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40)第一乐章音乐材料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雪岩 王旭青 《美育学刊》 2019年第4期94-100,共7页
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一生创作了诸多既具鲜明个人特色又兼有民族风格、既富有古典主义气息又不乏现代音乐色彩的音乐作品。《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就是他将古典与浪漫、民族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经典音乐作品。通... 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一生创作了诸多既具鲜明个人特色又兼有民族风格、既富有古典主义气息又不乏现代音乐色彩的音乐作品。《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就是他将古典与浪漫、民族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经典音乐作品。通过研究和分析《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将能探究作曲家对音乐核心材料加以组织、延伸与展开的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斯塔科维奇 《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音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勃拉姆斯《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演奏诠释
2
作者 陈妤薰 《乐器》 2025年第2期60-63,共4页
德国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过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由于历史的变革,保存至今、依然活跃在舞台上的只有两首。其中一首是《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于1862年~1865年之间创作。本文通过对勃拉姆斯《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 德国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过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由于历史的变革,保存至今、依然活跃在舞台上的只有两首。其中一首是《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于1862年~1865年之间创作。本文通过对勃拉姆斯《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曲式分析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笔者舞台演奏的经验,希望给正在演奏这首作品的每一位大提琴学习者们提供一些音乐演奏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创作背景 演奏技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大提琴演奏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博 《北方音乐》 2015年第24期49-49,共1页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出生于俄罗斯的奥尼加城,是俄国优秀的指挥家、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其作品含有丰富的俄国色彩,激情洋溢,旋律优美,被称为20世纪最著名的俄国古典音乐钢琴家、作曲家及指挥家...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出生于俄罗斯的奥尼加城,是俄国优秀的指挥家、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其作品含有丰富的俄国色彩,激情洋溢,旋律优美,被称为20世纪最著名的俄国古典音乐钢琴家、作曲家及指挥家。本文简要介绍了拉赫玛尼诺夫,并分析了其作品《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结构,介绍了《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大提琴演奏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大提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提琴换弦技术与人体经络——以勃拉姆斯《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为例
4
作者 沈沛 刘志敏 《当代音乐》 2019年第7期144-147,共4页
在乐曲演奏中,演奏者换弦不正确的缺陷会不经意地暴露出来,但随着音乐的稍纵即逝会很快被忽视,换弦技术的好坏决定了乐曲是否完美演绎。笔者根据大提琴换弦技术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发现在大提琴演奏时经常由于换弦技术不当导致演奏不协调... 在乐曲演奏中,演奏者换弦不正确的缺陷会不经意地暴露出来,但随着音乐的稍纵即逝会很快被忽视,换弦技术的好坏决定了乐曲是否完美演绎。笔者根据大提琴换弦技术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发现在大提琴演奏时经常由于换弦技术不当导致演奏不协调,进而身体紧张,经络不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为此希望通过研究去阐释换弦技术与身体的协调、放松。本文将以什么是换弦、换弦技术的训练、换弦的实际应用三大板块进行论述。其中包括了换弦的含义、换弦的科学原理、换弦的技术、换弦的训练和以勃拉姆斯的《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为例的实际应用详细地进行说明与论证。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引起更多器乐学习者对换弦技术的思考,以及更深入地研究学习后,能够在更多音乐作品中精确地使用换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弦技术 人体经络 勃拉姆斯《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5
作者 梁冬梅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06-115,共10页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深邃忧郁,代表着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的巅峰。他的作品充满着独特的忧郁气质,在这种忧郁气息下隐藏着一种时代赋予的悲剧性的存在。在他的诸多作品中,《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是为数不多的大提琴作品,尽管这部作...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深邃忧郁,代表着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的巅峰。他的作品充满着独特的忧郁气质,在这种忧郁气息下隐藏着一种时代赋予的悲剧性的存在。在他的诸多作品中,《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是为数不多的大提琴作品,尽管这部作品充满着忧郁和对自我能力的质疑,但它的旋律性以及艺术性却使其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而这种质疑和忧郁自然使得作品内在的悲剧性得到了提升。尤其是流传最为广泛的第三乐章,华丽的旋律下蕴含着忧伤,演奏中要格外重视这种悲剧性的表达,才能使作品的维度与深度得以体现。本文也将从时代背景、和声、曲式分析以及大提琴演奏旋律分析等方面入手,分别阐述其悲剧性的审美在这部作品中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悲剧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勃拉姆斯《e小调第一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创作和演奏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曹琳 《当代音乐》 2019年第2期74-75,共2页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其创作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交响乐、艺术歌曲等多个领域。而《e小调第一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则是其在室内乐领域的代表作,作品形式完整,内容丰富,对后世的室内乐创作产生了深远...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其创作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交响乐、艺术歌曲等多个领域。而《e小调第一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则是其在室内乐领域的代表作,作品形式完整,内容丰富,对后世的室内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可以获得室内乐创作和演奏等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拉姆斯 《e小调第一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创作和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中钢琴与大提琴的合作
7
作者 李依桐 《当代音乐》 2018年第12期83-85,共3页
19—20世纪之间,各种流派与风格并存是当时音乐所呈现出的主要趋势。作为俄罗斯著名的音乐家,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他自己的音乐风格,其绝大部分上是受他身处的艺术环境所影响的。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风格不仅借鉴... 19—20世纪之间,各种流派与风格并存是当时音乐所呈现出的主要趋势。作为俄罗斯著名的音乐家,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他自己的音乐风格,其绝大部分上是受他身处的艺术环境所影响的。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风格不仅借鉴了其所属流派的作曲技法,还继承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他音乐作品中丰富多彩的色彩性创作及凝重的带有浓浓乡愁的悠长旋律使人为之倾倒。因此,如何让钢琴与大提琴的演奏达到音色上的协调是学习拉赫玛尼诺夫大提琴奏鸣曲的核心问题,而大提琴与钢琴的演奏配合问题是本文论述的关键内容。本文先简单论述总结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风格特点,而后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为例,分别论述在作品的四个乐章中如何使大提琴与钢琴的合作获得完美的平衡。这种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拉赫玛尼诺夫其他的室内乐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伯特《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第一乐章曲式学分析——兼及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中奏鸣曲式的“宏观调性结构”思维 被引量:1
8
作者 符方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6-122,共7页
舒伯特对于钢琴奏鸣曲体裁形式的拓展、尤其在奏鸣曲式调性结构方面作出的创新尝试不仅是前人所不能及,还对于奏鸣曲式在浪漫主义时期不同体裁音乐中的自身发展与演化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文章通过对舒伯特D845第一乐章的分析,从曲式... 舒伯特对于钢琴奏鸣曲体裁形式的拓展、尤其在奏鸣曲式调性结构方面作出的创新尝试不仅是前人所不能及,还对于奏鸣曲式在浪漫主义时期不同体裁音乐中的自身发展与演化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文章通过对舒伯特D845第一乐章的分析,从曲式学角度给出"宏观调性结构"思维这一结论和视角,不仅肯定了舒伯特对于浪漫主义时期奏鸣曲式的演变与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更提供了一种关于奏鸣曲式变体及其结构力研究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 1797-1828) 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 奏鸣曲 “宏观调性结构”思维 平行移调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音乐与演奏分析
9
作者 马莉 《黄河之声》 2021年第17期38-40,共3页
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是一首重要的浪漫主义抒情作品。本文从作品结构、和声运用及器乐合作三个方面对此曲的第一乐章做了深入的分析,为演奏家正确地把握结构与音乐特征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曲式结构 和声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伯特《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的创作特征及演奏释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东泉 《黄河之声》 2022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弗朗兹·舒伯特为浪漫主义音乐早期的代表人物,于1797年出生于奥地利,他的音乐创作深受维也纳古典音乐以及新时期音乐思潮的影响,而《a小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25年,是其音乐生涯中期的代表作,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沿用了古典奏... 弗朗兹·舒伯特为浪漫主义音乐早期的代表人物,于1797年出生于奥地利,他的音乐创作深受维也纳古典音乐以及新时期音乐思潮的影响,而《a小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25年,是其音乐生涯中期的代表作,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沿用了古典奏鸣曲体裁并加以创新,其抒情风格格外鲜明,戏剧性也更为突出,本文在分析该作品时从其风格特征入手,进而深入探究其艺术价值及演奏释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伯特 《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 创作特征 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多芬《d小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Op.31 No.2)的艺术特点
11
作者 张紫洁 《艺术科技》 2021年第8期162-163,共2页
贝多芬于1802年创作了《d小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Op.31 No.2)。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的创作手法与海顿、莫扎特相比有了一些突破。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进行结构分析,来总结其艺术特色。
关键词 贝多芬 《d小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结构 艺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科菲耶夫《d小调第二奏鸣曲》分析及演奏(上)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宁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9-62,共4页
普罗科菲耶夫是前苏联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理论家 ,《d小调第二奏鸣曲》是他早期的代表性作品。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 ,结合全曲创作特点和自己的理解 ,对演奏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论述。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d小调第二奏鸣曲 演奏 乐章 曲式 调性 触键 节奏 钢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伯特《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的创作特征及演奏释义
13
作者 徐静 《黄河之声》 2023年第20期138-141,共4页
《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创作于1825年,正值舒伯特的创作生涯中期,以架构宏大而著称,由于衔接了早期与晚期创作风格,为此得到广泛关注。钢琴奏鸣曲的独特性在于以古典奏鸣曲的体裁形式为基础,尽一切可能展现钢琴曲的戏剧性内容、抒情... 《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创作于1825年,正值舒伯特的创作生涯中期,以架构宏大而著称,由于衔接了早期与晚期创作风格,为此得到广泛关注。钢琴奏鸣曲的独特性在于以古典奏鸣曲的体裁形式为基础,尽一切可能展现钢琴曲的戏剧性内容、抒情性色彩。为深入了解并掌握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此次以《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为例,挖掘其艺术内涵,并为演奏者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伯特 《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 创作特征 演奏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伯特《a小调钢琴奏鸣曲》D.784的曲式结构及演奏处理分析
14
作者 田甜 《黄河之声》 2022年第24期132-135,共4页
弗朗兹·舒伯特被视作早期浪漫主义的领军者,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既有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影子,又有浪漫主义新思潮的体现。虽然他的生命尤为短暂,但却谱写了一部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流传至今,在多种音乐形式之中,以奏鸣曲最具代表性。所以... 弗朗兹·舒伯特被视作早期浪漫主义的领军者,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既有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影子,又有浪漫主义新思潮的体现。虽然他的生命尤为短暂,但却谱写了一部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流传至今,在多种音乐形式之中,以奏鸣曲最具代表性。所以,要想了解舒伯特的创作风格,就必须从其钢琴奏鸣曲入手进行研究。《a小调钢琴奏鸣曲》D.784是舒伯特的中期作品,集古典主义创作形式以及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及研究价值,且只有理解其中的音乐语言并把握其风格特点,才能了解作品内涵并体会其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伯特 《a小调钢琴奏鸣曲d.784 曲式结构 演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主义时期室内乐大提琴演奏技法的进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坤 《艺术评鉴》 2018年第9期23-24,17,共3页
古典主义音乐文化强调的是形式优雅和风格的美,如宫殿花园的宽敞、规整、均衡、精致,这些特征细节无一不构成当时制度下的艺术背景。18世纪下半叶启蒙运动也深刻影响着所有艺术的发展,音乐在世俗生活市民阶层中空前繁荣,提琴家族飞速发... 古典主义音乐文化强调的是形式优雅和风格的美,如宫殿花园的宽敞、规整、均衡、精致,这些特征细节无一不构成当时制度下的艺术背景。18世纪下半叶启蒙运动也深刻影响着所有艺术的发展,音乐在世俗生活市民阶层中空前繁荣,提琴家族飞速发展,与之相关的制造业应运而生,演奏实践和审美要求进入新的阶段。民族的审美趣味、学派的传承建立在此时表现出激烈的"碰撞与较量"促进了古典时期弦乐的大发展——既要顺应时代又要创造出新的感受与变化。本文详尽论述了贝多芬著名五首大提琴奏鸣曲之二《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三个乐章的演奏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大提琴演奏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