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3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二元论批判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光远 余静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1,45,共7页
对二元论问题的困惑,促使青年马克思开始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在其中找到破除二元论的有效路径。但是对物质利益问题的思考使马克思发现黑格尔的哲学非但没能超越二元论,反而正是二元论本身。这种主谓颠倒的二元论哲学将普... 对二元论问题的困惑,促使青年马克思开始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在其中找到破除二元论的有效路径。但是对物质利益问题的思考使马克思发现黑格尔的哲学非但没能超越二元论,反而正是二元论本身。这种主谓颠倒的二元论哲学将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之间的矛盾构建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抽象二元对立,并以一种混同的方式主观任意调和矛盾,建构了虚幻的同一与真实的二元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黑格尔哲学的二元论批判构成了理解青年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维度,也预示了马克思超越二元论的理论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二元论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对黑格尔代议制构想的批判与扬弃——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康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9,共8页
黑格尔的法哲学试图通过寻求中介的方式克服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这种对中介的寻求最终驱使黑格尔走上了重构代议制的道路。不满于黑格尔思辨调和式的解决方案,马克思在深入思考现代国家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真正的民主制”,从而... 黑格尔的法哲学试图通过寻求中介的方式克服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这种对中介的寻求最终驱使黑格尔走上了重构代议制的道路。不满于黑格尔思辨调和式的解决方案,马克思在深入思考现代国家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真正的民主制”,从而实现了对黑格尔代议制构想的扬弃。站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基本立场上,不难发现,黑格尔对代议制的重构存在着根本性的理论困境。只有彻底超越抽象国家形式的范围,才谈得上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的真正克服。“真正的民主制”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给出了一条激进的、革命性的政治批判进路,这一政治批判也为他后来区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进而转向共产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代议制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创新的重要铺垫——重新评价《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东 林锋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6,共4页
对于马克思的重要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国内外学界曾流行两种观点。一是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他们主张将《批判》归入所谓“不成熟著作”之列;二是以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批判》是马克思哲学的开山之作,奠基... 对于马克思的重要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国内外学界曾流行两种观点。一是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他们主张将《批判》归入所谓“不成熟著作”之列;二是以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批判》是马克思哲学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这两种观点,要么是过分贬低了《批判》的历史地位,要么是不恰当地拔高了其历史地位。我们认为,应以手稿本身为依据,联系手稿前后马克思思想的具体发展,并参照马克思本人对手稿的相关说明,实事求是地确定其历史地位。文章提出,《批判》是马克思世界观转变历程的第一座里程碑,是他迈向唯物史观、实现哲学创新的重要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马克思 哲学创新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创新的重要铺垫——《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历史地位新论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东 郭丽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3-18,共6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史上的主要著作之一,对于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马克思实现其哲学世界观转变和创新的重要铺垫。以往国内外学界对这一文本的哲学内涵重视不够,这要求我们重新对文本进行细致解读...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史上的主要著作之一,对于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马克思实现其哲学世界观转变和创新的重要铺垫。以往国内外学界对这一文本的哲学内涵重视不够,这要求我们重新对文本进行细致解读,并提出一个重要观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不仅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学说和法哲学的系统批判,更重要的是对黑格尔国家哲学背后的逻辑方法和哲学体系的批判,是对黑格尔泛逻辑夸大普遍的、神秘主义的批判。其中一般哲学世界观是前提性、更高层次的东西。正是在对黑格尔一般哲学的剖析中,马克思开始转向唯物主义,实现其哲学变革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马克思哲学创新 重要铺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理性的批判及其重大意义——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中心 被引量:6
5
作者 龚剑飞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9,共6页
在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中,国家理性是具有统摄性的概念,是"绝对的神物"和"绝对的权威和尊严"。国家理性通过中介环节即等级要素统摄着君王、官僚和市民社会。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揭示了黑格尔国家理性的实... 在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中,国家理性是具有统摄性的概念,是"绝对的神物"和"绝对的权威和尊严"。国家理性通过中介环节即等级要素统摄着君王、官僚和市民社会。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揭示了黑格尔国家理性的实质:黑格尔的政治国家是从概念推演而来的,是作为主观实体性的政治信念;黑格尔为国家理性所做的概念推演,主要目的在于为现实的普鲁士王国寻找哲学根据。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方法对黑格尔的国家观展开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迈出了具有开拓性的一步。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理性的批判,为建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国家理性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四大哲学创新——兼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不成熟论” 被引量:8
6
作者 林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4,共6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该著作虽远未形成完整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但却蕴含着对马克思后来完成哲学革命、创立"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有重大思想价值和理论意义的四大哲学创新:唯物主...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该著作虽远未形成完整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但却蕴含着对马克思后来完成哲学革命、创立"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有重大思想价值和理论意义的四大哲学创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初次自觉结合、唯物主义矛盾辩证法的第一次实质性探讨、"具体对象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的基本形成、"经济因素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原理的初步阐明。本文对《批判》的上述哲学创新进行了深入阐释,并对前苏联和我国学界中长期以来流行的所谓"《批判》不成熟论"做了一个批判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哲学创新 “不成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题:句法革命与宪法革命 被引量:4
7
作者 徐长福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85,248,共10页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句法革命和宪法革命为主题,但由于解释传统的影响,以及对主题词"Subjekt"和"Verfassung"的翻译和理解问题,该主题一直没有得到鲜明的揭示。马克思针对黑格尔颠倒主词和谓词的句法,主...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句法革命和宪法革命为主题,但由于解释传统的影响,以及对主题词"Subjekt"和"Verfassung"的翻译和理解问题,该主题一直没有得到鲜明的揭示。马克思针对黑格尔颠倒主词和谓词的句法,主张一种主谓再颠倒的句法,这是其句法革命;他反对黑格尔以立宪为名、以专制为实的立宪君主制,主张彻底的民主共和制,这是其宪法革命。以句法革命行宪法革命,这是马克思这部著作的理论特色;以宪法革命终结封建政治的合理性,这是该著作的思想贡献。只有明辨该著作的主题,才能在相关研究中不致迷失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句法革命 宪法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早期法学思想的重要里程碑——纪念《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发表170周年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蕾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0,共4页
创作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法学思想转变的里程碑,该著作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体系批判战役的第一枪,它撼动了黑格尔哲学的信仰根基。马克思采用费尔巴哈式的主宾颠倒思辩模式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理论,重新修正了... 创作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法学思想转变的里程碑,该著作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体系批判战役的第一枪,它撼动了黑格尔哲学的信仰根基。马克思采用费尔巴哈式的主宾颠倒思辩模式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理论,重新修正了法哲学的思想体系,并使法哲学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今年是这部著作诞生170周年,我们重温这部伟大作品,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起点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被引量:2
9
作者 郭艳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32,共8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既是青年马克思思想变革的起点,也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正是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促使马克思去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揭示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内在矛盾及其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关系,使对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既是青年马克思思想变革的起点,也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正是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促使马克思去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揭示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内在矛盾及其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关系,使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批判统一起来。在开启了马克思思想变革的同时,也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市民社会的批判提供了基点。二者的统一构成了青年马克思思想变革的内在逻辑,为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变革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性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物质利益 自由理性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意义新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丽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37,共4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进程中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是马克思实现其哲学世界观转变和创新的重要铺垫。以往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文本的哲学内涵和历史地位重视不够,这要求我们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进程中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是马克思实现其哲学世界观转变和创新的重要铺垫。以往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文本的哲学内涵和历史地位重视不够,这要求我们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进行重新定位与评价。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新解读是马克思研究史、研究轨迹的创新,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整体研究提供了源头。这一文本体现了马克思政治思想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之间的传承和超越关系,可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马克思研究史 西方哲学传统 社会主义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现代新型政治哲学初步奠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新解读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丽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2,共5页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一直是国内外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一些西方自由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政治思想持异议的态度,如波普尔、哈耶克就认为马克思是民主的敌人,他的社会主义理论意味着奴役和独裁,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就会导致集权...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一直是国内外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一些西方自由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政治思想持异议的态度,如波普尔、哈耶克就认为马克思是民主的敌人,他的社会主义理论意味着奴役和独裁,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就会导致集权和纳粹主义。马克思政治思想到底是专制,还是民主?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否会导致集权?本文探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正是马克思早期政治思想发展进程中有代表性的文本。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辨认与重新解读,还以马克思政治思想原本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现代新型政治哲学 奠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逻辑”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宏政 费东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26,共9页
通常认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最终要消灭阶级、消灭国家,但这种概括容易引起歧义,似乎马克思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著作中提出了他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逻辑"。不同于黑格尔在... 通常认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最终要消灭阶级、消灭国家,但这种概括容易引起歧义,似乎马克思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著作中提出了他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逻辑"。不同于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提出的"概念辩证法的国家逻辑",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扬弃了黑格尔的"国家逻辑",建构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论"为基础的"国家逻辑",从而证明了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国家是建立在非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意义上的"真正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真正的共同体 “国家逻辑” 哲学 概念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存与本质关系的历史性倒转——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重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雒季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9-195,共7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创作是缘于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所面临的思想困境,当马克思认识到自己所敬信的黑格尔关于理性国家观的本质与社会实存相矛盾时,他在研究国家的历史中对黑格尔法哲学的国家法进行了批驳。马克思在文本中把政...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创作是缘于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所面临的思想困境,当马克思认识到自己所敬信的黑格尔关于理性国家观的本质与社会实存相矛盾时,他在研究国家的历史中对黑格尔法哲学的国家法进行了批驳。马克思在文本中把政治国家理念产生现实市民社会的不当关系倒转过来,在批驳中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中存在与本质关系的颠覆与创新,最终得出抽象的政治国家决定于市民社会的独创性观点,并指出只有在市民社会的发展中实行超越资产阶级政治的"真正的民主制",才能克服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现实矛盾而使二者达到同一。这一颠覆性的认识变革是马克思观念形成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实存 本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历史性倒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43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初探——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4
作者 郭巍青 《江海学刊》 1982年第5期22-27,共6页
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决裂,转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进程,是从1843年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开始的。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详尽地批判了黑格尔国家学说的谬误,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如何正确评价马克思这一... 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决裂,转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进程,是从1843年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开始的。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详尽地批判了黑格尔国家学说的谬误,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如何正确评价马克思这一思想成果,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马克思主义 市民社会 概念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国家学说 黑格尔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题:宪法革命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建湘 李伯超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0-101,共12页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以宪法革命为主题,但由于国内对德文词Verfassung的翻译和理解存在一些问题,该主题一直没有被鲜明地揭示出来。为此,首先需要把握马克思批判的对象黑格尔法哲学和马克思为撰写《批判》而...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以宪法革命为主题,但由于国内对德文词Verfassung的翻译和理解存在一些问题,该主题一直没有被鲜明地揭示出来。为此,首先需要把握马克思批判的对象黑格尔法哲学和马克思为撰写《批判》而摘录的《克罗茨纳赫笔记》这两个关键点。从人民是否有权制宪、制定新宪法是否需要革命以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哪一个是基础三个方面,可以整体把握马克思在《批判》中进行的宪法革命。同时,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宪法革命也是马克思本人的世界观革命和思想革命。辨明这部著作的主题,有助于真正理解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对话,了解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成长过程,进而深入了解青年马克思何以超越黑格尔和同时代的人并成为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宪法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权的尘世根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黑格尔法哲学体系的批判路径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哲 马晖慧 熊颖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1,共3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法权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首先在内容上澄清了法哲学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根本性的问题,即关于法的客观性及其本质。其次,在方法上消...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法权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首先在内容上澄清了法哲学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根本性的问题,即关于法的客观性及其本质。其次,在方法上消除了黑格尔头足倒置的思辨理性思维方式,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主宾倒置的批判方法,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世界观及其思辨理性思维方式的深刻批判,实现了对黑格尔整个法哲学体系的无意识颠覆,从而使自己的法权思想朝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权 尘世根基 黑格尔法哲学 批判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早期的市民社会理论——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留白”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乐如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9-18,共10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留下了关于市民社会问题的诸多“留白”,这些“留白”浸润着他对突破黑格尔“国家和市民社会”框架的思考。马克思搁置了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及的《市民社会》章写作计划,根本原因在于他当时无...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留下了关于市民社会问题的诸多“留白”,这些“留白”浸润着他对突破黑格尔“国家和市民社会”框架的思考。马克思搁置了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及的《市民社会》章写作计划,根本原因在于他当时无法对私有财产问题进行透彻的剖析:一方面,他所坚持的唯物主义是费尔巴哈式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另一方面,他缺乏经济史的理论视野,无法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理论框架。在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实现了两个转向:其一,对私有财产和等级问题的历史考察,使他无意中转向了唯物史观;其二,认识到深入研究市民社会内部运行机制的重要性,促使他转向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市民社会 私有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萌芽——“私有财产决定政治国家”命题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41,共10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私有财产决定政治国家”命题,是关于社会总体的一般规定而非历史的特殊规定,它与“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实体等级决定政治国家”两个命题构成一个统一总体,统一的基础是“私有财产决定政治国家”,运作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私有财产决定政治国家”命题,是关于社会总体的一般规定而非历史的特殊规定,它与“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实体等级决定政治国家”两个命题构成一个统一总体,统一的基础是“私有财产决定政治国家”,运作的逻辑形式是“推理论”。黑格尔法哲学的逻辑形式也是“推理论”,其“质的推理”“反思推理”与“必然推理”三元也构成一个统一总体,统一的基础则是“必然推理”。黑格尔的总体虽有矛盾,但其矛盾是可以被统一、和解的内在矛盾;而马克思的总体中的矛盾则是不可调和的,这一矛盾的发展受不可化约的外部条件的制约。正是对条件的外在性的重视,使马克思开始走向历史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私有财产 政治国家 推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早期国家批判的路径分析——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中心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兴辉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13,共9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关于政治哲学的一部重要手稿,对黑格尔法哲学的内在批判是马克思清算旧哲学和建构自己哲学的过程。国家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伴随着对此问题的不断研究,马克思对国家的认识从象牙塔中...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关于政治哲学的一部重要手稿,对黑格尔法哲学的内在批判是马克思清算旧哲学和建构自己哲学的过程。国家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伴随着对此问题的不断研究,马克思对国家的认识从象牙塔中的“理性国家观”走向现实中的“虚幻共同体”。这促使他重新回到黑格尔的哲学语境中反思国家的现实根基和内在逻辑。马克思所困扰的国家问题在“真正的民主制”中得以解决,民主制是对以往阶级制度的消解,国家消亡是真正民主制的最终走向。在这个过程中,民主的具体实现形式不断得到创新,形式创新的历程也是民主从理念走向实体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国家批判 民主 多元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源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解读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龙 凌彦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2,共6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于1843年写下的一部未完成的法哲学著作手稿,该手稿于1927年才得以发表。它是马克思针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所作的批判性分析,其写作始于马克思自己"困恼的疑问"。马克思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于1843年写下的一部未完成的法哲学著作手稿,该手稿于1927年才得以发表。它是马克思针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所作的批判性分析,其写作始于马克思自己"困恼的疑问"。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基础上,第一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其法哲学观点:不是国家与法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法;不是君主主权,而是人民主权;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该作品中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开始萌芽,它是马克思世界观转变历程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真正发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法学 发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