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二元论批判 |
朱光远
余静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论马克思对黑格尔代议制构想的批判与扬弃——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考察 |
康翟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马克思哲学创新的重要铺垫——重新评价《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地位 |
王东
林锋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4
|
马克思哲学创新的重要铺垫——《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历史地位新论 |
王东
郭丽兰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2008 |
4
|
|
5
|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理性的批判及其重大意义——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中心 |
龚剑飞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6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四大哲学创新——兼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不成熟论” |
林锋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7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题:句法革命与宪法革命 |
徐长福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8
|
马克思早期法学思想的重要里程碑——纪念《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发表170周年 |
李蕾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9
|
作为起点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
郭艳君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0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意义新探 |
郭丽兰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1
|
马克思现代新型政治哲学初步奠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新解读 |
郭丽兰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2
|
重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逻辑” |
吴宏政
费东佐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3
|
论实存与本质关系的历史性倒转——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重点 |
雒季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4
|
1843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初探——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
郭巍青
|
《江海学刊》
|
1982 |
0 |
|
15
|
也谈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题:宪法革命 |
刘建湘
李伯超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6
|
法权的尘世根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黑格尔法哲学体系的批判路径 |
朱哲
马晖慧
熊颖敏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7
|
马克思早期的市民社会理论——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留白”的分析 |
何乐如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2
|
|
18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萌芽——“私有财产决定政治国家”命题的内在逻辑 |
周阳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9
|
马克思早期国家批判的路径分析——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中心 |
王兴辉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20
|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源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解读 |
李龙
凌彦君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