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石公三略》西夏本注释与《长短经》本注释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钟焓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02,108,共4页
本文首次对《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中一部分注释的来源进行了考察,将其与盛唐的《长短经》中所保留的《三略》古注作了逐一对比,结果证实了西夏本注释多袭引古注,但在文字上又常加以扩充,还在以前未见有注文的正文后新加注释,这使得注... 本文首次对《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中一部分注释的来源进行了考察,将其与盛唐的《长短经》中所保留的《三略》古注作了逐一对比,结果证实了西夏本注释多袭引古注,但在文字上又常加以扩充,还在以前未见有注文的正文后新加注释,这使得注文的篇幅较之古注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石公三略》西夏本 《长短经》 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注释来源初探——以与《群书治要》本注释的比较为中心 被引量:4
2
作者 钟焓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93,共4页
本文首次对《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中一部分注释的来源进行了考察,将其与初唐的《群书治要》中所保留的《三略》古注作了逐一对比,结果证实了西夏本注释多袭引古注,但在文字上又常加以扩充,还在以前未见有注文的正文后新加注释,这使得... 本文首次对《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中一部分注释的来源进行了考察,将其与初唐的《群书治要》中所保留的《三略》古注作了逐一对比,结果证实了西夏本注释多袭引古注,但在文字上又常加以扩充,还在以前未见有注文的正文后新加注释,这使得注文的篇幅较之古注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 《群书治要》 注释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石公三略》战略思想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颜吾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3-104,共2页
《黄石公三略》战略思想初探颜吾芟《黄石公三略》(简称《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相传作者为西汉初隐士黄石公。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最早提到此书,并称楚汉战争中名士张良即是凭黄石公亲授此书而助刘邦夺得天... 《黄石公三略》战略思想初探颜吾芟《黄石公三略》(简称《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相传作者为西汉初隐士黄石公。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最早提到此书,并称楚汉战争中名士张良即是凭黄石公亲授此书而助刘邦夺得天下。但从《三略》的内容分析,其成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略》 黄石公 战略思想 “民本”思想 军事思想史 秦汉时期 将帅 《孙子兵法》 军事战略原则 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黄石公三略》学领导力
4
作者 陈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24,共3页
一、引言 《黄石公三略》又称《三略》,是《武经七书》之一,通篇论述的是如何让当时的统治者能够“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更加全面地掌控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后世的统治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纵观全书,作者以“政略”... 一、引言 《黄石公三略》又称《三略》,是《武经七书》之一,通篇论述的是如何让当时的统治者能够“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更加全面地掌控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后世的统治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纵观全书,作者以“政略”为核心展开论述的同时,也不乏关于领导活动的阐述。这些论述从客观上为深入研究领导力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因此,在社会各界都在强调增强领导力的今天,本文试图以《三略》为理论依据,对领导力的构成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期对提升各领域领导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力 黄石公 《武经七书》 三略》 领导活动 理论借鉴 统治者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凉刘昞注《黄石公三略》的发现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景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2-87,123,共7页
《俄藏敦煌文献》Дх17449《黄石公三略》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手抄夹注残卷孤本,是史书所载北魏、西凉刘昞注《黄石公三略》注本,较之传世的南宋孝宗、光宗年间刻本早800余年。为我国古代军事文献史上的重大发现。
关键词 发现 《黄石公三略》 西凉刘昞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辨正一则
6
作者 张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21,共1页
《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九兵家类“《六韬》六卷”提要载:“然晁公武《读书志》称:元丰中,以《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黄石公三略》《李卫公问对》颁武学,号‘七书’。”(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3页)文渊、文津阁本《... 《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九兵家类“《六韬》六卷”提要载:“然晁公武《读书志》称:元丰中,以《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黄石公三略》《李卫公问对》颁武学,号‘七书’。”(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3页)文渊、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书前提要除“颁武学”作“颁行武学”,较《总目》多一“行”字,余则皆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河北人民出版社 《黄石公三略》 《四库全书》 武学 晁公武 《六韬》 文津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与柔
7
作者 于汝波 《领导科学》 1986年第7期30-31,共2页
北京香山有个“四知书屋”,据说是专为皇帝修建的。所谓“四知”,就是“知柔、知刚、知显、知藏”。《黄石公三略·上略》中说,柔刚弱强的微妙,“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怀,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以城廓,藏之胸臆而敌国服。”可见这个问... 北京香山有个“四知书屋”,据说是专为皇帝修建的。所谓“四知”,就是“知柔、知刚、知显、知藏”。《黄石公三略·上略》中说,柔刚弱强的微妙,“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怀,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以城廓,藏之胸臆而敌国服。”可见这个问题的重要。刚是立身之本,无刚难以自立,更谈不上能成事了。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非常刚强的人;意志薄弱,胆小怕事,优柔寡断而能成大事者,是从未有过、将来也不会有的。那么,刚强的人有些什么特点呢?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知书屋 黄石公三略 军事理论家 城廓 意志薄弱 知藏 北京香山 中说 守之 夏侯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