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对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稀缺价值的影响
1
作者
史明珠
张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53-57,共5页
以荆州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荆州市2021年相关数据计算和分析了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ESSV)指标,并运用地理信息图谱、景观格局指数、冷热点分析法、供给和需求弹性指数等方法评估和揭示ESV和ESSV的时空异质...
以荆州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荆州市2021年相关数据计算和分析了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ESSV)指标,并运用地理信息图谱、景观格局指数、冷热点分析法、供给和需求弹性指数等方法评估和揭示ESV和ESSV的时空异质性变化及其原因和机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集中于耕地转变为林地或草地,未利用地转变为水域或其他类型,林地或草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各类型土地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均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SLCP)的综合治理和协调发展等措施的效果取得一定成效。ESSV在空间上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递增的分布特征,且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沙
一体化
保护
和
修复
工程
(SLCP)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
土地利用
荆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后期管护机制探究——以广东省韶关和梅州为例
2
作者
利一文
陆倩莹
+2 位作者
邹小娟
曹烁阳
张子健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4期153-156,160,共5页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举措,并于2022年底成功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为实现工程的生态修复效果并发挥其长久效益,需开展工程的长效管护,但目前普遍...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举措,并于2022年底成功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为实现工程的生态修复效果并发挥其长久效益,需开展工程的长效管护,但目前普遍遇到管护主体不清、管护资金不足等问题。以广东韶关和梅州2处国家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例,结合相关政策要求和相关后期管护实践要点,立足韶关和梅州工程现状情况,采用现状调研和相关研究归纳总结方法,从明确管护主体、拓宽资金和构建管护机制3个方面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后期管护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山水工程”的长效管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期管护
生态
保护
修复
山水林田湖草沙
一体化
保护
和
修复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工程对黑龙江中部景观格局影响分析
3
作者
寇旭阳
赵金羽
+1 位作者
徐晨阳
桑卫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46,共12页
该文从景观格局角度,探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对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响应趋势与关联机制,为区域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决策提供参考。研究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区域时空动...
该文从景观格局角度,探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对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响应趋势与关联机制,为区域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决策提供参考。研究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区域时空动态分析,计算景观格局指数,构建全局回归模型,以分析工程影响下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解析不同土地利用对于该情景下景观格局的关联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1)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实施以来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显著,景观格局随之响应,区域整体连通性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破碎度、复杂度和异质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2)在全局模型中,耕地类型在多种景观格局特征演变中表现出最高的相关性,林地和建筑用地类型次之;(3)针对不同景观特征,耕地及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表现出多种关联作用,同时在区域不同空间位置,景观格局响应也存在差异。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的影响下,耕地土地类型在景观格局的响应变化中起到主导因素,耕地扩张对景观优势度和景观连通性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对破碎度和异质性有减缓作用。小兴安岭地区景观破碎度、复杂度及异质性的提升响应显著,三江平原地区连通性和复杂度的提升响应显著,这揭示了景观格局在不同区域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差异性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响应
全局回归模型
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国土综合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对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稀缺价值的影响
1
作者
史明珠
张佳
机构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53-57,共5页
文摘
以荆州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荆州市2021年相关数据计算和分析了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ESSV)指标,并运用地理信息图谱、景观格局指数、冷热点分析法、供给和需求弹性指数等方法评估和揭示ESV和ESSV的时空异质性变化及其原因和机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集中于耕地转变为林地或草地,未利用地转变为水域或其他类型,林地或草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各类型土地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均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SLCP)的综合治理和协调发展等措施的效果取得一定成效。ESSV在空间上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递增的分布特征,且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沙
一体化
保护
和
修复
工程
(SLCP)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
土地利用
荆州市
Keywords
Integrate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project of mountains,rivers,forests,fields,lakes,grass and sand(SLCP)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cosystem service scarcity value(ESSV)
Land use
Jingzhou City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后期管护机制探究——以广东省韶关和梅州为例
2
作者
利一文
陆倩莹
邹小娟
曹烁阳
张子健
机构
广东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4期153-156,160,共5页
文摘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举措,并于2022年底成功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为实现工程的生态修复效果并发挥其长久效益,需开展工程的长效管护,但目前普遍遇到管护主体不清、管护资金不足等问题。以广东韶关和梅州2处国家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例,结合相关政策要求和相关后期管护实践要点,立足韶关和梅州工程现状情况,采用现状调研和相关研究归纳总结方法,从明确管护主体、拓宽资金和构建管护机制3个方面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后期管护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山水工程”的长效管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后期管护
生态
保护
修复
山水林田湖草沙
一体化
保护
和
修复
工程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工程对黑龙江中部景观格局影响分析
3
作者
寇旭阳
赵金羽
徐晨阳
桑卫国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4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究与发展规划项目(2022YFF1303202)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实践项目(SZKY2024032)。
文摘
该文从景观格局角度,探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对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响应趋势与关联机制,为区域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决策提供参考。研究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区域时空动态分析,计算景观格局指数,构建全局回归模型,以分析工程影响下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解析不同土地利用对于该情景下景观格局的关联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1)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实施以来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显著,景观格局随之响应,区域整体连通性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破碎度、复杂度和异质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2)在全局模型中,耕地类型在多种景观格局特征演变中表现出最高的相关性,林地和建筑用地类型次之;(3)针对不同景观特征,耕地及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表现出多种关联作用,同时在区域不同空间位置,景观格局响应也存在差异。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的影响下,耕地土地类型在景观格局的响应变化中起到主导因素,耕地扩张对景观优势度和景观连通性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对破碎度和异质性有减缓作用。小兴安岭地区景观破碎度、复杂度及异质性的提升响应显著,三江平原地区连通性和复杂度的提升响应显著,这揭示了景观格局在不同区域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差异性响应。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响应
全局回归模型
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国土综合整治
Keywords
land use
landscape pattern response
global regression model
the ICR project
comprehensive consolidation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对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稀缺价值的影响
史明珠
张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后期管护机制探究——以广东省韶关和梅州为例
利一文
陆倩莹
邹小娟
曹烁阳
张子健
《现代园艺》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工程对黑龙江中部景观格局影响分析
寇旭阳
赵金羽
徐晨阳
桑卫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