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中的安全风险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晓昕
董支晓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6,共9页
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中国加快国防和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在当前中美大国战略竞争加剧且国际政治环境动荡的背景下,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中的国防科技产业安全面临新的风险与挑战。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在国际政治互...
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中国加快国防和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在当前中美大国战略竞争加剧且国际政治环境动荡的背景下,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中的国防科技产业安全面临新的风险与挑战。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在国际政治互动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大国竞争状态下的非公主体低可靠性,以及一体化实践中的信息扩散与泄密,共同组成了国防科技工业一体化战略能力建设的核心风险要素。通过新兴领域科技主体培育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组织形态,基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措施管控非公主体风险,构建系统、完善的信息化保密管理体系,提升关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国际话语权,是当前化解和治理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的安全风险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
军民融合
国防科技工业
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赋能东北全面振兴:动能、机制和进路
被引量:
1
2
作者
杜人淮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4年第3期58-72,共15页
为了突破长期以来“衰落—振兴—衰落—再振兴”的东北振兴怪圈,需要多视角研究和探讨东北全面振兴思路。把东北振兴战略有机融入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之中,可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新动能,有助于更好对接国家战略和需求、...
为了突破长期以来“衰落—振兴—衰落—再振兴”的东北振兴怪圈,需要多视角研究和探讨东北全面振兴思路。把东北振兴战略有机融入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之中,可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新动能,有助于更好对接国家战略和需求、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陆海内外高水平开放和区域能级的整体跃迁。通过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赋能东北全面振兴,能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新优势、创造新机遇、注入新动力、发掘新潜能、增添新活力、提升新层次。为了使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更好赋能东北全面振兴,需要军地军民各相关领域战略规划一体统筹、建设项目一体布局、制度体系一体设计、资源成果一体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
和能力
东北全面振兴
动能
机制
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国竞争中的《国防工业战略》:动因、特点及启示
3
作者
杨爱华
文力浩
师方媛
《国防科技》
2024年第3期102-112,122,共12页
深入剖析《国防工业战略》文本,从背景动因、创新举措、显著特点等层面进行梳理提炼,并据此进行评鉴。美国此部《国防工业战略》具有对抗性、生产性、动员性、联合性等特点,但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霸权野心与国防工业能力之间的矛盾,...
深入剖析《国防工业战略》文本,从背景动因、创新举措、显著特点等层面进行梳理提炼,并据此进行评鉴。美国此部《国防工业战略》具有对抗性、生产性、动员性、联合性等特点,但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霸权野心与国防工业能力之间的矛盾,国际国内两方面举措的推进预计都将面临巨大困难。我国可通过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强国防工业能力的安全性、灵活性和融合性建设加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竞争
美国
《国防工业
战略
》
供应链安全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
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中的安全风险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晓昕
董支晓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6,共9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军民融合’驱动下国防工业创新的机理、效应及路径研究”(2022M72299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国防工业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机理解析、能力评估及策略设计”(ZR202211140071)。
文摘
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中国加快国防和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在当前中美大国战略竞争加剧且国际政治环境动荡的背景下,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中的国防科技产业安全面临新的风险与挑战。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在国际政治互动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大国竞争状态下的非公主体低可靠性,以及一体化实践中的信息扩散与泄密,共同组成了国防科技工业一体化战略能力建设的核心风险要素。通过新兴领域科技主体培育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组织形态,基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措施管控非公主体风险,构建系统、完善的信息化保密管理体系,提升关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国际话语权,是当前化解和治理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的安全风险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
军民融合
国防科技工业
风险治理
Keywords
integrated national strategies and strategic capabilities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risk governance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赋能东北全面振兴:动能、机制和进路
被引量:
1
2
作者
杜人淮
机构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出处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4年第3期58-72,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军民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研究”(20&ZD12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兴领域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研究”(22&ZD069)。
文摘
为了突破长期以来“衰落—振兴—衰落—再振兴”的东北振兴怪圈,需要多视角研究和探讨东北全面振兴思路。把东北振兴战略有机融入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之中,可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新动能,有助于更好对接国家战略和需求、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陆海内外高水平开放和区域能级的整体跃迁。通过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赋能东北全面振兴,能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新优势、创造新机遇、注入新动力、发掘新潜能、增添新活力、提升新层次。为了使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更好赋能东北全面振兴,需要军地军民各相关领域战略规划一体统筹、建设项目一体布局、制度体系一体设计、资源成果一体使用。
关键词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
和能力
东北全面振兴
动能
机制
进路
Keywords
Integrated national strategic system and capability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Driver
Mechanism
Path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国竞争中的《国防工业战略》:动因、特点及启示
3
作者
杨爱华
文力浩
师方媛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
出处
《国防科技》
2024年第3期102-112,122,共12页
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CX2023188)。
文摘
深入剖析《国防工业战略》文本,从背景动因、创新举措、显著特点等层面进行梳理提炼,并据此进行评鉴。美国此部《国防工业战略》具有对抗性、生产性、动员性、联合性等特点,但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霸权野心与国防工业能力之间的矛盾,国际国内两方面举措的推进预计都将面临巨大困难。我国可通过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强国防工业能力的安全性、灵活性和融合性建设加以应对。
关键词
大国竞争
美国
《国防工业
战略
》
供应链安全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
和能力
Keywords
great power competition
the U.S.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al Strategy
supply chain security
integrated national strategic system and capacity
分类号
G350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中的安全风险研究
杨晓昕
董支晓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赋能东北全面振兴:动能、机制和进路
杜人淮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国竞争中的《国防工业战略》:动因、特点及启示
杨爱华
文力浩
师方媛
《国防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