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代文学中的幽情别趣──元杂剧中佛教影响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方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8-61,共4页
关键词 元杂剧 佛教影响 别趣 佛教文学 一代文学 幽情 梵剧 宗教剧 佛经故事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代文学的画廊——浅论《六十种曲》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安怀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1-18,共8页
明代,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在南戏的基础上吸收元杂剧的成果发展起来的传奇,取代了北杂剧的地位。剧本创作盛况空前,“名人才子,踵《琵琶》、《拜月》之武,竞以传奇呜,曲海词山,于今为烈”(明沈廷鸣《度曲须知》);在舞台艺术实践... 明代,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在南戏的基础上吸收元杂剧的成果发展起来的传奇,取代了北杂剧的地位。剧本创作盛况空前,“名人才子,踵《琵琶》、《拜月》之武,竞以传奇呜,曲海词山,于今为烈”(明沈廷鸣《度曲须知》);在舞台艺术实践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十种曲》 一代文学 剧本 中国戏曲 明传奇 画廊 南戏 香囊 作品 汤显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元人“一代之文学”观的发明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立刚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94-98,共5页
唐宋时期文学史观实现了从“质文代变”向“文体正变”的转变 ,元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 ,从文体正变的古今时序把握中 ,推理出体性特质上的正变差异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代文学”的观念 ,对后世影响十发巨大 。
关键词 元代 文学思想 “文体正变” 一代文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学视野下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冬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20-125,130,共7页
简略地回顾、评述"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个文学观念的提出,总结当代研究涉及的问题,特别指出所存在的现代意义、局限。在此基础上,重新梳理、解读与分析历史上王国维之前的文人如何表述这个观点,发现元明两代与清代这两个时期... 简略地回顾、评述"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个文学观念的提出,总结当代研究涉及的问题,特别指出所存在的现代意义、局限。在此基础上,重新梳理、解读与分析历史上王国维之前的文人如何表述这个观点,发现元明两代与清代这两个时期的论述既有关联,也有突破。与学界的成果对照,指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研究史一直存在三个误区:用非文学的概念阐述文学发展观;用考察显著文体发展的做法代替整个文学史的阐述;断章取义地使用这个观念而不挖掘其深层文化心理。经进一步比较、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些表述的变化,主要受杂文学观念、皇朝观与复古观以及史学精神的交合作用而成的。最后指出我们对待"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个发展观应持有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一代文学 文体演变 一代之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文”为“一代之文学”说评议
5
作者 欧明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1-177,共7页
宋代以来,正统文人多以"宋文"代表"一代之文学",而金元以来边缘文人则多以"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胡适以来,彻底"颠覆"传统主流"大文学"观念,"大散文"... 宋代以来,正统文人多以"宋文"代表"一代之文学",而金元以来边缘文人则多以"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胡适以来,彻底"颠覆"传统主流"大文学"观念,"大散文"由中心文体降为边缘文体,"宋文"观念价值大减。这种观念与宋人"自我评价"相差甚远,远离文学史"原生态","遮蔽"了文学史部分真相。现当代,宋代文学各体,散文研究最为薄弱,这与宋代散文杰出成就和"独尊"地位极不相称,也是对宋人和元明清各代重视宋文观念的不尊重,有反思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文 宋词 一代文学 大散文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与戏曲身份认同
6
作者 陈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97-101,共5页
戏曲理论对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命题的诠解主要有四种观点:倡新求变、殊流同源、天人交响以及命中定数。诠解行为本身是中国古代文艺社会学传统的延续与变革,更是戏曲自我身份认同危机的产物。诠解的先验目的性要求对文学与社会关系... 戏曲理论对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命题的诠解主要有四种观点:倡新求变、殊流同源、天人交响以及命中定数。诠解行为本身是中国古代文艺社会学传统的延续与变革,更是戏曲自我身份认同危机的产物。诠解的先验目的性要求对文学与社会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身份认同 一代一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代之文学”观念视阈下的当代电影启示录 被引量:1
7
作者 韩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7,共6页
一、“一代之文学”概念考“一代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的广泛流布可能与王国维先生有一定关系[1],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的序言中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 一、“一代之文学”概念考“一代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的广泛流布可能与王国维先生有一定关系[1],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的序言中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2]自王国维先生之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理论逐渐深入人心。从社会普通民众角度来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已经成为人们头脑中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认识的先行概念;从研究者角度来看,民国之后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学史叙事都出现了一个有趣之处:每个时代都有诸多文体,且在唐宋以后大多数文体都已出现,但文学史书写者都不约而同地以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主要叙事线索重构文学史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戏曲考》 明清小说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学 一代文学 六朝骈文 文学史书写 汉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体丕变与宋代文学新貌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水照 《中国文学研究》 1996年第4期33-47,共15页
文体问题在宋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中被提到一个显著的突出地位。其时诗、词、文、小说、戏曲这五种主要文学样式,具有互不相同而又彼此融贯的发展样态。确定各该文体在文学历史中的地位,考察其具体特点、价值、功能及其变异、换位... 文体问题在宋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中被提到一个显著的突出地位。其时诗、词、文、小说、戏曲这五种主要文学样式,具有互不相同而又彼此融贯的发展样态。确定各该文体在文学历史中的地位,考察其具体特点、价值、功能及其变异、换位诸问题,当能从一个侧面对宋代文学获得新的把握。本文从辨析“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一流行说法入手,在与宋诗、宋文的比较中,重新估定宋词适当的历史地位;次从雅俗之辨着眼,指出宋代文学正处于由“雅”向“俗”的倾斜、转变时期,以及宋人忌俗尚雅、雅俗互摄的审美趋向;最后论述尊体与破体之间相反相成的矛盾机制,破体为文是宋代一大文学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文学之胜 雅俗 破体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半个世纪的回声:“垮掉的一代”和金斯伯格 被引量:7
9
作者 文楚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7-49,共3页
惊悉“垮掉的一代”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因病于97年4月5日逝世,——我默默无语,但思堵万千。由于研究“垮掉的一代”文学,多年来,我同金斯伯格有书信往来,他赠予我若干他的著作及有关资料,欣然授权我翻译《金斯伯格诗选》,并允诺为... 惊悉“垮掉的一代”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因病于97年4月5日逝世,——我默默无语,但思堵万千。由于研究“垮掉的一代”文学,多年来,我同金斯伯格有书信往来,他赠予我若干他的著作及有关资料,欣然授权我翻译《金斯伯格诗选》,并允诺为这部大陆首家中文版诗选撰写序言;我本欲在今年秋赴美进行学术访问时在纽约拜访他,但他却走得这样匆忙,这一切都无法实现了。拙文《近半个世纪的回声:“垮掉的一代”和金斯伯格》写于1996年秋,并在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年会上宣读,谨以此文哀悼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掉的一代 金斯伯格 “垮掉” 半个世纪 “垮掉的一代文学 意象派 60年代 《外国文学 惠特曼 垮掉一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宋词”说评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欧明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8-144,共7页
以"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主要是元代以来边缘文人的观点,而正统文人多以"唐诗宋文"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只有限定于韵文系统内,文体自身历代纵向比较特别是与后代比... 以"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主要是元代以来边缘文人的观点,而正统文人多以"唐诗宋文"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只有限定于韵文系统内,文体自身历代纵向比较特别是与后代比较,才最具合理性。王国维、胡适以从西方引进的纯文学观念改造"唐诗宋词"说,使此说上升为现代主流学术观念,胡适更"误读"为"唐诗宋词"胜过同时代其他文体。事实上,"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是元代以后"追认"的,远离文学史原生态。"唐诗宋词"并提,但不"等值",唐诗比宋词更有资格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对唐宋文学研究格局和撰写模式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特定的角度看,此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不应当作"定论"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宋词 一代文学 音乐文学 追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筚路蓝缕,功不可没——读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札记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松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90-95,共6页
王国维写于一九一二年的《宋元戏曲考》(以下简称《戏曲考》),是他前七篇戏曲论著(《曲录》、《戏曲考源》、《录鬼簿校注》、《优语录》、《唐宋大曲考》、《录曲馀谈》、《古剧脚色考》)的概括和总结。在《戏曲考》里,他以惊人的敏锐... 王国维写于一九一二年的《宋元戏曲考》(以下简称《戏曲考》),是他前七篇戏曲论著(《曲录》、《戏曲考源》、《录鬼簿校注》、《优语录》、《唐宋大曲考》、《录曲馀谈》、《古剧脚色考》)的概括和总结。在《戏曲考》里,他以惊人的敏锐的眼力和超越常人的胆量,把素来被认为“文格卑俗”的戏曲提到了一代文学的位置;他从研究戏曲自身的规律出发,钩赜索隐,初步为我们理清了一条中国古典戏曲发展的脉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中国古典戏曲 宋元戏曲 札记 筚路蓝缕 元剧 脚色 戏曲理论 戏剧 一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传媒与新诗的音乐性——基于对重建新诗传播方式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登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中国新诗 传播方式 一代一代文学 大众传媒 音乐性 精神重建 科技条件 诗体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锁记》之深邃
13
作者 伍立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5-55,共1页
一代文学家张爱玲,于1995年9月上旬在美国洛杉矶的寓所去逝。其后世界各地华文报纸多刊发专版以示纪念,但大多偏重于介绍其生活经历、轶闻,甚至危言耸听,而对其作品,反而较少评介,甚至绝口不提,令人越读越糊涂。张爱玲作品之杰出究在何... 一代文学家张爱玲,于1995年9月上旬在美国洛杉矶的寓所去逝。其后世界各地华文报纸多刊发专版以示纪念,但大多偏重于介绍其生活经历、轶闻,甚至危言耸听,而对其作品,反而较少评介,甚至绝口不提,令人越读越糊涂。张爱玲作品之杰出究在何处呢?海外文论巨子夏志清教授尝谓其“小说意象的丰富,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她的重要作品几乎有一半是写在25岁以前,这样的早熟早慧,求诸现代文学史,是为仅见。夏志清先生还认为她的作品可与鲁迅、沈从文、钱钟书并列,互有高下,同属现代文坛巨擘。傅雷认为中篇小说《金锁记》“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锁记》 曹七巧 张爱玲作品 小说意象 中篇小说 沈从文 钱钟书 行为方式 华文报纸 一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容赡博 发论精警——评《汉赋通论》
14
作者 田耕宇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汉赋,作为一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犹如慧星掠过,光彩夺目却转瞬即逝。作为一种特异的文学现象,汉赋(主要指汉大赋这一典型样式)的迅速繁荣和急遽萎缩,给后人留下了一系列“斯劳克司”似的迷惑,诸如其源流何在,文体特征怎样,其何以速... 汉赋,作为一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犹如慧星掠过,光彩夺目却转瞬即逝。作为一种特异的文学现象,汉赋(主要指汉大赋这一典型样式)的迅速繁荣和急遽萎缩,给后人留下了一系列“斯劳克司”似的迷惑,诸如其源流何在,文体特征怎样,其何以速起遽落等。这些问题本该早就得到解决,然而继汉宋五言诗勃兴之后,诗、词、骈文、曲、乃至传奇接踵而起;各擅一代胜场,而赋体文学余波自汉末以后再也不曾掀起巨澜,作家与批评家们也很少尽全力于赋,赋文学的研究也相应处在被冷落的地位。这种现象与其它古典学科研究的兴盛(如唐诗、宋词)形成极不协调的局面,亟待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 《通论》 精警 散体赋 一代文学 汉大赋 文体因素 作家 文学现象 五言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诗的味道
15
作者 史小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共1页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及汉魏古诗发展到唐诗达到极盛,涌现出了李白、杜甫等一大批著名的诗人诗作。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念的影响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成为各自时代的文学代表。宋诗的地位和价值普遍...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及汉魏古诗发展到唐诗达到极盛,涌现出了李白、杜甫等一大批著名的诗人诗作。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念的影响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成为各自时代的文学代表。宋诗的地位和价值普遍被忽视,甚至后世还有“宋无诗”的极端说法。其实,从文体创新的角度而言,把宋词视为有宋一代的代表未尝不可,如若认定宋词的成就一定就超过宋诗则不大确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文体创新 宋诗 汉魏古诗 一代一代文学 宋词 未尝不可 《诗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曲的特质
16
作者 史小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共1页
元曲包括散曲和剧曲两种形式,是元代主要的文学体裁.王国维继承明代焦循的文学史观,在《宋元戏曲史》开篇即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元曲包括散曲和剧曲两种形式,是元代主要的文学体裁.王国维继承明代焦循的文学史观,在《宋元戏曲史》开篇即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后世又将明清小说与之并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固定说法随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戏曲史》 明清小说 文学史观 一代一代文学 剧曲 骈语 元曲 文学体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的“代际之分”与“代际之争”——论代际批评的“有效”“有限”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2,共9页
将“代”的概念引入对文学创作的考察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常见方法之一。刘勰《文心雕龙·通变》云:“搉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从质及讹,弥近弥淡。何则?竞今疏古,风味气... 将“代”的概念引入对文学创作的考察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常见方法之一。刘勰《文心雕龙·通变》云:“搉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从质及讹,弥近弥淡。何则?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1)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开篇指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2)胡适认同文学进化说:“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戏曲考》 一代一代文学 骈语 文学进化 传统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代际 王国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