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语篇的语言艺术分析框架——《麦田守望者》的功能文体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竹青 苗兴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Hasan(1985)提出的语言艺术研究的三层次理论框架为文学语篇的文体分析提供了一个语言学的理论模式。以哈桑的语言艺术分析框架作为理论基础,对小说《麦田守望者》的文体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语言结构描述入手,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探讨语... Hasan(1985)提出的语言艺术研究的三层次理论框架为文学语篇的文体分析提供了一个语言学的理论模式。以哈桑的语言艺术分析框架作为理论基础,对小说《麦田守望者》的文体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语言结构描述入手,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探讨语言表达如何服务于文学语篇的主题和意象表达,从而为文学语篇的解读提供功能文体学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艺术 分析框架 文学语篇 功能文体学 《麦田守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童年 回归自然——生态批评视野中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被引量:13
2
作者 袁雪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被称为"现代经典",该小说不但通过刻画主人公霍尔顿所处环境中成人世界的龌龊,反映了战后美国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背后精神文明的衰退与萎缩,突出了现代人的焦虑和人类生存的困境,而且通过对迂...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被称为"现代经典",该小说不但通过刻画主人公霍尔顿所处环境中成人世界的龌龊,反映了战后美国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背后精神文明的衰退与萎缩,突出了现代人的焦虑和人类生存的困境,而且通过对迂腐成人世界的拒斥寄予了作者对纯真童年和美好自然的向往之情,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回归童年、回归自然的生态哲学思想,它对战后美国文学和文化起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生态批评 回归 童年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传统继往开来的经典之作——论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学创作倾向 被引量:9
3
作者 程子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121,共6页
小说家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在二战后美国社会动荡和社会转型时期问世.小说继承了现代主义文学传统,预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到来,同时又体现出新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创作特征.该作品的突出特点在于作家继承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创... 小说家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在二战后美国社会动荡和社会转型时期问世.小说继承了现代主义文学传统,预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到来,同时又体现出新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创作特征.该作品的突出特点在于作家继承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特征及其叙事策略,为即将到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小说创作的书写新模式,同时又体现出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批判原则和终极意义追求.虽然塞林格一生只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但他对世界文学在文学思潮转变方面的贡献却是巨大的.尽管这部作品因超出了当时文学界和批评界的预期而长期遭受诟病,但经过历史的考验之后,学术界最终还是充分肯定了该小说在推动文学思潮发展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该小说也被列为世界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文学思潮 继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叙事文本的三大特征——从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谈起 被引量:15
4
作者 魏燕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6-131,共6页
美国作家塞林格发表于 1 95 1年的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在语言形式、叙述视角、叙述方式等方面体现了后现代叙事文本的三大特征 :他用“低俗”的语言消融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 ;从独特的青少年的视角来观察世界 ,打破了权力... 美国作家塞林格发表于 1 95 1年的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在语言形式、叙述视角、叙述方式等方面体现了后现代叙事文本的三大特征 :他用“低俗”的语言消融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 ;从独特的青少年的视角来观察世界 ,打破了权力话语和传统的美学观念 ;以非人格化叙述的“无言”搁置了真理和终极意义。塞林格的创作极大地影响了二十世纪下半期西方后现代文学创作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高雅文化 通俗文化 审美观念 非人格化叙述 文学评论 美国 后现代叙事文本 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忧患意识:探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异化主题 被引量:12
5
作者 孔秋梅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79,共2页
忧患意识是西方文学经常表现的人生母题,而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则将忧患意识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哲学高度,揭示了西方玄学传统关于历史与社会异化的当代焦虑。本文通过对这一作品的文化分析,从作家的创作背景和作品所蕴涵的泛社会... 忧患意识是西方文学经常表现的人生母题,而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则将忧患意识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哲学高度,揭示了西方玄学传统关于历史与社会异化的当代焦虑。本文通过对这一作品的文化分析,从作家的创作背景和作品所蕴涵的泛社会异化主题来揭示作家塞林格的忧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忧患意识 《麦田里的守望者》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田里的守望者》国外研究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田迎春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作品广受西方文学评论界的关注,有关其杰作——《麦田里的守望者》方面的评论,数量之多甚至被称为一种"工业"。在搜集、整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学传统、主题、语言、主要... 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作品广受西方文学评论界的关注,有关其杰作——《麦田里的守望者》方面的评论,数量之多甚至被称为一种"工业"。在搜集、整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学传统、主题、语言、主要的批评方法等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国外研究 文学传统 主题 语言特色 批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喻性·道德恐慌·大众歇斯底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文化病理诊断 被引量:4
7
作者 郎晓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7-101,共5页
美国著名作家塞林格之《麦田里的守望者》以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逃学三日的人生历程,展示了美国社会乃至整个文化价值体系的扭曲与危机,也"临床性地深度描述了"美国文化在主体行为、主体心理、情感结构等表层与深层的病理特征... 美国著名作家塞林格之《麦田里的守望者》以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逃学三日的人生历程,展示了美国社会乃至整个文化价值体系的扭曲与危机,也"临床性地深度描述了"美国文化在主体行为、主体心理、情感结构等表层与深层的病理特征。本文以霍尔顿的流浪轨迹为线索,诊断该小说所表征的、使霍尔顿感到厌倦、郁闷、恶心、绝望的文化图式。笔者认为,二战之后美国社会的保守型转型、封闭性求同、死亡性欲望使美国19世纪以来能动性的文化能量几乎耗尽,使符合自然伦理的美国文化完全堕落成一种意识形态控制,使整个社会进入一种"极度病态性"的文化模式,其主要表现是:以过去或恐惧未来为参照系的话语意义系统,即文化的后喻性,以现实判定缺失所导致的全社会道德恐慌,最后变成一场群体性的、大众歇斯底里般的文化灾难。小说的这些表征说明当时美国文化或其情感结构呈现一种严重的文化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文化病理 后喻性 道德恐慌 大众歇斯底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崖边上的人生困惑——《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新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欲晓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1-223,共3页
在战后美国文学中,遁世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公认为“现代经典之一”,他本人也在文坛上享有“风格独特的文学天才”盛名。这部小说深刻、集中、典型、具体和艺术地再现了战后美国青年一代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条件下... 在战后美国文学中,遁世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公认为“现代经典之一”,他本人也在文坛上享有“风格独特的文学天才”盛名。这部小说深刻、集中、典型、具体和艺术地再现了战后美国青年一代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条件下精神生活空虚匮乏的精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国文学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良才是麦田里最寂静的守望——评《麦田里的守望者》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晓然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4-96,共3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这部小说塑造了鲜明个性的文学形象,历久弥新,让人印象深刻。文章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重点内容,并从自我心理成长的角度解读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变化,进而对这部小说的开放式结局提...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这部小说塑造了鲜明个性的文学形象,历久弥新,让人印象深刻。文章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重点内容,并从自我心理成长的角度解读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变化,进而对这部小说的开放式结局提出大胆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心理成长 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召唤结构角度浅析《麦田的守望者》中的美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纪奕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X期59-60,共2页
《麦田的守望者》是作家塞林格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较为经典的作品,整部作品描写的是主人公霍尔顿对于社会当中一些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以及对于世俗的一些看法。塞林格原名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他是一个著名的美国作... 《麦田的守望者》是作家塞林格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较为经典的作品,整部作品描写的是主人公霍尔顿对于社会当中一些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以及对于世俗的一些看法。塞林格原名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他是一个著名的美国作家,所创作的《麦田的守望者》曾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下面笔者首先将会对《麦田的守望者》这部长篇小说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笔者会从召唤结构角度对这部长篇小说进行美学研究方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召唤 《麦田守望者》 美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恒的奥秘:向往自然——《麦田里的守望者》再论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介明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3期45-48,共4页
塞林格之成为美国一代青年人心目中的领袖 ,是因为他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小说惟一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不同寻常的反抗者形象。他除了以其疯狂、自暴自弃和推至极致的愤世嫉俗作为反抗手段之外 ,还以“虚伪”反抗“虚伪” ,以... 塞林格之成为美国一代青年人心目中的领袖 ,是因为他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小说惟一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不同寻常的反抗者形象。他除了以其疯狂、自暴自弃和推至极致的愤世嫉俗作为反抗手段之外 ,还以“虚伪”反抗“虚伪” ,以对大自然的向往表现了他超乎年龄的精神优势 ,从而足以使他跻身历史上“回归自然”的叛逆者之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反抗 回归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青春成长主题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阿茹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X期73-74,共2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于1951年发表的唯一一篇长篇小说。该书以第一口吻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Holden Caulfield)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时的所见所... 《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于1951年发表的唯一一篇长篇小说。该书以第一口吻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Holden Caulfield)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时的所见所闻,深入他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成长之路的困惑,充分的表现了二战后,在物欲横流的美国,青少年在青春期的迷茫、彷徨与不知所措。倡导人们给予青春期的孩子更多的爱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青春 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田里的守望者》成长主题对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春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7Z期48-48,共1页
国内外研究者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蕴含的主题解析颇丰,尤其是其中体现的成长主题使之成为美国当代成长小说的代表作。对成长小说的探究在国内外文学界由来已久,成长小说以特定的人类群体即青少年群体为主体,以发生在人生历程中最重... 国内外研究者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蕴含的主题解析颇丰,尤其是其中体现的成长主题使之成为美国当代成长小说的代表作。对成长小说的探究在国内外文学界由来已久,成长小说以特定的人类群体即青少年群体为主体,以发生在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成长历程为内容,艺术化地呈现出人类相似的成长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成长主题 美国文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题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丙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Z期48-49,共2页
作家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由于其成长主题而成为美国当代成长小说中的典型代表作品,文学界对其进行的研究已经有较长的历史。这类小说将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看做是写作主体,以他们人生历程中所发生的内容为题材,将青少年... 作家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由于其成长主题而成为美国当代成长小说中的典型代表作品,文学界对其进行的研究已经有较长的历史。这类小说将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看做是写作主体,以他们人生历程中所发生的内容为题材,将青少年的成长经验艺术化地呈现在世界读者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成长主题 美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田里的守望者》三层叙事技巧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晓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Z期55-56,共2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一开始就受到了美国大众的强烈共鸣,这不仅基于它塑造了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反英雄形象,更由于它独特的三层叙事技巧。该作品奠定了塞...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一开始就受到了美国大众的强烈共鸣,这不仅基于它塑造了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反英雄形象,更由于它独特的三层叙事技巧。该作品奠定了塞林格在文坛上的崇高地位。本文将着重对《麦田里的守望者》叙事风格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中发掘其潜在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叙事技巧 作品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立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7Z期54-54,共1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性格。他与很多进步青年一样,思想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行为却十分滞后,渴望满足精神需求,但是却一直沉浸在现实世界中,难以融于这个世界,周遭的人也无法理解他们,他们希望能够... 本文主要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性格。他与很多进步青年一样,思想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行为却十分滞后,渴望满足精神需求,但是却一直沉浸在现实世界中,难以融于这个世界,周遭的人也无法理解他们,他们希望能够充实自己的灵魂,但是却放不下已有的物质生活。虽然霍尔顿进行了反抗,但是反抗并不彻底,他的反抗没有针对性与目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 性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挪威的森林》与《麦田里的守望者》孤独迷惘特征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岳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3Z期46-47,共2页
本文以《挪威的森林》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着重探析两部著作中反映青少年孤独迷惘特征的事例,通过对作品中作者情绪的表达和叙事手法上的区别进行进一步阐述和分析,从而挖掘出对身处繁华都市的青少年寻找自我的思考。
关键词 《挪威的森林》 《麦田里的守望者》 孤独迷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田里的守望者》三层叙事技巧解读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铭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Z期59-59,61,共2页
塞林格作为美国在二战之后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其唯一长篇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经久不衰,不断引发专家学者的研究和人们的关注。就叙事技巧而言,塞林格在这部作品当中创造性地采用了巧妙的叙事手法,从而在彰显作品独特叙述魅力的同时... 塞林格作为美国在二战之后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其唯一长篇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经久不衰,不断引发专家学者的研究和人们的关注。就叙事技巧而言,塞林格在这部作品当中创造性地采用了巧妙的叙事手法,从而在彰显作品独特叙述魅力的同时,为美国文学甚至是世界文学的叙事相关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本文拟在对叙事层相关理论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对作品中的三层叙事技巧做出具体的研究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修辞学 叙事技巧 《麦田里的守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精神世界的象征意象解读
19
作者 吴林 潘不寒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Z期33-34,共2页
塞林格在其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成功运用大量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内心充满矛盾的具有独特性格特征的主人公形象。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实物、颜色、命名等一系列象征意象的解读,帮助读者更为细致、全面... 塞林格在其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成功运用大量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内心充满矛盾的具有独特性格特征的主人公形象。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实物、颜色、命名等一系列象征意象的解读,帮助读者更为细致、全面地理解霍尔顿复杂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象征意象 实物 颜色 命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征主义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郑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Z期53-54,共2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当代杰出文学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品,也是美国文坛最经典的现代小说之一。本文主要探究《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意义,作者运用象征方式展示出角色的心灵世界。他用象征构建出纵横两大系...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当代杰出文学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品,也是美国文坛最经典的现代小说之一。本文主要探究《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意义,作者运用象征方式展示出角色的心灵世界。他用象征构建出纵横两大系统,前者包括了角色与意象,后者凭借二项对立渲染出整个作品的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