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还原法品读《鸿门宴》中的说辞 |
李秋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于相悖处见人物本真--《鸿门宴》中项羽的行为逻辑探析 |
王福元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3
|
《鸿门宴》综述:横向整合,以读促写 |
余虹
刘玲玲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4
|
释《鸿门宴》中的“从”和“敢” |
于智荣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5
|
试论《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的不同性情 |
关中梅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6
|
阅读教学对话方式探讨——以《鸿门宴》为例 |
钟迎春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7
|
《鸿门宴》字幕翻译损失的关联解析 |
陈学斌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8
|
从学生视界出发,寻找与文本的融合点——以苏教版《鸿门宴》为例 |
李凌云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9
|
错误的设问理据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就《鸿门宴》课堂教学与谭梦诗老师商榷 |
安杨华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0
|
从《鸿门宴》看影视剧历史题材改编 |
许娅
|
《电影评介》
|
2012 |
1
|
|
11
|
“操”“持”之辨——《鸿门宴》教学实录片段 |
余洋洲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8 |
2
|
|
12
|
《鸿门宴》中的“谢”字 |
强海峰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3
|
解读叙事学语境下的新《鸿门宴》 |
曹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4
|
基于语文学科特性的《鸿门宴》教学 |
程永超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5
|
关于《鸿门宴》教学中的一个细节问题 |
吴冰沁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6
|
史家实录和审美想象的交融——读《鸿门宴》 |
孙绍振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7
|
《鸿门宴》人物对比艺术 |
陈开梅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1
|
|
18
|
《鸿门宴》疑难词语辨析二则 |
张志达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5 |
2
|
|
19
|
《鸿门宴》教学设计 |
张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0
|
《鸿门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陈慧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