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一战线与青年运动:一二·九运动前后中共在北平私立中国学院的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严海建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4-212,共9页
一二·九运动前后的私立中国学院是北平文化教育界进步力量聚集的大学。中共在中国学院师生中建立地下组织,积极领导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校方对学生的爱国运动采取压制态度,引起学生的不满。在中共的领导下,进步学生发起驱逐总务... 一二·九运动前后的私立中国学院是北平文化教育界进步力量聚集的大学。中共在中国学院师生中建立地下组织,积极领导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校方对学生的爱国运动采取压制态度,引起学生的不满。在中共的领导下,进步学生发起驱逐总务长祁大鹏的运动,并争取到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何其巩出任校长。中共利用何其巩西北军旧部的身份与冀察当局形成缓冲,从而拓展了校内学生运动的空间,同时也保护了进步师生。何其巩则利用校内师生的支持,抵制国民党势力的介入,稳固自身地位。中共的统一战线争取了最大多数的同盟,既使自身获得了更大发展空间,同时又促进了北方青年爱国救亡运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中国学院 何其巩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青年运 一二·九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在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
作者 谢树坤 《经济经纬》 1987年第3期164-167,共4页
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二者有因果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有侵略必然有反侵略,有卖国的必然有爱国的。它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它是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民族矛盾上升为... 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二者有因果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有侵略必然有反侵略,有卖国的必然有爱国的。它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它是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转折点。九·一八事变后,国内阶级矛盾开始下降,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在东北地区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但就全国范围来说主要矛盾仍然是阶级矛盾。“围剿”与“反围剿”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九运动 华北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主要矛盾 民族矛盾 国民党 阶级矛盾 抗日战争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蒋介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二·九运动在河南
3
作者 薛毅 《中州学刊》 1982年第6期113-117,共5页
今年是“一二·九”运动四十七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战斗的节日,继承和发扬在我党领导下的学生革命运动的优良传统,笔者根据一些文献资料,并结合调查访问,写成此文,诚恳地期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制造... 今年是“一二·九”运动四十七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战斗的节日,继承和发扬在我党领导下的学生革命运动的优良传统,笔者根据一些文献资料,并结合调查访问,写成此文,诚恳地期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一九三五年下半年又指使汉奸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蓄谋向华北发动新的侵略。而国民党反动派却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内”,对日寇“绝对不抵抗”的卖国政策,并下令取缔一切抗日团体,取缔一切抗日言论。华北危在旦夕!国亡无日的景象笼罩着华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九运动 河南 抗日爱国 民报 国民党 一二·九”运 小朋友 焦作工学院 华北 救国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聆听低音”:战时报刊舆论动员的另一种可能--以“一二·九”期间《大众生活》“大众信箱”栏目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梁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6-172,共7页
以《大众生活》"大众信箱"栏目对"一二·九运动"的报道为例,引入阅读史的视角发现,邹韬奋通过设置"大众信箱"这一栏目,给予读者发声的权利/力,表达他们的主体性诉求,使得"作者/文本"与&qu... 以《大众生活》"大众信箱"栏目对"一二·九运动"的报道为例,引入阅读史的视角发现,邹韬奋通过设置"大众信箱"这一栏目,给予读者发声的权利/力,表达他们的主体性诉求,使得"作者/文本"与"阅读/读者"这两个面向产生联结,进而共同演绎出了《大众生活》对于"一二·九运动"的媒介景象:即从慷慨激昂的情绪宣泄到理性冷静的分析思考,从新闻事件本身的报道上升到民族存亡问题的大讨论。这种"聆听低音"的互动形式,与传统自上而下的舆论动员相比,无论是在方式还是作用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并因此激发出对新闻史研究现状与未来的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 《大众生活》 一二·九运动 阅读史 邹韬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一二.一运动
5
作者 蒋中礼 《云南社会科学》 1983年第6期89-96,共8页
一二·一运动是继五四、一二·九运动之后我国青运史上又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它的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当时就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指出它是“国民党区域正在发展的民主运动”的“标志”,“... 一二·一运动是继五四、一二·九运动之后我国青运史上又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它的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当时就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指出它是“国民党区域正在发展的民主运动”的“标志”,“昆明惨案就是新的一二·九”。重温这次学生爱国运动的历史,继承和发扬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荣革命传统,对今天正在为“振兴中华”而英勇奋斗的我国青年一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联大)、云南大学、中法大学和英语专科学校(简称英专)等四所大学的学生自治会联合举行时事晚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大中学生 学生爱国运 一二·九运动 蒋介石 昆明 现实意义 斗争 爱国民主运 中国青年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起点研究述评 被引量:4
6
作者 广德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02-104,共3页
把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开端的标志,是史学界的传统提法。近年来,学术界对抗日战争的起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九·一八”说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的开端。根据是:①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把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开端的标志,是史学界的传统提法。近年来,学术界对抗日战争的起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九·一八”说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的开端。根据是:①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上海抗战、华北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温永录《抗日战争若干问题探析》,《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2期);③九·一八事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刘庭华《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阶段划分问题》,《党史资料与研究》1987年第3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时期 九一八事变 华北事变 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游击队 研究述评 中日民族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从文笔下的中国》中译本序
7
作者 流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43-49,共2页
金介甫先生著的《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由邵华强、虞建华、童世骏同志译成中文,不久就要出版,我是很高兴的。开始读从文先生的书,我已进入高中了。当时,我非常喜欢郁达夫的作品,但《边城》把我带到另一个使人迷恋的世界。五十多年过去了... 金介甫先生著的《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由邵华强、虞建华、童世骏同志译成中文,不久就要出版,我是很高兴的。开始读从文先生的书,我已进入高中了。当时,我非常喜欢郁达夫的作品,但《边城》把我带到另一个使人迷恋的世界。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从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变成在高等学校讲授历史的教授。去年秋天,我看了《边城》的电影,还有着和往日一样的淡淡的哀愁。从文先生的书,三十年来,不为人所重,我是觉得很奇怪的。人们可以作这样的说明,也可以作那样的说明。但都无补于这个已经成为事实的损失。我深深地知道,凡是读过《边城》的人,对靠近湖西边境的碧水青山,对那住在塔下的老人和风雨里长大的翠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 沈从文 高中 教授 高等学校 郁达夫 中译本 一二·九运动 五十年 西南联合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院举办第二届学生学术论文研讨会
8
作者 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40-40,共1页
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五十周年和法学院成立一周年,我校法学院于1986年12月至1987年2月举办了第二届学生学术论文研讨会。研讨会共收到学生学术论文66篇。与第一届学生学术研讨会相比较,本届研讨会参加的人数多,达400人以上,是上届的... 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五十周年和法学院成立一周年,我校法学院于1986年12月至1987年2月举办了第二届学生学术论文研讨会。研讨会共收到学生学术论文66篇。与第一届学生学术研讨会相比较,本届研讨会参加的人数多,达400人以上,是上届的1.5倍;学科讨论会次数多,比上届多开了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 学术研讨会 法学院 一二·九运动 五十周年 学生 讨论会 上届 论文质量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