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还原法品读《鸿门宴》中的说辞
1
作者 李秋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5,共3页
说辞是《鸿门宴》中的重要内容。张良的说辞脚本提纲挈领,刘邦、樊哙反复呈现并渲染发挥,逐步影响了项羽在鸿门宴上的心理和决策。用还原法品读他们的说辞,既要关注表面文字,更要考虑他们的身份、目的、当时的人际关系以及更广泛的历史... 说辞是《鸿门宴》中的重要内容。张良的说辞脚本提纲挈领,刘邦、樊哙反复呈现并渲染发挥,逐步影响了项羽在鸿门宴上的心理和决策。用还原法品读他们的说辞,既要关注表面文字,更要考虑他们的身份、目的、当时的人际关系以及更广泛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深入挖掘说辞背后的动机、策略及情感,领悟说辞背后的真实意图和丰富内涵,深刻理解说辞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心理战对于胜负的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法 说辞 心理战 《鸿门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相悖处见人物本真--《鸿门宴》中项羽的行为逻辑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福元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鸿门宴》中项羽的行为有诸多相悖处,对这些行为背后的逻辑进行探析是思辨性阅读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文本细读、还原历史,发现项羽看似矛盾的行为实际上是他崇拜勇力、崇尚侠义、爱护尊严的表现。项羽的行为逻辑反映了周秦时代的... 《鸿门宴》中项羽的行为有诸多相悖处,对这些行为背后的逻辑进行探析是思辨性阅读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文本细读、还原历史,发现项羽看似矛盾的行为实际上是他崇拜勇力、崇尚侠义、爱护尊严的表现。项羽的行为逻辑反映了周秦时代的价值观念,也暗含着司马迁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门宴》 项羽 行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鸿门宴》综述:横向整合,以读促写 被引量:1
3
作者 余虹 刘玲玲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2-62,共11页
《鸿门宴》(以下简称《鸿》)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一改传统以时间顺序来记录史实的体例,采用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记录历史,编写史书,开启了史传散文的先河,使《史记》不仅具有很... 《鸿门宴》(以下简称《鸿》)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一改传统以时间顺序来记录史实的体例,采用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记录历史,编写史书,开启了史传散文的先河,使《史记》不仅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门宴》 横向整合 以读促写 综述 《史记》 中国历史 纪传体通史 时间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鸿门宴》中的“从”和“敢”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智荣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从” 《鸿门宴》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的不同性情 被引量:3
5
作者 关中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9X期25-26,共2页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个片段,也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节。文章描写了二千多年前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一场意义重大的宴会,此次宴会围绕"称王关中",项羽。
关键词 《鸿门宴》 项伯 军事集团 樊哙 怀王 自意 中学语文教育 亲戚关系 秦王朝 学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教学对话方式探讨——以《鸿门宴》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钟迎春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X期24-26,共3页
阅读教学对话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教材中的课文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话语系统,教师、学生都可以介入与其进行交流。但因为受教育水平、知识储备、阅历、认知思维等的差异,学生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必然有所差异... 阅读教学对话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教材中的课文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话语系统,教师、学生都可以介入与其进行交流。但因为受教育水平、知识储备、阅历、认知思维等的差异,学生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必然有所差异,这导致师生之间不能在同一层面就文本进行对话。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方参与,而不是教师将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并与教师进行对话沟通,二者共同完成语文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方式 阅读教学 《鸿门宴》 语文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 教学对话 话语系统 教育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鸿门宴》字幕翻译损失的关联解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学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43-144,共2页
电影《鸿门宴》在海外获得成功除归功于该电影团队的不懈努力外,其中字幕翻译功不可没。本文以《鸿门宴》字幕翻译为例,分析了剧中字幕指称意义、内涵意义、情感意义和风格意义等方面在翻译中的损失,并依据关联理论进一步阐明上述意义... 电影《鸿门宴》在海外获得成功除归功于该电影团队的不懈努力外,其中字幕翻译功不可没。本文以《鸿门宴》字幕翻译为例,分析了剧中字幕指称意义、内涵意义、情感意义和风格意义等方面在翻译中的损失,并依据关联理论进一步阐明上述意义损失在字幕翻译中的合理性。本文认为,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和字幕翻译的特殊性,翻译中意义的损失不可避免。符合关联原则的意义损失在翻译中都是合理的。等值与否并非评价字幕翻译成败的标准,符合关联原则的译文才是成功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字幕翻译 《鸿门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生视界出发,寻找与文本的融合点——以苏教版《鸿门宴》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凌云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17,共3页
学生视界,即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对阅渎材料产生认知、情感或心理等方面的阅渎体验,这些体验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教师如果能从学生角度出发,带着他们的阅读体验来备课、上课,采用... 学生视界,即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对阅渎材料产生认知、情感或心理等方面的阅渎体验,这些体验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教师如果能从学生角度出发,带着他们的阅读体验来备课、上课,采用适当的方法“扶正祛邪”,就能将学生的阅读需要转化为确定的教学任务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将学生视界与文本视界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角度 《鸿门宴》 视界 文本 苏教版 阅读过程 生活积累 阅读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误的设问理据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就《鸿门宴》课堂教学与谭梦诗老师商榷 被引量:1
9
作者 安杨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36,共3页
日前拜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6期发表的《有效设问:文本研习课突破的节点》一文,就《鸿门宴》课堂实录部分及对话部分,笔者认为还有值得与谭梦诗老师商榷的地方。
关键词 《鸿门宴》 课堂教学 老师 设问 《中学语文教学》 理据 课堂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鸿门宴》看影视剧历史题材改编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娅 《电影评介》 2012年第9期19-20,共2页
《鸿门宴》作为戏说历史颠覆之作,得到了市场的有力回馈,获得了过亿票房,得到了电影观众的认可,引发了人们对古装历史电影更多的讨论。通过对戏说历史之作的多角度思考,不禁会有疑问:影视剧对历史题材的改编是否需要底线,这条底线又在哪... 《鸿门宴》作为戏说历史颠覆之作,得到了市场的有力回馈,获得了过亿票房,得到了电影观众的认可,引发了人们对古装历史电影更多的讨论。通过对戏说历史之作的多角度思考,不禁会有疑问:影视剧对历史题材的改编是否需要底线,这条底线又在哪里?为什么同是戏说,但有的则引人赞叹,有的则沦为笑料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门宴》 影视剧 历史 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持”之辨——《鸿门宴》教学实录片段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洋洲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8期19-20,共2页
师:刘邦在准备逃离杀机四起的鸿门宴前,和张良的那段对话很有意思,其中有一两个词语特别值得咀嚼。请看:
关键词 《鸿门宴》 教学实录 “持”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鸿门宴》中的“谢”字
12
作者 强海峰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鸿门宴》 “谢” 高中 语文 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叙事学语境下的新《鸿门宴》
13
作者 曹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9-70,共2页
由李仁港导演操刀的《鸿门宴》给观众带来一场刀光剑影的历史盛宴,赢得广泛好评。《鸿门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是楚汉相争中最精彩的部分,李仁港导演对历史的重新解读,让观众看到鸿门宴上弈棋定天下的精彩片段。同时,对角色的重... 由李仁港导演操刀的《鸿门宴》给观众带来一场刀光剑影的历史盛宴,赢得广泛好评。《鸿门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是楚汉相争中最精彩的部分,李仁港导演对历史的重新解读,让观众看到鸿门宴上弈棋定天下的精彩片段。同时,对角色的重新解读让这部影片有着过人之处。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对《鸿门宴》的叙事结构视听语言及导演创作意图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鸿门宴》 画面 视听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文学科特性的《鸿门宴》教学
14
作者 程永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2,共5页
一、从五种版本教材选编的《鸿门宴》课后练习说起新课改以来,全国现行的五种版本高中语文实验教材都不约而同选编了《史记》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鸿门宴”,而更令人称奇的是,课后思考题也惊人地神似。下面对各版本《鸿门宴》“课... 一、从五种版本教材选编的《鸿门宴》课后练习说起新课改以来,全国现行的五种版本高中语文实验教材都不约而同选编了《史记》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鸿门宴”,而更令人称奇的是,课后思考题也惊人地神似。下面对各版本《鸿门宴》“课后思考题”略加选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门宴》 语文学科特性 课后思考题 教学 语文实验教材 课后练习 教材选编 《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鸿门宴》教学中的一个细节问题
15
作者 吴冰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鸿门宴》 细节问题 高中 语文 教材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实验教科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家实录和审美想象的交融——读《鸿门宴》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绍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3-58,共6页
一《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经典。从世界史的角度看,它的规模体制无疑是最为宏大的。其跨度从黄帝、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到西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左右。司马迁不但涉猎现成经籍,囊括诸战国秦汉之书面史实,而且还搜罗名山坏宅... 一《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经典。从世界史的角度看,它的规模体制无疑是最为宏大的。其跨度从黄帝、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到西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左右。司马迁不但涉猎现成经籍,囊括诸战国秦汉之书面史实,而且还搜罗名山坏宅中的文献,“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兼取旧俗风谣,“略考其事,终其始终”(《报任安书》),建构成空前宏伟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门宴》 审美想象 实录 史家 《报任安书》 夏商周三代 《史记》 春秋战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鸿门宴》人物对比艺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开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鸿门宴》 人物对比 刘邦 项羽 司马迁 《史记》 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生动地表现 成功地运用 广播电视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鸿门宴》疑难词语辨析二则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志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09-112,99,共5页
《鸿门宴》疑难词语辨析二则张志达高中《语文》第二册《鸿门宴》一文,是人们熟悉的老教材,许多古文选注本和古代汉语读物中也都能见到它。文中被注释的词语极多。但是,有两个词不仅高中课本和配套教参均无注释,而且连不少古汉语著... 《鸿门宴》疑难词语辨析二则张志达高中《语文》第二册《鸿门宴》一文,是人们熟悉的老教材,许多古文选注本和古代汉语读物中也都能见到它。文中被注释的词语极多。但是,有两个词不仅高中课本和配套教参均无注释,而且连不少古汉语著作也都付之阙如,而对它们有所分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 《鸿门宴》 词语辨析 沛公 语法结构 《古书虚字集释》 《现代汉语词典》 司马迁 文言文 《古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鸿门宴》教学设计
19
作者 张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17,共3页
一、背景介绍 理科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展现的人性中的矛盾、多面往往不会有深刻、全面的认识。《鸿门宴》作为一篇高中重点课文,充满了力量之美、智慧之美、人性的复杂之美,深受学生的喜爱。本设计是第三课时,在前面的教学中,教师对... 一、背景介绍 理科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展现的人性中的矛盾、多面往往不会有深刻、全面的认识。《鸿门宴》作为一篇高中重点课文,充满了力量之美、智慧之美、人性的复杂之美,深受学生的喜爱。本设计是第三课时,在前面的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进行了文字和结构的梳理。本课将通过学生的网络探究,使他们对项羽、刘邦的性格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门宴》 教学设计 理科学生 背景介绍 文学作品 人性 课文 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鸿门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慧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63,共2页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叙写的事件,感受《鸿门宴》中描写惊心动魄的斗争所采用的张弛结合的叙事手法。2.引导学生分析《鸿门宴》中的事件内容、矛盾双方所处空间距离以及事件的密度与情节张弛之间的关系,掌握张弛叙事手法...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叙写的事件,感受《鸿门宴》中描写惊心动魄的斗争所采用的张弛结合的叙事手法。2.引导学生分析《鸿门宴》中的事件内容、矛盾双方所处空间距离以及事件的密度与情节张弛之间的关系,掌握张弛叙事手法在《鸿门宴》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门宴》 课时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 叙事手法 教学目标 学生分析 空间距离 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