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哲学之诱与技术美学之魅——《黑客帝国》的内蕴剖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朝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0,共2页
安迪·沃卓斯基导演的电影《黑客帝国》(Matrix),在科幻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再像之前大多数的科幻电影那样仅仅依靠新奇的视觉元素去吸引观众,而是从非常深刻的哲学视角切入科技与现实生活,不仅在技术美学层面超越... 安迪·沃卓斯基导演的电影《黑客帝国》(Matrix),在科幻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再像之前大多数的科幻电影那样仅仅依靠新奇的视觉元素去吸引观众,而是从非常深刻的哲学视角切入科技与现实生活,不仅在技术美学层面超越了之前的科幻电影,而且似真非真、似幻非幻地向观众展示了科技的哲学魅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超前、神秘、深邃、冷峻而又时尚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客帝国》 科学哲学 技术美学 内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角下的《黑客帝国》内涵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士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3-135,共3页
电影《黑客帝国》于1999年3月份第一次在美国上映,形成了大面积的"黑客帝国"效应,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黑客帝国"的风尚。当然,《黑客帝国》也不负众望地拍摄出了优秀的第二部、第三部作品,虽然众人对这部电影的发... 电影《黑客帝国》于1999年3月份第一次在美国上映,形成了大面积的"黑客帝国"效应,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黑客帝国"的风尚。当然,《黑客帝国》也不负众望地拍摄出了优秀的第二部、第三部作品,虽然众人对这部电影的发展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引发了人们对于科幻电影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更加侧重的是脱离科幻电影的无限想象性本身而进行的深入的哲学探索。本文从文化视角探讨《黑客帝国》系列电影所表现的深刻主题,并对其所蕴藏的哲学内涵进行探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客帝国》 文化视角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黑客帝国》系列中的隐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展卫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72-73,共2页
后现代潮流的冲击在信息网络时代显得更加明显。《黑客帝国》系列电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人与网络的关系提出了反思。隐喻多样性的整体、个体呈现,就是这种反思展演的重要手段。蕴涵其中的,是我们对人、程序本身存在逻辑的一种思考。在... 后现代潮流的冲击在信息网络时代显得更加明显。《黑客帝国》系列电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人与网络的关系提出了反思。隐喻多样性的整体、个体呈现,就是这种反思展演的重要手段。蕴涵其中的,是我们对人、程序本身存在逻辑的一种思考。在无孔不入的多元象征塑造中,电影完成了一段人类思想文化史的探索历程。本文通过《黑客帝国》系列电影的多元隐喻,探索人、程序的二元逻辑,使观众更加深入感受电影、理解电影及其主体性形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客帝国》 隐喻多样性 客观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目的论探讨电影《黑客帝国》的翻译
4
作者 张伟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3-174,共2页
《黑客帝国》这部电影是为自卑的人类唤回尊严的一次反思,是电影的一次科学哲学表达。电影翻译既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直观的手段,又是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选取这部电影字幕翻译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翻译目的论,从... 《黑客帝国》这部电影是为自卑的人类唤回尊严的一次反思,是电影的一次科学哲学表达。电影翻译既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直观的手段,又是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选取这部电影字幕翻译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翻译目的论,从观众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影片《黑客帝国》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运用的归化、异化、简洁化和音译化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具体个案的研究,最后得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无论采取何种翻译策略,都是由目的论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客帝国》 目的论 字幕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西游记》看《黑客帝国》的中国式解读
5
作者 梁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7-48,共2页
好莱坞电影《黑客帝国》三部曲被称为后现代电影的划时代巨作,影片充分体现了文化多元化的创作理念,同时又因涉及哲学、宗教、数理等多个领域而深奥难懂。然而调查显示,中国相当比例的观众表示能够理解该片。本文通过研究指出,其原因在... 好莱坞电影《黑客帝国》三部曲被称为后现代电影的划时代巨作,影片充分体现了文化多元化的创作理念,同时又因涉及哲学、宗教、数理等多个领域而深奥难懂。然而调查显示,中国相当比例的观众表示能够理解该片。本文通过研究指出,其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故事《西游记》从多角度为观众理解此片提供了背景知识,使中国观众对影片故事进行了中国式的解读,而从自己文化出发判断异质文化也会造成中国观众对西方文化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客帝国》 《西游记》 文化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客帝国》:个体存在的意义
6
作者 鲁杰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1期55-55,58,共2页
《黑客帝国》中尼奥终将用死亡拯救了人类,也拯救了黑客帝国,世界如此的不可思议,尼奥打败也仅仅是他自己而已,世界的问题好象只是一个人的问题。选择即使已经是在选择之前被注定,依然选择,在意义终结后,大地只有一人的时候,还将捍卫着... 《黑客帝国》中尼奥终将用死亡拯救了人类,也拯救了黑客帝国,世界如此的不可思议,尼奥打败也仅仅是他自己而已,世界的问题好象只是一个人的问题。选择即使已经是在选择之前被注定,依然选择,在意义终结后,大地只有一人的时候,还将捍卫着什么,这些就是选择,只要选择力量存在在锡安或黑客帝国里,是物质的躯体,还是一堆堆程序,可能不是人最根本的问题。《黑客帝国》与其说是讲述世界的未来,不如说是在讲个体呈现自身存在、完善自身意义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客帝国》 个体 存在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影片《黑客帝国》的独特音乐风格
7
作者 张陈燕 《电影评介》 2009年第5期55-,共1页
纵观《黑客帝国》三部曲的配乐,展现出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很好地诠释了影片主题,将影片的科幻悬疑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那些变化多端的电子乐、片中人物前卫的造型和虚实难辨的网络科技颇为契合,那些凶狠的工业金属音乐让人对被... 纵观《黑客帝国》三部曲的配乐,展现出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很好地诠释了影片主题,将影片的科幻悬疑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那些变化多端的电子乐、片中人物前卫的造型和虚实难辨的网络科技颇为契合,那些凶狠的工业金属音乐让人对被机械统治下的残酷世界心存恐惧,而那些弥漫着死亡气息的哥特式音乐,又恰到好处地对应了片中无处不在的末世纪情节与宗教式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客帝国》 独特 音乐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客帝国”向我们走来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小兰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2期50-50,60,共2页
以一种反思和抗拒的精神审视,《黑客帝国》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反面的乌托邦,影射着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说《黑客帝国》是一把锋利的剑,刺痛人类习以为常的神经,那这就是一篇试图引领观者探究社会的本质、人的本质的人文思... 以一种反思和抗拒的精神审视,《黑客帝国》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反面的乌托邦,影射着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说《黑客帝国》是一把锋利的剑,刺痛人类习以为常的神经,那这就是一篇试图引领观者探究社会的本质、人的本质的人文思考,同时又进一步探究现代人所遭遇的遗失自我的生存境遇,直面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客帝国》 矩阵 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超越自主知识悖论的不确定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单波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新年伊始,马斯克不无得意地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其脑机接口公司已完成首例人类大脑设备植入手术。据说这一植入设备可以读取大脑生物电信号并转化为数字指令,让行动障碍者仅通过意念控制设备,“自主”地恢复行动和交流能力。这一超级替代... 新年伊始,马斯克不无得意地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其脑机接口公司已完成首例人类大脑设备植入手术。据说这一植入设备可以读取大脑生物电信号并转化为数字指令,让行动障碍者仅通过意念控制设备,“自主”地恢复行动和交流能力。这一超级替代性器具深度展现了斯蒂格勒所说的人类主体存在的“义肢化”,也因为把心灵“下载”给计算机,引发了关于精神隐私、大脑数据和黑客攻击的许多推测性担忧,甚至让人们再次想起《黑客帝国》所想象的脑机接口隐喻,即人类通过脑机接口与母体系统连接,被控制的人脑沉浸在母体虚构的世界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黑客攻击 意念控制 生物电信号 人类大脑 《黑客帝国》 推测性 社交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实在界的斜目而视——评齐泽克对电影的拉康式解读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晗旭 《电影评介》 2013年第4期64-65,81,共3页
齐泽克运用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重要概念"实在界"、"大对体""小对形"对希区柯克的电影以及《黑客帝国》等电影进行评介。在齐泽克看来,一些电影揭示了实在界以及其与想象域、象征域之间的屏障。作为满足... 齐泽克运用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重要概念"实在界"、"大对体""小对形"对希区柯克的电影以及《黑客帝国》等电影进行评介。在齐泽克看来,一些电影揭示了实在界以及其与想象域、象征域之间的屏障。作为满足欲望的电影事实上提供了一种通往实在界的方法——斜目而视。电影对于齐泽克而言,不仅仅是论证拉康哲学的案例,同时也是一种需要,这从客观上有益于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 齐泽克 拉康 希区柯克 《黑客帝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的轮回——虚拟环境下的师生关系
11
作者 周宗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6,共6页
信息社会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区别于真实世界的虚拟社会环境的诞生, 虚拟环境下师生关系将出现一些新变化。教育活动的强制性决定了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对 抗。虚拟环境下师生关系由传统的“人———人”关系转变为“人—... 信息社会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区别于真实世界的虚拟社会环境的诞生, 虚拟环境下师生关系将出现一些新变化。教育活动的强制性决定了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对 抗。虚拟环境下师生关系由传统的“人———人”关系转变为“人———机”关系,因机器与人的不同 导致了虚拟环境下师生间的对抗更趋缓和隐蔽,表现为一种轮回式的权力流动关系:控制对方的 力量也将使自己被控制,最终使双方缔结成一种更牢固的对抗关系。但对抗的目的不是造成双 方的分裂与疏离,而是促使双方达致和谐共生,使教育活动更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权力 虚拟环境 《黑客帝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霍夫斯基电影中东西宗教文化的和谐共生
12
作者 谈宏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2-33,共2页
东西方哲学和宗教文化在瓦霍夫斯基的电影《黑客帝国》和《云图》中得到完美结合而形成了一种文化思潮。基督教元素在《黑客帝国》角色的命名、故事情节的编排里随处可见,佛教文化则是若隐若现。《云图》六个不同时空的故事阐释了轮回... 东西方哲学和宗教文化在瓦霍夫斯基的电影《黑客帝国》和《云图》中得到完美结合而形成了一种文化思潮。基督教元素在《黑客帝国》角色的命名、故事情节的编排里随处可见,佛教文化则是若隐若现。《云图》六个不同时空的故事阐释了轮回、善恶有报;佛教文化成为主导。在发掘东西方宗教文化共通点基础上,通过科技和丰富的电影表现手法和电影语言,这两部电影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载体,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客帝国》 《云图》 宗教文化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虚拟世界设计与制作实践平台
13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
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这样说过:“只拥有一个现实世界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这个诗意世界只有在虚拟世界才能充分实现。在《黑客帝国》《阿凡达》等电影带给世人无穷震撼之后,虚拟世界真的走进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关键词 虚拟世界 平台 制作 设计 3D 《黑客帝国》 现实世界 海德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松驿站 食堂打饭搞笑版
14
作者 孔丙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食堂 师傅 男生 打饭 包子 面食 《黑客帝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将缩短和人脑差距科幻场景正在走向现实
15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5期i001-i001,共1页
一直以来,科幻电影喜欢把电脑刻画成全知全能的机器,从《2001太空漫游》到《黑客帝国》系列,在电影的感染之下,人们对电脑发展的前景产生了空前的畏惧。但现实中,即使是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也不具备通过阅读书本进行学习... 一直以来,科幻电影喜欢把电脑刻画成全知全能的机器,从《2001太空漫游》到《黑客帝国》系列,在电影的感染之下,人们对电脑发展的前景产生了空前的畏惧。但现实中,即使是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也不具备通过阅读书本进行学习和推理的能力。缩小电脑与人类在认知能力上存在的鸿沟,并创造一台能够进行精确阅读和学习的电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 场景 计算机 人脑 运行速度 漫游 《黑客帝国》 阅读 走向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卓斯基电影风格探析
16
作者 蔡娇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76,共3页
沃卓斯基姐妹在过去20年间执导了一系列经典影片,《黑客帝国》三部曲、《云图》《木星上行》为其获得巨大声誉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风格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审美标杆。对后现代社会的讨论是沃卓斯基姐妹电影中不可忽视的一大主题,对“拟像... 沃卓斯基姐妹在过去20年间执导了一系列经典影片,《黑客帝国》三部曲、《云图》《木星上行》为其获得巨大声誉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风格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审美标杆。对后现代社会的讨论是沃卓斯基姐妹电影中不可忽视的一大主题,对“拟像”与“仿真”的讨论,对企业资本主义的批判,对科技时代“神”的祛魅与赋魅等讨论不仅深化了本世纪初科幻电影所关注的面向,也从文化层面打开了当代科幻电影的赛博朋克创作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卓斯基姐妹 《黑客帝国》 《云图》 结构主义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摄影枪到鼠标枪:第一人称镜头与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17
作者 陈卓轩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6-51,共6页
自1982年第一部从电子游戏改编而来的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古墓丽影》《罗拉快跑》《黑客帝国》等这些或是直接改编自游戏,或是在结构、叙事上有着电子游戏风格的电影作品。有关电子游戏的表达已... 自1982年第一部从电子游戏改编而来的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古墓丽影》《罗拉快跑》《黑客帝国》等这些或是直接改编自游戏,或是在结构、叙事上有着电子游戏风格的电影作品。有关电子游戏的表达已经成为主流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电子游戏与电影两者的关系开始进入到学术界的研究视野中,学界在美学、社会、媒介等多角度对此问题产生了诸多争论,让·米歇尔·付东(Jean-Michelle Frodon)认为,电影与游戏的关系主要有四种,评述、改编、引用与结合。这四种关系仍然相对笼统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游戏 主流电影 《黑客帝国》 电影作品 《罗拉快跑》 第一人称 四种关系 两者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电影
18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6,共1页
在经历了太多的恐怖电影之后,这部最新的《恐怖电影》会让你在混乱的惊险中好好开心一下。这部影片的特色是恐惧的玩笑,充满那种自己吓唬自己的幽默。影片拿一切已经被人肯定的东西寻开心,去刻意模仿一些在最近的电影、电视或广告中广... 在经历了太多的恐怖电影之后,这部最新的《恐怖电影》会让你在混乱的惊险中好好开心一下。这部影片的特色是恐惧的玩笑,充满那种自己吓唬自己的幽默。影片拿一切已经被人肯定的东西寻开心,去刻意模仿一些在最近的电影、电视或广告中广为人知的画面或谈话,在影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客帝国》 影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