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河东流去》与中国当代文学 |
孙荪
余非
|
《中州学刊》
|
1986 |
3
|
|
2
|
黄河流域的大幅风俗画卷——论《黄河东流去》的一个特色,兼谈风俗画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
孙荪
余非
|
《中州学刊》
|
1983 |
2
|
|
3
|
新颖·细腻·脱俗——谈《黄河东流去》中的爱情描写 |
吴光华
|
《当代文坛》
|
1986 |
0 |
|
4
|
论《黄河东流去》 |
刘锡诚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5
|
历史的限制与现实的选择──重评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
林为进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7
|
|
6
|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难民西迁的社会影响 |
孙艳魁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6
|
|
7
|
编辑的眼光——从《战争启示录》的出版谈起 |
吴光华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8
|
探索者的甘苦 |
李准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1
|
|
9
|
北方文化的复兴──当代文学的地缘文化研究 |
樊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0
|
李准的语言风格 |
|
《中州学刊》
|
1983 |
0 |
|
11
|
论徐秋斋——兼谈塑造具有独特个性的典型人物的几个问题 |
孙荪
余非
|
《中州学刊》
|
198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