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鹖冠子》及其在战国黄老之学中的地位 被引量:9
1
作者 丁原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4-29,共6页
从《鹖冠子》一书所记述的历史事件,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制度,及其主张天下统一的政治思想、所使用的哲学概念来看,该书应为战国末年出自楚地的一部黄老著作。从《鹖冠子》所透显的时代气息和战国黄老思想演化的逻辑来判断,该书不伪... 从《鹖冠子》一书所记述的历史事件,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制度,及其主张天下统一的政治思想、所使用的哲学概念来看,该书应为战国末年出自楚地的一部黄老著作。从《鹖冠子》所透显的时代气息和战国黄老思想演化的逻辑来判断,该书不伪。《鹖冠子》在战国黄老之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由道一元论向气一元论转化的中间环节,是由道法结合向道与仁义礼法诸思想融汇转化的中间环节,是由法天地而治向法制度而治转化的中间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之学 《鹖冠子》 黄老帛书 中间环节 《吕氏春秋》 稷下道家 “气” 气一元论 法天地 《管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鹖冠子》研究简评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兆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77,共4页
总结近年来《鹖冠子》研究成果,提出以下看法:1. 《鹖》的作者不只鹖冠子一人。2.《鹖》是否提出元气论仍值探讨。3.《鹖》的篇卷愈来 愈多的原因。4.《鹖》 是否伪书值得探讨,其成书年代在战国秦汉之际。5.有关《鹖》... 总结近年来《鹖冠子》研究成果,提出以下看法:1. 《鹖》的作者不只鹖冠子一人。2.《鹖》是否提出元气论仍值探讨。3.《鹖》的篇卷愈来 愈多的原因。4.《鹖》 是否伪书值得探讨,其成书年代在战国秦汉之际。5.有关《鹖》的版本和注释研究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鹖冠子》 黄老学派 元气论 伪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鹖冠子》与战国时期的“法”观念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沛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6期83-89,共7页
“法”概念是战国时期黄老学说的核心理论之一,其对法家学说之影响尤大。但由于双方探讨基本着眼点不同,导致后期发展各异。作为战国末期黄老作品,《鹖冠子》中的“法”观念更充分地体现出自身学派的特点,并已发秦汉后新理论之先声。
关键词 《鹖冠子》 法黄老学说战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本《鶡冠子》上卷注研究
4
作者 杨兆贵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4-80,共7页
敦煌本《鶡冠子》注在校勘、训诂上颇具价值,它的注解简要切实,多合原意,又能对原意补阙阐述。
关键词 《鹖冠子》 敦煌本 唐残本 陆佃 子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命、理法与自然——《鹖冠子》中的自然观念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萧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44,共8页
《鹖冠子》继承了老庄之道,主张天地万物之性本源于道,“道”通过天地万物的内在本性发挥作用,体现为自然的秩序与规则,不可随意改变。而“时”与“命”正是这种秩序或规则的内在规定性,是自然的,同时蕴含着必然性。为了适应现实的治理... 《鹖冠子》继承了老庄之道,主张天地万物之性本源于道,“道”通过天地万物的内在本性发挥作用,体现为自然的秩序与规则,不可随意改变。而“时”与“命”正是这种秩序或规则的内在规定性,是自然的,同时蕴含着必然性。为了适应现实的治理,《鹖冠子》提出“道生法”,将“法”视为天地万物自身本性所展现出来的秩序,“法”与“理”相类,本质上都是天道的具体化,而圣人则是通达天道、因循理法、治理天下的关键。《鹖冠子》认为理想的治理状态是“神化”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意味着人性与物性的和谐共处,自然法则与人类秩序的完美一致,而处在“神化”状态中的圣人达到了“天”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鹖冠子》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秦道家的“夜行”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学勤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共2页
《冠子》中的《夜行》篇主要讲述了道家的某些思想。所谓“夜行”即《管子》的《形势》篇中所言的“心行” ,具体而言 ,就是于内心行道 ,不待见于具体行事 ,已能达到招远亲近而有天下的效果。
关键词 《鹖冠子》 “夜行” 先秦 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鸟)赋》与《世兵》篇之异文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伯元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6期94-100,共7页
对于《鹖冠子》一书,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黄帝书”很多观点和语句与《鹖冠子》相同,确证后者是先秦古书。本文贾谊《(服鸟)赋》与《世兵》篇的异文着手,试图解决贾谊是否因袭先秦古书问题。
关键词 《鹖冠子》《世兵》 异文 马王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