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明代园林空间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基于《徐霞客游记·滇游记》的文本探讨
1
作者 袁芬芬 张剑文 《广东园林》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滇游记》作为研究明代云南园林历史的重要依据,揭示了云南明代园林的典型特征,为理解云南园林的历史演变和地域特色提供了实证基础。为系统解析云南明代园林的空间特征与分布规律,补充西南边疆园林史研究理论,基于《徐霞客游记·... 《滇游记》作为研究明代云南园林历史的重要依据,揭示了云南明代园林的典型特征,为理解云南园林的历史演变和地域特色提供了实证基础。为系统解析云南明代园林的空间特征与分布规律,补充西南边疆园林史研究理论,基于《徐霞客游记·滇游记》中关于云南园林的记载,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徐霞客在1638—1640年考察云南时记录的园林信息进行系统整理。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游记中描述的园林,发现云南明代园林的地理分布呈现高度集聚与不均衡的特征,其中寺观园林占比最高且依托名山大川广泛分布,私家园林多位于城中或城郊,衙署园林记录最少且集中于行政中心,自然胜境空间布局与自然环境深度融合。云南明代园林的分布规律及营建特征除了受自然因素制约外,主要受宗教传播、政治经济格局等人文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明代园林 空间特征 地理分布 徐霞客游记 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叙事下的《徐霞客游记》文学制图可视化初探——以滇中地区景观资源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娅婷 叶山渠 +1 位作者 王燚 宋钰红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1,共11页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将古籍经典以更简便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变得至关重要,在传承与发扬的同时也能构建现代化的数字资源。《徐霞客游记》是极为重要的历史散文游记,以其中《滇游日记》的滇中地区的景观资源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Googl...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将古籍经典以更简便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变得至关重要,在传承与发扬的同时也能构建现代化的数字资源。《徐霞客游记》是极为重要的历史散文游记,以其中《滇游日记》的滇中地区的景观资源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Google Earth Pro及GIS构建出徐霞客在滇中地区的游踪数据库;其次结合空间叙事理论,以文学制图的形式得出所有游踪点位的密集程度、游览线路、游踪类型以及游踪地的人文、自然风貌。通过将《徐霞客游记》中的滇中地区景观资源进行可视化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保存《徐霞客游记》,为后续构建徐霞客之路、徐霞客文化旅游区等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空间叙事 滇中地区 文学制图 景观资源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徐霞客与僧人的交往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晓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9,共7页
考察整部《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在他不计里程、不计年月、旅泊岩栖、探幽凌险的日子里 ,与僧人的交往是十分密切的。其游历 ,常常以僧为伴 ,以寺为住 ;其与僧人的交往 ,则必以诚相待 ,广结禅缘。藉此 ,正可以彰显出一代奇人外服儒风 。
关键词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僧人 交往 文化精神 地理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文献论徐霞客游广东 被引量:2
4
作者 司徒尚纪 李海东 《热带地理》 2004年第1期92-96,共5页
徐霞客游广东作为一个历史悬案,推测成分颇多。根据广东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徐霞客游记》中的穿插记载,地方史志,以及有关徐霞客遗诗遗文、传记等材料,论证徐霞客游广东无可置疑,重点在罗浮山,并且是走福建"漳浦道",沿粤东... 徐霞客游广东作为一个历史悬案,推测成分颇多。根据广东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徐霞客游记》中的穿插记载,地方史志,以及有关徐霞客遗诗遗文、传记等材料,论证徐霞客游广东无可置疑,重点在罗浮山,并且是走福建"漳浦道",沿粤东沿海上山,继而取道北江出境的。最后提出研究徐霞客游广东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 游踪 《徐霞客游记》 地方史志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名翻译的范式、管理与文化生态意涵-从李祁的《徐霞客游记》英文节译本谈起 被引量:14
5
作者 任小玫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23,共6页
传统地名翻译的不足在于对语言转换的理解存在表征性的偏狭。本文从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现存英译本所涉及的地名英译切入,通过汉语拼音方案的运用之于国家统一形象、地名翻译的范式及其变通以及音译、直译与文化传神意译原则之于国... 传统地名翻译的不足在于对语言转换的理解存在表征性的偏狭。本文从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现存英译本所涉及的地名英译切入,通过汉语拼音方案的运用之于国家统一形象、地名翻译的范式及其变通以及音译、直译与文化传神意译原则之于国际交流意象,引出对旅游地名翻译的范式及规范管理可能的向度的探讨,并上升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转译与管理 《徐霞客游记》 文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的生态观考论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晋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8-83,共6页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其鸿篇巨著《徐霞客游记》具有丰富的生态环境史料与环境保护经验。本文尝试对徐霞客的生态观做一分析和研究,以求充分认识徐霞客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与贡献,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徐霞客 旅行 生态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闽游与福建丹霞风景名胜及其开发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载田 《热带地理》 2001年第1期56-60,共5页
福建是我国丹地貌重要分布区 ,而且极具旅游价值。文中归纳了徐霞客一生 5次闽游多与福建丹霞名胜有关的经历 ;分析了这位伟大旅行家对福建丹霞地貌形态特征、性质的科学描述和记载 ;从“闽游”的启示中 ,提出了福建丹霞风景名胜区旅游... 福建是我国丹地貌重要分布区 ,而且极具旅游价值。文中归纳了徐霞客一生 5次闽游多与福建丹霞名胜有关的经历 ;分析了这位伟大旅行家对福建丹霞地貌形态特征、性质的科学描述和记载 ;从“闽游”的启示中 ,提出了福建丹霞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应重视水景旅游资源的开发 ,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 丹霞风景名胜 开发 福建 丹霞地貌 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游记》文化视野中的三重境界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明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3,共7页
徐霞客大半生游历所写成的《徐霞客游记》,最突出的表现则在于其自觉的文化意识。从文化视野看,这一意识内涵则呈现出三重不同的境界:其一为山水审美,其二为文化考释,其三为哲理感悟。《徐霞客游记》中不同的文化境界是漫长的时事变迁... 徐霞客大半生游历所写成的《徐霞客游记》,最突出的表现则在于其自觉的文化意识。从文化视野看,这一意识内涵则呈现出三重不同的境界:其一为山水审美,其二为文化考释,其三为哲理感悟。《徐霞客游记》中不同的文化境界是漫长的时事变迁与作者本人心路历程变化所造成的,在《徐霞客游记》全书的不同部分也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文化境界 山水审美 文化考释 哲理感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徐霞客游记》对保山独特风貌的展示 被引量:3
9
作者 邓忠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1-14,共4页
《徐霞客游记》以其独特的科学文学手法,用六万字、长达十分之一的篇幅全面介绍了保山的地质地貌、气候环境、风土人情、史迹典故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徐霞客游记》犹如点睛之笔,一扫保山“蛮夷瘴地”的历史蒙尘,对... 《徐霞客游记》以其独特的科学文学手法,用六万字、长达十分之一的篇幅全面介绍了保山的地质地貌、气候环境、风土人情、史迹典故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徐霞客游记》犹如点睛之笔,一扫保山“蛮夷瘴地”的历史蒙尘,对保山独特的风貌作了真切的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科学文学 保山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研究的绿色新视界:《徐霞客游记》的生态批评价值、旨趣与意义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小玫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9-163,共5页
"能至"、"能言"、"能文",乃旅游的三大境界。"能至"方可"言"、"文"。在旅游体系中,"能至"处于基础地位,"能文"则是最高境界。笔耕,无异于我国明代地... "能至"、"能言"、"能文",乃旅游的三大境界。"能至"方可"言"、"文"。在旅游体系中,"能至"处于基础地位,"能文"则是最高境界。笔耕,无异于我国明代地理学家与探险家徐霞客生命过程中不可剥离的一种存在形式。值此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之际,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根据自身对世界文学长廊中生态文学作品的比较和认识,挖掘与解读《徐霞客游记》体现的创作姿态,以及它在生态保护,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良心等方面的价值。徐霞客这一作品的丰富性,同时足以促使我们反思我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状况,为整个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从而使作品本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 游记 生态文学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游记》中的广西饮食文化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臣攀 安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562-3564,共3页
辑录了《徐霞客游记》中关于地区饮食资源、饮食习俗、饮食礼俗等方面的记载,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广西饮食资源 饮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笔下的丽江土司地 被引量:3
12
作者 文明元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明代徐霞客在云南丽江土司地区的亲见亲闻,系统收载在《徐霞客游记》一书中,对于了解明末丽江纳西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交流、风俗习惯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丽江 纳西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经验透出的文化传统——王士性与徐霞客旅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9-93,共5页
作为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王士性与徐霞客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旅行和游历,但他们的旅行情况不尽相同。宦游与私游这两种不同的旅行方式使两人在出游时间、旅行路线、交通工具及饮食、住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 作为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王士性与徐霞客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旅行和游历,但他们的旅行情况不尽相同。宦游与私游这两种不同的旅行方式使两人在出游时间、旅行路线、交通工具及饮食、住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旅行上的差异又对他们的著述和成就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两人著述对后世的影响和社会对他们的评价大不相同,这与中国重经验轻理论的文化传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性 徐霞客 旅行 比较 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游日记》与云南旅游地学资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载田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5-182,共8页
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晚年旅行考察了云南,所记《滇游日记》26万余字,其中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地学资源内容.本文以《滇游日记》为依据,结合现代旅游地学理论,对云南山色石景、峡谷奇观、湖光山色、瀑布奇景、... 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晚年旅行考察了云南,所记《滇游日记》26万余字,其中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地学资源内容.本文以《滇游日记》为依据,结合现代旅游地学理论,对云南山色石景、峡谷奇观、湖光山色、瀑布奇景、地热温泉和冷泉、岩溶山水、火山地貌等地学旅游资源类型进行了分析归纳,展示了该省开展地学旅游的广阔前景;同时也揭示了徐霞客滇游及其《滇游日记》本身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滇游日记 旅游地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