模型以及系统工质充注量模型,编制了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模拟程序.比较发现,理论模型计算值与文献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在不同环境参数和运行参数的工况下,对采用3种热泵工质的系统性能系数、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和系统制热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290系统的性能系数明显高于R22和R410A系统,R410A系统的集热效率和制热功率略高于R22和R290系统;环境参数对R290系统的影响程度大于R22和R410A系统;压缩机转速的变化对R410A系统影响显著,而水箱水温的变化对R290系统影响较明显;R290和R410A系统的最佳工质充注量分别约为R22系统的46%和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器 太阳能 直膨式 制冷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型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热泵热水系统特性 被引量:21
11
作者 徐国英 张小松 赵善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36-141,共6页
研究了一种平板型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热泵(PV/T-HP)系统,制冷剂R134a直接在太阳能光伏板背面盘管内吸热而蒸发,以降低光伏电池工作温度,保证其高效稳定地输出电能;集热器同时作为蒸发器,所收集的热量经热泵循环进行温度提升,为建筑... 研究了一种平板型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热泵(PV/T-HP)系统,制冷剂R134a直接在太阳能光伏板背面盘管内吸热而蒸发,以降低光伏电池工作温度,保证其高效稳定地输出电能;集热器同时作为蒸发器,所收集的热量经热泵循环进行温度提升,为建筑提供生活热水、供暖和驱动制冷空调。对平板型PV/T-HP热水系统在南京室外的一个夏季晴天工况下循环加热180L水至60℃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太阳总辐照度、光伏/集热器工作温度以及光电输出控制方式对系统光电、光热综合输出特性的影响规律;对比实验得出了在热电联供模式下,系统发电量比无冷却的单一光电输出模式下相对高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光一体化 /蒸发器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及其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婷婷 方贤德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4期78-81,共4页
介绍了直膨式太阳能辅助热泵热水器(DX-SAHPWH)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计算了直膨式太阳能辅助热泵热水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的运行能耗。分析了直膨式太阳能辅助热泵热水器的市场潜力、经济性以... 介绍了直膨式太阳能辅助热泵热水器(DX-SAHPWH)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计算了直膨式太阳能辅助热泵热水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的运行能耗。分析了直膨式太阳能辅助热泵热水器的市场潜力、经济性以及社会效益。几种热水器比较结果表明,直膨式太阳能辅助热泵热水器能耗最小,运行费仅为电热水器的1/3,燃气热水器的1/2,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4/5;与电热水器相比,使用直膨式太阳能辅助热泵热水器,户均年运行费可减少约1 500元,2年左右即可回收额外的初投资。直膨式太阳能辅助热泵热水器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市场价格相当。由于其节能、环保、安全等,自身优势明显,预期该热水器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膨式 太阳能 热水器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能型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性能系数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薇 卫梁彦 +1 位作者 程清 王玲珑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7-671,共5页
针对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受天气变化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给出了系统的原理、特点、运行模式和集热-蓄能-蒸发器的结构形式.以癸酸为相变材料储存晴天的太阳辐射能,作为热泵在夜间和连续阴雨... 针对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受天气变化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给出了系统的原理、特点、运行模式和集热-蓄能-蒸发器的结构形式.以癸酸为相变材料储存晴天的太阳辐射能,作为热泵在夜间和连续阴雨天时的低温热源制得热水,提高了热泵的制热效率,解决了太阳能间歇性所造成的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进行了春季不同工况、不同工作模式的试验,分析了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得出该系统的平均COP为7.56.太阳辐射强度均值为592 W.m-2的天气条件下,COP可达8.9;即使在夜间,COP仍能达到6.4,均高于相同天气条件下普通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COP,该系统的COP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水器 -蓄能-蒸发器 相变蓄能材料 性能系数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微型控制系统的单片机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优优 吴静怡 +1 位作者 李郁武 王如竹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4期40-44,共5页
阐述了一种基于Renesas单片机的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中央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设计。硬件设计着重于系统的功能性和可靠性;控制算法以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和过热度偏差变化为输入量,以电子膨胀阀开度变化以及变频器运行频率为输出... 阐述了一种基于Renesas单片机的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中央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设计。硬件设计着重于系统的功能性和可靠性;控制算法以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和过热度偏差变化为输入量,以电子膨胀阀开度变化以及变频器运行频率为输出量,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保持较低的过热度,最大限度地利用蒸发器的面积,有效地管理压缩机运行,实现压缩机容量调节,使系统得到合理匹配及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水器 电子膨胀阀 Renesas单片机 PI算法 RS485通讯 差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太阳热泵热水器中热泵子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冯诗愚 高秀峰 +4 位作者 胡伟 李云 顾兆林 王惠余 罗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9,共5页
对太阳热泵热水器中的热泵子系统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对热泵子系统的循环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循环水量对热泵子系统的性能系数、压缩机功耗、加热时间以及保温水箱的实际终了加热温度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太阳能 热水器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与热泵耦合系统的热力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吴兴应 龚光彩 王晨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3-921,共9页
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solar photovoltaic-thermal hybrid,PV-T)系统产生的热水的温度通常达不到生活所需的水温,如果和热泵联合工作,则可以提供较高温度的热水,系统的实用性明显提高。理论上在PV-T提供的热能与热泵吸收的热能相等时,P... 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solar photovoltaic-thermal hybrid,PV-T)系统产生的热水的温度通常达不到生活所需的水温,如果和热泵联合工作,则可以提供较高温度的热水,系统的实用性明显提高。理论上在PV-T提供的热能与热泵吸收的热能相等时,PV-T与热泵能很好的匹配耦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V-T与热泵耦合的热力分析模型。结合热管式PV-T系统实验装置和热泵实验装置进行测试的实验数据,对该耦合系统的热力性能进行分析,基于两种不同算法,得出了匹配情况下PV-T耦合热泵系统的COP,实验还得出PV-T系统的火用效率为0.08左右,热泵的火用效率为0.38左右,匹配情况下耦合系统的火用效率为0.05左右,该PV-T耦合热泵系统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文中对系统提出了节能建议。该研究结果为PV-T与热泵耦合工作的应用及其系统参数的选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电-一体化(PV-T) 光电效率 能效率 [火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集热结构的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热泵性能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徐国英 张小松 杨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24-229,共6页
探讨了一种直接将热泵蒸发管设置在太阳能光伏集热板背面的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化热泵(PV/T-HP)系统。设计了采用普通铜管和多孔铝扁管的两种集热/蒸发器结构,对二者进行性能模拟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多孔铝扁管集热蒸发器的热泵系... 探讨了一种直接将热泵蒸发管设置在太阳能光伏集热板背面的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化热泵(PV/T-HP)系统。设计了采用普通铜管和多孔铝扁管的两种集热/蒸发器结构,对二者进行性能模拟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多孔铝扁管集热蒸发器的热泵系统因其更好的传热性能而具备更高的电效率和制热性能系数。对PV/ T-HP系统的全年运行性能模拟表明,该系统可同时高效地输出电能和制得50℃热水。此外还提出,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控制压缩机容量的控制策略优化系统运行以提高其全年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光一体化 光伏集/蒸发器 多孔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光热一体化的太阳能热泵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冠群 孙晓琳 +1 位作者 陈金峰 代彦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91-297,共7页
建立了光电/光热一体化(PV/T)太阳能热泵的数学模型,利用直膨式太阳能热泵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核,结果显示,模型的计算误差在5%左右。据计算可知,在太阳辐射良好的情况下,PV/T太阳能热泵的COP可达到5以上。在不同的辐射强度下... 建立了光电/光热一体化(PV/T)太阳能热泵的数学模型,利用直膨式太阳能热泵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核,结果显示,模型的计算误差在5%左右。据计算可知,在太阳辐射良好的情况下,PV/T太阳能热泵的COP可达到5以上。在不同的辐射强度下,比较PV/T太阳能热泵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性能,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提高,系统COP随之提高,热电综合COP平均为7.4,高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COP。结果显示,PV/T太阳能热泵有利于降低系统的能耗,提高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较直膨式太阳能热泵更具节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再生能源 太阳能 光伏光一体化 数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泵热水装置试验研究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42
19
作者 李舒宏 武文彬 +1 位作者 张小松 殷勇高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5,共4页
研制了一种将热泵与太阳能热水器结合的太阳能热泵空调热水器装置,对正在进行试验研究的太阳能热泵空调热水器一体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进行介绍,并对其在热泵制热水模式下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得到能效比最大可达3.85,平... 研制了一种将热泵与太阳能热水器结合的太阳能热泵空调热水器装置,对正在进行试验研究的太阳能热泵空调热水器一体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进行介绍,并对其在热泵制热水模式下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得到能效比最大可达3.85,平均在3.0以上.并分析讨论了各种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该装置的耗能分析.与其他类型的热水器进行了经济性比较,数据结果表明该热水器装置更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水器 热水器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辅助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年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冯诗愚 胡伟 +4 位作者 高秀峰 李云 顾兆林 王惠余 罗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289,共7页
提出采用热泵来取代传统的电加热器,构成热泵辅助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可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结合2005年西安地区气象数据,建立了合适的数学模型,并用现有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通过模型模拟了该年热泵辅助和电辅助太阳能中央热... 提出采用热泵来取代传统的电加热器,构成热泵辅助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可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结合2005年西安地区气象数据,建立了合适的数学模型,并用现有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通过模型模拟了该年热泵辅助和电辅助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的性能系数,输入功耗,出水温度等运行参数,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水器 真空管集 性能系数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