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影游融合视域下的跨媒介叙事研究——论《黑神话:悟空》 |
陈旭光
宋辛烨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神魔+科幻+游戏”的共生叙事——《黑神话:悟空》文化出海之道 |
凌逾
蔡嘉洋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数字具身与文化情动:跨文化视阈下东方美学游戏化再生产——以《黑神话:悟空》为例 |
高雄杰
于泺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影游融合与东方意蕴:电影化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审美突破 |
刘育涛
杨璐瑶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游戏的跨媒介叙事与文化传播——《黑神话:悟空》赋能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 |
何成洲
刘珍珍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9
|
|
6
|
文化产业数字化驱动与创新路径:以《黑神话:悟空》为例 |
王超越
吕拉昌
|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7
|
具身认知视域下《黑神话:悟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价值及启示 |
白洋
张晓林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8
|
场域转换视角下游戏产业赋能文旅融合研究——以《黑神话:悟空》为例 |
刘梦瑶
王鹏飞
王超越
樊立惠
|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从“言-象-意”理论看《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之道 |
邵将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时间综合、镜像关系与差异重复——论《黑神话:悟空》中的晶体-影像结构 |
赵润晖
耿游子民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影游融合”视域下的传统文化再生与产业拓展——以《黑神话:悟空》为例 |
徐开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批判性话语分析视角下的《黑神话:悟空》 |
李雨谏
李璧彤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玩法为器,文化为魂:《黑神话:悟空》的国际传播与游戏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创新机制 |
曹书乐
石闵龙
何威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8
|
|
14
|
《黑神话:悟空》国际传播的策略及对中国电影出海的启示 |
孙俨斌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5
|
技术变革·艺术创新·文化出海——论《黑神话:悟空》的创作探索与文化传播 |
张燕
王昱茗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6
|
技术、游戏、艺术——《黑神话:悟空》的文化实践与艺术再现 |
石嵩
韩耀莹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7
|
《黑神话:悟空》的“后西游叙事”、遍历空间实践与跨文化传播 |
刘汉波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18
|
“悟空热”:数字时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文明交流互鉴 |
周子翔
张继焦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9
|
化身“大圣”:中华文化符号的情动体验与共同体凝聚——以“悟空”游戏符号为例 |
赵俊利
彭佳
|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跨媒介叙事下电影化游戏中的东方美学研究——以《黑神话:悟空》动画短片为例 |
孙海歌
何苗
|
《电影评介》
|
20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